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退去,隻有李義府留了下來,看著未來鼎鼎大名的唐朝奸相,楊帆有些心情複雜。


    此時的李義府還很年輕,二十來歲的樣子,雖然不是很俊俏,但也是清秀端正。


    這樣一個人怎麽會變成人人憎恨的奸相?


    從目前來看,李義府是一個很有眼力的一名下屬,剛才幾次提醒,說明他的反應以及應變能力是很強的。


    在李義府被看得有些忐忑不安的時候,楊帆像是閑聊一樣緩緩說道:“義府呀,這樣叫你可以麽?”


    聽到這樣的稱呼,李義府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臉色一下子舒展開來。


    在衙門裏麵,同僚之間大多都是以官位相稱,隻有親近或熟悉的人才會互呼姓名。


    如今楊帆這個禮部侍郎、主客司的一把手主動顯示親近,怎能不讓他激動。


    李義府感激涕零趕緊抱拳道:“侍郎大人能如此稱呼下官,乃是下官的榮幸。”言行之間,並沒有顯得做作。


    楊帆問道:“那你說說,顧郎中為何要做假帳目來欺瞞本官,按理說,即使本官簽印,如果這些帳目被發現作假,本官最多也隻是一個不查之罪,畢竟這些賬目並非是在本官任期之內發生的,他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依下官之見,主要是因為主客司第四季度的預算撥款……”李義府思索了一會兒回道。


    聽到李義府的話,楊帆這才想通了顧秉承如此做的緣由。


    原來每個季度結束以後,各部門會把這一季度的賬目提交給民部審計,隻有審核通過,才可以申請下一季度的預算。


    如果楊帆沒有核查便簽印這些作假的帳目,一旦被民部審計發現,那麽主客司第四季度的預算撥款將會受到影響。


    拔款受到影響,如果放在前三個季節,倒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可第四季度卻不行。


    因為每年第四季度主客司需要準備一件大事,就是一年一度的大朝會。


    大朝會又稱元日朝會,相當於給皇帝拜年。


    元日朝會作為新年的重要禮俗從漢代早就存在。


    在朝會上,皇帝要“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並接受百官臣僚的祝賀。


    在唐代,元日舉行大朝會也是例行之舉,大朝會屬於五禮之中的嘉禮。


    參加朝會的人員既有京中的文武官員,又有來自各州的朝集使,還有來自外國的客人、藩國使臣以及皇親國戚等。


    在元日當天,將士填諸街,勒所部列黃麾大仗屯門及陳於殿庭,群官就次。


    接著,皇帝登禦座,皇太子獻壽,中書令奏諸州表,黃門侍郎奏祥瑞,民部尚書奏諸州貢表,禮部尚書奏諸藩貢表,太史奏雲物,侍中奏禮畢,然後中書令又與供奉官獻壽,殿上皆呼萬年。


    而後是各種慶祝和表演活動。


    因此,大朝會作為顯示大唐以及皇帝威嚴的重要場合,當然得布置萬無一失。


    而這項工作則是由禮部的主客司負責。


    原來大朝會的準備工作應該在第三季度末就要開始啟動。


    可在一個月前楊帆這名禮部侍郎直接空降,這一意外之舉打亂了張仲業的部署。


    當初張仲業是想用這一大事來為難新任侍郎的,可楊帆卻遲遲不到任,所以耽擱了下來。


    李道宗把主客司的事務強行交給楊帆主持,張仲業心頭當然不爽,恰好有這麽一個好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


    隻要楊帆在假帳目上簽印,民部的審核不通過,即使帳目重新效正,一來一回也至少需要一個月。


    本來今年準備大朝會的時間都比以往晚了一個月,如果撥款再拖上一個月。


    大朝會能不能如期舉辦還真是個未知數,即使能倉促舉辦,也可能會出現紕漏。


    楊帆作為主事人,當然得把這個鍋給背起來,所以才有了顧秉承做假賬目讓楊帆簽印的一幕。


    剛剛楊帆還對顧秉承有些許的不忍,認為他隻是忌嫉自己,沒想到卻是想置自己於死地。


    這些家夥實在太可恨了,簡直讓楊帆不能容忍。


    欺負人也不能這樣欺負,商有商道,官有官道,每一行都有默許的規矩。


    今天才是第一天上任,就弄了一個無底深淵給他跳,楊帆的心情能好才怪呢。


    如果楊帆沒有引起重視,真的耽擱或者讓大朝會出現了紕漏,那可不是簡簡單單丟官就能彌補的。


    想到這兒,楊帆冷哼一聲把這筆賬暗暗記在心裏,問道:“主客司的庫房還結餘多少?”


    看著陰晴不定的楊帆,李義府心憂地道:“唉,庫房哪裏還剩什麽結餘,到如今還欠著呢!”


    “這是為何?為什麽不去民部討要撥款?”楊帆一臉疑惑。


    李義府苦笑道:“哪是這麽好要得到的?況且如今帳目未審核更是難!”


    這時候還真沒有欠錢是爺的說法。


    一聽這話,楊帆頓時不幹了,於是起身揮了揮手道:“走,隨某去民部轉轉……”


    李義府頓時無語,在禮部您說的話還管用,可民部……真當民部是自己家呢。


    真以為您一去就給?不過李義府還是緊隨其後。


    六部的衙門集中在皇城之內辦公,倒也不用騎馬坐車,往右邊不到500米的地方就是民部大院,走著就過去了。


    李義府加快兩步追到楊帆近前,神情有些焦慮,遲疑著說道:“侍郎大人,您可知道民部侍郎是誰?”


    “咱們找民部侍郎幹嘛?不是找民部尚書麽?”楊帆邊走邊問,並不在意。


    在楊帆看來,管他是哪個,咱直接去找民部尚書,知道民部侍郎有何用?


    再說了,是民部拖欠咱禮部的預算,光明正大去要錢,難道還怕不給?


    實在不行,隻有扯李世民這塊虎皮了,就不相信他們吃了豹子膽還敢為難。


    “楊大人,民部尚書一般不管具體事務,拔款這樣的事都是民部侍郎負責……”李義府一拍腦袋,原來自己這位老大根本就不清楚侍郎的作用,有些哭笑不得。


    老大,還能再不著調一點麽,和著到現在還沒搞明白找誰要錢就跑來了?


    衝動了!


    楊帆摸摸鼻子,有些尷尬地問道:“民部侍郎是誰?”


    “是韋挺,韋大人……”李義府麵色沉重地回道。


    “韋挺!”


    韋挺的信息快速地在腦中閃過,楊帆不由喃喃自語重複了一遍。


    這人有些名堂,作為前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在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非但沒有被責罰,反而受到重用。


    女兒嫁給了李世民的兒子齊王李祐,妥妥的皇親國戚,即使李祐造反,韋挺也未受到牽連。


    他如今怎麽跑來民部當侍郎了?


    能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如魚得水,韋挺顯然是個聰明人,越聰明的人越有顧忌。


    而且以後李祐與李泰造反韋挺未受牽連,想來隻是利益親家罷了。


    想到這兒,楊帆一臉欣喜:“原來是他啊,那好辦!”


    李義府有些發懵,難道老大沒聽清楚?


    亦或者不知道這位侍郎大人的身份?


    於是不得不再提醒道:“呃,楊大人,韋大人還是齊王殿下的嶽丈、魏王殿下的長史……”


    滿長安城誰不知道楊帆當初硬剛齊王李佑的事兒?


    誰不知道楊帆坑了李泰身後江南華族一百多萬貫!


    如今麵對齊王的嶽丈、魏王府的長史韋挺還,楊大還一副熟人好辦事的樣子,這心可真夠大的。


    不過,李義府更佩服楊帆泰山壓頂卻麵不改色的氣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