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盡可能快的完成手續,讓海滄計劃進入正規,請毛主任代我感謝諸位領導的信任和關心……”王永慶站起來,意味著今天的會議結束。
然後,他才對蘇城說道:“大華如果想要討論環保標準的話,等我們海滄計劃開始建設再說吧。”
宣總經理也不客氣的道:“蘇城,台塑肯定會按照國家標準來做海滄計劃的,你管的閑事太多了。”
蘇城嗬嗬一笑,道:“我是聽說,引進台塑做海滄計劃,是為了用市場換技術,同時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台塑會轉讓技術給國內企業嗎?好像沒有吧。那麽,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這個先進,總是要比國內標準高一點吧。如果完全按照國內的低標準來進行建設,我們引進台塑做什麽?”
蘇城將矛頭指向了台塑,而且是相當鋒利的矛頭。其他幾家央企的領導全都看呆了,這可完全超出了預料啊。
宣總經理臉色一變,道:“你不按照國家標準來,你想以什麽標準來進行?”
“我認為,環保標準至少要高過台灣的標準吧。當然,如果有部分台灣的環保標準低於大陸的環保標準,那就按照大陸的來。”
宣總經理生氣了,道:“信口開河,哪裏有你這樣的。”
“如果台塑做不到這一點,我們要台塑做什麽?既不轉讓技術,也不能提供先進的管理經驗。難道是把土地和錢留給台塑。把汙染留給自己?”蘇城把能說的都說了,不能說的,其他人也不能說。
環保是個很**的話題。它的成本很高,又不能產生價值。對工廠主來說,環保支出完全是為了應付差事,大一些的企業會想辦法減少支出,小型企業尚在存活之間掙紮。環保設備自然是能少就少,能不開就不開。
台塑的理念,向來是盡量減少一次性投資。規模7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裏。1%的投資都是7000萬美元,台塑既然是做生意,就不能不限製這裏麵的投資。
但是。怎麽做是一回事,怎麽說又是一回事。台塑是要在全世界投資的企業,他們可不想留下“汙染嚴重”的惡名。哪怕〖中〗國政府不關心,他們也要做出先進的樣子來。
王克嶺不得不重新站出來,道:“我們說了,海滄石化基地的設計尚未完成……”
蘇城打斷他的話,道:“你就說,環保標準能不能達到兩岸三地的最高標準?”
王克嶺再次看向毛主任,道:“如果這是〖中〗國政府的意思……”
“就是我的問題而已。”
王克嶺不是個吃虧的人,他哼了一聲。道:“看起來,大華是要做在野黨了?凡是台塑讚成的,大華就反對?”
“我隻是覺得,大華能做到的,引進先進經驗的台塑就應該能做到。”
“什麽意思?”王克嶺的表情一僵。
“大華實業邀請了德國的巴斯夫公司。以及美國的綠色環評組織做了仔細的評估,我們準備將自己的甲醇基地的環保標準,提高到兩岸三地乃至東南亞地區的最高標準。”大甲醇的環保要求原本就低於大乙醇,大華的基礎做的也好,以全東南亞的標準來評價,做到頂尖確實不難。隻是多huā了5%左右的投資。
但是,5%的投資對大乙烯項目來說,可是驚人的多。
王克嶺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
王永慶最先明白過來,問道:“大華實業要和台塑對著幹?”
“我相信互相監督,我們能做的更好。”蘇城笑容滿麵的道:“美國的綠色環評組織很樂意對台塑和大華進行考察。”
綠色環評組織是一個石化行業內有名的非政府組織,屬於所有人都討厭的環保人士。這種組織做環境評價,可不是按照國家標準,也不是按照生產標準,更不會管你的技術達到還是達不到,他們隻說不好的地方。
隻有極少數的特殊情況下,才會有公司邀請環境組織,像是蘇城現在。
不管是比生產、資本還是技術,作為新公司的大華實業都遠遠遜色於台塑集團。但是,新公司也有新公司的優勢,它的曆史短工廠少,也就沒有那麽多引人關注的環保問題。
對於綠色環評組織來說,將大公司拉下馬明顯更具有**力。
大家腦筋一轉,都看明白了蘇城的用意。
毛主任暗道“陰險”王克嶺則直接罵了出來:“我就不相信大華實業幹幹淨淨。”
蘇城笑了,道:“大華確實是幹幹淨淨。我是本著社會責任心做事的,也幸好這樣,自90年代以來,環境標準是越來越高了,不知道台塑以前的標準夠不夠用。”
王克嶺惡狠狠的道:“你是想要毀掉海滄計劃。”
蘇城語氣輕鬆,說道:“大華實業隻是一家公司而已,何談毀掉。”
王克嶺見毛主任不做阻止,氣道:“這麽做,對你有什麽好處?”
“環保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蘇城又看宣總經理,笑道:“您說是嗎?”
宣總經理從鼻子裏出氣,卻不說話。國企大廠的環保做的向來是比私人小企業好的,但要想在國際環境組織的評測中活下來,他沒有這個信心。
很多時候,國企不怕huā錢,也不吝嗇於環保的支出,但由於本身的技術實力有限,環保標準總是上不去。中石化就出現過反應釜的溫度不達標,以至於本不該出現汙染的環節出現了汙染。麵對每天的生產任務,大多數國企都不會因為環保而停產。就是總經理,也不好粗暴的幹涉下屬工廠的生產……
毛主任冷眼旁觀。突然發現,竟然真的讓蘇城找到一條出路。
如果要比拚環保的話,中石化和台塑捆在一塊也不是大華實業的對手。這就好像用醫生和學生比清白一樣,不管醫生救活了多少人,他總有做錯事的時候,而且往往是生死攸關的錯誤。學生雖然什麽價值都沒有創造過,但他也沒有犯過錯……
王克嶺、宣總經理等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正因為他們明白。才真心的鬱悶。
尤其是王克嶺,不管在台塑內還是台塑外,他都是被捧在頂上的。何曾如此不爽過。
要是實力不濟,被諸如bp一類的強悍公司打敗,王克嶺也就忍下來了。偏偏台塑有十倍於大華實業的規模,卻被他拽入泥潭中無法脫身。
他的感覺,好像自己是一個聲望卓著的精英人物,偏偏被小報記者因為一些不足掛齒的小事而苦苦跟蹤。
王克嶺真想一巴掌打在蘇城的臉上,然後再一巴掌,又一巴掌……
他閉上眼睛,幻想著美妙的時刻。
然後,就聽蘇城開口道:“沒什麽事的話,我要回去做準備了。”
毛主任實時的宣布休會。
王克嶺一馬當先,像是屁股上栓了鞭炮似的。衝出了會議廳。
等了好久,王永慶才慢吞吞的走出大會堂。對他來說,從廳內到停車場確實有點遠了。
等他坐進來,王克嶺急不可耐的道:“咱們怎麽辦?”
王永慶靠在椅子上,常常的吐了一口氣。道:“你知道他想做什麽嗎?”
王克嶺一愣,問:“不就是針對我們嗎?大華實業集團想要海滄計劃,誰都知道……”
王永慶微微搖頭。
“不是?”
“不是這麽簡單。”王永慶聲音飄忽的道:“如果你是大華集團的董事長,想要獲得海滄計劃,怎麽辦?”
“我?如果我是大華集團的董事長,我才不會傻乎乎的從台塑和一堆國有企業手上搶奪這樣的大項目。”王克嶺對台塑集團充滿了自信。
王永慶輕笑。道:“但蘇城的方法,確實有可能得到海滄計劃……”
“怎麽會?隻要咱們想,海滄計劃就一定是咱們……”王克嶺說到一半,驚訝的抬頭,道:“他覺得咱們會放棄?大陸政府都不敢這樣想!”
“政府官員即使覺得咱們會放棄,有一點希望,也會跟進的。蘇城就不同了。”
“這麽說……他針對的其實不是我們?”
“嗯。”
“那他是……想要通過我們,證明自己比其他的國有公司強……”王克嶺的自信發揮了作用,明白過來,道:“蘇城是把我們和他拉到了一個水平上……這樣的話,我們幹脆別去理他……”
“麻煩的是,咱們不能留下一個汙染的名聲。”王永慶緩緩的道:“你還得陪他繼續玩。”
王克嶺將信將疑。
第二天早晨,王克嶺還沒有想好如何處理此事,就見好幾個人等在外麵了。
“看報紙。”一個大臉的男人丟給了他一疊報紙。
“大華實業和媒體的關係極好,唉……”另一個大腦門的家夥跟了一句。
王克嶺展開看了一眼,就定住了步子,然後一份份的打開來看。
最少有五份報紙談到了環保,還有點名說到了台塑的。他們用的竟然是台灣媒體的〖言〗論。
對於島內媒體的刻薄,王克嶺了解太多了,他看了一半就知道剩下的一半在說什麽。
王克嶺丟下報紙,道:“我去找他們領導。”
“我們得先反擊回去。”
“大華集團雖然是私企,但也要聽大陸政府的……”
“這不是政府的事!你想想看,島內媒體要是發現,我們默認了汙染的名聲,六輕怎麽辦?”
六輕是台塑的**,比海滄計劃可重要的多。
“我們反擊回去。”王克嶺再沒有了猶豫。
……(未完待續。
然後,他才對蘇城說道:“大華如果想要討論環保標準的話,等我們海滄計劃開始建設再說吧。”
宣總經理也不客氣的道:“蘇城,台塑肯定會按照國家標準來做海滄計劃的,你管的閑事太多了。”
蘇城嗬嗬一笑,道:“我是聽說,引進台塑做海滄計劃,是為了用市場換技術,同時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台塑會轉讓技術給國內企業嗎?好像沒有吧。那麽,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這個先進,總是要比國內標準高一點吧。如果完全按照國內的低標準來進行建設,我們引進台塑做什麽?”
蘇城將矛頭指向了台塑,而且是相當鋒利的矛頭。其他幾家央企的領導全都看呆了,這可完全超出了預料啊。
宣總經理臉色一變,道:“你不按照國家標準來,你想以什麽標準來進行?”
“我認為,環保標準至少要高過台灣的標準吧。當然,如果有部分台灣的環保標準低於大陸的環保標準,那就按照大陸的來。”
宣總經理生氣了,道:“信口開河,哪裏有你這樣的。”
“如果台塑做不到這一點,我們要台塑做什麽?既不轉讓技術,也不能提供先進的管理經驗。難道是把土地和錢留給台塑。把汙染留給自己?”蘇城把能說的都說了,不能說的,其他人也不能說。
環保是個很**的話題。它的成本很高,又不能產生價值。對工廠主來說,環保支出完全是為了應付差事,大一些的企業會想辦法減少支出,小型企業尚在存活之間掙紮。環保設備自然是能少就少,能不開就不開。
台塑的理念,向來是盡量減少一次性投資。規模7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裏。1%的投資都是7000萬美元,台塑既然是做生意,就不能不限製這裏麵的投資。
但是。怎麽做是一回事,怎麽說又是一回事。台塑是要在全世界投資的企業,他們可不想留下“汙染嚴重”的惡名。哪怕〖中〗國政府不關心,他們也要做出先進的樣子來。
王克嶺不得不重新站出來,道:“我們說了,海滄石化基地的設計尚未完成……”
蘇城打斷他的話,道:“你就說,環保標準能不能達到兩岸三地的最高標準?”
王克嶺再次看向毛主任,道:“如果這是〖中〗國政府的意思……”
“就是我的問題而已。”
王克嶺不是個吃虧的人,他哼了一聲。道:“看起來,大華是要做在野黨了?凡是台塑讚成的,大華就反對?”
“我隻是覺得,大華能做到的,引進先進經驗的台塑就應該能做到。”
“什麽意思?”王克嶺的表情一僵。
“大華實業邀請了德國的巴斯夫公司。以及美國的綠色環評組織做了仔細的評估,我們準備將自己的甲醇基地的環保標準,提高到兩岸三地乃至東南亞地區的最高標準。”大甲醇的環保要求原本就低於大乙醇,大華的基礎做的也好,以全東南亞的標準來評價,做到頂尖確實不難。隻是多huā了5%左右的投資。
但是,5%的投資對大乙烯項目來說,可是驚人的多。
王克嶺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
王永慶最先明白過來,問道:“大華實業要和台塑對著幹?”
“我相信互相監督,我們能做的更好。”蘇城笑容滿麵的道:“美國的綠色環評組織很樂意對台塑和大華進行考察。”
綠色環評組織是一個石化行業內有名的非政府組織,屬於所有人都討厭的環保人士。這種組織做環境評價,可不是按照國家標準,也不是按照生產標準,更不會管你的技術達到還是達不到,他們隻說不好的地方。
隻有極少數的特殊情況下,才會有公司邀請環境組織,像是蘇城現在。
不管是比生產、資本還是技術,作為新公司的大華實業都遠遠遜色於台塑集團。但是,新公司也有新公司的優勢,它的曆史短工廠少,也就沒有那麽多引人關注的環保問題。
對於綠色環評組織來說,將大公司拉下馬明顯更具有**力。
大家腦筋一轉,都看明白了蘇城的用意。
毛主任暗道“陰險”王克嶺則直接罵了出來:“我就不相信大華實業幹幹淨淨。”
蘇城笑了,道:“大華確實是幹幹淨淨。我是本著社會責任心做事的,也幸好這樣,自90年代以來,環境標準是越來越高了,不知道台塑以前的標準夠不夠用。”
王克嶺惡狠狠的道:“你是想要毀掉海滄計劃。”
蘇城語氣輕鬆,說道:“大華實業隻是一家公司而已,何談毀掉。”
王克嶺見毛主任不做阻止,氣道:“這麽做,對你有什麽好處?”
“環保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蘇城又看宣總經理,笑道:“您說是嗎?”
宣總經理從鼻子裏出氣,卻不說話。國企大廠的環保做的向來是比私人小企業好的,但要想在國際環境組織的評測中活下來,他沒有這個信心。
很多時候,國企不怕huā錢,也不吝嗇於環保的支出,但由於本身的技術實力有限,環保標準總是上不去。中石化就出現過反應釜的溫度不達標,以至於本不該出現汙染的環節出現了汙染。麵對每天的生產任務,大多數國企都不會因為環保而停產。就是總經理,也不好粗暴的幹涉下屬工廠的生產……
毛主任冷眼旁觀。突然發現,竟然真的讓蘇城找到一條出路。
如果要比拚環保的話,中石化和台塑捆在一塊也不是大華實業的對手。這就好像用醫生和學生比清白一樣,不管醫生救活了多少人,他總有做錯事的時候,而且往往是生死攸關的錯誤。學生雖然什麽價值都沒有創造過,但他也沒有犯過錯……
王克嶺、宣總經理等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正因為他們明白。才真心的鬱悶。
尤其是王克嶺,不管在台塑內還是台塑外,他都是被捧在頂上的。何曾如此不爽過。
要是實力不濟,被諸如bp一類的強悍公司打敗,王克嶺也就忍下來了。偏偏台塑有十倍於大華實業的規模,卻被他拽入泥潭中無法脫身。
他的感覺,好像自己是一個聲望卓著的精英人物,偏偏被小報記者因為一些不足掛齒的小事而苦苦跟蹤。
王克嶺真想一巴掌打在蘇城的臉上,然後再一巴掌,又一巴掌……
他閉上眼睛,幻想著美妙的時刻。
然後,就聽蘇城開口道:“沒什麽事的話,我要回去做準備了。”
毛主任實時的宣布休會。
王克嶺一馬當先,像是屁股上栓了鞭炮似的。衝出了會議廳。
等了好久,王永慶才慢吞吞的走出大會堂。對他來說,從廳內到停車場確實有點遠了。
等他坐進來,王克嶺急不可耐的道:“咱們怎麽辦?”
王永慶靠在椅子上,常常的吐了一口氣。道:“你知道他想做什麽嗎?”
王克嶺一愣,問:“不就是針對我們嗎?大華實業集團想要海滄計劃,誰都知道……”
王永慶微微搖頭。
“不是?”
“不是這麽簡單。”王永慶聲音飄忽的道:“如果你是大華集團的董事長,想要獲得海滄計劃,怎麽辦?”
“我?如果我是大華集團的董事長,我才不會傻乎乎的從台塑和一堆國有企業手上搶奪這樣的大項目。”王克嶺對台塑集團充滿了自信。
王永慶輕笑。道:“但蘇城的方法,確實有可能得到海滄計劃……”
“怎麽會?隻要咱們想,海滄計劃就一定是咱們……”王克嶺說到一半,驚訝的抬頭,道:“他覺得咱們會放棄?大陸政府都不敢這樣想!”
“政府官員即使覺得咱們會放棄,有一點希望,也會跟進的。蘇城就不同了。”
“這麽說……他針對的其實不是我們?”
“嗯。”
“那他是……想要通過我們,證明自己比其他的國有公司強……”王克嶺的自信發揮了作用,明白過來,道:“蘇城是把我們和他拉到了一個水平上……這樣的話,我們幹脆別去理他……”
“麻煩的是,咱們不能留下一個汙染的名聲。”王永慶緩緩的道:“你還得陪他繼續玩。”
王克嶺將信將疑。
第二天早晨,王克嶺還沒有想好如何處理此事,就見好幾個人等在外麵了。
“看報紙。”一個大臉的男人丟給了他一疊報紙。
“大華實業和媒體的關係極好,唉……”另一個大腦門的家夥跟了一句。
王克嶺展開看了一眼,就定住了步子,然後一份份的打開來看。
最少有五份報紙談到了環保,還有點名說到了台塑的。他們用的竟然是台灣媒體的〖言〗論。
對於島內媒體的刻薄,王克嶺了解太多了,他看了一半就知道剩下的一半在說什麽。
王克嶺丟下報紙,道:“我去找他們領導。”
“我們得先反擊回去。”
“大華集團雖然是私企,但也要聽大陸政府的……”
“這不是政府的事!你想想看,島內媒體要是發現,我們默認了汙染的名聲,六輕怎麽辦?”
六輕是台塑的**,比海滄計劃可重要的多。
“我們反擊回去。”王克嶺再沒有了猶豫。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