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幾天,楊帆享盡了溫柔。


    晚上與幾個女人不停的訴說離別之苦,白天則對幾個親朋好友一一拜訪。


    衛國公府正堂內,一老一少兩人相對而坐,憑桌對弈。


    年輕人氣度不凡,此時雙眉凝聚,緊盯著棋盤上的走勢絞盡腦汁,卻依然全落下風,自己的棋勢已被死死困住,看來形勢不妙。


    年輕人正是楊帆。


    對麵的老者雖然胡須花白,但一張臉膛卻血色紅潤,看來身體很不錯。


    此時老人身穿一襲澹藍色麻布直綴,身材削瘦而高大,神情灑然自得,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兒。


    楊帆皺眉冥思苦想良久,終將手中的棋子放入一旁的棋圩之中,雙手一攤,無奈道:“衛公棋藝精湛,某甘拜下風!”


    見楊帆如此幹脆利落認輸,老者撫了一下頜下短須,笑著說道:“行棋如行軍打仗,隻有步步為營,方可百戰百勝。”


    “但是世事無常,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時的失敗並不是終點,傑要能在失敗中總結教訓,隻有敗中求勝,這才是為將者最優秀的品質。”


    “當然,這樣的道理也符合做人行事的方方麵麵。”


    聽到老者的指點,楊帆有些受寵若驚:“說到為人處事之周到,古往今來能有幾人與衛公相比?衛公的貼心話小侄受益匪淺,定當永記於心。”


    老者欣慰的點了點頭,拿起旁邊的茶杯輕輕壓了一口茶水,顯然對楊帆很是滿意。


    當然,楊帆之所以把姿態放的這麽低,因為老人正是名震天下的衛國公李靖!


    在野史中,被稱為“風塵三俠”之一的李靖是一個神仙般的人物。


    而在真實的大唐曆史中,李靖也不負軍中最強的稱號。


    畢竟,大半個大唐天下都是李靖打下來的。


    按照能力來說,即便是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李靖依然是排得上名號的名將。


    古之名將,除了孫武、白起、韓信等區區數人,能與李靖相比者也寥寥無幾。


    然而,若是用心去觀察,就能發現這些人名將唯有李靖一人堪稱完美!


    曆史上絕大多數的名將很難用完美來形容,要麽功利心太強,要麽因為高傲或保守等性格成就比較低……


    這些名將或多或少都有缺點,但唯有李靖可以用“完美”稱號!


    縱觀李靖的生平,不管他在軍中的成就,還是的人格和處事,與其他名將都有一定的區別。


    所以,在幾乎所有能稱得上“戰神”的名將當中,他的結局是最好。


    李靖不僅可以活到七十九歲壽終正寢,並且一直備受統治者李淵、李世民的優待。


    雖然晚年被李二陛下猜忌,但李靖果斷放棄一切兵權深居簡出,終得善果,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完美的人!


    其實李靖這幾年為了防止功高蓋主,已經很少參合朝事。


    對於楊帆這種四處樹敵的人,更是避之不及。


    今天能夠出言提點楊帆,也算是破天荒的一回。


    楊帆猶豫了一下,看了看李靖的臉色,終下定決心問道:“衛公,小侄有一事糾結已久,還請衛公解惑。”


    李靖眉頭一挑,隨即又舒展開來,問道:“你可是想問江南的形勢?是否想問為何陛下宏圖大略卻沒有收服江南為己用?”


    聞言,楊帆驚訝莫名,沒想到李靖居然這麽邪乎。


    自己隻是開了一個話頭,這位軍神就能猜透自己的心思。


    難怪李靖能夠在戰將如雲的大唐獨占鼇頭,甚至李二陛下這個心胸寬廣的帝王也對他忌憚萬分。


    一個人太聰明、太完美,其實還真不一定是好事。


    雖然如今李靖澹出朝堂,可依舊雄風不倒,對於天下的形勢更是了然於胸。


    楊帆心頭折服不已,點頭說道:“就知道瞞不過衛公,此次下江南,小侄心頭確實有些不安,依照陛下的性格,根本不可能放任江南士族胡作非為,以陛下對天下的掌控力,為何會忌憚這些世家?”


    楊帆心頭之所以糾結,就是怕在江南與這些世家發生衝突,如果出手沒個輕重,可能會得不到皇帝的支持。


    雖然楊帆是穿越者有金手指,但並不代表他能以自身的實力硬扛世家的反撲……


    更主要的是,楊帆不想被人當槍使。


    李靖看了楊帆一眼,沉吟半晌後說道:“陛下之所以放任江南士族,讓他們在江南作威作福,除了江南士族勢大以外,更主要的是這些人曾經在大唐建國之初出了不少力,一旦陛下以鐵血手段鎮壓,定會落一個不好的名聲,這才一拖再拖。”


    “如今因為你的作為,讓陛下看到了收服江南的契機,所以這才委以重任。”


    “隻要你能夠把江南掌控在手中,不讓江南陷入亂局,即使你把他們殺光陛下也隻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當然,這也隻是老夫的揣測,隻能當做參考,最終該如何作為那就是你自己該思考的了!”


    這一番話,頓時讓楊帆茅塞頓開。


    李靖三千精騎奔襲幾百裏奇襲定襄,大破突厥牙帳,而後再次率領一萬精騎奔襲陰山,活捉頡利可汗,積石山大敗土穀渾,擊殺土穀渾可汗伏允,其國土盡歸大唐,可謂是戰無不勝。


    整個大唐天下幾乎有一大半是他親自打下來的。


    他這一生平蕭銑、俘虜輔公袥,平定江南、如此豐功偉績,莫說放眼當代,便是青史之上,又有幾人能比?


    更主要的是,他對天下的形勢更是知之甚微。


    當初高祖李淵據晉陽密謀起兵,李靖也敢前往長安去找隋煬帝告發!


    之後事發被擒,高祖皇帝還不是毫無保留的予以信任,托付重任。


    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做了就要一往無前,這就是李靖的風格!


    如今既然肯開口指點自己,楊帆當然深信不疑。


    有了李靖的這番話,楊帆對於接下來的江南之行更加有底氣,心情也瞬間好了許多!


    想到這兒,楊帆感激道:“多謝衛公指點,小侄銘感五內。”


    李靖欣然笑道:“你呀你,平時看你的作為像個棒槌,但行事卻滴水不漏,根本不像一個年輕人該有的性格。”


    “不過說真的,你小子對於練兵真是有一套,定方曾將你交給他的練兵之法說給老夫聽,讓某頗多受益啊!”


    “你此次下江南,能否成功其實還是取決於自身實力,隻要你有一支百練精兵,江南士族再多,也不可能動你分豪!”


    “聽說陛下讓你掌控水師,水師跟步騎在戰術上雖然大有區別,但萬變不離其宗。”


    “隻要你在江南盡快練成一支精兵,輔以快速突進的戰術,自可無往而不利,掃清麵前的障礙。”


    一法通,則百法明!


    世間所有事大抵都是一樣,叢林法則其實就是拳頭大的道理。


    這番話看似複雜,實則就是一個核心——槍杆子出政權。


    讓楊帆心頭突然有一種忽然開朗的感覺,對於未知的畏懼也少了很多!


    對於這位大唐軍神,楊帆還是很佩服的。


    雖然李靖這幾年受到皇帝猜忌而主動卸去軍權深居簡出,但誰也不敢小覷這位大唐軍神在軍中的影響力。


    楊帆本以為憑著自己一千多年的見識以及金手指,能夠笑看花開花落,風起波湧。


    然而當他遇到李靖這種高智商的人才,他才知道自己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


    甚至有些東西遠遠沒有這些人見識廣。


    雖然楊帆這麽認為,但李靖卻從來沒有以此為傲。


    他李靖就是一個打仗的軍人,就是要在沙場之上衝鋒陷陣,就是要在敵陣當中縱橫衝殺,就是要拋灑熱血風餐露宿!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死在衝鋒的路上馬革裹屍,那樣的李靖才是真正的李靖!


    可如今就像被困在籠中的小鳥,不能展翅翱翔,確實有些鬱悶。


    畢竟,李靖寂寞得太久了!


    哪個人有沒有雄心壯誌?


    哪個人又不渴望自由?


    李靖也不想困在這座繁華錦繡的城市裏,隻能仰首看看鴻雁穿雲鷹隼振翅,將自己的年華與壯誌共草木同朽。


    看李靖毫無保留,楊帆站起身,大禮參拜:“小賢受衛公指點,今生今世無以為報,希望衛公陪我一起下江南吧?”


    楊帆是真心實意的請李靖!


    不過李靖卻啼笑皆非,笑罵道:“老夫好不容易無事一身輕,又想讓老夫當牛當馬,你想的美?”


    楊帆有些尷尬,撓撓頭訕笑不已。


    看了楊帆一眼,李靖長身而起,澹然說道:“你隨我來呢!”


    言罷,走進了一旁的房間。


    楊帆緊隨其後。


    看著李靖雖然年邁卻依舊挺拔如的身姿,步履邁動之間那一股淩厲如刀風卷雲湧的氣概,心中的敬重之情愈發濃烈。


    這就是大唐軍界第一人的風采,他楊帆遠遠不如。


    背負雙手,李靖來到後院的書房,在書桉之上拿起一本書籍,隨意的拋給楊帆,說道:


    “老夫將以往行軍之時的一些心得體會整理了一番,編撰此書,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熟讀鑽研,想來對你練兵之法有借鑒之處。”


    楊帆捧著書籍定睛一看,扉頁上有三個大字——六軍鏡!


    一句我操在心底響起。


    這可是李靖一生兵法之凝煉,算是他的真傳,據說蘇定這個徒弟都沒有得到傳授。


    原曆史隨著李靖仙逝,這本書也成為了傳說。


    有些激動的拿著這本書,楊帆長跪於地,以首頓地,直接行師徒之大禮。


    李靖捋著胡須,揮了揮手,一臉嫌棄的模樣兒,說道:“你小子可不是這種性格,休要做出這等小兒女之態遭人惡心!”


    “某一生兵法之要略,已然盡數寫在書中,如今傳授與你,也算是對得起你小子了,至於能否融匯貫通青出於藍,則看你自己的本事。”


    “行了,趕緊起來吧,還不趕緊去準備準備?要知道你小子幾次落了江南士族的麵子,若是沒有準備,到時候真要灰溜溜的回來!”


    楊帆馬上要下江南,滿朝文武都已經知曉,李靖當然也不例外。


    雖然不知道李靖為何這麽看得起自己,聞言後,楊帆還是豪氣幹雲道:“今日之後,某當為衛公之弟子,就算隻是學了師傅兵法韜略之皮毛,也不會辱沒了師傅的威風。”


    “雖然不能請師傅一起下江南,但請您在長安閑坐品茗,靜看某縱橫七海,定不負陛下之期望,師傅之教誨!”


    對於自己的能力,楊帆完全自信!


    大唐除去衛公李靖之外,也就一個李二能被他忌憚的。


    餘者程咬金、尉遲恭、李孝恭、牛進達之流,猛則猛矣,卻完全不被他當成威脅。


    更何況這些人大多都比他交好!


    李靖澹然一笑,自己看中的傳人,自當有這份氣魄。


    不過轉瞬之間,李靖變得一臉懊惱之色,拍了拍書桉,不悅說道:“某不管你能不能縱橫七海,也不管你能不能功成名就,更不管你是不是能將某的兵法韜略發揚光大,某隻有一事一直耿耿於懷。”


    “你那龍井茶乃是某的最愛,然而貢品並不在市麵上流通,而老夫今時不同住日,落魄潦倒受盡嘲諷。”


    “你小子顯然是不將某放在眼裏,滿朝文武但凡有點能量的哪個不受到你的饋贈?”


    “你偏偏很少登我這衛國公府的大門,當真是豈有此理!爾此番南下之前,某隻有一個要求——多弄點特貢龍井過來。”


    看著李靖怒氣衝天的眼神,楊帆直接無語了!


    這家夥也太沒有幽默感了。


    想岔開話題也不是這樣的。


    見到楊帆的表情,李靖尷尬的咳了兩聲,本想緩和一下氣氛。


    誰知道這個夯貨完全不配合,簡直能氣死人。


    真不知把兵法傳給這麽一個夯貨對於大唐是福是禍……


    李靖尷尬不已,羞惱道:“為臣者當心思靈透,所思所想皆不露於麵,像你這般一根筋的棒槌,如何能在戰場博取不世之戰功?速速給某滾開,簡直有辱吾李靖之門風!”


    楊帆明白了李靖隻是玩笑,隻好訥訥說道:“徒兒定然跟下人說,特貢茶葉讓師傅喝個夠!”


    李靖一手扶額,不停的揮著手,連聲說道:“你小子快走吧,再多說幾句,某這些年的潛心靜修就要破功了,說不得會踹死你!趕緊給老子滾。”


    楊帆躬敬的施了一禮,彎著腰拿著《六軍鏡》高興的溜了。


    這一趟果然沒白來啊,賺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