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大大們的支持!


    程咬金與房玄齡兩人老臉一紅,自己兒子是什麽貨色他們怎麽不了解,不過並不擔心楊帆。


    站在一旁的李恪卻驚詫萬分,雖然李世民罵得很凶,卻根本沒有一絲惱怒的神色。


    如果李世民真的對某一個人有意見,根本不會喜怒於形,更不會罵出口。


    此刻破口大罵,反而暴露了親近之意,李恪暗暗決定,一定要親自拜訪這個萬年縣伯一番。


    這時卻聽程咬金說道:“陛下,事情緣由尚未查清,怎麽可以把責任全部推到萬年縣縣伯身上,依某看,扶桑國使臣身材矮小、長相猥瑣,定是那種偷雞摸狗之輩。”


    李世民瞪了程咬金一眼,雖然也認為扶桑國使臣長相猥瑣了一些,但總不能以貌取人吧!


    咳咳……主要是這些扶桑使臣是仰慕大唐的文化而來,大大的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看到房玄齡也想搭腔,李世民心想,我兒子還在呢,你們兩個老頑固就不能稍稍給我點麵子,讓我有點成就感?


    不等房玄齡說話便搶先言辭鑿鑿地道:“那小子一立功就惹事,你們又豈會不知?”


    若是楊帆知道又成了李世民臭美的替罪羔羊,會不會立馬衝進皇宮懟他一番,畢竟他可是為了漢人的未來才出的手,真是比竇娥還冤。


    百騎的辦事效率確實很高,不一會兒功夫,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當聽到是扶桑國使臣先惹的事,李世民不由皺眉暗罵這些使臣不爭氣,剛才自己還力爭為他們‘說話’,現在豈不是被打臉了。


    隻見程咬金嘟喃著說道:“某就知道這些扶桑人不是什麽好東西。”頓時讓李世民有些尷尬,不由得暗罵程咬金你個憨貨,這時候來這麽一句,我不要麵子的麽?


    看到李世民臉色有些不好,李恪如老僧坐定一聲不吭,低著頭數著地上的螞蟻,當然,如果太極殿也有螞蟻的話。


    這場合隻能把自己當成聾啞人,自作聰明去插話?那豈不是找不自在麽!


    在氣氛有些沉寂之時,隻見李世民麵色一肅喝道:


    “李君羨何在?”


    一位身穿五色服、腳踏羊皮靴的魁梧漢子大步踏進殿內抱拳回道:“啟稟陛下,李君羨在此。”


    一代帝皇的氣勢展露無疑,李世民中氣十足開口道:“宣朕口瑜,扶桑副使擾我大唐百姓,被打致殘乃咎由自取,杖刑二十後將其逐出大唐,其他扶桑使臣明日早朝再商議如何安排。”


    頓了一下又接著道:“魏王李泰識人不明、是非不分,特禁足七日,期間讓其研讀禮記以修其身……”


    “喏!”


    李君羨應聲退下,一旁的李恪卻震驚了,這個楊帆到底是什麽人,居然能讓父皇大動幹戈下旨懲戒扶桑使臣以及魏王李泰。


    從小到大,李泰可以說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哪裏受過如此‘委屈’。


    詫異地偷偷瞄了李世民一眼,暗暗猜想,難道這個楊帆是私生子?


    李世民的舉動讓他的臆想飄遠了,直到李君羨走遠還猶在夢中。


    其實李世民除了愛臭美,虛榮心也強,但從他種種行為來看,真的是妥妥的民族主義者。


    比如,來長安學習的藩國貴族學子,這些人在藩國之中被視為極貴,但來到長安隻能算是二等公民,這就可以知道外族人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隻要理解了他這種心理,就不會驚訝他剛才作出的舉動。


    其次,因為扶桑國培育的櫻花導致長孫無垢花粉過敏差點救不回來,以前礙於顏麵沒有追究,此次李泰刻意維護扶桑使臣觸了他的虎須,再者,楊帆剛剛獻給他一大筆錢,當然得表示表示自己的立場。


    不等眾人回過神來,隻見李世民大手一揮,幾人呼啦啦的朝宮外走去,而李恪隻能如同木頭人一般跟在後麵。


    ******


    長安縣衙。


    當李君羨宣讀口瑜的時候,眾人一臉震驚,沒想到一場鬥毆居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鬧劇以戲劇的方式就此結束。


    倒是程處默幾人一臉無所謂,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他們早已熟門熟路。


    而楊帆則是有些驚訝,百騎的情報也太快了些,不愧是這時代最頂尖的特務組織,心中暗暗考量,自己是不是應該也弄一個,畢竟當一個瞎子的感覺很不好。


    但他哪裏知道,如果沒有李恪的通風報信,以古代的信息流通速度,怎麽也不可能這麽快。


    看著扶桑副使奄奄一息的被拖了出去,眾人當然沒有繼續逛街的閑情逸致,於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但卻讓好不容易出來遊玩的程玉珠不高興了,暗恨這些扶桑使臣搗亂,在楊帆答應了很多不平等條約之後才依依不舍的回府。


    不過卻沒注意到旁邊的武媚娘眼神有些幽怨,美眸掃了楊帆一眼,不由暗想,難道自家郎君喜歡幼稚?


    畢竟她一個前凸後翹的姑娘每天在麵前晃悠都沒有下手,現在反倒對一個還沒有及笄的小姑娘如此,難免不由讓她多想。


    如果知道武媚娘心中所想,不知道楊帆會不會馬上‘痛下殺手’,強健的體格,靈魂又是一個曆經風雨的成年男人,要不是武媚娘的年紀還小,他早就化身禽獸了。


    大唐沒有什麽夜生活,夜夜孤枕難眠,哪個男人想當禽獸不如呀!


    ******


    興致不高的回到府上,楊來福捧著一個檀木小盒子前來匯報茶葉已經製出來,倒讓楊帆心情舒緩了不少。


    讓杏兒這個小丫頭去取開水,自己則顛顛屁股拿出一套茶具來。


    從檀木盒中拿出茶葉放在手心,微卷的茶葉像翠綠的月牙,即使還沒有泡開也帶著絲絲的清香,與現代炒製的茶葉並無二致,這就是龍井茶!


    說到這個茶葉,倒還鬧出了個笑話,當初楊帆本來是叫人去尋找武夷山大紅袍的,可到了那裏以後,尋找了半個月毛都沒找到一根,一查才知道,武夷山上的大紅袍樹現在還沒有生長呢。


    於是馬不停蹄叫人趕往杭州,才有眼前的龍井茶葉。


    正準備享受之時,府中下人來報,老李、盧國公幾人已經來到府外。


    沒好氣的放下手中的茶具,心想,這個老李真把這裏當他家了,隔三差五總來打打秋風。


    心裏雖然有些埋怨,可人家畢竟是個皇帝,麵子還是要給的。


    剛站起身想出去迎接,便見到老李一馬當先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幾人。


    看到這這個陣狀,楊帆不由一愣,心想,難道這個老李要攤牌了,沒等他說話,老李便自顧自的一屁股坐在榻上質問道:“你小子天天給我製造麻煩,就不能消停一會兒,毆打使臣這可是個大罪,若不是我們求了陛下半天,你現在已經關在天牢之中。”


    看著李世民張口就來的胡話,程咬金幾人隻能暗罵了一句臉皮厚,便裝作看不見、聽不見。


    翻了一下白眼楊帆有些無語,誰不知道你就是皇帝,裝什麽裝?


    如何處置還不是你一句話,不就是想要好處麽,正好今日得了龍井茶,讓你這個土著見識見識茶該怎麽喝。


    想到這兒,於是齊肩而坐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嗬嗬一笑道:“老李,年紀大不要總是發火,氣大傷身……”


    “你怎可如此無禮……”


    見到楊帆的舉動,讓李恪很是震驚,趕緊嗬斥,開口的同時用餘光掃視老太監幾人一眼。


    此時,這幾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眼睛緊盯著天花板,好像那裏有什麽如畫的美景,顯然已經習以為常。


    一時間倒讓他有些進退失據,張大著嘴巴不知如何是好。


    反倒楊帆被這個聲音吸引了過來,看著眼前長相俊美但張著嘴巴有些傻不拉幾的吳王殿下,有些嫉妒那副帥臉的同時心中難免有些好奇,瞬間勾起了他一絲興致。


    熟悉大唐曆史的人都知道,這位吳王殿下可是被史學家稱為海內冤之的皇子,也是有史料記載最讓人爭議與惋惜的一位。


    李世民共有十四個兒子,其中最出色的既不是有斷袖之癖的李承乾,也不是文采出眾詩詞書畫懼全的李泰,更不是膽小懦弱的李治,而是眼前的吳王殿下李恪。


    這位吳王殿下不僅精於騎射,頗通文史,而且名望素高,為物情所向,其實就是所謂的文武雙全。


    曾經不止一次被李世民當著眾臣的麵讚揚“英果類我”,可是這麽一位出類拔萃的皇子,最後卻是死於世家與宮廷的搏奕,史料記載:“海內冤之”。


    李恪平時牢記母妃的教誨,為人十分謹慎,可即使這樣,他也沒能逃脫莫須有的構陷,身為皇子卻命如草芥,從這方麵來說確實是冤。


    但在楊帆看來,李恪的悲慘結局是偶然也是必然。


    金錢讓人迷失,權力使人瘋狂,這世上沾了這兩樣東西的邊,什麽忠孝仁義全部都得靠邊站。


    尋常富貴人家,很多人也會因為財富的爭奪而兄弟倪牆,更何況是你死我活的皇家爭鬥。


    他越才華出眾,這在腥風血雨的皇位爭奪中越是危險,生在皇家,就應該意識到寶劍有雙刃,如果不想爭奪皇位,就要表現得平庸而懦弱,如果想爭奪皇位,就應該早日做好卷入權力爭奪的準備。


    毫無疑問,他並沒有做好心理上的準備,更沒有做好策略上的準備,隻是一心想展現自己,下場可想而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