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八千碼!”


    英軍參謀官在報出數字的同時,雙眼緊盯著自己的艦隊指揮官、曾在地中海有過出色表現的皇家海軍中將約翰.托維。這個體格健壯的海軍將領,此時正以一種默然的眼神眺望遠海,烏雲籠罩的大海上還看不到敵艦隊的蹤跡,而由於各國戰艦普遍摒棄了傳統的燃煤鍋爐改用重油或柴油提供動力,戰艦在行進中早已不像日德蘭時代那樣“招搖”了!


    在這極其關鍵的時刻,對種種事物總有不同見解的“高級參謀團”成員們,出人意料的閉上了他們的嘴巴。這些人一個個站在可以眺望到前方海麵的位置,或是表現出紳士般的沉穩,或是麵帶焦慮,抑或是躊躇滿誌的。不同的表情意味著不同的心態,隻沒有人在這個時候出來打破沉寂,更沒有人走到托維旁邊提出任何與戰鬥有關的意見、建議。


    明眼人看得出來,與其說托維用自己的舉動鎮住了眾人,還不如說是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將最沉重的決定權交給了這個“戴罪立功”的將軍。這便是軍事中的政治,一個永遠無法消除的弊端。


    二萬八千碼,甚至已經進入了重巡洋艦8英寸主炮的射程。以往在這樣的距離上,德國艦隊早就迫不及待的開火了,何況他們現在還掌握著每個指揮官都渴望的製空權。


    接下來的1分鍾裏,局勢繼續發生著變化:先是“伊麗莎白女王”號的了望哨報告發現三架敵機,緊接著。了望哨報告在11點位置目測到敵艦地蹤跡,隨後從雷達室傳來的探測數據顯示:敵艦距離拉近到大約2.7萬碼,估計航速24節!


    此時的雷達測距並不精準,但更讓英國人感到意外的是。德國艦隊仍然沒有開炮。


    又過了一分鍾,雷達室和了望哨幾乎同時發來報告:敵艦距離2.6萬碼。估計航速25節!


    對麵地騎兵看來開始加速了。


    在這樣的距離上,隻要隨行地英國驅逐艦將它們的雙聯裝120毫米艦炮調整到最佳狀態,它們的炮彈就差不多就能夠得著德國艦隊了。當然,強弩之末難穿稿魯。何況這種口徑的火炮原本就不能對戰列艦級別地艦艇構成致命的威脅----用驅逐艦對付敵方主力艦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魚雷攻擊了,但敵方戰艦上的副炮不會輕易讓它們靠近。


    在令人窒息的氣氛中,時間繼續流逝著,雙方的距離何況拉近到了2.5萬碼,這看來已經越來越接近日德蘭海戰中雙方主力艦隊地交火距離了----在那場經典的海戰中。德國艦隊在2.1萬碼的距離上搶先開炮,並很快擊沉了兩艘英國戰列巡洋艦。


    曆史地經驗終究是存在有效期地。要知道經過了整整25年地發展。雙方地觀瞄技術和火炮性能都有了不小地提升。


    這時候雖然天氣依然不佳。但在2.5萬碼地距離上。隻要借助高倍望遠鏡。英**官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德國艦隊地真容。5艘戰艦從前到後依次為希佩爾海軍上將級、一艘俾斯麥級、一艘沙恩霍斯特級和兩艘德意誌級。除去真正受傷地“格奈森瑙”號。這已經是德國海軍所能拚湊出地最強陣容。


    眼神好地英**官們。甚至還能看到德國戰艦上一個個黑洞洞地炮口。那些從15英寸到8英寸不等地艦炮。現在無一例外地指向英國艦隊這邊。仰角看起來並不特別高。卻早已是蓄勢待發。


    對於這場戰爭中德國水麵艦隊地攻擊戰術。這裏地許多英**官都頗為熟悉。從“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單騎闖入遠海。到德國艦隊夜戰“聲望”號、屠戮qb-32船隊和硬撼“納爾遜”號。以及後來擊沉“拉米利斯”號。再到最近地凱爾特海之役。這其中德國艦隊幾乎每一次都充分利用了艦炮射程上地優勢。


    正因如此。眼前這些德國戰艦地沉默讓人迷惑。這一點從托維中將深皺地眉頭和凝結地目光就可以看出。眼前地場景。不由得讓人想起了燧發槍時代地決鬥。兩個持槍地男人背對背走出約定地步數。轉身。瞄準。卻不約而同地想要選擇後發製人。


    “德國艦隊改變航向。距離兩萬四千五百碼!”


    這一次,了望哨首先發來報告,緊接著,雷達室也傳來內容基本一致的報告:德國艦隊右轉大約10度,航速基本保持不變。


    其實,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們僅憑目測就能發現敵艦隊的變化,說時遲、那時快,托維突然大喊道:“瞄準俾斯麥號,準備開火!”


    負責傳令的參謀官先是一怔,過了足足一秒方才對著話筒喊道:“瞄準朝俾斯麥號!”


    如此距離上,擁有大型光學測距設備的軍官們絕不會把俾斯麥與沙恩霍斯特混為一談,一些人開始屏住呼吸,因為他們知道,最殘酷的決鬥馬上就要開始了。


    “各艦集中火力,三發連射!”


    最能展現一名艦隊指揮官魄力和氣質的時刻,托維沒有讓人失望。


    大約過了10秒,巨大的轟鳴中,人們明顯感覺到腳下一震,彌漫的硝煙一時間阻隔了人們的視線,但這已經不重要了。現在,除了主炮塔裏的炮手和那些負責組織主炮射擊的軍官們,其他人都在密切關注著遠處的海麵,期待著敵艦被擊中的情景出現。日德蘭海戰留給人們的記憶,除了德國戰艦出色的防禦,還有德國水兵們精準的射術,相比之下,英軍官兵們的炮術似乎就很難配得上皇家海軍的聲威了。這一點,經過25載歲月洗禮,看樣子並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因為四艘戰列艦發射的3發380毫米穿甲彈,連同重巡洋艦的8發203毫米炮彈無一命中,就連跨射也沒有形成!


    好在英國人的想法是樂觀的,他們覺得那些在德國旗艦附近落下的炮彈至少造成了極大的聲勢,它們至少會在心理上震懾德**官和他們的艦員,讓他們因為恐懼而出現失誤。


    壓力有時候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負擔,有時候卻會變成強大的動力。英國人壓根看不透德國艦員們的心理,這些人在英國艦隊的炮擊麵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同時也卯足了勁要和對方狠狠幹上一仗。


    德國艦隊遲不還擊,英國艦隊的炮手們卻更加迫切的往炮膛裏裝填炮彈,軍官們忙著進行觀測----盡管他們仍舊得不到來自空中的校射引導,但如此距離上的炮擊憑借雷達和光學儀器似乎就已經足夠了。


    在全體人員的努力下,英國艦隊的第二輪齊射,與第一輪齊射僅僅相隔了32秒,達到了mk型15英寸主炮理論上的最高射速!


    情理之中,這一次仍沒有一發炮彈命中目標,也沒有近失彈。


    在日德蘭海戰中,德國艦隊雖然也是在第三輪炮擊中才有第一發炮彈命中目標,但他們早早完成了對敵艦的跨射;在凱爾特海之戰中,德國艦隊超遠程的炮擊給英國艦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後來又在近距離以極其精準的齊射打沉了驕傲的“胡德”號!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英軍官兵們迫不及待的重新進入裝填程序,他們依然堅信本方艦隊的下一次炮擊能夠有更好的運氣----德國人不會笨笨的挨打,所以,越早幹掉它們越好!


    可就在這個時候,就在光學測距儀和雷達測距儀均測定雙方距離為24300碼,亦即是20650米的時候,德國艦隊開火了。


    最先發出怒吼的,是德國艦隊中火力最強的“俾斯麥”號,其sk-c/34型47倍口徑15英寸雙聯裝主炮早已在凱爾特海之戰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按照測試數據,它的穿甲彈能夠在15000米擊穿440毫米厚的裝甲----當時擊沉“胡德”號的距離甚至低於這一數字,以那艘英國戰列巡洋艦相對孱弱的防禦自然難以抵擋!


    德國艦隊中其餘四艘開火的時間也相差無幾,沙恩霍斯特級和德意誌級的三聯裝11英寸艦炮雖然在口徑上比對手小了好幾個檔次,但憑借相當高的出膛速度和出色的穿甲彈技術,這種艦炮也能夠在15000米的距離上擊穿大約340毫米厚的裝甲,而伊麗莎白女王級的主裝甲帶和炮塔正麵裝甲厚度均為330毫米!


    至於“歐根親王”號裝備的8英寸艦炮,用來對付英國戰列艦的主裝甲力不從心,但破壞對方的上層建築和外置設備還是能夠起到不小的作用,對付主裝甲帶僅有111毫米的多塞特郡級巡洋艦更是不在話下。


    德國戰艦上的軍官和炮手們並不是神,他們的第一輪齊射聲勢浩大,可也沒有一發命中目標,但從炮彈落點來看,他們的全艦統一射擊指揮係統技術含量顯然高出一籌,而且和英國艦隊的攻擊選擇所不同的是,他們的齊射明顯是圍繞領頭的“諾福克”號展開的,盡管那看起來隻是一艘排水量10000噸、裝備8門8英寸艦炮的“小角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空之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空之承並收藏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