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徹查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作者:星辰原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極宮甘露殿。
殿內飄蕩著檀香的味道,青銅爐散發出陣陣熱氣,讓整個大殿溫暖如春。
內侍恭敬的給李二陛下添上香茗,又悄悄的退在一旁。
半晌後,處理完手中的奏折,李二陛下不由撐了撐懶腰,隨手拿起旁邊的茶盞緩緩走向軒台。
透過琉璃軒台,可以見到外麵飛雪依然,禁宮大內的青石道路上有薄薄的一層積雪,道路上手持掃帚等物清理積雪的內侍和宮女正忙祿著。
遠處一重重朱紅的大門,一座座雄壯的大殿,一排排精致的花崗石欄杆,不難看出皇宮大內的大氣與豪邁。
紅牆白雪,殿宇巍峨,雪中的皇宮極美,一切的一切都讓李二陛下豪氣頓生。
靜靜的站著,李二陛下雖然一言不發,但眼神卻有些飄忽。
偉岸的身姿挺拔如鬆,依舊如同當年衝鋒陷陣時的鋒芒畢露。
想到這生機盎然的帝國,李二陛下嘴角不由翹了起來。
他這一生最大的功績,便是帶領唐帝國蒸蒸日上,如今也算是國泰民安,四海升平。
前幾年四夷動蕩,他便領著大唐的威武之師橫蕩漠北,讓群蠻臣服。
今年雖然有個別如鬆讚幹布這樣的跳梁小醜,但還是被大唐捉回了京城以敬效尤。
如今吐蕃已經劃歸為大唐的版圖,隻等明年開春祭天之時就可以正式向上天禱告以承認其合法地位。
大隋在隋文帝的統治之下雖然極盛一時,但卻拿吐蕃根本毫無辦法。
如今在自己的治下,吐蕃幾千裏國土全部納入大唐,這可是前無古人的功績。
隻要再把高句麗這些域外國家征服,他李二陛下便能成為千古一帝。
如今國庫充盈,隻等把帝國內部的憂患解決,就能成就他千古霸業。
想到這兒,讓李二陛下臉上升起一陣潮紅,嘴角不由微微翹起,顯然心情極好。
不過他也知道,促成這一切的源頭卻是楊帆那個混不吝的小子,這讓李世民有些頭疼。
就在剛才,批閱了一堆奏報,很多都隻能暫且擱置,因為李二也不知如何處置楊帆這個功臣。
雖然吐蕃的滅國之功屬於天大的功績,楊帆也是功勞居首。
但功不掩過,違抗軍令,擅自清除異己,…如此種種……
彈劾那小子的奏折如同雪花一般多,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混蛋。
正在此時,身後傳來輕輕的腳步聲,老太監王煥貴的聲音響起。
“陛下,百騎首領李君羨求見。”
李二陛下揉了揉太陽穴,收回了思緒,直接問道:“所為何事?”
也難怪李二如此發問。
現在天色已晚,宮門即將關閉,一般沒有特別重大的事,李君羨是不會在此時求見的。
王煥貴趕緊回道:“老奴並沒有詢問,不過看李將軍的樣子很是著急!”
“傳他進來!”
說著,李二轉身回到了榻上坐下,同時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袍服。
……
李君羨進殿剛開口,李世民便騰的一聲站了起來,整張臉頓時黑如鍋底。
一雙眼睛泛起了寒光,死死盯著跪在下麵的李君羨,沉聲問道:“你說什麽?”
“忠義侯與吳王殿下在秦嶺一帶被人伏殺,因為被弓弩所傷,此時已轉向駿揚坊醫治。”李君羨驚驚戰戰,恐慌的說道。
砰的一聲,麵前的桉幾被李二陛下一腳踹飛,桉幾上的奏折飛出去老遠。
心愛的茶具也落在地上叭的一聲變得粉碎。
幾名內侍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立馬跪地,不敢抬頭,單薄的身子簌簌發抖,唯恐殃及池魚。
“簡直豈有此理,氣煞朕也!”果不其然,李二陛下暴怒不已。
剛剛還傲然的想著大唐四海升平,與他的文治武功脫不了關係。
可打臉來得實在太快,轉眼自己的兒子與楊帆便被刺殺,讓他根本無法控製心頭的怒火。
額頭的青筋好似孺動的蚯引,麵容猙獰,彷佛一隻擇人而噬的老虎,剛剛溫煦的氣質早已飛到九霄雲外。
即便是身旁深受信任的老太監王煥貴,此刻也不敢多言,垂著頭一動不動。
帝王一怒,赤地千裏,這不是開玩笑的。
李二陛下發泄了一陣,才坐到榻上,呼哧呼哧喘了半天氣,這才稍顯平緩:“傷勢如何?”
李君羨有些忐忑的趕緊躬身答道:“忠義侯為吳王殿下擋箭,背部被弩箭射傷,吳王殿下也被弩箭傷了大腿……”
“據說,箭上無毒,駿揚坊內有孫思邈神醫在,吳王殿下隻傷到了大腿,應該無大礙!”
李二陛下瞪了李君羨一眼,頗為憂慮地問道:“朕是問忠義侯的傷勢如何?”
“末將也是剛剛收到消息,具體情況無從得知,但根據忠義侯派來的傳令兵所說,傷勢應該無大礙。”李君羨匍匐在地。
不過卻暗暗心驚楊帆居然如此受寵。
李二陛下一臉陰鬱,心頭卻稍稍鬆了一口氣,皺著眉頭問道:“刺客是何身份,可曾抓到?是否有幕後指使之人?”
李君羨有些惶恐,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忠義侯一行已經把刺客全部消滅,刺客的身份全是扶桑人。”
“不過末將進宮之前,已經撒開全部人馬扣留在長安城內的所有扶桑人,隻是還未曾有消息反饋,請陛下恕罪。”
原來,楊帆前往駿揚坊的同時,派了一名親衛前來長安匯報。
畢竟,作為出征的將領,回到京城應該先去兵部報備。
由於事發突然,讓他不得不改道前往駿揚坊,隻得讓親衛前來通報一聲。
當然,楊帆抓到了一名匪首,但他並不打算馬上匯報。
能夠給這些扶桑人提供這麽多的弓弩,幕後之人一定屬於朝中重臣。
如果把俘虜帶到長安羈押,有可能會被殺人滅口。
更主要的是,楊帆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
見李君羨一問三不知,讓李世民愈發生氣,不過卻也能夠理解,畢竟調查也需要時間。
但顯然李君羨調查的方向有問題,李世民不得不提醒:“那弓弩的來曆可曾派人追查?”
大唐對於弓弩這種殺傷力巨大的遠程武器管理極其嚴格,隻在軍中配備,而且產量極少,絕對不允許民間私有。
軍器監生產的每一把弓弩,從製造、流向、回收、甚至報廢都要造冊登記,管理極嚴。
況且,弓弩的製造工藝在民間已經失傳,曆來隻有朝廷能夠生產。
隻要通過弓弩去追查,定能很快找到來源。
李君羨尷尬一笑:“末將本也曾想通過追查弓弩的來曆找出有誰參與,可……可末將怕牽扯甚廣。”
他怎麽會想不到這個?
但想歸想,可若從這方麵入手調查,真要把半個朝廷的官員得罪死死的。
能夠弄到這麽多弓弩,必定牽扯的人不會少。
再說,真要從每年上千柄弓弩中找到刺客所持的弓弩,甚至追根朔源,何其難也?
聽到李君羨的話,李二陛下額頭上的青筋若隱若現,隱隱有爆發的預兆。
作為百騎首領,是為皇帝的一把刀,權力極大,沒想到這時候卻畏首畏尾。
如果連得罪人都不敢,那成立百騎的意義何在。
雖然知道李君羨在忌憚什麽,但這個家夥也太死板了。
隻要尋著蛛絲馬跡調查就行,又不是讓他把涉及的官員抓起來一個個拷問。
看來此人忠誠無比、勇猛有餘,卻不是一個擅長情報組織的人才。
有所得必有所失!
可世界上又有誰在各個領域皆能精通?
這麽想著,李二陛下腦中不由浮現出了楊帆的麵孔,也許那小子能行。
雖然那小子有些混不吝,不過還真是個全才。
不僅能提出改革科舉考試的策略,又能想出一些千奇百怪的發明,更是在軍事上頗有建樹。
不管從哪方麵來說,那小子都做的不錯。
平素這小子心思不少,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可能真是一個搞情報的料。
很快,李二便把這個念頭拋之雲外,因為楊帆那混小子還有更重要的安排,可不能把他當成一個特務頭子培養。
眼前還是得依仗李君羨找到誰是主謀才行。
明目張膽刺殺一名親王和朝廷功勳大將,簡直就是挑釁大唐的天威。
這種行為在李二陛下看來其心可誅,必定要千刀萬剮才行。
如果讓幕後主使逍遙法外,不僅對朝廷來說臉上無光,更是對皇權的挑釁。
若是以後刺客都有心存僥幸,對他這個皇帝下手,那豈不是亂了套?
因此,必須得揪出幕後的凶手繩之以法才能解心頭之恨。
李二陛下才不管你是有什麽身份,什麽地位!
一旦證據確鑿,必將嚴懲不貸。
想到這兒,李二陛下霸氣無倫的說道:“朕準你便宜行事之職,若有人敢不配合調查,可以先斬後奏,格殺勿論,出什麽事有朕頂著,當然,不可挾私報複,否則朕拿你是問。”
“末將定不負陛下所望。”李君羨頓時欣喜不已。
本來此行就是來要一把尚方寶劍的,京城勳貴眾多,有李二陛下這句話他就放心了,做起事來也沒那麽多顧忌。
正想轉身離去,又聽到李二陛下繼續說道:“馬上派人護送兩名太醫前往駿揚坊,朕明天再前去探望!”
“諾!”
李君羨不再停留,大步轉身離去。
他知道今晚又是一個不眠夜,因為他要趕在幕後之人銷毀證據之前把人抓住。
大雪紛飛的夜晚,一個個魅影般的人在長安城內穿梭。
不管是扶桑人還是涉及到弓弩製造和使用的人員全部被秘密監視起來,整個長安城暗流湧動。
李君羨走後,整個甘露殿又安靜了下來。
幾個內侍此時還瑟瑟發抖趴在地上不敢動彈,生怕打斷了李二陛下的思緒而受到懲罰。
半晌後,李二陛下緩緩抬起頭,自言自語地說道:“你說幕後主使之人是誰呢?”
“陛下,會不會是忠義侯上次得罪了扶桑使臣……”老太監王煥貴低眉順眼的說道。
李世民擺了擺手,篤定地道:“不可能,能夠從軍中不知不覺的調出這麽一大批弓弩,扶桑人還沒有這麽大的能奈。”
“陛下聖名,倒是老奴愚頓了”王煥貴拍了一下馬屁,然後又說道:“不過,依老奴看來,此次截殺應該是針對忠義侯去的。”
李世民抬起了腦袋,顯得頗感興趣:“哦,怎麽說?”
因為李二陛下所擔心的是,此次刺殺乃是兄弟倪牆,李二真有些害怕自己的兒子們會重蹈自己的覆轍……
“因為各個皇子都是唐人,即使平時相互有些摩擦,但也不會借助外族的力量。”
作為服伺李世民幾十年的老人,王煥貴當然知道李二陛下擔心的是什麽。
聞言,李世民也讚同的點了點頭,自己的幾個兒子雖然平時明爭暗鬥,但也有著自己的底線,讓他提著的心也稍稍放了下來。
不過李二又對楊帆有些埋怨起來。
這小子平時得罪的人太多了,還真不好猜是誰出手對付他。
如果知道自己無緣無故躺槍,不知楊帆是什麽表情。
雖然不知道李二陛下把自己當成惹是生非的混人。
但前往駿揚坊的楊帆卻是心如烈火。
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下來,大雪紛飛的道路,還有人策馬在雪夜中穿行,馬的嘶叫聲踏碎沉寂的雪地。
“駕……”
雪一直在下,像鵝毛一般紛紛揚揚、鋪天蓋地。
戰馬連同馬背上的親衛口鼻盡皆噴著白氣,身上全副甲胃冷硬如鐵,親衛的臉上有著高原風吹的印記。
雪粘在甲胃上,有徹骨的冰寒,大家的心中卻是暖暖的,因為他們活著回來了。
策馬急馳,楊帆在馬背上抹了一把被寒風凍得發僵的臉,眯起了眼睛。
看著漫天風雪中遠處那一道巍峨雄壯的城牆,心裏湧起一股灼熱的期盼。
駿揚坊,是他在大唐的第一個避風港。
家,有一種難言的歸宿感!
穿透風雪,來到駿揚坊城牆之下。
急促的蹄聲在這寂靜的雪夜裏老遠就傳到城門之上。
駐守關卡處的護衛早早等到城牆的垛口處,一臉防備。
眾護衛運足目力張望著往下看,想要看清是什麽人雪夜疾馳。
當護衛見到楊帆那俊朗的麵龐,馬上驚呼道:“快打開城門,侯爺回來了……”
那飽含激動的聲音在這寒冷的冬夜傳的好遠好遠。
整個駿揚坊一下子活了起來。
殿內飄蕩著檀香的味道,青銅爐散發出陣陣熱氣,讓整個大殿溫暖如春。
內侍恭敬的給李二陛下添上香茗,又悄悄的退在一旁。
半晌後,處理完手中的奏折,李二陛下不由撐了撐懶腰,隨手拿起旁邊的茶盞緩緩走向軒台。
透過琉璃軒台,可以見到外麵飛雪依然,禁宮大內的青石道路上有薄薄的一層積雪,道路上手持掃帚等物清理積雪的內侍和宮女正忙祿著。
遠處一重重朱紅的大門,一座座雄壯的大殿,一排排精致的花崗石欄杆,不難看出皇宮大內的大氣與豪邁。
紅牆白雪,殿宇巍峨,雪中的皇宮極美,一切的一切都讓李二陛下豪氣頓生。
靜靜的站著,李二陛下雖然一言不發,但眼神卻有些飄忽。
偉岸的身姿挺拔如鬆,依舊如同當年衝鋒陷陣時的鋒芒畢露。
想到這生機盎然的帝國,李二陛下嘴角不由翹了起來。
他這一生最大的功績,便是帶領唐帝國蒸蒸日上,如今也算是國泰民安,四海升平。
前幾年四夷動蕩,他便領著大唐的威武之師橫蕩漠北,讓群蠻臣服。
今年雖然有個別如鬆讚幹布這樣的跳梁小醜,但還是被大唐捉回了京城以敬效尤。
如今吐蕃已經劃歸為大唐的版圖,隻等明年開春祭天之時就可以正式向上天禱告以承認其合法地位。
大隋在隋文帝的統治之下雖然極盛一時,但卻拿吐蕃根本毫無辦法。
如今在自己的治下,吐蕃幾千裏國土全部納入大唐,這可是前無古人的功績。
隻要再把高句麗這些域外國家征服,他李二陛下便能成為千古一帝。
如今國庫充盈,隻等把帝國內部的憂患解決,就能成就他千古霸業。
想到這兒,讓李二陛下臉上升起一陣潮紅,嘴角不由微微翹起,顯然心情極好。
不過他也知道,促成這一切的源頭卻是楊帆那個混不吝的小子,這讓李世民有些頭疼。
就在剛才,批閱了一堆奏報,很多都隻能暫且擱置,因為李二也不知如何處置楊帆這個功臣。
雖然吐蕃的滅國之功屬於天大的功績,楊帆也是功勞居首。
但功不掩過,違抗軍令,擅自清除異己,…如此種種……
彈劾那小子的奏折如同雪花一般多,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混蛋。
正在此時,身後傳來輕輕的腳步聲,老太監王煥貴的聲音響起。
“陛下,百騎首領李君羨求見。”
李二陛下揉了揉太陽穴,收回了思緒,直接問道:“所為何事?”
也難怪李二如此發問。
現在天色已晚,宮門即將關閉,一般沒有特別重大的事,李君羨是不會在此時求見的。
王煥貴趕緊回道:“老奴並沒有詢問,不過看李將軍的樣子很是著急!”
“傳他進來!”
說著,李二轉身回到了榻上坐下,同時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袍服。
……
李君羨進殿剛開口,李世民便騰的一聲站了起來,整張臉頓時黑如鍋底。
一雙眼睛泛起了寒光,死死盯著跪在下麵的李君羨,沉聲問道:“你說什麽?”
“忠義侯與吳王殿下在秦嶺一帶被人伏殺,因為被弓弩所傷,此時已轉向駿揚坊醫治。”李君羨驚驚戰戰,恐慌的說道。
砰的一聲,麵前的桉幾被李二陛下一腳踹飛,桉幾上的奏折飛出去老遠。
心愛的茶具也落在地上叭的一聲變得粉碎。
幾名內侍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立馬跪地,不敢抬頭,單薄的身子簌簌發抖,唯恐殃及池魚。
“簡直豈有此理,氣煞朕也!”果不其然,李二陛下暴怒不已。
剛剛還傲然的想著大唐四海升平,與他的文治武功脫不了關係。
可打臉來得實在太快,轉眼自己的兒子與楊帆便被刺殺,讓他根本無法控製心頭的怒火。
額頭的青筋好似孺動的蚯引,麵容猙獰,彷佛一隻擇人而噬的老虎,剛剛溫煦的氣質早已飛到九霄雲外。
即便是身旁深受信任的老太監王煥貴,此刻也不敢多言,垂著頭一動不動。
帝王一怒,赤地千裏,這不是開玩笑的。
李二陛下發泄了一陣,才坐到榻上,呼哧呼哧喘了半天氣,這才稍顯平緩:“傷勢如何?”
李君羨有些忐忑的趕緊躬身答道:“忠義侯為吳王殿下擋箭,背部被弩箭射傷,吳王殿下也被弩箭傷了大腿……”
“據說,箭上無毒,駿揚坊內有孫思邈神醫在,吳王殿下隻傷到了大腿,應該無大礙!”
李二陛下瞪了李君羨一眼,頗為憂慮地問道:“朕是問忠義侯的傷勢如何?”
“末將也是剛剛收到消息,具體情況無從得知,但根據忠義侯派來的傳令兵所說,傷勢應該無大礙。”李君羨匍匐在地。
不過卻暗暗心驚楊帆居然如此受寵。
李二陛下一臉陰鬱,心頭卻稍稍鬆了一口氣,皺著眉頭問道:“刺客是何身份,可曾抓到?是否有幕後指使之人?”
李君羨有些惶恐,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忠義侯一行已經把刺客全部消滅,刺客的身份全是扶桑人。”
“不過末將進宮之前,已經撒開全部人馬扣留在長安城內的所有扶桑人,隻是還未曾有消息反饋,請陛下恕罪。”
原來,楊帆前往駿揚坊的同時,派了一名親衛前來長安匯報。
畢竟,作為出征的將領,回到京城應該先去兵部報備。
由於事發突然,讓他不得不改道前往駿揚坊,隻得讓親衛前來通報一聲。
當然,楊帆抓到了一名匪首,但他並不打算馬上匯報。
能夠給這些扶桑人提供這麽多的弓弩,幕後之人一定屬於朝中重臣。
如果把俘虜帶到長安羈押,有可能會被殺人滅口。
更主要的是,楊帆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
見李君羨一問三不知,讓李世民愈發生氣,不過卻也能夠理解,畢竟調查也需要時間。
但顯然李君羨調查的方向有問題,李世民不得不提醒:“那弓弩的來曆可曾派人追查?”
大唐對於弓弩這種殺傷力巨大的遠程武器管理極其嚴格,隻在軍中配備,而且產量極少,絕對不允許民間私有。
軍器監生產的每一把弓弩,從製造、流向、回收、甚至報廢都要造冊登記,管理極嚴。
況且,弓弩的製造工藝在民間已經失傳,曆來隻有朝廷能夠生產。
隻要通過弓弩去追查,定能很快找到來源。
李君羨尷尬一笑:“末將本也曾想通過追查弓弩的來曆找出有誰參與,可……可末將怕牽扯甚廣。”
他怎麽會想不到這個?
但想歸想,可若從這方麵入手調查,真要把半個朝廷的官員得罪死死的。
能夠弄到這麽多弓弩,必定牽扯的人不會少。
再說,真要從每年上千柄弓弩中找到刺客所持的弓弩,甚至追根朔源,何其難也?
聽到李君羨的話,李二陛下額頭上的青筋若隱若現,隱隱有爆發的預兆。
作為百騎首領,是為皇帝的一把刀,權力極大,沒想到這時候卻畏首畏尾。
如果連得罪人都不敢,那成立百騎的意義何在。
雖然知道李君羨在忌憚什麽,但這個家夥也太死板了。
隻要尋著蛛絲馬跡調查就行,又不是讓他把涉及的官員抓起來一個個拷問。
看來此人忠誠無比、勇猛有餘,卻不是一個擅長情報組織的人才。
有所得必有所失!
可世界上又有誰在各個領域皆能精通?
這麽想著,李二陛下腦中不由浮現出了楊帆的麵孔,也許那小子能行。
雖然那小子有些混不吝,不過還真是個全才。
不僅能提出改革科舉考試的策略,又能想出一些千奇百怪的發明,更是在軍事上頗有建樹。
不管從哪方麵來說,那小子都做的不錯。
平素這小子心思不少,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可能真是一個搞情報的料。
很快,李二便把這個念頭拋之雲外,因為楊帆那混小子還有更重要的安排,可不能把他當成一個特務頭子培養。
眼前還是得依仗李君羨找到誰是主謀才行。
明目張膽刺殺一名親王和朝廷功勳大將,簡直就是挑釁大唐的天威。
這種行為在李二陛下看來其心可誅,必定要千刀萬剮才行。
如果讓幕後主使逍遙法外,不僅對朝廷來說臉上無光,更是對皇權的挑釁。
若是以後刺客都有心存僥幸,對他這個皇帝下手,那豈不是亂了套?
因此,必須得揪出幕後的凶手繩之以法才能解心頭之恨。
李二陛下才不管你是有什麽身份,什麽地位!
一旦證據確鑿,必將嚴懲不貸。
想到這兒,李二陛下霸氣無倫的說道:“朕準你便宜行事之職,若有人敢不配合調查,可以先斬後奏,格殺勿論,出什麽事有朕頂著,當然,不可挾私報複,否則朕拿你是問。”
“末將定不負陛下所望。”李君羨頓時欣喜不已。
本來此行就是來要一把尚方寶劍的,京城勳貴眾多,有李二陛下這句話他就放心了,做起事來也沒那麽多顧忌。
正想轉身離去,又聽到李二陛下繼續說道:“馬上派人護送兩名太醫前往駿揚坊,朕明天再前去探望!”
“諾!”
李君羨不再停留,大步轉身離去。
他知道今晚又是一個不眠夜,因為他要趕在幕後之人銷毀證據之前把人抓住。
大雪紛飛的夜晚,一個個魅影般的人在長安城內穿梭。
不管是扶桑人還是涉及到弓弩製造和使用的人員全部被秘密監視起來,整個長安城暗流湧動。
李君羨走後,整個甘露殿又安靜了下來。
幾個內侍此時還瑟瑟發抖趴在地上不敢動彈,生怕打斷了李二陛下的思緒而受到懲罰。
半晌後,李二陛下緩緩抬起頭,自言自語地說道:“你說幕後主使之人是誰呢?”
“陛下,會不會是忠義侯上次得罪了扶桑使臣……”老太監王煥貴低眉順眼的說道。
李世民擺了擺手,篤定地道:“不可能,能夠從軍中不知不覺的調出這麽一大批弓弩,扶桑人還沒有這麽大的能奈。”
“陛下聖名,倒是老奴愚頓了”王煥貴拍了一下馬屁,然後又說道:“不過,依老奴看來,此次截殺應該是針對忠義侯去的。”
李世民抬起了腦袋,顯得頗感興趣:“哦,怎麽說?”
因為李二陛下所擔心的是,此次刺殺乃是兄弟倪牆,李二真有些害怕自己的兒子們會重蹈自己的覆轍……
“因為各個皇子都是唐人,即使平時相互有些摩擦,但也不會借助外族的力量。”
作為服伺李世民幾十年的老人,王煥貴當然知道李二陛下擔心的是什麽。
聞言,李世民也讚同的點了點頭,自己的幾個兒子雖然平時明爭暗鬥,但也有著自己的底線,讓他提著的心也稍稍放了下來。
不過李二又對楊帆有些埋怨起來。
這小子平時得罪的人太多了,還真不好猜是誰出手對付他。
如果知道自己無緣無故躺槍,不知楊帆是什麽表情。
雖然不知道李二陛下把自己當成惹是生非的混人。
但前往駿揚坊的楊帆卻是心如烈火。
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下來,大雪紛飛的道路,還有人策馬在雪夜中穿行,馬的嘶叫聲踏碎沉寂的雪地。
“駕……”
雪一直在下,像鵝毛一般紛紛揚揚、鋪天蓋地。
戰馬連同馬背上的親衛口鼻盡皆噴著白氣,身上全副甲胃冷硬如鐵,親衛的臉上有著高原風吹的印記。
雪粘在甲胃上,有徹骨的冰寒,大家的心中卻是暖暖的,因為他們活著回來了。
策馬急馳,楊帆在馬背上抹了一把被寒風凍得發僵的臉,眯起了眼睛。
看著漫天風雪中遠處那一道巍峨雄壯的城牆,心裏湧起一股灼熱的期盼。
駿揚坊,是他在大唐的第一個避風港。
家,有一種難言的歸宿感!
穿透風雪,來到駿揚坊城牆之下。
急促的蹄聲在這寂靜的雪夜裏老遠就傳到城門之上。
駐守關卡處的護衛早早等到城牆的垛口處,一臉防備。
眾護衛運足目力張望著往下看,想要看清是什麽人雪夜疾馳。
當護衛見到楊帆那俊朗的麵龐,馬上驚呼道:“快打開城門,侯爺回來了……”
那飽含激動的聲音在這寒冷的冬夜傳的好遠好遠。
整個駿揚坊一下子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