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針尖對麥芒
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 作者:天空之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海軍大臣,丘吉爾並不成功,達達尼爾海峽戰役的已消散,但四萬三千名英國青年再也無法回到英國,第二次任職也隨著張伯倫的垮台而草草收場;作為財政大臣,丘吉爾亦不成功,逆流而上的金本位製最終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針對罷工的強硬立場同樣被證明是不明智的,除此之外,他對財政幾乎一竅不通。
在戰時內閣首相的位置上,丘吉爾終於體現出了自身的價值所在,他發出了著名的口號:“我們將在海上戰鬥,我們將在陸上戰鬥,我們將在空中戰鬥”,塑造了一個堅強不屈的大英帝國形象,但英國卻並未因此而付出像俄國人一樣慘重的代價。截止19411年11月底,英**隊和平民因為戰爭而喪生者不足20萬,而這時蘇聯方麵僅軍隊陣亡人數就達到了近40萬!斯大林迫切的希望英國能夠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並在北非繼續牽製德意軍隊。然而,由於敵不過隆美爾的狡猾與凶猛,英軍已經開始從港口登船撤離了!
以上種種,並不意味著丘吉爾就害怕和德國人作戰,以這位首相的智慧,大英帝國的切身利益才是擺在第一位的,納粹德國和紅色蘇聯打個兩敗俱傷就再好不過了,但當英國的利益也受到威脅的時候,冒險出擊便毫不猶豫。
在這種心態的引導下,丘吉爾一麵指示將領們以商討細節為由,繼續跟蘇聯派來的特使耗著,一麵積極在海上調兵遣將——在謝德蘭群島避風的英國本土艦隊第1戰列艦分隊和第2混合分隊,立即動身前往巴倫支海,在丹麥海峽附近巡弋的第5巡洋艦分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摩爾曼斯克!
****
“報告,海軍司令部發來密電!”擁有標準模特身材的德國海軍上尉將一個硬殼的文件夾遞交到矮而敦實的艦隊參謀長梅克上校手中,上校不敢擅自翻閱,迅速轉呈給自己的直屬上司——帝國海軍副司令、北方艦隊艦隊指揮官馮肯施泰因元帥。
張海諾翻開文件夾,細細讀了一遍,臉上的肅穆神情似有緩和地跡象,但一轉念,那複雜的心緒便又更加的糾葛了。
“這……算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梅克上校看過文件後,小聲的嘀咕著—他並沒有從自己地上司那裏看到明顯的反應。
站在一旁的林格用一種期待的眼神看著兩人,盡管自己地軍階比梅克高,但由於職務的關係,這樣的密電隻有獲得艦隊司令以及參謀長許可後,他這位艦長才有資格閱讀。
“雪終於要停了嗎?”看著窗外漫談飛雪,張海諾惆悵地說道。
“雪要停了?”林格有些奇怪的看著張海諾,梅克上校在將文件夾合攏之後並無繼續傳閱的意思,使得這位艦長隻好通過兩人的反應來揣測其內容。
“不,這裏還不一定,但德國和挪威南部都停了雪,也許莫斯科那邊也已經停了!”張海諾給了林格一個奇怪的眼神,倒不是因為艦長直言犯忌,而是他心裏總像是有隻小貓在不停的撓。
“那麽……”林格有點欲言又止,但他最後還是問了:“我們的運兵船還會繼續向這裏運送兵員和裝備嗎?”
“會!”
“噢……那麽戰鬥還要繼續打下去!”
“是的!”張海諾惜字如金,雖然沒必要總在下屬麵前裝深沉,但是現在,他的心緒確實處於一種深沉地狀態。不過,對於林格,有些事情他又不得不說。
沉默了一會兒,林格以低沉的音調說道:“也好!我想英國艦隊快要出現了吧,正好在這裏解決掉長久以來的恩怨!”
以林格一貫的觀點,保住“提爾皮茨”號就是保住了德國海軍微弱的海上主動權,但這一聲輕輕的“也”,就連張海諾也感到很是意外。不過,德**官就是這樣,有時候明知道眼前這條路充滿艱險,甚至將麵對可怕的失敗,他們依然會遵從上級的命令繼續前進,這便是日耳曼人的服從精神—這種品格是好是壞,沒有人說得清楚。
“嗯,應該快了!”張海諾淺淺的回應了一句。
十來分鍾之後,炮聲又想了,遠在十數公裏之外地蘇軍列車炮每天炮擊的時間並不固定,但打中或是沒打中目標,他們一點也沒有停歇地意思——就算彈藥可以無限量的供應,可炮管地抗磨損能力終究是有限的。例如俾斯麥級地15寸艦炮,在全裝藥設計的情況下,藥室壽命預計為11c發,身管壽命在210發左右,按照同時期蘇聯的冶金與火炮技術,口徑相近的陸上重炮實際壽命恐怕隻少不多。算下來,三天的遠程炮擊中,兩門俄國列車炮
自發射了近150發炮彈,雖然從炮彈的軌跡無法作出距離炮管報廢的時限也不長了。
******
經過了兩個星期的暴風雪天氣後,歐洲大陸以及北海周邊地區的人們終於見到了久違的陽光,這對於剛剛從戰火摧殘中恢複過來的英國人來說尤為及時,因為持續的低溫天氣已經造成了數十人凍死、百多人凍傷,幾萬平民淪為災民,生活受到影響的更是不計其數。
盡管陽光從來沒有做到過真正的“普照大地”,此時高緯度的地區也還處於暴風雪的統治之下,但戰爭不會為天氣停住腳步,充其量,也隻是有限的放緩而已。
在北海最北部的謝德蘭群島,風雪依舊,但一支龐大的艦隊已經生火啟航了。
得益於英國造船廠高超的工藝和出色的效率,在歐海之戰中遭到重創的“威爾士親王”號比在那場海戰中受傷的德國旗艦“俾斯麥”號早兩個月重返戰場,而且利用這次維修的機會,英國人在這艘新銳戰列艦上裝配了最新的雷達火控設備,根據工程師們的估計,這將是全艦的防空效率提升至少80%。
可惜的是,這樣的天氣不論陸基飛機還是艦載機,都無法正常執行作戰任務,因而戰艦在航行途中遭到空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事實上,惡劣的天氣不僅影響飛機出動,艦船的活動也受到了極大的製約。高達7級的烈風能夠輕而易舉的掀起3、的大浪,一般的小船在這樣的天氣根本不敢出海,就算是稍大一些的貨船,也可能因為過於劇烈的顛簸而受損。
按照常理,軍用艦艇的堅固程度要遠遠超過普通民船,但各種軍艦由於設計目的不盡相同,其適航性就未必都很出色了——德國海軍的z級驅逐艦和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就是典型例子。不過對於擁有眾多海外殖民地的英國而言,他們的軍艦肩負著保護商船隊以及海上航線的重任,因而在艦艇設計建造時就十分重視遠洋航行能力,因而大多數艦隻的抗風浪能力都較為出色。
“報告,剛剛收到第三巡洋艦分隊發來的電報!”
由通訊官轉來的電文,最終送到了穿著白色製服的海軍中將手中。
“什羅普郡號發來電報,第三巡洋艦分隊已經由丹麥海峽駛入挪威海了,按照目前的速度,估計明天這個時候就能抵達北角了!為了確保通訊安全,如無特別的發現,巡洋艦分隊將在24個小時內保持無線電靜默!”
中將對自己的參謀官說道,兩人應該都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因而行為舉止都頗為沉穩。
“那我們呢?用最快的速度趕上去,還是……”少將軍銜的參謀官淡定的問。
“不急,讓巡洋艦分隊先過去探探情況!按照倫敦的指示,我們不必過於冒進!”
“是的。不過……我總覺得倫敦的指示很是蹊蹺,如果提爾皮茨號真的擱淺在俄國的近海,俄國人是不會放過它的!”
中將嘴角微微上翹,“俄國人當然不想放過它,但他們也得有這個實力!”
所謂的實力,在英國人看來也許就是以“威爾士親王”號為首的戰列艦群和以“勝利”號為代表的航母戰鬥群,再加上數量可觀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在海軍方麵,俄國人不僅規模無法比肩,艦艇質量亦差了一大截,在寒冷的北方,他們甚至沒有一艘巡洋艦等級的大型戰艦,若不是潛艇部隊的“意外”出彩,蘇俄海軍極有可能遭到德國北方艦隊**裸的羞辱。
愈是不濟,愈是急於彌補差距,這或許就是蘇軍統帥們的真實心理寫照。至於英國人,他們並不缺乏建造可以和德國俾斯麥級相抗衡的戰艦的技術、資金亦或是人力物力,已經完工三艘的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綜合性能其實也僅僅略遜於俾斯麥級,而建造中的前衛級更是被認為足以與俾斯麥級進行一對一的正麵決鬥。
他們渴望消滅俾斯麥級,立足點來自於戰略層麵——經過幾次海上戰鬥後,英國海軍中正彌漫著一種“恐俾”心理,官兵們普遍認為俾斯麥級是不可能被擊沉的,既然如此,英國海軍也就沒有從正麵擊敗德國艦隊的希望。以至於在大西洋的護航作戰中,一些軍官把沙恩霍斯特級誤認為是俾斯麥級,從而做出了與形勢不符的錯誤判斷。此外,若是“提爾皮茨”號最終和“俾斯麥”號會合,兩艘戰列艦的可怕威力將是任何一支英國艦隊都難以招架的——想想幾個月前的甌海之戰,英國人對此再清楚不過了。
在戰時內閣首相的位置上,丘吉爾終於體現出了自身的價值所在,他發出了著名的口號:“我們將在海上戰鬥,我們將在陸上戰鬥,我們將在空中戰鬥”,塑造了一個堅強不屈的大英帝國形象,但英國卻並未因此而付出像俄國人一樣慘重的代價。截止19411年11月底,英**隊和平民因為戰爭而喪生者不足20萬,而這時蘇聯方麵僅軍隊陣亡人數就達到了近40萬!斯大林迫切的希望英國能夠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並在北非繼續牽製德意軍隊。然而,由於敵不過隆美爾的狡猾與凶猛,英軍已經開始從港口登船撤離了!
以上種種,並不意味著丘吉爾就害怕和德國人作戰,以這位首相的智慧,大英帝國的切身利益才是擺在第一位的,納粹德國和紅色蘇聯打個兩敗俱傷就再好不過了,但當英國的利益也受到威脅的時候,冒險出擊便毫不猶豫。
在這種心態的引導下,丘吉爾一麵指示將領們以商討細節為由,繼續跟蘇聯派來的特使耗著,一麵積極在海上調兵遣將——在謝德蘭群島避風的英國本土艦隊第1戰列艦分隊和第2混合分隊,立即動身前往巴倫支海,在丹麥海峽附近巡弋的第5巡洋艦分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摩爾曼斯克!
****
“報告,海軍司令部發來密電!”擁有標準模特身材的德國海軍上尉將一個硬殼的文件夾遞交到矮而敦實的艦隊參謀長梅克上校手中,上校不敢擅自翻閱,迅速轉呈給自己的直屬上司——帝國海軍副司令、北方艦隊艦隊指揮官馮肯施泰因元帥。
張海諾翻開文件夾,細細讀了一遍,臉上的肅穆神情似有緩和地跡象,但一轉念,那複雜的心緒便又更加的糾葛了。
“這……算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梅克上校看過文件後,小聲的嘀咕著—他並沒有從自己地上司那裏看到明顯的反應。
站在一旁的林格用一種期待的眼神看著兩人,盡管自己地軍階比梅克高,但由於職務的關係,這樣的密電隻有獲得艦隊司令以及參謀長許可後,他這位艦長才有資格閱讀。
“雪終於要停了嗎?”看著窗外漫談飛雪,張海諾惆悵地說道。
“雪要停了?”林格有些奇怪的看著張海諾,梅克上校在將文件夾合攏之後並無繼續傳閱的意思,使得這位艦長隻好通過兩人的反應來揣測其內容。
“不,這裏還不一定,但德國和挪威南部都停了雪,也許莫斯科那邊也已經停了!”張海諾給了林格一個奇怪的眼神,倒不是因為艦長直言犯忌,而是他心裏總像是有隻小貓在不停的撓。
“那麽……”林格有點欲言又止,但他最後還是問了:“我們的運兵船還會繼續向這裏運送兵員和裝備嗎?”
“會!”
“噢……那麽戰鬥還要繼續打下去!”
“是的!”張海諾惜字如金,雖然沒必要總在下屬麵前裝深沉,但是現在,他的心緒確實處於一種深沉地狀態。不過,對於林格,有些事情他又不得不說。
沉默了一會兒,林格以低沉的音調說道:“也好!我想英國艦隊快要出現了吧,正好在這裏解決掉長久以來的恩怨!”
以林格一貫的觀點,保住“提爾皮茨”號就是保住了德國海軍微弱的海上主動權,但這一聲輕輕的“也”,就連張海諾也感到很是意外。不過,德**官就是這樣,有時候明知道眼前這條路充滿艱險,甚至將麵對可怕的失敗,他們依然會遵從上級的命令繼續前進,這便是日耳曼人的服從精神—這種品格是好是壞,沒有人說得清楚。
“嗯,應該快了!”張海諾淺淺的回應了一句。
十來分鍾之後,炮聲又想了,遠在十數公裏之外地蘇軍列車炮每天炮擊的時間並不固定,但打中或是沒打中目標,他們一點也沒有停歇地意思——就算彈藥可以無限量的供應,可炮管地抗磨損能力終究是有限的。例如俾斯麥級地15寸艦炮,在全裝藥設計的情況下,藥室壽命預計為11c發,身管壽命在210發左右,按照同時期蘇聯的冶金與火炮技術,口徑相近的陸上重炮實際壽命恐怕隻少不多。算下來,三天的遠程炮擊中,兩門俄國列車炮
自發射了近150發炮彈,雖然從炮彈的軌跡無法作出距離炮管報廢的時限也不長了。
******
經過了兩個星期的暴風雪天氣後,歐洲大陸以及北海周邊地區的人們終於見到了久違的陽光,這對於剛剛從戰火摧殘中恢複過來的英國人來說尤為及時,因為持續的低溫天氣已經造成了數十人凍死、百多人凍傷,幾萬平民淪為災民,生活受到影響的更是不計其數。
盡管陽光從來沒有做到過真正的“普照大地”,此時高緯度的地區也還處於暴風雪的統治之下,但戰爭不會為天氣停住腳步,充其量,也隻是有限的放緩而已。
在北海最北部的謝德蘭群島,風雪依舊,但一支龐大的艦隊已經生火啟航了。
得益於英國造船廠高超的工藝和出色的效率,在歐海之戰中遭到重創的“威爾士親王”號比在那場海戰中受傷的德國旗艦“俾斯麥”號早兩個月重返戰場,而且利用這次維修的機會,英國人在這艘新銳戰列艦上裝配了最新的雷達火控設備,根據工程師們的估計,這將是全艦的防空效率提升至少80%。
可惜的是,這樣的天氣不論陸基飛機還是艦載機,都無法正常執行作戰任務,因而戰艦在航行途中遭到空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事實上,惡劣的天氣不僅影響飛機出動,艦船的活動也受到了極大的製約。高達7級的烈風能夠輕而易舉的掀起3、的大浪,一般的小船在這樣的天氣根本不敢出海,就算是稍大一些的貨船,也可能因為過於劇烈的顛簸而受損。
按照常理,軍用艦艇的堅固程度要遠遠超過普通民船,但各種軍艦由於設計目的不盡相同,其適航性就未必都很出色了——德國海軍的z級驅逐艦和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就是典型例子。不過對於擁有眾多海外殖民地的英國而言,他們的軍艦肩負著保護商船隊以及海上航線的重任,因而在艦艇設計建造時就十分重視遠洋航行能力,因而大多數艦隻的抗風浪能力都較為出色。
“報告,剛剛收到第三巡洋艦分隊發來的電報!”
由通訊官轉來的電文,最終送到了穿著白色製服的海軍中將手中。
“什羅普郡號發來電報,第三巡洋艦分隊已經由丹麥海峽駛入挪威海了,按照目前的速度,估計明天這個時候就能抵達北角了!為了確保通訊安全,如無特別的發現,巡洋艦分隊將在24個小時內保持無線電靜默!”
中將對自己的參謀官說道,兩人應該都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因而行為舉止都頗為沉穩。
“那我們呢?用最快的速度趕上去,還是……”少將軍銜的參謀官淡定的問。
“不急,讓巡洋艦分隊先過去探探情況!按照倫敦的指示,我們不必過於冒進!”
“是的。不過……我總覺得倫敦的指示很是蹊蹺,如果提爾皮茨號真的擱淺在俄國的近海,俄國人是不會放過它的!”
中將嘴角微微上翹,“俄國人當然不想放過它,但他們也得有這個實力!”
所謂的實力,在英國人看來也許就是以“威爾士親王”號為首的戰列艦群和以“勝利”號為代表的航母戰鬥群,再加上數量可觀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在海軍方麵,俄國人不僅規模無法比肩,艦艇質量亦差了一大截,在寒冷的北方,他們甚至沒有一艘巡洋艦等級的大型戰艦,若不是潛艇部隊的“意外”出彩,蘇俄海軍極有可能遭到德國北方艦隊**裸的羞辱。
愈是不濟,愈是急於彌補差距,這或許就是蘇軍統帥們的真實心理寫照。至於英國人,他們並不缺乏建造可以和德國俾斯麥級相抗衡的戰艦的技術、資金亦或是人力物力,已經完工三艘的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綜合性能其實也僅僅略遜於俾斯麥級,而建造中的前衛級更是被認為足以與俾斯麥級進行一對一的正麵決鬥。
他們渴望消滅俾斯麥級,立足點來自於戰略層麵——經過幾次海上戰鬥後,英國海軍中正彌漫著一種“恐俾”心理,官兵們普遍認為俾斯麥級是不可能被擊沉的,既然如此,英國海軍也就沒有從正麵擊敗德國艦隊的希望。以至於在大西洋的護航作戰中,一些軍官把沙恩霍斯特級誤認為是俾斯麥級,從而做出了與形勢不符的錯誤判斷。此外,若是“提爾皮茨”號最終和“俾斯麥”號會合,兩艘戰列艦的可怕威力將是任何一支英國艦隊都難以招架的——想想幾個月前的甌海之戰,英國人對此再清楚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