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事楊帆早就思量過!


    李景桓他們幾個兄弟雖然屬於長安城頂級的勳貴。


    論家資、底蘊而言,其實根本湊不出這麽多的錢銀出來。


    找人合作當然是必不可少的,隻是選擇合作對象要具體斟酌。


    想到這兒,楊帆便說道:“本來股份直接分給了各位兄弟,那麽大家是私下分出去還是找人合作某是管不著的,但在大唐商行中,某隻認你們兄弟幾個的股份,別人一概沒有發言權。”


    大夥高興的同時,又顯得神色疑重。


    一方麵是楊帆的信任,另一方麵牽扯到了家族的立場。


    見他們的樣子,楊帆語重心長的勸道:“自古以來,儲君之位是各方勢力關注的重點,因為牽扯到巨大的利益,甚至是整個家族的命運。”


    “但作為兄弟,某還是想奉勸各位兄弟一句,不管是太子,亦或是哪一位親王,他們都是皇子,並不是皇帝,無論到什麽時候,皇帝隻有一個。”


    “誰是皇帝,咱們忠於誰、為誰辦事就行,這樣永遠都不會犯錯,況且,陛下正值壯年,奉勸各位就不要去想著什麽從龍之功,或者用股份作為進獻之功,不要到頭來功勞沒得到,反而把自己給搭進去!”


    這可是楊帆的肺腑之言,原曆史中,杜荷、房遺愛幾人就深受牽連。


    畢竟無論支持李承乾,還是支持李泰,亦或者其他王爺,最終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等到李治那個小正太上位,挨個兒跟你們家族秋後算賬,誰都沒樂個好。


    不過現在有自己在,李治想當上皇帝幾乎不可能,誰讓李治那家夥曾經惦記自己的武媚娘!


    但是卻也知道李景桓他們的顧慮。


    各大家族的利益牽扯實在太過繁雜,各方勢力盤根交錯,並不是這幾個兄弟想怎樣便能怎樣。


    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不過楊帆也隻是盡到兄弟情分提醒一句,至於聽還是不聽,他們家族各有考量。


    ……


    財帛動人心,權利迷心智,李景桓這樣的考量絕對不是憑空臆想。


    大唐商行一旦打開海外市場,交易的東西包羅萬象,利潤絕對是杠杠的。


    不僅是皇子可能會虎視眈眈,各世家也一定會挺而走險,這就是資本的魅力所在。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人就會蠢蠢欲動;


    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人就會挺而走險;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人就敢於冒著殺頭的風險;


    如果有萬倍利潤,人就敢於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人性。


    這也是楊帆想拉攏李世民以及程處默他們幾個頂級二代入夥的原因。


    之所以想引入資本,就是想為大唐種下一顆資本的種子,更得有人為這顆資本幼苗保駕護航。


    從崔氏以及鄭氏敢算計琉璃生意就可是看出,楊帆一個人有些勢單力薄!


    拳頭雖然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夠用拳頭解決。


    更重要的是,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楊帆當然想做些什麽,想為這世界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古人不知道資本的曆害,楊帆可是見識過的。


    在後世,h國就是被資本左右的典型,h國政府隻不過是資本左右國家的棋子而已。


    雖然楊帆沒有那種野心,但也想通過資本來達到民富國強的目的。


    做到民富以後,就要把百姓的血性給調動出來。


    否則越肥越容易被人宰。


    自古以來,中原都沿用儒學治國,其實這是有很大弊端的。


    並不是說儒學不好,而是需要相應的底蘊配合,否則禮儀道德隻是玩嘴巴子罷了。


    可如果楊帆想憑一人之力阻擋儒學傳承幾千年的曆史滾滾車輪,無亦於螳臂當車。


    如今有一種力量有可能打開這種局麵,那就是資本。


    資本能席卷一切、摧毀一切,激發人心底的欲望。


    過於抬高資本,在未來的某些時候會讓人們會變得虛偽奸詐、喪失道義。


    但隻要可以把從自古流傳下來的儒家思想形成的社會構架給摧毀,這也是值得的。


    文明,始終要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而不隻是仁義道德上麵。


    而社會永遠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倉廩足而知禮儀,古人很久以前就明白了這個道理,隻是人們卻一直對之棄若草履。


    一些人甚至滿口仁義道德,空談務國,結果呢?


    知禮儀懂仁德的華夏子孫被辱毛飲血、不服教化的蠻夷一次又一次的掠奪、殺戮,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甚至差點連幾千年文明都斷送,這是什麽原因?


    就是因為中原深受儒家學說的熏陶,太自以為是。


    自認為高高在上而放下了防備的武器。


    在楊帆看來,什麽禮義廉恥、友鄰邦交,統統都是扯淡,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這些話雖然很不好聽,但卻是事實,因為有血淋淋的教訓為戒。


    隻有當社會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民富國強,文明才會發生質變。


    如果吃不飽、穿不暖,天天被人欺辱,卻去講禮義廉恥、忠孝仁義,這不是自欺欺人麽?


    楊帆不是政治家、社會學家,更不知道哪種體製最適合國家的發展。


    但是楊帆卻知道剛柔並濟的道理。


    隻有拳頭大你說的話才有用,否則別人隻會認為你是在放屁。


    後世的閱曆告訴楊帆,資本才是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力量。


    資本能勾起人類潛伏於靈魂深處的欲望、勇氣,甚至血性。


    一個有傳承的文明古國,不應該隻談文明,更要激起民眾與之俱來的血性,才能更好的為國家服務。


    不管中原是大唐、大宋或者大明,楊帆希望中原的國度能成為日不落帝國。


    炎黃子孫不用去承受北方韃虜的奴役。


    不用哭喊著崖山之後無中華。


    不用去忍受辯子國給中原百姓帶來的幾百年暗無天日的軟腳蝦生話。


    更主要不用害怕蠻夷的機槍、大炮!


    因此,楊帆決定在這個時代引入資本的力量。


    一方麵可以提高中原百姓的生活質量。


    另一方麵又能製衡儒家和善、軟弱的一麵,激發出百姓的鬥誌。


    李景桓他們當然不知道楊帆深層次的目的,對楊帆的建議他們當然會慎重考慮。


    即使以後他們發現,等資本在大唐生根落地的那一天,已經是勢不可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