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救市方案以後,蘇城離開了會議室,繼續等在外麵,銀行係的先生們可不想當著他的麵討論股市改革的方案。


    再回到會議室已是一個小時以後了,管行長等人早在幾分鍾前,就半憂半喜的離開了。


    周老招招手,示意蘇城坐在自己右側,微笑道:“叫你來談談石化基地的事,沒想到又讓你解決了一個問題。大華有沒有做金融的意圖?”


    “我們還是希望能專心做石油產業,金融也許再過一些年會考慮。對於深發展,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進行操作,不準備參與銀行的經營活動。”在〖中〗國,所謂的做金融其實隻有股市一條路可走。鄭州雖有期貨交易市場,但風險巨大,規範性極差。銀行、外匯和保險是政策重災區,一失足成千古恨,周老估計都沒有考慮它們。


    深圳發展銀行在1991年的當下,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雖然是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但到去年,它的總資產才2億元人民幣,到今年也不過5億,本身依舊是農村信用社的格局。這種規模的銀行,全國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家。它的價值在於股份製和深交所上市的機會,如果不是有股市這個融資途徑,同時股份製銀行能夠容納私人投資者的特性,深交所最終會像是大多數的城市商業銀行一樣,默默無聞,半死不活的養著一群金融從業人員作罷。


    對於資產幾十億美元的大華實業集團,深圳發展銀行還不具有融資的潛力,要是能對它進行大規模的重組改造,它也許能成為一個財團的金融機構,偏偏國情不允許。


    在海滄計劃的當口,蘇城也不願節外生枝。深發展的股票很快就能漲幾十倍,到2010年前後,最高能漲5000倍,用來套利就很不錯了。


    能不能當作銀行來用,蘇城其實並不關心。


    周老對蘇城的知情識趣很滿意。剛才的會議,證明了蘇城的決斷和決心,現在又聽了他的表態,周老輕笑一聲,道:“說說你們的想法。”


    蘇城頓時輕鬆了下來。大華實業的想法早就擺在台麵上了,周老隻要願意聽,那就好的很。


    按照既定的稿子,蘇城首先說了大華實業的資金籌備情況,然後又說了人力資源和管理資源的改造,接著是合作公司的合同與協議簽訂情況,他著重提到了中石油。


    隨著塑化劑事件的日益升溫,大華實業不斷的被提及,總算是養出了一些聲望,中石油內部對大華的“利益對衝”也就沒有那麽多的抗拒了。


    就政治角度而言,中石油最需要的是打敗中石化,其他私人公司、外國公司都可以看作是盟友,唯獨中石化是它的天敵。他們不會無謂的找麻煩,但大華實業做了工作,就有資格得到他們的支持。


    蘇城說了40分鍾左右,周老始終注意傾聽,但不發表任何的意見。


    他身邊的助理記的那叫一個匆忙,說是辛苦也不未過。


    等蘇城說完資金籌備,以及人力和技術準備之後,周老略作思考,道:“你想接手海滄計劃,要分三步走。首先,台塑放棄海滄計劃;其次,大華實業通過一係列的評判;第三,委員們投票同意。很難說這需要多長時間,中間會有多少波折,你能堅持下來嗎?”


    “可以。”蘇城也是知道台塑會放棄,才答應的這麽痛快。


    周老對蘇城的決斷則有了新的認識,他繼續道:“我最多還有五年時間就要徹底退休了。也許隻有三年時間。因此,如果三年時間還不能決定石化基地的歸屬,你就要重來一遍,可以嗎?”


    “我還年輕,王永慶能用十幾年推動他的六輕計劃,我也能做到。而且,我相信三年內就會有結論的。”不光是六輕計劃,就是剛剛竣工的揚子乙烯工程也用了20年時間,當年做決定的領導早都退了好幾茬了。


    越是巨大的工程,需要做決定的人的地位就越高,相應的年齡就越大,產生變動的風險就越高。〖中〗國自80年代以來的政治環境相當穩定,即使如此,中間還是有各種各樣的挫折和阻礙,其他的第三世界國家就更不用說了,一個領導人的下台往往意味著推倒重來,即使如此,該堅持下去的項目依然要堅持下去。


    一遍遍的重複痛苦,就是資源型企業的生命曆程。如同其他的生命一樣,它的快樂建立在自己和其他生命的痛苦之上。


    周老用深邃的目光看著蘇城,確定他做好了準備,才道:那麽,第一步隻是等待,我們先放到一邊。關於評判,你有什麽想法?”


    “您是說對大華的技術和管理等等方麵的評判吧?”


    “是。這麽大的項目,不能量化的部分,最好是有一份評判的報告,這有利於計劃的通過。”別看周老話都說不清楚了,思維卻比大多數人都清晰。諸如量化管理之類的好處,他們全都了解的一清二楚,隻是平時不說罷了。


    蘇城猶豫了一下,道:“我不知道國內有這樣的評判……”


    周老嗬嗬的笑了出來,然後又“咳咳”的咳嗽起來。


    萬泉連忙給他端了一杯水,輕撫其背的同時,嗔怪的對蘇城道:“蘇董,大華實業這麽大的企業,難道不能請有關部門進行評判嗎?”


    蘇城好像明白了。是啊,國外的研究報告,也不過是一些學校或非盈利組織的專家教授出麵,進行審查研究,然後出具的。


    但不管是什麽組織,不管它想不想盈利,它至少需要資金來維持運營,以及進行研究。這些錢,假如國家不給的話,不就得找大公司化緣。


    國內確實沒有相關的評測機構,那大華就資助一個好了。環保組織怎麽建的,就怎麽資助評測機構好了。


    想到此處,蘇城連忙道:“我知道了,大華會找一些機構進行評判的。”


    “進行評判的專家和機構要權威,最好是科學院的專家。委員們都不了解技術,有報告以後,對他們的判斷很有好處。”周老說的科學院的專家就是所謂的院士了。和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一樣,〖中〗國科學院同樣屬於國家級的智囊機構。看有關早期〖中〗國技術發展的曆史,經常能夠看到某某科學家,或者某幾個科學家聯名向國家領導上書,闡明發展某某工業或進行某某改革的重要性,然後國家領導予以批示,繼而做出重大決定的故事。〖中〗國的兩彈一星,863計劃等重大科技事件,基本都是在此背景下搞起來的。這些科學家其實也不是以科學家的名義向上報告的,他們其實就是國家智囊。隻是那個時代,不那樣稱呼而已。


    周老的辦公室,常年有院士出沒。但對蘇城來說,找院士的感覺比找行政領導人還要刺激一些。


    周老看他的神色,略一想,甩甩手笑道:“讓小萬給你介紹,選人的時候要注意。”


    萬泉答應了一聲,見周老沒有要說的了,就對蘇城笑道:“蘇董,你跟我來吧。”


    出了會客室,蘇城還在琢磨周老的最後一句話,萬泉首先開口道:“蘇董,您對選人,有什麽要求嗎?”


    蘇城實話實說道:“我不太懂,周老說要注意的地方是……”


    萬泉常年接觸的都是四五十歲往上的中老年幹部,對蘇城這樣的年輕幹部本身就有好感。見他說的真心實意,也不隱瞞的提點道:“每位國務委員,都有比較信任的院士。”


    蘇城恍然大悟。


    高級領導要處理的事情很多,遇到的專業問題也很多。官員大都不懂專門的技術,但他們懂人。因此,將信任技術變為信任人,是一種很自然的轉化。


    石化基地涉及到國有資產、土地資源、對外貿易、下遊石油產業鏈、石油化工、環保、安全監督、專門的電力道路和遠洋運輸等等問題。它們分別屬於不同的國務委員的職權範圍,因此,要想爭取某一個國務委員的投票,就要在他的職權範圍內選擇他信任的院士。


    蘇城這下才是真的明白了。隨便找一個“磚家”玩電視購物的把戲,就算是90年代的政壇也行不通了。已經做到人生巔峰的院士,可不會陪著某一家大公司玩把戲。


    不過,任何問題都有操作空間。蘇城再看萬泉一水兒的純潔,知道操作問題需要自己來思考了。


    “我寫幾個名字給你。大華實業可以先聯係一下,院士們都很忙,估計不是那麽好找的,不過,隻要台塑還沒有退出,就還有時間。”萬泉邊說邊寫了紙條給他。盡管台塑已經得到了台灣方麵的批準,但在這樣的項目裏,仍未動工就說明仍有問題,大家的耐心也快要消磨幹淨了。


    蘇城拿著紙條,正準備醞釀感慨,一紙文件又塞了過來。


    管行長笑嘻嘻的道:“蘇董,簽個字吧。”


    他們還著急起來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能源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誌鳥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誌鳥村並收藏超級能源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