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明亮突然點劉偉鴻的名……讓劃偉鴻談意見,而且直言劉偉鴻是“著名”的經濟建設強人,實在大大出乎與會諸人的意料。


    自從青山化肥廠流血衝突事件發生之時,劉偉鴻當眾甩辛明亮的巴掌,大夥就認為,辛明亮必定會和劉偉鴻勢同水火。


    所以這些日子,大家都比較緊張,緊張地關注著局勢的變化。辛明亮是久安的土皇帝,劉偉鴻則是京師的衙內黨,各有所長。這兩個牛人一旦正式“開戰,”勝負如何,委實難以預料。但不關心肯定也是不行的。大家身在久安,而且官居要職,和辛明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如果辛明亮在這場鬥爭中失敗,其他人何去何從,就將成為一等一的大事。


    而縱算辛明亮在鬥爭中獲勝,劉偉鴻敗走麥城,也未必見得大夥就能高枕無憂。


    劉偉鴻此來,明顯是貫徹省委書記林啟航的揭蓋子的意圖,還有省長李逸風的支持。一省之內,省委書記和省長一致看好的幹部,都無法在久安立足,後果之嚴重,是毋庸置疑的。一樣會成為省委大動幹戈的導火線。


    劉偉鴻這個家夥,趕他走不行,由得他胡來,也不行,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將他死死限製在政法委這一塊,不讓他幹涉其他事務。但似乎,劉書記本人,並不樂意接受這樣的“安排”。


    一點都不消停啊!


    但辛明亮的“表現”卻大大的出人意料。階了市政府和檢察院耍了個小花招,便再也沒有其他大動作,仿佛被劉偉鴻“打了臉”就是白打了!


    現在辛明亮又主動點劉偉鴻的名,讓他對經濟建設領域的工作提意見。辛書記這唱的是哪一出,大夥還真是有點看不明白了。


    隻有王時恒和陸默,神情有點不大自然。


    他們兩位,一個,是以抓經濟建設有本事出名的,一個是主管經濟建設的市長。當初之所以能夠在辛明亮眾多的追隨者之中脫穎而出,他倆有真本事,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今辛明亮這話,就是明著在貶低他們兩個了。


    辛明亮或許是在提醒他們,小心點啊,這個劉偉鴻,不是個省油的燈,別以為他就是我辛明亮一個人的“敵人”。我辛明亮已經老了,升官沒指望,你們可都年輕著,真要是讓劉偉鴻在久安鬧出了大動靜,恐怕真正最難受的,不是我辛明亮,而是你們這些“年輕人”。


    省委真要是找到理由調整久安市的班子,首當其衝的就是王時恒和陸默。辛明亮反正都已經是人大主任了,年紀也老大不小到時候最多就是不再掛這個“第二書記”的銜頭,專心專意做人大主任,還能怎麽樣?但是你王時恒和陸默怎麽辦呢?如果邵令紅書記不再給你們撐腰,你們就等著到省直部門都坐冷板凳吧,有你們哭的時候!


    王時恒和陸默明白辛明亮的意思,劉偉鴻也一樣明白。他本不打算在這個會議上發言。青山化肥廠的事情,可以略微押後再說。反正化肥廠已經查封,沒有他劉書記的命令,誰也甭想動廠裏的設備和其他東西,不管賴文超和田寶山如何的勾結,想要轉賣化肥廠也好1將工廠的設備弄走也好,總歸要他劉書記點頭才行。


    但現在,辛明亮既然點了名,劉書記就必須要說上幾句才行了。


    在經濟建設這一塊上,劉書記覺得真有必要跟大夥好好“上上課”。不是劉書記有多麽的了不起,關鍵二十年的先知先覺和眼界,注定了他的“不凡”。


    “嗬嗬,辛書記,經濟建設強人可不敢當。我就簡單說幾句吧,說得不對的地方,請王書記,辛書記,陸市長和同誌們多多指點。”


    劉偉鴻微微一笑,端正了坐姿,很謙虛地說道。


    辛明亮點點頭,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偉鴻同誌就不要謙虛了。”


    “我個人認為,田市長劃洲說的那個方案,很有可取之處。”


    劉偉鴻笑著說道,就這一句話,便聽得大夥一愣一愣的,王時恒又微微一蹩眉。田寶山的方案,怎麽就有可取之處了?


    “青山化肥廠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怎麽安排好原有的幹部職工。如果能夠將安家費和補償費都足額發放了,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如果投資方目前對我們市裏的投資環境不滿意,透過銀行貸款,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這中間也有一個難題。根據洲剛田市長介紹的情況的來看,整個青山化肥廠,已經嚴重資不抵債,出售的價格隻有兩百四十萬。也就是說,青山化肥廠隻值這麽一點錢。而化肥廠幹部職工的安家費和補償費,加起來將近一千萬個以兩百四十萬的工廠做抵押……不大可能在銀行貸到一千萬的款子吧?”


    劉偉鴻不徐不疾地說道。


    王時恒微蹩的雙眉,逐漸舒展開來,嘴角掠過一抹笑容。


    田寶山急急忙忙地說道:“劉書記,可能我剛才沒有把情況說清楚。是這樣的,青山化肥廠的價值,不止兩百四十萬,如果將要支付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和補償費都算進去的話,整個青山化肥廠,價值是一千兩百多萬。以此為抵押,是可以貸款一千萬的。”


    劉偉鴻微微一笑,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如我們市裏麵繼續經營這個工廠了。


    訌委市政府出麵給銀行打招呼,貸款一千萬,以青山化肥廠的資產作抵押,實際上,就等於我們市裏麵,才是青山化肥廠真正的大股東,賴老板所代表的投資方,隻有很少的股份。依照原則,誰是大股東,誰就有青山化肥廠的所有權和經營權。賴老板所代表的投資方,隻是小股東而已,他們又怎麽能夠來決定青山化肥廠的經營管理模式呢?”


    田寶山眼裏閃過一絲慌亂的表情,強笑道:“劉書記,也不是說,賴老板他們就拿不出這筆錢,關鍵是其他的大老板,現在有點信不過我們市裏麵的投資環境了。他們是希望我們市裏麵也能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來,他們才能放心……而且,前兩年市裏麵為了挽救化肥廠,給廠裏注入了不少的資金,結果還是回天乏術,所以才不得不把廠子賣捧”


    這個話就是說,咱們市裏麵已經試過了,沒那個能耐把工廠搞好,才不得不賣的。你劉偉鴻現在提出來讓市裏麵繼續經營化肥廠,那不現實。


    田寶山以前從來都沒有提到過,所謂的投資商是一個“團體”,從來都是賴文超一個人。現在卻在不知不覺間多出來了幾個不知所雲的“其他大老板”。自然是因為賴文超已經招供了,他的資金實力完全不足以真正購買整個化肥廠,所以田寶山便隻能再弄幾個“大老板”出來了。


    明知他在胡說八道的鬼扯,其他人卻也並不揭穿他。這也是官場慣例。因為揭穿田寶山,就是結死仇。大夥跟田寶山的矛盾,沒有到那一步,又何必幹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更何況田寶山身後站著辛明亮,誰又知道辛明亮在此事中,到底牽涉有多深?萬一牽扯到辛明亮身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誰會無緣無故地冒這樣的傻氣?


    劉偉鴻倒是沒有這個顧忌。田寶山在他心目中,屁都不算。但劉驚鴻卻另有顧忌。一則這是個“突發事件,”並沒有在劉偉鴻原來的“預計”之中。劉偉鴻不想因為此事打亂了自己的全盤部署。二來,劉偉鴻現在發力,將田寶山拿下,他手中並沒有可以替代田寶山的人選。最終換上來的,有可能還是“久安幫”的幹部,或者是林啟航的親信。


    也就是說,劉書記出這一刀,沒有什麽收獲,隻會將久安的局麵搞得更亂。


    政治博弈,沒有好處的事情,一般都不會有人願意幹的。當然了,等劉偉鴻布局完成,強力掌控了政法機關,完全站穩了腳跟,到那個時候,劉書記的手,恐怕就要伸到別的領域去了。


    劉偉鴻從來也不標榜自己是個“好人”。好人在官場是無法生存的。


    他得是個壞人!


    “嗬嗬,田市長,這個問題也不大嘛。既然投資方有這個資金實力,我有個建議,請他們把資金到位,至少到位一半,五百萬吧,另外五百萬,可以從銀行貸款。這叫風險共擔嘛。他們讓我們市裏給他們一個擔保,那他們也應該給我們一個擔保,這樣才公平合理。”


    羿寶山咽了一口口水,神情訕訕地說道:“這個嗯,劉書記這個建議,也很有道理。我再和投資方好好商量一下……”


    王時恒有點不慢地說道:“田市長,今天這個會議,總得有個結果。不然,化肥廠的幹部職工那裏,沒辦法交代。”


    你田寶山別想再拖延下去,今兒就得商量個辦法出來。


    田寶山苦著臉說道:“王書記,這個事情確實不好辦啊……”


    王時恒不理他,望向劉偉鴻,說道:“劉書記,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麽更好的建議嗎?”


    “王力記,辦法總是想出來的嘛。”


    劉偉鴻笑了笑,很輕鬆地說道。


    ps:周末,淩晨無更,請知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官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官家並收藏官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