第31章 折翼之鷹(4)
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 作者:天空之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區區二三十米的距離或許還不足以讓人看清飛機玻璃艙蓋後麵那一張張冷峻而凝重的麵孔,但是就血統而言,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和德國海軍的水兵隔得並不遠,他們中有些人甚至可能從未謀麵的遠房表親,可戰爭的殘酷性注定他們要在這特殊的戰場上拚個你死我活!振耳發聵的爆炸聲接二連三的響起,從第一架英國轟炸機丟下炸彈到現在隻幾分鍾時間,整個安特衛普就已經淪為人間煉獄。
十分鍾之前,這裏環境優美的港灣裏還停泊著百多艘各種各樣的艦船:大到幾千噸的貨輪和驅逐艦,小到不足百噸的駁船和輕型巡邏艇,這裏幾乎匯聚了德國與比利時最常見的船隻,可是現在它們中的許多正在下沉或者遭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擊,水麵上漂浮著各種各樣的碎片,而如果水手們都呆在船上而不是在碼頭旁的旅館休息,場麵恐怕會更加的血腥恐怖。
20毫米機關炮急速連射時的爆破聲震得耳朵發鳴,熱浪一陣陣襲來,吹得人頭發和衣服亂七八糟,生命隨時可能被其他地方飛來的彈片終結,但有著典型日耳曼麵孔的矮個子水兵此刻已經全然顧不上那麽許多了。
目睹港灣中一艘又一艘艦船爆炸起火,看著平靜有序的港灣陷入徹底的混亂,和許多德國水兵一樣,他通紅的雙眼中填滿憤怒。
可是,來襲的英軍漢普頓式轟炸機猶如雨前地蜻蜓一般在非常接近水麵的低空橫衝直撞,它們外形上看上去有些笨拙。
動作卻靈巧得叫人吃驚。
矮個子地德國水兵一次次將那些可憎的轟炸機套入自己簡陋地直瞄式瞄準鏡中,一次次猛烈開火。
從槍膛裏彈出的彈殼已經滾落一地,他卻始終拿不下自己的首個戰果。
也許。
每個月一周的輪崗還沒有讓他足夠熟悉這種小口徑的防空武器,也許,平時的槍械演練和實戰仍有一定的差距,但至少可以肯定地是,在這樣地距離上,20毫米口徑的機關炮完全可以輕鬆撕破英國漢普頓式中型轟炸機那薄弱的裝甲!重達250磅地航空炸彈不僅給係泊於港內的艦艇造成了巨大破壞,也在碼頭區掀起陣陣血雨腥風。
由於對英軍空襲缺乏足夠準備。
許多德軍官兵還沒來得及回到自己的艦艇上便不幸被擊倒。
好在來襲的英軍轟炸機數量終究有限,越來越多的水兵冒著槍林彈雨回到尚存地軍艦上,整個港口地防空火力也逐漸增強。
英軍的轟炸臨近尾聲。
部署在港口周邊地陸軍高炮連隊也陸續反應過來,88毫米高炮那特有的聲音頻頻響起,各種大口徑防空炮猛烈向港口上空開火,熾烈的火焰在空中交織成一張可怕的網,來襲的英國轟炸機在投擲完炸彈後雖然立即爬升轉向。
可仍有幾架不幸為這張網擊中----最終拖著黑煙墜落在港外的海麵上。
帶著令人心有餘悸的蜂鳴聲。
英軍轟炸機群漸行漸遠了,在這漫長如十年的時間裏。
駐紮在安特衛普的德軍官兵們經曆了從天堂到地獄又從地獄返回人間的曆程。
當那些幸而沒有受傷的水兵們以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態審視周圍的時候,燃燒的艦艇、布滿油汙和碎片的水麵、肢體散步的碼頭立即讓每一個人的心情登時跌落到穀底。
海岸陣地上的88毫米高射炮發出最後幾聲怒吼之後,整個港灣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海軍的、陸軍的士兵,或是居住在安特衛普的比利時平民,都在結束禱告後默默的收拾起殘局。
沒過多久,一隊最常見的梅塞施密特109型戰鬥機從南麵飛來追著英國轟炸機群撤退的方向而去,這時候人們的眼神裏仍舊帶有那麽幾許期待,畢竟這樣的挫折在戰爭初期還屬於偶然**件---未來戰爭的前景還沒有人能夠精確的預測到!20毫米機關炮的炮管早已從滾燙恢複到了鋼鐵常態下的冰涼,黃澄澄的彈殼鋪滿了大塊的甲板,每當有人走過時就會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二等水兵羅蘭德.梅爾,三等水兵卡爾斯頓.林德曼,你們的表現非常出色!”當這位年紀大約在50歲左右的海軍中尉來到他們旁邊時,整個戰鬥中都堅守在炮位上的兩名水兵正默默坐在艦舷抽著煙,看得出來,剛剛血腥暴力的場麵在他們心裏留下了極大的震撼,如此近距離仍未能擊落敵機則讓他們不由得感到沮喪,不過這就是戰爭,如果海獅計劃按原樣執行,他們不久之後便會作為登陸艦隊的一員接受英軍炮火的考驗----有經驗的軍官都知道,那種場麵要比普通的戰鬥更加恐怖!“中尉!”兩人不約而同的丟掉煙頭站了起來,相比於那些晚起床的同伴們,他們兩個一直呆在巡邏艦上的水兵無疑是幸運的,距離他們最近的一枚炸彈也不至於讓他們有毫發之損,二在從臨時營房到棧橋的道路上,他們一共失去了4名戰友,還有好幾個受了不輕的傷。
老中尉認真的朝他們倆點點頭,“你們的勇敢捍衛了德國海軍的尊嚴!”在提爾皮茨締造的帝國海軍時代,軍官們常以這句話來嘉獎自己的屬下,就這句話來看,年邁的中尉在二十多年前也是那支一度輝煌的海軍中的一員,但那一切都消失在斯卡帕灣冰冷的海水中,直到1933年德國海軍獲得重生,許多被迫離開海軍的人才得以回到熟悉的崗位上,可是已經耽誤的年華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兩人相視一眼,看到的都是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的臉孔。
在這災難性的早晨,德國海軍在安特衛普集結的140餘艘艦船有9艘直接被炸沉,42艘不同程度受損,其中5艘最終還是沒能避免傾覆的命運,除了被英軍利用防空警戒係統的漏洞之外,疏於防範和艦船停靠過於密集也是導致損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同一天,德國空軍趁著天氣大好之際再度組織起龐大的機群侵襲不列顛空域,1200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輪番對倫敦、樸茨茅斯和南安普頓等地發動攻擊,其中僅在倫敦一地就投下了600多噸高爆炸彈,且不說這些炸彈對軍民和建築設施的巨大殺傷力,光聲勢就足以叫人心驚膽顫。
在樸茨茅斯,德國空軍猛烈轟炸了用來建造軍用艦艇的造船廠,盡管守衛那裏的英軍地麵防空部隊竭力抵抗,德軍的炸彈仍使造船廠遭到嚴重破壞,正在建造中的兩艘巡洋艦更是麵臨直接報廢的命運。
不過德國空軍晝間轟炸的高精度卻必須以高損失為代價,在這一天所爆發的大大小小十二場空戰中,德軍總共損失了97架作戰飛機,陣亡和失蹤飛行人員達到391人,此外還有將近40架飛機因為嚴重損壞而不得不進行大修甚至直接從現役裝備的序列中劃去。
僅僅兩天之後,英國空軍又一次出乎意料的對法國的加萊港發動猛烈空襲,在德國空軍戰鬥機群趕到之前,英軍轟炸機幾乎把這座港口變成自己的投靶場,結果33艘輕型艦艇和駁船當場沉沒,沉船一度堵塞了港口航道,更讓德國人惱火的是,英國空軍還順帶轟炸了德國陸軍在加萊以南的軍營和訓練場,德軍的野戰醫院裏不得不在法國戰役結束以來頭一次接受200多名傷員,人們還不得不為另外62名軍官和士兵舉行軍中葬禮。
9月25日,英國空軍再次故技重施,他們利用黎明至太陽升起的這段時間突襲了荷蘭鹿特丹的外港,60架英軍轟炸機在32架戰鬥機的掩護下參加了這次行動,在持續不到一刻鍾的轟炸中,他們通過低空轟炸的方式將炸彈砸向那些集中停泊的德國艦艇----德國最高統帥部為跨海登陸做準備的命令讓德國海軍不得不把大批民船集結在北部港口,集中停泊是難以避免的。
這一次,德國海軍損失了29艘艦艇和大約400名官兵,駐鹿特丹的德國陸軍部隊亦在英軍轟炸中蒙受了不小的損失!為了報複英軍空襲給德國海陸軍造成的人員物質損失以及對士氣的打擊,阿道夫.希特勒親自下達命令,德國空軍連續四天投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力量對英國南部港口進行集中轟炸,施佩勒元帥的航空兵以79架飛機的代價擊沉了3艘英國驅逐艦、11艘魚雷艇和掃雷艇,並使英國南部傳統造船業產能下降了一半以上。
然而英國空軍毫不示弱,他們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裏又接連利用夜間轟炸空襲了倫敦和基爾----盡管沒能對兩地造成多少實質性的破壞,卻令德**民以及政府高層大為震驚,暴怒的德國元首責令空軍司令立即加強德國本土的夜間防衛力量,然而寶貴的時間也隨著策略的不斷調整而悄然流逝掉了,當日曆翻過1940年9月30日,德國空軍徹底消滅英國空軍的願望變得愈來愈難以實現。
nk"
十分鍾之前,這裏環境優美的港灣裏還停泊著百多艘各種各樣的艦船:大到幾千噸的貨輪和驅逐艦,小到不足百噸的駁船和輕型巡邏艇,這裏幾乎匯聚了德國與比利時最常見的船隻,可是現在它們中的許多正在下沉或者遭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擊,水麵上漂浮著各種各樣的碎片,而如果水手們都呆在船上而不是在碼頭旁的旅館休息,場麵恐怕會更加的血腥恐怖。
20毫米機關炮急速連射時的爆破聲震得耳朵發鳴,熱浪一陣陣襲來,吹得人頭發和衣服亂七八糟,生命隨時可能被其他地方飛來的彈片終結,但有著典型日耳曼麵孔的矮個子水兵此刻已經全然顧不上那麽許多了。
目睹港灣中一艘又一艘艦船爆炸起火,看著平靜有序的港灣陷入徹底的混亂,和許多德國水兵一樣,他通紅的雙眼中填滿憤怒。
可是,來襲的英軍漢普頓式轟炸機猶如雨前地蜻蜓一般在非常接近水麵的低空橫衝直撞,它們外形上看上去有些笨拙。
動作卻靈巧得叫人吃驚。
矮個子地德國水兵一次次將那些可憎的轟炸機套入自己簡陋地直瞄式瞄準鏡中,一次次猛烈開火。
從槍膛裏彈出的彈殼已經滾落一地,他卻始終拿不下自己的首個戰果。
也許。
每個月一周的輪崗還沒有讓他足夠熟悉這種小口徑的防空武器,也許,平時的槍械演練和實戰仍有一定的差距,但至少可以肯定地是,在這樣地距離上,20毫米口徑的機關炮完全可以輕鬆撕破英國漢普頓式中型轟炸機那薄弱的裝甲!重達250磅地航空炸彈不僅給係泊於港內的艦艇造成了巨大破壞,也在碼頭區掀起陣陣血雨腥風。
由於對英軍空襲缺乏足夠準備。
許多德軍官兵還沒來得及回到自己的艦艇上便不幸被擊倒。
好在來襲的英軍轟炸機數量終究有限,越來越多的水兵冒著槍林彈雨回到尚存地軍艦上,整個港口地防空火力也逐漸增強。
英軍的轟炸臨近尾聲。
部署在港口周邊地陸軍高炮連隊也陸續反應過來,88毫米高炮那特有的聲音頻頻響起,各種大口徑防空炮猛烈向港口上空開火,熾烈的火焰在空中交織成一張可怕的網,來襲的英國轟炸機在投擲完炸彈後雖然立即爬升轉向。
可仍有幾架不幸為這張網擊中----最終拖著黑煙墜落在港外的海麵上。
帶著令人心有餘悸的蜂鳴聲。
英軍轟炸機群漸行漸遠了,在這漫長如十年的時間裏。
駐紮在安特衛普的德軍官兵們經曆了從天堂到地獄又從地獄返回人間的曆程。
當那些幸而沒有受傷的水兵們以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態審視周圍的時候,燃燒的艦艇、布滿油汙和碎片的水麵、肢體散步的碼頭立即讓每一個人的心情登時跌落到穀底。
海岸陣地上的88毫米高射炮發出最後幾聲怒吼之後,整個港灣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海軍的、陸軍的士兵,或是居住在安特衛普的比利時平民,都在結束禱告後默默的收拾起殘局。
沒過多久,一隊最常見的梅塞施密特109型戰鬥機從南麵飛來追著英國轟炸機群撤退的方向而去,這時候人們的眼神裏仍舊帶有那麽幾許期待,畢竟這樣的挫折在戰爭初期還屬於偶然**件---未來戰爭的前景還沒有人能夠精確的預測到!20毫米機關炮的炮管早已從滾燙恢複到了鋼鐵常態下的冰涼,黃澄澄的彈殼鋪滿了大塊的甲板,每當有人走過時就會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二等水兵羅蘭德.梅爾,三等水兵卡爾斯頓.林德曼,你們的表現非常出色!”當這位年紀大約在50歲左右的海軍中尉來到他們旁邊時,整個戰鬥中都堅守在炮位上的兩名水兵正默默坐在艦舷抽著煙,看得出來,剛剛血腥暴力的場麵在他們心裏留下了極大的震撼,如此近距離仍未能擊落敵機則讓他們不由得感到沮喪,不過這就是戰爭,如果海獅計劃按原樣執行,他們不久之後便會作為登陸艦隊的一員接受英軍炮火的考驗----有經驗的軍官都知道,那種場麵要比普通的戰鬥更加恐怖!“中尉!”兩人不約而同的丟掉煙頭站了起來,相比於那些晚起床的同伴們,他們兩個一直呆在巡邏艦上的水兵無疑是幸運的,距離他們最近的一枚炸彈也不至於讓他們有毫發之損,二在從臨時營房到棧橋的道路上,他們一共失去了4名戰友,還有好幾個受了不輕的傷。
老中尉認真的朝他們倆點點頭,“你們的勇敢捍衛了德國海軍的尊嚴!”在提爾皮茨締造的帝國海軍時代,軍官們常以這句話來嘉獎自己的屬下,就這句話來看,年邁的中尉在二十多年前也是那支一度輝煌的海軍中的一員,但那一切都消失在斯卡帕灣冰冷的海水中,直到1933年德國海軍獲得重生,許多被迫離開海軍的人才得以回到熟悉的崗位上,可是已經耽誤的年華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兩人相視一眼,看到的都是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的臉孔。
在這災難性的早晨,德國海軍在安特衛普集結的140餘艘艦船有9艘直接被炸沉,42艘不同程度受損,其中5艘最終還是沒能避免傾覆的命運,除了被英軍利用防空警戒係統的漏洞之外,疏於防範和艦船停靠過於密集也是導致損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同一天,德國空軍趁著天氣大好之際再度組織起龐大的機群侵襲不列顛空域,1200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輪番對倫敦、樸茨茅斯和南安普頓等地發動攻擊,其中僅在倫敦一地就投下了600多噸高爆炸彈,且不說這些炸彈對軍民和建築設施的巨大殺傷力,光聲勢就足以叫人心驚膽顫。
在樸茨茅斯,德國空軍猛烈轟炸了用來建造軍用艦艇的造船廠,盡管守衛那裏的英軍地麵防空部隊竭力抵抗,德軍的炸彈仍使造船廠遭到嚴重破壞,正在建造中的兩艘巡洋艦更是麵臨直接報廢的命運。
不過德國空軍晝間轟炸的高精度卻必須以高損失為代價,在這一天所爆發的大大小小十二場空戰中,德軍總共損失了97架作戰飛機,陣亡和失蹤飛行人員達到391人,此外還有將近40架飛機因為嚴重損壞而不得不進行大修甚至直接從現役裝備的序列中劃去。
僅僅兩天之後,英國空軍又一次出乎意料的對法國的加萊港發動猛烈空襲,在德國空軍戰鬥機群趕到之前,英軍轟炸機幾乎把這座港口變成自己的投靶場,結果33艘輕型艦艇和駁船當場沉沒,沉船一度堵塞了港口航道,更讓德國人惱火的是,英國空軍還順帶轟炸了德國陸軍在加萊以南的軍營和訓練場,德軍的野戰醫院裏不得不在法國戰役結束以來頭一次接受200多名傷員,人們還不得不為另外62名軍官和士兵舉行軍中葬禮。
9月25日,英國空軍再次故技重施,他們利用黎明至太陽升起的這段時間突襲了荷蘭鹿特丹的外港,60架英軍轟炸機在32架戰鬥機的掩護下參加了這次行動,在持續不到一刻鍾的轟炸中,他們通過低空轟炸的方式將炸彈砸向那些集中停泊的德國艦艇----德國最高統帥部為跨海登陸做準備的命令讓德國海軍不得不把大批民船集結在北部港口,集中停泊是難以避免的。
這一次,德國海軍損失了29艘艦艇和大約400名官兵,駐鹿特丹的德國陸軍部隊亦在英軍轟炸中蒙受了不小的損失!為了報複英軍空襲給德國海陸軍造成的人員物質損失以及對士氣的打擊,阿道夫.希特勒親自下達命令,德國空軍連續四天投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力量對英國南部港口進行集中轟炸,施佩勒元帥的航空兵以79架飛機的代價擊沉了3艘英國驅逐艦、11艘魚雷艇和掃雷艇,並使英國南部傳統造船業產能下降了一半以上。
然而英國空軍毫不示弱,他們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裏又接連利用夜間轟炸空襲了倫敦和基爾----盡管沒能對兩地造成多少實質性的破壞,卻令德**民以及政府高層大為震驚,暴怒的德國元首責令空軍司令立即加強德國本土的夜間防衛力量,然而寶貴的時間也隨著策略的不斷調整而悄然流逝掉了,當日曆翻過1940年9月30日,德國空軍徹底消滅英國空軍的願望變得愈來愈難以實現。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