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琉璃換糧食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作者:星辰原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古以來,華夏老百姓的要求並不高。
在封建社會,隻要絕大多數百姓能夠吃飽穿暖,就已經算是盛世王朝。
因此,中原王朝大多數時候並不是缺少人口,而是缺少糧食。
由於連年的征戰以及災情不斷,即使李世民嘔心瀝血,大唐也隻能保證大多數百姓餓不死而已。
雖然有了一絲盛世的苗頭,但還遠遠達不到貞觀之治的巔峰。
如今缺少糧食成了製約李世民成就無上霸業的唯一製杖,當然心有不甘。
況且,假如大唐有足夠的糧食,便能一舉收拾吐蕃這個跳梁小醜。
見李世民唉聲歎氣,楊帆卻不以為然。
雖然唐朝缺糧,但也隻是針對朝廷和普通百姓而已。
那些世家大戶家中並不缺少糧食,反而糧食如山。
可惜很難讓這些世家把糧食拿出來而已。
別人沒有辦法,並不代表楊帆也沒有。
隻見楊帆成竹在胸的說道:“陛下可是在擔心,一旦與吐蕃開戰,世家便會哄抬糧家,前線軍卒會因此而後勤不濟。”
“不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果糧草不濟很可能會導致軍心動搖。”李世民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
楊帆微微一笑,如沐春風一般說道:“假如微臣能夠解決朝廷糧草的問題呢?”
“此話當真?”李世民顧不得失態,抓著楊帆的手臂急切的問道。
由於激動,李世民麵龐變得通紅,頷下的短須也微微顫抖。
幸好現在很少有高血壓這種病,不然還真怕李世民抽過去。
不過,也難怪李世民如此!
隻要有充足的糧草,收拾小小的吐蕃根本不在話下。
吐蕃即使再蹦躂,也不過是大一點的螞蚱罷了。
況且,假如真的能把吐蕃完全收服,這可是開疆擴土的大事。
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看著李世民怔怔的盯著自己,楊帆不慌不忙,反而左右而言他,說道:“陛下,微臣今日喝酒誤事,說了一些胡話,做了一些糊塗事,但事已至此,已無更改可能,你看……是不是不知者不罪?”
李世民眉頭微皺,沒想到楊帆這小子居然敢提條件。
如果真不追究這棒槌的責任,怎麽向長孫無忌交待,怎麽像皇後交代?
更何況這棒槌大庭廣眾之下辱了自己心愛的女兒,難道就這樣算了。
一時間,李世民臉色陰晴不定,心中五味雜陳難以抉擇。
一邊是自己心愛的女兒和朝中重臣。
另一邊可能是讓自己名傳流芳的機會。
李世民有些猶豫了!
而一旁李君羨則聽傻了。
滿朝文武,哪有人敢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跟李二陛下談條件?
真不知是該佩服楊帆的勇氣,還是說楊帆太憨,根本不知死活!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並沒有生氣,隻是在權衡得失。
正因為李世民的猶豫,反而更說明了他的態度。
畢竟,李二陛下作為自詡堪比秦皇漢武的皇帝,什麽事都是一言而定,何曾在某件事情上如此為難?
狠狠的瞪了楊帆一會兒,李世民才緩緩開口道:“糧草從何而來?”
見到李二陛下開口問自己,就說明不會再追究對長樂公主的失禮之舉。
不由讓楊帆心頭暗暗舒了一口氣!
畢竟,即使李世民不鬆口,為了大局著想,楊帆還是會把籌集糧草的方法說出來。
當楊帆緩緩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李世民的臉色漸漸變得黑如鍋底。
緊緊盯著楊帆臉龐,好像想看出楊帆說的是真是假。
好半晌後,李世民才緩緩開口問道:“武氏兄弟真的曾上門威逼利誘以獲取琉璃的銷售權限和製造方法?而他們是受五姓七望指使?”
“據微臣所知,清河崔氏以及榮陽鄭氏乃幕後主使!”楊帆言辭鑿鑿的說道。
聽到楊帆的話,李世民怒不可揭,一腳把麵前的案幾踢飛,咬牙切齒地說道:“豈有此理,世家果真是國之蛀蟲爾!”
也無怪李世民如此氣憤。
在他看來,琉璃的利潤是加速他成就千古偉業的催化劑。
如今崔氏等世家居然敢派人來破壞,這怎能不讓他生氣。
更何況,雖然李世民沒有親自參與經營。
但琉璃作坊每個月把大部分的利潤送入宮中。
世人都知道琉璃的大股東其實就是李二陛下本人。
可崔氏以及鄭氏居然還敢挑唆、指使武氏兄弟前去搶李世民的蛋糕。
簡直如同在老虎頭上拔毛,這才是李世民氣憤的原因。
崔氏等世家也實在太無法無天了,真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惡狠狠的瞪了楊帆一眼後,李世民擺手斷然拒絕道:“難道你想用琉璃的製造方法換取糧草?不可能,此事朕絕不允許!”
吞到肚子的肥肉,李二陛下怎麽可能會吐出來。
知道李世民可能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楊帆趕緊解釋道:
“陛下,琉璃的製造方法當然不可能傳出去,但銷售代理權卻可以放一點給他們,隻要咱們牢牢掌控著生產工藝,那些世家怎麽也不可能跳出咱們的手掌心。”
李世民這時才反應過來,思考了一會兒才說道:“你的意思是讓世家籌集糧食來兌換琉璃銷售的代理權?”
楊帆胸有成竹的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反正世家等高門大戶糧食堆積如山,當初某開價一千萬貫錢糧,即使那些世家出不了這麽多價錢,但幾百萬貫還是能夠拿的出來的!”
“隻要把其中的一部分折合成糧食,就能解決朝廷的糧食危機,隻要過了今年,貞觀薯逐漸推行天下,不用三五年,到那時,朝廷還會缺糧麽?”
“況且,世家幫忙銷售,既讓咱們省心省力,又能得到一筆錢糧,又能解決了朝廷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一舉三得之事,何樂而不為?”
楊帆的話讓李世民聽的心潮澎湃,讓他不由暢想帶著千軍萬馬東征高麗的豪情。
見李世民嘴角都咧到了耳根,顯然心情極好。
楊帆趁機問道:“陛下認為此舉可行否?”
“小心行事,可不要讓他們知道咱們是為了糧食,更不能讓他們得到琉璃的製造方法。”李世民點了點頭,忍不住提醒。
在封建社會,隻要絕大多數百姓能夠吃飽穿暖,就已經算是盛世王朝。
因此,中原王朝大多數時候並不是缺少人口,而是缺少糧食。
由於連年的征戰以及災情不斷,即使李世民嘔心瀝血,大唐也隻能保證大多數百姓餓不死而已。
雖然有了一絲盛世的苗頭,但還遠遠達不到貞觀之治的巔峰。
如今缺少糧食成了製約李世民成就無上霸業的唯一製杖,當然心有不甘。
況且,假如大唐有足夠的糧食,便能一舉收拾吐蕃這個跳梁小醜。
見李世民唉聲歎氣,楊帆卻不以為然。
雖然唐朝缺糧,但也隻是針對朝廷和普通百姓而已。
那些世家大戶家中並不缺少糧食,反而糧食如山。
可惜很難讓這些世家把糧食拿出來而已。
別人沒有辦法,並不代表楊帆也沒有。
隻見楊帆成竹在胸的說道:“陛下可是在擔心,一旦與吐蕃開戰,世家便會哄抬糧家,前線軍卒會因此而後勤不濟。”
“不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果糧草不濟很可能會導致軍心動搖。”李世民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
楊帆微微一笑,如沐春風一般說道:“假如微臣能夠解決朝廷糧草的問題呢?”
“此話當真?”李世民顧不得失態,抓著楊帆的手臂急切的問道。
由於激動,李世民麵龐變得通紅,頷下的短須也微微顫抖。
幸好現在很少有高血壓這種病,不然還真怕李世民抽過去。
不過,也難怪李世民如此!
隻要有充足的糧草,收拾小小的吐蕃根本不在話下。
吐蕃即使再蹦躂,也不過是大一點的螞蚱罷了。
況且,假如真的能把吐蕃完全收服,這可是開疆擴土的大事。
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看著李世民怔怔的盯著自己,楊帆不慌不忙,反而左右而言他,說道:“陛下,微臣今日喝酒誤事,說了一些胡話,做了一些糊塗事,但事已至此,已無更改可能,你看……是不是不知者不罪?”
李世民眉頭微皺,沒想到楊帆這小子居然敢提條件。
如果真不追究這棒槌的責任,怎麽向長孫無忌交待,怎麽像皇後交代?
更何況這棒槌大庭廣眾之下辱了自己心愛的女兒,難道就這樣算了。
一時間,李世民臉色陰晴不定,心中五味雜陳難以抉擇。
一邊是自己心愛的女兒和朝中重臣。
另一邊可能是讓自己名傳流芳的機會。
李世民有些猶豫了!
而一旁李君羨則聽傻了。
滿朝文武,哪有人敢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跟李二陛下談條件?
真不知是該佩服楊帆的勇氣,還是說楊帆太憨,根本不知死活!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並沒有生氣,隻是在權衡得失。
正因為李世民的猶豫,反而更說明了他的態度。
畢竟,李二陛下作為自詡堪比秦皇漢武的皇帝,什麽事都是一言而定,何曾在某件事情上如此為難?
狠狠的瞪了楊帆一會兒,李世民才緩緩開口道:“糧草從何而來?”
見到李二陛下開口問自己,就說明不會再追究對長樂公主的失禮之舉。
不由讓楊帆心頭暗暗舒了一口氣!
畢竟,即使李世民不鬆口,為了大局著想,楊帆還是會把籌集糧草的方法說出來。
當楊帆緩緩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李世民的臉色漸漸變得黑如鍋底。
緊緊盯著楊帆臉龐,好像想看出楊帆說的是真是假。
好半晌後,李世民才緩緩開口問道:“武氏兄弟真的曾上門威逼利誘以獲取琉璃的銷售權限和製造方法?而他們是受五姓七望指使?”
“據微臣所知,清河崔氏以及榮陽鄭氏乃幕後主使!”楊帆言辭鑿鑿的說道。
聽到楊帆的話,李世民怒不可揭,一腳把麵前的案幾踢飛,咬牙切齒地說道:“豈有此理,世家果真是國之蛀蟲爾!”
也無怪李世民如此氣憤。
在他看來,琉璃的利潤是加速他成就千古偉業的催化劑。
如今崔氏等世家居然敢派人來破壞,這怎能不讓他生氣。
更何況,雖然李世民沒有親自參與經營。
但琉璃作坊每個月把大部分的利潤送入宮中。
世人都知道琉璃的大股東其實就是李二陛下本人。
可崔氏以及鄭氏居然還敢挑唆、指使武氏兄弟前去搶李世民的蛋糕。
簡直如同在老虎頭上拔毛,這才是李世民氣憤的原因。
崔氏等世家也實在太無法無天了,真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惡狠狠的瞪了楊帆一眼後,李世民擺手斷然拒絕道:“難道你想用琉璃的製造方法換取糧草?不可能,此事朕絕不允許!”
吞到肚子的肥肉,李二陛下怎麽可能會吐出來。
知道李世民可能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楊帆趕緊解釋道:
“陛下,琉璃的製造方法當然不可能傳出去,但銷售代理權卻可以放一點給他們,隻要咱們牢牢掌控著生產工藝,那些世家怎麽也不可能跳出咱們的手掌心。”
李世民這時才反應過來,思考了一會兒才說道:“你的意思是讓世家籌集糧食來兌換琉璃銷售的代理權?”
楊帆胸有成竹的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反正世家等高門大戶糧食堆積如山,當初某開價一千萬貫錢糧,即使那些世家出不了這麽多價錢,但幾百萬貫還是能夠拿的出來的!”
“隻要把其中的一部分折合成糧食,就能解決朝廷的糧食危機,隻要過了今年,貞觀薯逐漸推行天下,不用三五年,到那時,朝廷還會缺糧麽?”
“況且,世家幫忙銷售,既讓咱們省心省力,又能得到一筆錢糧,又能解決了朝廷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一舉三得之事,何樂而不為?”
楊帆的話讓李世民聽的心潮澎湃,讓他不由暢想帶著千軍萬馬東征高麗的豪情。
見李世民嘴角都咧到了耳根,顯然心情極好。
楊帆趁機問道:“陛下認為此舉可行否?”
“小心行事,可不要讓他們知道咱們是為了糧食,更不能讓他們得到琉璃的製造方法。”李世民點了點頭,忍不住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