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聲音望去,楊帆這才發現,原來衙門的大門內側站著兩位身材魁梧的軍衛。


    楊帆摸了摸鼻子尷尬的笑了笑,沒想到在古代的這些衙門,也配備了保安。


    不過可不要小看這些人,正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以後要經常與這些人打交道,可不能輕易得罪。


    於是嗬嗬一笑抱拳道:“軍爺辛苦了,今日某前來報道。”


    在中樞機構站崗的軍士都是善於察言觀色之輩。


    見到身穿緋色官服的楊帆對他們如此尊重,軍士楞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


    剛才還冷峻的麵龐如同春江化凍一般微笑著謙虛道:“哪敢讓大人如此稱呼,小的劉貴,敢問可是忠義伯楊帆楊大人?”


    對於楊帆被陛下任用為禮部侍郎一職,朝廷早已傳遍,敕旨也早已傳到禮部衙門。


    隻是不知為何,遲遲沒有上任。


    雖然劉貴不認識楊帆,但眼前的人如此年輕,氣度非凡。


    剛剛又對他們站崗的軍士都如此禮遇,除了萬年縣忠義伯楊帆還能有誰?


    楊帆雖然沒有當過官,可也知道這時候不是聊家常的時候,微微一笑:“正是在下,不知該往何處走?”


    雖然那軍士很想再與楊帆聊上幾句,不僅楊帆是四品大員,前途無可限量。


    更因為楊帆是長安城內妥妥的傳奇人物,拳打國公硬剛親王,那是誰都敢揍的存在。


    不過讓他最崇拜的是,眼前的年輕人更是大唐百姓眼中的活菩薩,文壇之中年輕一代的翹首。


    預防天花瘟疫,救活了無數百姓,一首《琵琶行》賺得了家財萬貫,一首《水調歌頭》唱哭了多少清倌伶人,留下了多少風流的佳話。


    作為五大三粗的軍士,這些風流的文人也是他們崇拜的對象。


    這時代誰還沒有一個成為文人的夢想?


    劉貴當然知道楊帆要急著趕去報道,殷勤地道:“大人初來此地,可能有些不熟悉,讓小的帶你前去。”


    說完也不廢話,在前頭引路,穿過一個圓形拱門這才來到了禮部衙門的大院。


    進入大院,劉貴輕聲說道:“請侍郎大人稍等,某先去通傳一聲。”


    見到劉貴如此會來事,楊帆暗暗點頭,不愧是能安排到中樞部門的軍士。


    不過楊帆哪裏想得到,要不是他的名字以及剛才的謙遜,一般人哪有這樣的禮遇。


    對於服務這麽周到的人,楊帆當然不會吝嗇,從袖中掏出幾兩銀子直接塞進劉貴手中。


    劉貴一掂量,這可得有好幾兩呢,相當於他們一個月的晌銀了。


    忠義伯果然仁義,如此出手闊綽,難怪有的人叫他財神爺呢。


    不過卻很快推了回來,開口道:“此乃分內之事,不敢讓忠義伯破費。”


    這一舉動不禁讓楊帆多看了他一眼,居然有不沾腥的貓?


    不過送出去的東西哪有收回來的道理,於是微微一笑,擺了擺手道:“收下吧,天寒地凍的,外麵的幾個兄弟站著也是怪冷的,你們拿去買一點酒,可以暖暖身子。”


    這次劉貴並沒有拒絕,因為楊帆的意思很明顯,是給他們幾個兄弟的。


    感激的望了楊帆一眼,快步轉身小跑著進去。


    識時務,不拖泥帶水,楊帆對劉貴的印象還是比較好的。


    過了一會兒,劉貴便很快轉了出來,開口說道:“尚書大人有請,楊大人可以直接進去。”


    與楊帆錯過身子的時候,劉貴又輕聲提醒道:“張仲業侍郎大人也在裏麵,平素此人心胸狹窄,他正與尚書大人說楊大人的壞話,楊大人得小心……”


    言罷,劉貴並沒有停留,頭也不回直接離去。


    張仲業是誰?


    楊帆根本就是一頭霧水,思來想去,好像自己並不認識這個人。


    雖然楊帆沒有做過官,對於當官也不是很熱枕。


    但他也知道,花花轎子人人抬,官場之中亦是如此。


    如果剛進入官場就被同僚排擠,這可不是件好事。


    楊帆可不想還沒進來幾天就灰頭土臉的跑回去。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老祖宗的話果然沒錯。


    頓時覺得有些疏忽大意了,來之前應該跟程咬金這些老狐狸請教一下。


    可現在已經到了衙門門口,總不能畏首畏尾吧。


    事已至此,多想無益,管他呢,實在不行幹特麽的。


    臨門一腳,豈能讓一個還沒過見麵的牛鬼蛇神給嚇住了?


    想到這兒,昂首挺胸,自信滿滿的走了進去。


    沒走多遠,來的一間如同小會議室的房間,雖然不是很寬敞,但是裝飾得明亮而高雅。


    地上鋪著棕色的地毯,梁柱上的雕塑惟妙惟肖,紫檀的案幾,旁邊放著精心編製的屏風,架子上放著幾個花紋鮮麗的陶瓷瓶,與牆上掛著的毛筆字貼和標語相互輝應,顯得文雅而別致。


    雖然楊帆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但這些物件文雅中透著奢華,每一樣器物都絕非凡品。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禮部雖然是清水衙門,但畢竟是六部之一。


    作為與天下各藩國打交道的部門,如果不裝飾得高雅一點,怎能體現出堂堂天朝的威風與逼格。


    視線回到正中央,首座上坐著一位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


    男子40歲左右,身高不高,麵白少須,唇紅齒白,頭戴高冠,一身圓領紫袍。


    雖然看起來年紀不大,卻頗有一番威儀。


    怎麽說呢?


    有點像前世電視劇裏和坤的形象。


    看看別人年紀也不是很大卻身穿威風凜凜的紫袍,讓楊帆有些羨慕。


    低頭瞧了一眼自己如同煮熟的大蝦顏色的朱紅官服,暗暗計算著自己要什麽時候才能身著紫袍。


    自己如今是正四品下,身穿紫袍至少也是正三品。


    到了一定的位置,一步一登天,尼妹,還相差好幾級呢!


    不過隻能自我安慰,起碼這大蝦似的官服比綠色官服強,不用一大片青青草原披在身上。


    從來沒有當過官的楊帆根本不知道,四品大員,即使是在大唐,也不是一般人能爬上去的,更何況他還這麽年輕。


    如果是在以前的年代,四品大員可是相當於司局級的高官,如果沒有在官場熬上二三十年,根本就不可能。


    很快,楊帆便被另一個人吸引了注意力。


    此人坐在紫袍中年人左側下首位,胡須已花白,至少已年逾花甲,臉龐枯瘦,正用一雙三角眼緊盯著自己,難道這就是張仲業?


    不過對於這個老頭,楊帆一點興趣都沒有。


    於是對著正首位的紫袍中年人抱拳行了一禮:“卑職見過尚書大人……”


    紫袍中年人嗬嗬一笑,抬手虛扶著道:“果然少年英才,陛下慧眼識珠,以汝與某家景桓的關係,就不用這麽客套了,叫某一聲伯父就行。”


    雖然楊帆沒有進過官場,但見識還是有的。


    紫袍中年人為了顯示親近的客套話楊帆當然不會當真。


    沒有哪個領導喜歡在正式場合上被人伯父、伯父的叫著。


    對於官場中人更是忌諱。


    畢竟,很容易讓別人產生一種處事不公的裙帶關係。


    楊帆的情商還沒有差到如此地步。


    雖然他與李景桓私下關係比較好,如果在府上遇見中年男子,倒是可以尊稱一聲伯父。


    可如今是在衙門之中,這就萬萬不能。


    說到這兒,想來大家都應該已經知道這位紫袍中年人是誰。


    猜得沒錯,他正是有著李唐雙賢之一的江夏郡王李道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