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官家,支持餡餅~


    總連載貼:/p/1228752319


    十章連貼:/p/1265771381


    破曉更新組招新:/p/1267464144


    ==============================================================================


    官家qq活動群:180930830


    官家活動yy:201611


    ==============================================================================


    ;劉鴻微微一笑,笑容甲有一絲意味深長,甚係還夾雜著一絲絲的苦澀與無奈。


    擱在幾個月前,鄧仲和說這個話,就是典型的言不由衷。劉偉鴻剛到林慶縣沒多久,就看到了鄧仲和做出來的那個全縣三年經濟發展規劃案。鄧仲和將開發的主力,定在“民營資金”之上,提出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時隔三個月”鄧仲和就對堅持走國有化的路子“比較欣賞”了。


    但現在劉偉鴻對鄧仲和這個話,卻並不懷疑。


    估計鄧仲和那個方案,也是在去年下半年甚至上半年就開始構思的,當時國內的政治大勢,尚未發生劇烈變更。鄧仲和大談“招商引資”,鼓勵民間姿金進入礦產領域,不算“違規……”與他年輕、開拓進取的形象很是吻合。然而,風雲突變”巨大的**,不但影響了國內大勢,也影響了國際大勢。


    眼下,全世界的主要發達國家,在美國的慫恿之下,聯手排斥華夏國。外交上孤立我們,經濟上製裁我們,經濟形勢立即變得異常嚴峻起來。


    同時在國內也刮起了一股新的保守風潮,對改革開放的大政策提出了諸般質疑。後來掀起了巨大風波的“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已經拉開兩位帷幕。


    許多地方,一些激進的改革派官員,麵臨極大的困境,甚至已經有官員被撤換。


    據劉偉鴻所知,在這場大爭論之中,很多堅持大步前進的激進官員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盡管在最高首長南巡之後,這個爭論逐漸被擱置,國家也確定了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但那是兩年之後的事情了。已經倒下去的那批官員,相當一部分都沒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利益業經重新分配,已經“犧牲”的先驅者,不會有人再肯讓出位置給他們的。雖然事實證明他們的堅持是對的!


    政治博弈,本就是這麽現實與殘酷。


    鄧仲和層級低了些”政治嗅覺自然沒有那麽敏銳。但時至今日,他自然也已經知道了上麵的風潮,改口是必不可免的。


    區區一個縣長,可沒有跟大潮流對著幹的本錢。


    而劉偉鴻的無奈和苦澀,亦在於此。他也沒本錢跟大潮流對著幹。麵對洶湧的曆史大勢,哪怕他是重生者,哪怕他是老劉家的嫡別,也隻能順應潮流,做出正確的選擇。妄想改變整個大勢,那是難以想象的。所以在他的規劃”方案中,就有了堅持國有化為主,以政府為開發主體的總綱。


    真要做到這一點,難度極大。


    僅僅隻是招商引資,爭取外資前來投入,難度反而小些。


    這段時間,劉偉鴻一直都和**裳保持著聯係。隨著**裳呆在江口的時間越來越長,加之雲漢民重新立住了腳跟”老雲家穩定了下來,“宏瑜公司”的生意也是越來越興旺,**裳已經在江口乃至南方市編織下了一張不小的關係網,往來的都是大款。


    劉偉鴻現在主政一地,用得上這個關再網了。


    但要堅持走國有化道路,堅持以政府開發為主體,夾山區的底子實在太差,簡直就是沒底子,每年都要落下虧空,吃財政補貼。這樣的條件,堅持以政府開發為主體,難度可想而知。


    但寫還得這麽寫,說也還得這麽說。


    劉偉期艮清楚,不管是什麽建設,在國內,你絕對不能忘了“政治掛帥”這個前提。如果路線上犯了錯誤,你在經濟建設上再出大成績都沒用,最多也就是一杆比較好使的槍罷了。而劉偉鴻的目標,絕不是成為“槍”……而是成為握槍的那隻手!


    當然了,總綱立起來,具體怎麽操作,還是有商量餘地的。


    “鄧縣長,之所以這樣定下這樣的總綱,也是經過反複考慮和商討的。夾山區底子太差,完全沒有積累。如果我們走民間資金和外資開發的道路,雖然見效快一點,但也有很大的弊端。”


    劉偉鴻沉吟著說道。


    鄧仲和神情一凝,說道:“哦,願聞其詳。”


    他著實沒想班小偉鴻會說出這麽一段話來,聽上去,完全就是在反駁他以前做出的那個規劃j案。但鄧仲和三十幾歲能做到縣長,自然也沒有那麽膚淺。料必劉偉鴻也不是專門針對他來的。倒是想要聽聽,依靠私人力量發展經濟,到底有何種大弊端。


    “首先,我們林慶縣最大的優勢是什麽呢?就是煤炭資源和其他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我們如果僅僅隻走出售資源,短期內是能快速見效但長此以往,弊端也是顯而易貝的。政府將礦產資源的開采權交給商人,我們能收到的,隻是很少一部分的稅收。而資源本身的階值,完全流失到了商人的手中,政府不能從中獲取任何好處。當然,這些資源開發起來之後,會養活一部分人員,比如礦工、運輸車隊和其他服務業的發展,這是好處。老百姓手裏有了活錢,本地的經濟就能加速發展。但這些好處,我認為是不夠的。而且這種模式,很有可能引發官商勾結,貪汙受賄等等**現象,商人重利,總是會千方百計地偷稅漏稅。有了官員暗中相助,要偷稅漏稅難度不大。歸根結底,大規模的引進私人資金開發礦產資源,隻能是肥了私人,虧了公家。如果說得再具體一點,是肥了那些有錢有勢的私人,富者益富,貧者但貧。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社會隱患加深。這是第一點。”


    劉偉鴻緩緩說道,臉色鄭重。


    華仲和的臉色也是益發地嚴肅起來,眼神裏有震驚之色。


    不是說劉偉鴻的道理有多麽深奧,而是他的年齡,讓人想不到他會看得這麽透徹這麽深遠。


    “第二點,政府財政,並不能從中獲得太多的收入。財政不富裕,隻富裕私人,肯定也是不合適的。民間富有和政府富有,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民間資金,我們沒辦法掌控,最多隻能是引導。政府財政,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鄧縣長,地方經濟要發展,政府必須主導幾個大項目,作為基礎支柱。稅收而外,我們還必須有其他的財源。不然,光是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員,就會把財政吃垮,更不要說集中資金投資了。”


    鄧仲和微微頜首,沉思道:“嗯,有道理……劉書記,請繼續!”


    劉偉鴻淡然一笑,說道:“第三點,就是目前的財政體係,還能維持多久。”


    鄧仲和吃了一驚,狐疑地說道:“劉書記,你這是什麽意思?”


    如果說劉偉鴻前麵談的兩點”還隻是純粹的經濟建設方略,後麵這一句話,就讓那仲和吃驚了。劉偉鴻,他竟然懷疑製度將來會有變化。


    “現在我們實行的財政體係,是地方大,中央小。


    地方收了稅之後,按照一定比例上解中央。地方有錢用,比較富裕,中央手頭就拮據了,必須依靠發行國庫券、提高地方上解比例這種手段來解決中央的財政赤字。我想”這種體係是維持不了多久的。中央要改變全國的麵貌,就必須要重點投資,也就是必須要手裏有錢。我估計,也許幾年之後,中央就要改變財稅製度了……嗯,這幾乎是必然的!”


    劉偉鴻肯定地說道。


    事實上,根據劉偉鴻的記憶,分稅製也確實將在幾年之後實行。明年,明珠那位強勢人物即將入主國務院,分稅製勢在必行。


    等分稅製一確立,好的稅源稅種,俱皆收歸中央,省裏地區也會將好的稅源稅種控製在自己手裏,到了縣這一級,基本上就所剩無幾了。至於鄉鎮,如果沒有足夠多的鄉鎮企業支撐,就隻能打農民的責意了,而且還不夠,隻能借債度日。


    在後世,全國絕大部分鄉鎮財政垮台,債台高築,乃是極其普遍的現象。


    分稅製解開了一個死結,卻又留下了另一個死結。


    “對稅體係改草?怎麽改?”


    鄧仲和震驚地問道。


    劉偉鴻說道:“具體怎麽改,我不知道。但中央和省裏地區,肯定不會容忍目前這種態勢,會將好的稅源稅種收上去。一級管一級嘛,無論誰當政,肯定都要先考慮本級財政。到那個時候,礦產資源這一塊的稅,估計有相當一部分要被上麵收走,落到縣鄉一級的,察寥無幾。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未雨綢繆。我們不僅僅要收稅,還要經營。礦產資源是我們最大的支柱,必須在這上麵想辦法。政府成為了開發的主體,今後產生的利潤,我們也占大頭。這是長久之計。有了源源不斷的財政收入,政府才能加快基礎建設的步伐,集中投資大項目,繼續打造更多的財政支柱,地方的經濟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呼……”


    鄧仲和長長舒了口氣,望向劉偉鴻的眼神,又起了變化。盡管鄧仲和隱藏得很好,但劉偉鴻還是從他眼裏讀到了震驚,甚至是欽佩之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官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官家並收藏官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