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世民一臉潮紅,恨不得大吼幾聲發泄心中的興奮。


    他當然清楚這種農作物意味著什麽。


    如此高產的農作物,意味著相同的耕地,糧食的產量至少達到十倍以上。


    雖然不可能所有土地都種上此種農作物。


    但隻要種上十分之一,就能多出一倍的糧食產量。


    這是什麽概念?


    現在大唐登記的人口有兩千萬左右,即使加上一些瞞報的家仆,最多也隻有二千五百萬人。


    如果糧食能多出一倍的產量,相當於能夠多養活幾千萬人。


    古代什麽最重要?


    黃金?


    白銀?


    亦或者是奇珍異寶?


    這些都不是。


    是人口!


    人口才是王朝的基石。


    人口的多寡是評定一個王朝興盛的唯一標準,也是判斷一個王朝是否強大的依據。


    在生產力落後,武器設備極其低下的古代,人口的基數代表著一切。


    隻要有人,便可立於不敗之地,這也是為什麽異族占領不了中原的原因。


    因為異族人口實在太少,即使全民皆兵也抵不上中原人口的零頭。


    所以這些異族根本不可能長期跟中原的王朝進行爭鬥。


    每次隻能打一槍換一地,沒飯吃,又時不時跑來搶一些東西。


    在古代,人口的多寡靠的是什麽?


    當然是糧食!


    古人娛樂活動極少,天黑都是在床上打撲克渡過,因此生育率極高。


    生育率高,人口基數上不去的原因便是吃不飽。


    雖然唐朝屬於曆史記載少有的盛世,但並沒有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隻是餓死的人相對較少。


    一旦有天災人禍的時候,餓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這就決定了人口基數的上限。


    如今發現高產的農作物,這不是天降瑞祥是什麽?


    如此簡單的一筆賬,太極殿中的各位大臣都會算。


    一時間,詭異的氣氛充斥其間。


    一些與楊帆不對付的人覺得不可思議。


    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楊帆這個棒槌的品性和能力。


    衝動、好色,經常惹是生非,隻會用拳頭說話。


    即使與國公、親王發生衝突也隻會一頓揍。


    如今在李世民麵前步步為營,毫無懼色,簡直油滑到了極點,完全顛覆了他們以前的印象。


    這還是那個混不吝的棒槌麽?


    心中暗暗計算著以後該如何相處。


    而一些世家官員,擔憂、興奮……神色複雜!


    這些人眼神死死的盯著剩餘的水缸,恨不得把這東西占為己有。


    心想,如果把這玩意控製在手中,能養多少家仆。


    不過,此刻最激動的莫過於李世民了。


    因為逼父殺兄,得位不正,所以更想證明自己比任何人都更適合當皇帝。


    立誌要成為讓老百姓人人稱頌的好皇帝,就得讓百姓吃飽飯。


    立誌把大唐貞觀打造成千古盛世,讓煌煌天唐之威傳遍四海,讓域外夷族俯首稱臣,就得有百戰之師。


    要做到這一切靠的是什麽?


    當然靠的是人口、是糧食,而這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隻要有足夠的糧食,人口就能不斷繁衍,兵源就會源源不斷。


    小小的異族那還不是隨手可滅。


    李世民已經開始暢想帶著百萬大軍橫掃八荒、唯我獨尊的場景。


    千古一帝,這是何等的誘惑。


    一旦實現,又是何等的霸業。


    足以讓李二陛下魂牽夢繞,他的名字也必將名留千古。


    到那時候,又有誰還會記得他得位不正,又有誰敢不稱他為千古名君。


    極力壓製著心頭的火熱,李世民麵龐漲紅,連呼吸都有些急促,心思又回到了農作物之上,說道:“此農作物可曾命名?”


    眾大臣在官場上沉浮多年,自然清楚李世民的意思,顯然是想為此種作物命名。


    眼神齊刷刷的看向楊帆,想看看這個年紀輕輕的禮部侍郎該如何應對。


    程咬金的政治嗅覺當然無比敏銳,正想出言提醒,可惜還是慢了一步。


    楊帆高昂著頭顱,剛毅的麵龐微微一笑:“啟稟陛下,微臣已經命名。”


    聞言,李世民有些尷尬,興奮勁也下去了不少。


    程咬金幾人有些恨鐵不成鋼,平素這小子聰明靈利,關鍵時刻怎麽能掉鏈子?


    而李泰卻長長舒了一口氣,心情暢快得不行。


    被楊帆幾次三番氣得快暈了過去。


    如今見到楊帆如此不知趣,剛才受到的氣頓時消失無影無蹤。


    內心暗罵楊帆真是個棒槌,果然是官場愣頭青。


    父皇為何要這麽問,明顯是為了給此種作物命名,從而名留青史。


    這個棒槌以往馬屁拍得好,今天卻在如此重要的環節出錯。


    簡直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小失大。


    看樣子這家夥天大的功勞可能要減少一大半,真是太好了!


    事到如今還傻乎乎看不出形勢,沒見到自己父皇的臉色有些變了麽?


    而很多的大臣則是惋惜不已,甚至有人暗暗嘲笑,年輕人就是缺少曆練。


    李世民雖然心裏有些發堵,但畢竟還是心胸寬廣之輩,按耐住內心的失望,隨口問道:“此物叫什麽名字?”


    楊帆好像渾然不知眾人的想法,微微一笑道:“當朝吏治廉明,百姓安居樂業,如今天降瑞祥,乃是上天體恤陛下勤政之功,所以微臣鬥膽將此物命名為貞觀薯。”


    貞觀薯?


    這也太不要臉了吧?


    此言一出,即使以心黑手辣著稱的李二陛下也不由一陣臉紅。


    楊帆這種赤裸裸的吹棒,頓時讓整個大殿掀起了一陣熱議,所有人都鄙視的望著楊帆。


    這小子真是馬屁精,剛才還以為是楞頭青,現在看來,簡直太無恥。


    李泰一臉肥肉擠在了一起,氣憤不已。


    這棒槌還能再無恥一些嗎?


    居然用貞觀薯這麽赤裸裸的名字來討好自己的父皇,簡直是太不要臉了。


    程咬金張大著嘴巴,以為自己聽錯了,隨後哈哈大笑起來,滿意的點了點頭。


    貞觀薯?


    嗬嗬……


    簡直太符合他的胃口了,不愧是自己看好的人。


    眾生百態,最高興的莫過於李二陛下,大起大落來的太快,讓他有些猝不及防。


    這小子終於順了自己一次,還真是暢快。


    可以想象得到,隨著此種農作物推廣天下,必將得到百姓的稱讚,而貞觀一詞也必將流芳百世。


    李二陛下咧著嘴巴沉慶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之中,不時發出豬叫的笑聲。


    對於眼前這個未來的女婿越看越喜歡,越看越順眼。


    幸好早下手了,不然……


    而眾大臣對楊帆的無恥有了新的認知。


    這個年紀輕輕的禮部侍郎第一次進入到他們的眼中。


    不過更多的是羨慕嫉妒恨,誰又不想弄出這樣一個大大的功勞?


    隻是讓這小子撿了便宜,實在是太可恨。


    簡直是大大的佞臣!


    這些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油然而生。


    李世民龍顏大悅,轉頭對著郭嗣本道:“這幾缸貞觀薯你們司農寺定要好生照料,如有差錯,定當嚴懲……”


    “喏!”郭嗣本領著人小心翼翼把幾個水缸抬了下去。


    李世民轉頭看向楊帆,見這小子一臉淡然,絲毫沒有居功自傲,心中愈加喜愛。


    心中暗暗琢磨著要怎麽賞賜才好,先前可是答應如果屬實需要重重有賞。


    如今如此大功,若是不能重賞,豈不顯得自己小氣?


    於是說道:“朕剛才曾有言,如屬實,則重重有賞,不知愛卿需要什麽賞賜?”


    楊帆暗暗欣喜,謀劃了這麽久,剛剛更是腆著臉拍馬屁,不就是為了這句話麽?


    卻知道不能操之過急,於是不急不緩地道:“此等瑞祥本來就是上天賜給陛下的恩物,微臣不敢貪功,但陛下一言九鼎,說出的話豈有收回之理,因此,微臣鬥膽請求陛下批準在江州建造一個造船廠,並使用碼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