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帆說完,差不多用了一個時辰。


    這些規矩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有些嚴苛,但在這個隻要吃飽飯就算是小康社會的時代,沒有人能拒絕這樣的誘惑。


    此時大家眼中精光四射,一時間氣氛有些熱烈。


    居然能有機會授官身,這可是千年難逢光耀門楣的好機會。


    而得以授八品官職的王玄策與薛仁貴更是激動萬分。


    要知道,大多數州縣官員幹一輩子也隻是八品官呢。


    以前,他們一人落魄連飯都吃不下,一人快要病死,如今直接授予八品高官,怎能不讓他們激動。


    掃了一眼激情四射的眾人,楊帆暗暗點了點頭。


    正所謂有追求才有動力,他想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不然都是一條鹹魚那還怎麽行。


    思考了一會兒,王玄策一臉敬服地道:“保甲之法弭盜賊、緝逃人、均力役、睦鄉裏、課耕桑、寓旌別,公子奇思妙想也,此法太玄妙了!”


    奇思妙想?


    玄妙?


    楊帆不由一陣臉紅,嘴角抽了抽,畢竟是竊取了他人成果,況且隻是個保甲製度而已,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其實這種製度在秦漢之時就已經有了源頭,隻是不完善而已。


    秦漢時期的‘閭製’其實就有保甲法的影子。


    秦漢時期縣下五家為保,五保為閭,四閭為族,分置保長、閭正、族正。


    所以說,保甲法與閭製有相通之處。


    據楊帆推測,王安石的保甲法可能就是根據秦漢時期的閭製改進來的。


    保甲法由王安石始創後,傳至清朝發展到極致,保甲製度甚至在民國都還在使用,然而效果卻不是很好。


    可對於初建的駿揚坊,小範圍使用,保甲法卻是好法,它可以在解決鄉裏糾紛、勸導、教化鄉鄰等方麵起到積極作用。


    但保甲製度其弊端卻也很明顯,不能大力推廣,因為它限製了人員與資源的正常流動。


    如果國家大力推廣、長期使用,會成為國家征收稅收以及征兵的阻礙,甚至會滋生腐敗之風,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一大毒瘤。


    保甲法在前世的爭論很多,梁啟超與胡適之兩人把王安石的變法稱為社會主義學說的先行者。


    認為其變法實現富國強兵,加強宋朝封建專製統治的同時,還推動了宋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曆史的前進。


    而另一種觀點認為王安石變法是地主階級的一個改革運動,代表著地主階級的利益。


    反正是各有利弊!


    那楊帆為什麽拿出來用呢?


    其實他也是迫於無奈,上萬人匯聚在一地,必然良莠不齊,不乏作惡之輩。


    比如王孝傑的養父。


    這些人混在其中,有的知情人怕事,有的知情人懶得管,更多的是怕惹禍上身,所以很難將這些人辨別出來。


    長此以往,必然亂成一團,無法管理,甚至這些人心生間隙。


    如此一來,楊帆構建的這一試驗基地就將會從內部崩塌,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人的天性都是自私的,如果沒有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大多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必將挺身而出。


    保甲製度就有這樣的好處,若是一甲之中有人為惡,則其餘九戶連坐,試問這九戶如何敢不揪出作惡者,或者一起抵抗作惡者?


    至少可以上報以消除隱患。


    雖然保甲製度在這時候是很先進的,但它卻沒有生存的土壤。


    自古以來,華夏講究宗親傳承、講孝義、講人情的國度,容易因宗親等原因形成包庇,所以很難長期生存下來。


    在楊帆看來,其實保甲法更適合在西方的一些國家實施。


    因為西方人宗族觀念較差,人與人之間的情義相對淡薄,這就能給保甲法生根發芽提供很好的土壤。


    當然,在這時代,保甲製度絕非一無是處,它還是很先進的變革,更重要的一點,它能動搖宗族的傳承模式。


    保甲法與宗族之法可謂是天然對立,幸好這些人大多都是四麵八方招來的,相互之間大都不認識,所以楊帆這才敢大膽使用。


    因為他明白有條不紊的管理對於效率的重要性,他也需要駿揚坊快速穩定下來,更明白千裏之提潰於蟻穴的道理。


    隻有使用保甲製度,才能很快的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而且以後無論管理鄉鄰還是從事生產,都會極為便利。


    雖然王玄策也覺得保甲製度好,但還是隱隱有些擔憂,皺了皺眉頭說道:


    “公子,如此作為,可能會引起憂亂,得小心提防小人;再者如此大的工作量,玄策可能一人有些力有不逮。”


    楊帆當然考慮到這些,保甲製度還是有很多漏洞的,如果有一些偷奸耍滑的人,還真可能鑽空子。


    不過楊帆早有準備,嗬嗬一笑揮了揮手道:“玄策不必擔心,某自有主張,不過汝可能要辛苦一段時間了,明日自會派一些識文斷字的人過來幫你。”


    說到這兒,楊帆轉頭一臉決絕地對著眾人道:“明天通知所有人在訓練場集合,某有話要說。”


    一場跨時代的改革提議就在這酒桌上拍定了下來,也為楊帆以後能如揮指臂一般控製駿揚坊提供了條件。


    不過最感謝的卻還是李世民,為了他那三成利潤,李世民直接給出了各種便利,更可以看出他對琉璃作坊的重視以及霸業的渴望。


    ******


    第二天一早,護衛訓練場上頭湧動,大家都以戶為單位有秩序地站著。


    有些知道消息的,頓時議論紛紛,一時間炸開了鍋。


    “什麽?楊家坪改名了?”


    “是呀,改成了駿揚坊,聽說還是陛下親自改的呢。”


    “那還有假,告示都貼在那邊,你沒看見?”


    “呃,不認字,快說說,上頭都寫些啥?”


    “好像是有當官的來管理這裏。”


    “那這裏是屬於忠義伯還是屬於朝廷?”


    “當然是屬於忠義伯了,朝廷怎麽可能給我們這麽好的福利,那些大臣都沒有我家小子的晌銀高呢,隻有忠義伯才有這樣的善舉,反正是他讓咱有飯吃,不管叫什麽名,我就認忠義伯。”


    隨即旁邊的一群人馬上隨聲附和。


    這些人還是知道誰是這裏的主人,是誰給了他們好生活,所以,他們的感激是發自肺腑的。


    老百姓其實很實在,甭講那些大道理,誰給咱飯吃,咱就認誰,民以食為天嘛。


    眾人一見到楊帆出現在高台上,呼拉拉一下子全跪了下來,口中齊聲高呼忠義伯仁義,忠義伯公候萬代等等。


    往下看著下麵密密麻麻的人頭,楊帆心裏頓時熱血沸騰。


    從此往後,這些人將是自己最忠實的擁護者。


    裏邊有抅摟的白發老人,更有偷偷抬起頭打量自己的孩童,這些就是駿揚坊以後的希望。


    深吸了一口氣,楊帆沉聲說道:“某乃萬年縣忠義伯楊帆,從今往後,爾等都是駿揚坊的長工或仆人,也都是某的家人,吾等命運相連、休戚與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過無規矩不成方圓,今日開始將重新進行登記,請大家配合,如有瞞報,直接驅逐出駿揚坊,當然,如果有人想自己離去的,某也不強求,但留在這裏的,就得遵守這裏的規矩。”


    “隻要留在這裏的每個人都會有事做、有房住、有飯吃,某還會開設學堂,免費教孩子們識文認字、術數等等;也會建一所醫院,請最好的郎中專門免費為這裏生病的人免費治病。”


    廢話不多說,某隻想說:


    “跟著某,有飯吃”


    “跟著某隻要想讀書的,將會永遠免費教習認字。”


    “跟著某,可以讓大家老有所依,少有所養。”


    ……


    “轟”一聲瞬間炸開了鍋,下麵的人群裏像是引爆了炸彈,群情激憤。


    “忠義伯,此言當真?”


    “莫不是欺騙我等?”


    “咱們一定守規矩,求忠義伯不要趕我們走。”


    是啊,有什麽比‘跟著我,有飯吃’這句話讓人心動的?


    對於這時代的百姓來說,這是他們最簡單的奢求。


    他們並不喜歡聽那些鏡花水月的激昂話語,他們隻需要最實在的東西——解決肚皮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