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學燦的心思都放在蘇城這裏,哪裏顧得上中船重工的先生們的想法。


    他一麵介紹總段造船法的速度提升,一麵又將船業開發的新技術一一拿出來顯擺。


    以前的大華實驗室是重點投入,再加上技術收購的方式,如低壓柴油機技術,蘇城就在法國展會期間與大西洋船廠談妥了共同研發,大華實驗室借用自己研究了差不多30的技術,以及2000萬美元的現款,說服大西洋船廠投入自己的技術積累和人力資源。


    如今,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這項技術也已有了原型機,正在被劉秋等人像玩具一樣耍弄,注冊的上千種專利更是讓閆學燦底氣十足。


    按照大華實業內部的分配,大華船業委托大華實驗室進行並支付相關費用的研究項目,就算是大華船業和大華實驗室的共同技術。


    當然,隻有大華實業內100私有的分公司才有這樣的內部分配模式,如德邦熱水器或者中船重工這樣含有部分股份的關聯公司,根本就沒有委托研發的說法,隻能尋求某方麵的專利授權,哪怕大華實驗室拿著他們的錢開發出了新技術,技術專利也是留在大華實驗室的。


    榮尚國瞪著眼睛聽,卻是在等著大華船業關於普通船舶的建造說明。


    對於大華船業究竟接了多少噸的船隻訂單,又完成了多少,中船重工根據自己的總段工廠和分段工廠的產能,可以有些猜測。但是,給大華船業做配套的船廠不止中船重工一家,總數如何,榮尚國還是非常好奇的。


    對他們來說,大華船業在國際造船市場上的表現,也是他們評估自我的重要參考。


    至於lng船的技術,榮尚國本人是早就放棄了。要說起來,榮尚國和他所代表的中船重工以前也是追求過lng船技術的,但那時候是對lng船技術完全沒了解,本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想闖關,如今有了了解,他頓時斷了心思。


    大華船業亦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不同的是,他們的勇氣更甚,底氣更足,方向也更明確,而且堅持到底了。


    在此過程中,蘇城光是為了獲得lng船的技術,前前後後就付出了3億美元左右,還有超過兩年多的時間,更別提中韓建交,歐美造船業轉移等非常講究的機會了。


    以國企目前的經濟狀況,中船重工最多也就是拿出3億人民幣而已,這還是在與大華實業合作中賺到的。掏3億美元博幾年後的回本,榮尚國相信,自己的麵子再大,這樣的報告打上去,發改委也根本不可能同意。


    而今的國際市場風雲變幻,兩年前曾有的市場空缺,早就被日本、韓國以及大華船業這樣的公司給填掉了,中船重工再想入場,門檻比大華船業當年要高不少,首先技術轉讓的價格就會飆升,韓國人估計也不會再賣了。法國人盡管開放,要價卻是夠狠。同時,榮尚國也沒有自信再用三年時間去搞馬拉鬆的談判。


    另一方麵,拿到了技術要消化,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中船重工的負擔沉重,和其他類似的國企一樣,從80年代末期就減少了對研究機構的投入,旗下的研究員沒有辦法的時候,隻能安於現狀,虛度生命,但有了大華實驗室的招攬,投入期間的不在少數,新的招聘工作更是大受影響。


    中船重工如今做研發,都是依托大華實業來做的,普通的圖紙設計他們自己做,技術改造自己做,技術研發卻往往與大華實驗室合作或直接轉包給大華實驗室,他們很樂意省下采購維護設備,以及實驗研究等方麵的成本,大華實業有中船重工的股份,雙方關聯公司的合作也是理所應當。


    可榮尚國清楚,一旦中船重工要拋開大華實業,自己搞lng船,再要想獲得大華實驗室的幫助,那就難上加難了。


    或許再過個幾年,十幾年,等中船重工緩過勁來,他們還會重組自己的研究院,搞獨立自主的lng船研發,但到了那個時候,lng船的市場已經發生了變化,大華實業也不會僅僅是今天的規模了。


    這也是國有企業的無奈,即使中船重工的高層管理明知道越早研發lng船越好,但在全國一盤棋的傳統下,在發改委和國資委的管理下,資金不足又沒有批準,他們連貸款都難做到。畢竟,就目前的國內局勢,3億美元可是能做太多的事了。


    榮尚國隻能將目光投向能夠建造普通船舶的總段造船法。


    以他們現有的技術,隻要能掌握一些關鍵性的步驟,同時采購必須的設備,學會總段造船法並非不可能。


    當然,繞過大華實業掌握的專利壁壘還有困難,但比lng船的無數技術壁壘要現實的多。


    榮尚國也因此很想聽聽大華船業本身,是如何評價他們的普通船隻建造的。


    總量如何?建造速度如何?是可以更快?還是已經達到了速度極限?或者能否繼續降低成本?


    可是等啊等,等啊等,等閆學燦都將大家領到正在建造的lng船跟前了,普通船舶的說明,仍然沒有出現。


    榮尚國不得不使了個眼色,給旁邊的副總錢騰。


    自從大華實業入股中船重工,原先的常務副總詹誌芳就退居二線了,取而代之的副總錢騰,正是蘇城當年的同盟軍,他也是小胖黃平的父親黃恒豐的老領導。


    由於這層關係,錢騰是中船重工內部和蘇城聯絡最緊密的人之一。榮尚國不好問的話,錢騰毫無顧忌的打斷閆學燦,道:“工廠前兩月不是送了三艘巴拿馬型的總段過來,船業組裝完了嗎?”


    巴拿馬型船隻是能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最大型散裝貨船,載重量在6萬噸左右,也是各個船廠生產的主力船型之一。


    閆學燦正說的口幹舌燥,趁機抿了一下嘴,笑道:“兩個月前的巴拿馬船型,肯定是組裝完了,我讓人去查一下。”


    為了接待蘇城,他後麵跟著十多人充當助手,立刻有人從最近的訂單中找出符合的,道:“兩個月前,我們一共有7艘巴拿馬船型的訂單,其中3艘船的總段交給了中船重工,目前已組裝完畢,交付使用了。嗯……回款是在下個月的中旬。”


    像中船重工這樣的供應商是不會參加大華實業的預付款項目的,他們的盤子太大,也不缺乏生產資金,需要單獨簽訂雙方認可的協議。


    而就重工業生產來說,3個月回款是超快了。


    榮尚國驚訝的抬起眉毛,道:“總共7艘?”


    過去一年多,中船重工的總段和分段工廠都是超負荷生產的狀態,為了能夠按期完成大華船業的訂單,他們不得不將其他分公司和車間的工人調到這幾個工廠來。


    照榮尚國等人的想法,中船重工至少能完成大華船業七成以上的分段訂單,6成以上的總段訂單,而大華船業自身肯定是將精力集中於總段和分段的組裝上。


    現在聽說7艘巴拿馬型船隻,中船重工偌大的公司隻有3艘的分段和總段,這讓榮尚國不由看向錢騰。


    後者也不是太清楚大華船業內部的事。這在國內其他公司比較少見,可大華實業有信息局有保密局,訂單一類的信息,知道的不多,敢露出來的就更少了。


    閆學燦並不細說,解釋道:“我們自己的船廠,還有中遠等供應商,把剩下的4艘分掉了,中船重工在這方麵還是得到最高分配的。”


    大華船業的工人總數並不多,少不了中船重工的服務外包,他等於是什麽都沒承諾。


    榮尚國知道也管不著,咳嗽一聲,道:“這麽說來,大華的總段工廠的速度又提升了?”


    “目前還沒有達到最高速度,我們的計劃是每個季度提升10的生產速度。”閆學燦頗有些驕傲的說。


    就實業來說,10的生產速度提升,要付出的可不止是10的努力。


    榮尚國深知此點,詫異的道:“這麽說,大華船業的總段工廠,現在的建造速度提升了40以上?”


    “從我們的評估來看,提升了80以上。”閆學燦是對蘇城說的,這都是他的業績。


    蘇城微微點頭,認可了他的付出。


    大華船業的擴張有目共睹,如今已能做到自給自足,想來用不了多久,又是一隻現金奶牛。


    榮尚國卻是想到了中船重工的工廠,他們有大華船業援助建設的總段工廠和分段工廠,前者生產船隻的總段,也就是一艘船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生產好的總段拖拽到大華船業的總段工廠,拚接組裝成船隻。分段工廠就較為簡單了,一艘船往往有十幾塊乃至更多的部分組成。


    在生產的過程中,中船重工的幾個工廠也隨著熟練度的提升而變的生產效率提高,但別說80的提升了,18估計都懸。


    而大華船業的總段工廠也是滿負荷運行的。


    這樣一想,榮尚國的臉色就變的不好了。


    “我們今年會投入大力氣,將新購入的機器全部用起來,估計生產速度還能有所提升,原計劃4年完成的訂單,大約1年半就可以完成……”閆學燦哪壺不開提哪壺,接著還邀請眾人進入正在建造的lng船內部參觀。


    榮尚國默默的跟在後麵,打探消息的心情都淡了。


    差距太大了。


    ……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能源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誌鳥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誌鳥村並收藏超級能源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