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以最快的速度,轉道香港抵滬。


    台塑在本地設了接待中心,派了台車到機場接機。王勝上車就看到座椅前麵插著幾份報紙。


    他隨意展開一份《新聞晨報》,就見頭版印著浦東的照片,橫排用粗體字寫著:浦東地產市場啟動。


    王勝一下子坐了起來,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下看。


    台塑對大華實業的關注,早在油田競標時就開始了,王勝和蘇城見麵的次數也很多,並有甲醇設備的建造約定。對台塑來說,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口頭約定,因為大華實業掌握著世界級的油田,雙方若能合作,這就是最好的風險管控。


    此外,台塑的70億美元投資,主要是為了解決台塑自己的生產原料問題,王勝邀請蘇城出資,也能降低本身的成本,屬於一舉兩得。隻不過,70億美元的項目實在龐大,大陸的熱情抵不過台灣政府的冷眼,投資才始終未能進入實質解決。


    王勝仔細閱讀報紙,希望從中得到一些隱藏的信息。直到車停穩,他都沒有察覺。


    “王先生,二十四層到了。”司機輕巧的打開了車門。


    王勝抬了一下頭,看到“上*海國際飯店”的銘牌,便將報紙揣進懷中,遞給司機小費,說了聲“謝謝”。


    上海國際飯店是上*海年代最悠久的飯店,1934年代建成的24層樓,有遠東第一高樓的美譽,見證了二戰前的最後繁華與衰落。直到80年代,86米高的國際飯店都是上*海最高樓,被老上*海人稱作二十四層。在超過百米的大廈就要被叫做摩天大廈的年代裏,灰黃厚重的國際飯店總是讓人懷疑資本主義的腐朽,怎麽能腐朽出這樣的大樓呢?


    王勝不太喜歡國際飯店,覺得它的裝修太老舊了,陳設太複雜,而且容易讓人聯想到台灣的老飯店。但是,國際飯店就在南*京西路,正對著人民公園,交通非常便利,又有不錯的飯廳,作為商務出行是再方便不過了。所以,每次來上*海,他還是會住在這裏。


    這次來國際飯店,卻是蘇城的選擇。


    進到豐澤樓,就見蘇城像是鄉巴佬進城似的,不安分的觀察著很有曆史的意大利銀器,德國瓷磚,舊式的菜單……


    王勝笑了一下,腦中也浮現出他們在凱賓斯基共同參詳競標時的場景。


    “蘇董。”王勝帶著笑容,快步走向蘇城。


    “王總來了。”蘇城推開椅子,迎了上來。


    見他沒有拿捏“蘇董”的身份,王勝心情大暢,笑道:“聽說蘇董要做地產大亨,讓我食不下咽啊。買了嗎?”


    蘇城頷首,道:“總共5平方公裏吧。”


    5平方公裏大約7500畝,是一所較好的重點大學的校區麵積。就浦東此時的區位來說,等於劃出了一個大學新校區。


    王勝卻想到了浦東的土地價格,心裏一陣陣發緊,問:“付款了嗎?”


    “付了定金。”


    王勝心下一涼,好心情消失的無影無蹤,道:“看來,蘇董是要放棄台塑的石化基地了?”


    蘇城奇道:“為什麽?”


    王勝看著他的表情,哭笑不得道:“5平方公裏的土地,要一兩億美元吧。台塑的石化基地即將啟動,首期投資超過10億美元,蘇董莫非能找到其它的投資者?”


    台塑的70億美元計劃的核心,是建設45萬噸或60萬噸的大乙烯項目,周邊項目或自建,或交給台灣的配套工廠。因為天然氣的緣故,蘇城選擇了同等重要的甲醇項目。但是,如果他拿不出錢來,台塑也不可能為他籌集數以億計的資金。


    王勝顯的很遺憾,道:“最近一年,僅僅是購買技術,我們就已經支付了2700萬美元。有煉油、輕油裂解、人造紙廠、bp廠以及年產24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廠等項目涉及的核心技術。大華實業如果加入到海滄計劃中來,這些技術都可以共享的。但我估計,到計劃正式啟動,最多隻有半年時間。唉……蘇董怎麽突然要買地產呢?”


    “你誤會了。”蘇城笑了兩聲,道:“浦東的地產隻需支付定金,剩下的5年後再說。我是準備用來做總部和大華實驗室駐地的。”


    王勝捂著胸口,轉憂為喜,忍不住笑道:“蘇董,你可嚇死我了,這麽說,你手上的現金充沛了?”


    “等你們正式啟動,資金不是問題。”蘇城突然有些好笑,心想:也許隻有我才會知道,台塑石化基地的啟動有多難吧。


    王勝不知蘇城在想什麽,自己已經〖興〗奮起來,一拍大腿道:“那就太好了。蘇董,我已被台塑董事會正式委托為甲醇項目的聯絡人。現在,廈*門海*滄劃撥的土地已經開始了平整工作,我私下裏聽說,還有軍方的機械化工程兵部隊參與,場麵宏大,可見大陸上層的意誌是非常堅決的。”


    蘇城點頭,笑道:“人比人氣死人,你們王董事長一句話,政府就無償撥付了1萬公頃土地吧,這麽算來,可是免費的100平方公裏。”


    “鄧先生有言,如果1萬公頃用完了,還可以再從毗鄰的漳州再撥5000公頃土地,所以,一共是150平方公裏。”王勝為了穩定蘇城,高調的說道:“我們有市場,有技術,又有高層支持,何患‘海滄計劃’不能施展。”


    可惜沒有台灣的政界支持。蘇城心頭轉悠了一句,沒有說出來。


    他有自己想法,無論曆史上的“海滄計劃”是否成功,推行下去的好處是立竿見影的,它不僅意味著豐厚的利潤和行業地位,對於一個國家的石化產業也有極強的推動作用,說是加速五年或者加速十年,都可以算做謙虛的說法。若非如此,〖中〗國的國家領導人也不會三番五次的接見台塑代表團,並給出優惠至極的方案,台灣政界也不會撕破臉皮,一定要阻止“海滄計劃”。


    對於這麽大的項目來說,成功或失敗,既有其必然性,也免不了偶然性的成分。


    即使它在曆史上失敗了,蘇城也想“搶救一下”。


    有了這樣的想法,蘇城配合的道:“甲醇項目的資金、原料自然由我來準備,技術方麵,台塑能否幫襯一下?”


    “應該的。讓我想一下,蘇董還是準備采用天然氣做原料生產甲醇嗎?產量呢?”


    “10萬噸以上吧。”這個規模,放在1990年是絕對先進了。不過,大工業生產必須有發展的考量1990年開始建設,順利的話要一兩年時間,不順利的話,五年十年都有可能。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台塑最終放棄了海滄計劃,改在台灣自建“六輕”項目,也等了將近10年。而且,投資數億乃至數十億的項目,少說也得用上二三十年,規模太小產率太低很容易就會被淘汰。


    大工業的特點決定了它的非投機性。所以石化企業明明看著乙烯等石化上遊原料在漲價,也很少有人去建設。


    規模小了沒有意義除非有某方麵的絕對優勢,純以經濟論是純粹虧本的。規模大了投資就大,風險也就增大了。


    台塑集團如果不是有幾百億的資本額根本不敢撬動70億美元的重型投資計劃。事實上,1990年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規模也不算小了,他們都不敢在本國進行如此大型的投資,就能想見其中的風險。


    王勝向來佩服蘇城的手筆,讚歎的鼓勵道:“不愧是蘇董事長,這樣的規模,和海滄計劃簡直是絕配。嗯,甲醇設備其實相對簡單,10萬噸的甲醇,主要技術集中在合成塔,外購如何?”


    “也隻能外購了,不過,我傾向於同時購買技術,也就是一套10萬噸級的甲醇設備,同時轉讓相關技術,讓我們能夠自產以降低成本。”這是〖中〗國的一貫做法,也是市場換技術中最有用的方案之一。


    王勝並不奇怪,道:“我整理一份甲醇設備廠商的資料給您吧。台塑這些年,對業界也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我們有一些資料,還是比較有用的。”


    他說的是自家情報體係了,石油石化企業和其他大型財團一樣,都注重情報。長時間的積累以後,能有很多的好處,例如哪家企業會願意轉讓技術,轉讓的技術又有多大價值,是必須自己分析才能得到結論的,廠商自己的宣傳肯定是不可靠的。


    當然,這種情報並非間諜似的情報。而是由公司的外派部門搜集公開資料為主,配合一些私下裏的信息交流,以及己方的分析整理,最終形成資料。


    確定了合作意向,雙方都輕鬆下來。


    蘇城拍手叫來了服務員,讓王勝點菜,又笑道:“我帶了女朋友來,她還在房間裏休息呢,我叫她下來。”


    “哎呀,那等她來了再點菜吧。”


    “不用,分量點的足一點就好了。”蘇城示意服務員去打電話。


    王勝點了滿滿一桌的菜式,並要了飲料和紅酒。


    一會兒,舒蘭就蹦蹦跳跳的出了電梯。她穿了及膝短裙,白色的碎huā襯衫,不覺的洋氣,卻有難掩的青春和純真,周身環繞著輕鬆的氛圍。


    “王總好。”舒蘭甜甜的叫了一聲,又伏在蘇城耳邊輕輕說:“蘇哥哥好。”


    蘇城半邊身子都酥軟了。


    舒蘭這時候坐直了身子,開始研究菜色,同時給大家倒酒倒飲料,乖巧的令人憐惜。


    王勝心裏驚訝舒蘭的年輕,轉念一想,蘇城不也才是20多歲的人。這種念頭讓他大搖其頭,抬頭仔細觀察蘇城,頗有些看不出他的〖真〗實年齡。


    太沉穩了,氣質也就不同了。


    中餐結束的很快,舒蘭用驚人的食量和苗條的身材,征服了餐廳和客人們。


    蘇城吃飽之後,一麵閑情逸致的給舒蘭倒茶,一麵慢悠悠的道:“既然甲醇項目定下來了,我準備盡快投入建設。”


    語氣是悠然的,語義是突然的。


    王勝被清淡的綠茶嗆了一口,連連咳嗽,道:“海滄計劃主體談判還沒結束,怎麽就建設了?”


    “談判歸談判,準備歸準備,你們不是也huā錢買好了技術?政府不是也派軍隊平整了土地?我可以購買設備的同時,做好廠房建設,等簽字協議後,簡單吊裝後,就能投入生產了。”蘇城是在給“搶救”搭手術台呢。後世的海滄計劃並未進行到執行階段就天折了,不僅台塑徹底退出,國內上層也悄然退縮。大華實業既然參與,並致力於搶救它,那除了要想辦法留下台塑,還要想辦法留住901工程的優惠。他可不想等海滄計劃結束,再來兩年的馬拉鬆談判了。


    沒死的項目,這樣折騰一圈,它也得死透了。


    王勝懵了:“海滄計劃談了兩三年,進入實質階段要多久,我也不敢打保票。你要是建了甲醇項目,配套的港口、火電站、水廠還有環保、住宿沒來得及跟上,那怎麽辦?損失會很大的。”


    “如果隻是等一半年,也沒關係。如果最終沒有談成,我就當獨立建了一個10萬噸的甲醇項目,而且,我可以擴產。10萬噸建好了,再上馬20萬噸的也沒問題了吧。”10萬噸的甲醇項目,放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算是大項目了,隻有配套海滄計劃,才會顯的有點不起眼。


    王勝有點明白,又有點不明白的道:“蘇董,您的性子……太急了。


    ”


    “時不我待。有時候,物質準備太充分,原本充分的政治準備就會變弱。”蘇城眨眨眼,說過就算:“還要請王總聯絡一下,先確立甲醇項目的位置吧。”


    王勝的嘴唇動了兩下,最後化作重重一歎:“好吧,我晚上回去,就聯絡總公司。”


    來之前,他還在擔心蘇城會放棄參與“海滄計劃”現在,他又因為蘇城過於積極而擔心。心情之大起大落,令王勝愁容滿麵。


    蘇城拍拍王勝的肩以示安慰。


    要搶救“海滄計劃”就要改變它的運行慣性。就蘇城來看,台塑集團的猶豫不決是影響最終結果的重要因素。


    因為海滄計劃牽動了海峽兩岸最高層的心,在缺乏話語權的情況下,直接開建是蘇城所能想到的最穩妥也是最刺激的方案。


    任何一方,都不會對價值2億美元的項目視而不見的。


    這也是蘇城投下的莊重一票。


    也許不是決定性的,但卻是有影響力的。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能源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誌鳥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誌鳥村並收藏超級能源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