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剛起床準備去勞作的百姓聞到了空氣中澹澹的血腥味。闌不過,隻要能吃飽,有錢掙,其他的事情和他們沒太大的關係。


    除了城中士兵巡查的力度強了一些,這些百姓還是正常的出工、幹活、領工錢。


    閑聊之時聽到幾大世家造反,無不義憤填膺。楊帆這個大都督給了他們美好生活的期望,他們自然是不想楊帆有事兒。


    而那些沒有親自參與到這件事的一些世家為了害怕楊帆抱複,紛紛以捐資建新城的名義送錢送糧。


    至此,大都督之令莫敢不從。對於這些人的妥協,楊帆並沒有為難。闌他知道世家永遠也消滅不了。


    隻要這些人懂得妥協,隻要用正常的方式去爭取自己的利益,楊帆並不會去為難。


    不過,此次楊帆也用實際行動告訴世家,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的陰謀都是浮雲。


    清點完戰場,楊帆卻沒有勝利之後的喜悅。五十餘名飛騎永遠的失去了生命,一百多人重傷,這損失也太巨大了。


    這些飛騎可是精挑細選挑的勇士,無怨無悔的跟隨自己卻倒在了這裏,心疼啊!


    “收攏每一名兄弟的軀體,登記好姓名、家庭成員……另外,在城中建立英雄塔,本都督要讓他們死得其所。”闌在楊帆看來,再優厚的撫恤也挽回不了手下的性命。


    而他隻能以最大的補償,讓這些勇士死得有價值。更何況,一支部隊想要有戰鬥力,就要有信仰。


    因此,楊帆決定在華亭縣建立的英雄塔來為這些戰死的勇士做紀念。這些人雖然不是為大唐開疆拓土而死,但也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夢想國度而亡。


    楊帆想讓他們被後人所銘記,這裏的美好生活是由這些勇士用生命爭取來的。


    城中變動,連夜交戰,清理戰場,製定善後事宜,即使是楊帆也難掩疲態。


    闌


    “大都督,城內王家、曾家、蔡家嫡係已經被王孝傑將軍斬殺……”


    “投降之人在士兵的看押下全部投到了新城的建設之中……”


    “另外,這幾家的產業還在統計之中,可能還需要幾天時間。”權萬紀大致的進行了匯報。


    “權長史,這些不急,讓大家先回去休息吧,有個好身體才能做事兒。”看著眾人滿臉疲憊,楊帆說道。


    “大都督也要以身體為重啊,若是您出身體有恙,則江南不穩。”權萬紀嘴唇蠕動了幾下,勸了幾句。


    闌本來是想告王孝傑的狀,可又不知道如何開口。見到權萬紀欲言又止,楊帆當然能夠看出他的心思,擺了擺手道:


    “權長史,做好你分內之事就好,其他的本都督自會向陛下交代,此事你不必過問。”


    “諾!”權萬紀歎息一聲,帶著眾人起身告辭。城內幾大世家的消亡,加快了城內的改造,也加快了新城的建設。


    一條條寬闊的水泥道路,一棟棟整齊的房屋,看起來是那麽的舒坦。來往的客商,最能感覺到華亭縣的變化。


    闌以往的華亭縣除了水產比較豐富,此時卻給過往商人一種勃勃生機的景像。


    特別是百姓神色間的滿足,是其他地方的百姓所不具有的。一個繁榮、安定環境,是商人最需要的,他們行走在各地經商,提心吊膽,更渴望一個和平。


    而剿滅世家得到的好處,讓楊帆有些目瞪口呆。這些世家不愧是盤踞在華亭縣幾百年的家族。


    不僅搜到上百萬貫的錢財,他們名下擁有的房產、店鋪、田地更是占據了華亭縣的大半。


    有了這些田地,那些流民和遷來的山越人就不愁沒有田地了。闌雖然楊帆把想把這裏建成經濟中心,但一定數量的田地還是要保證的。


    在華夏百姓的心裏,有屬於自己的田地才會有歸屬感。而三大世家的叛亂,楊帆順勢在官場上進行了一次大清洗。


    雖然把一些無能的世家官員擼了出去,也導致各個位置的人才緊缺了起來。


    雖然有從關中帶來的一些子弟進行填補,但由於大量人口的湧入,導致各個部門人手稀缺。


    而現在城中的學校還沒有開始運轉,人才短缺的現實一時間卻是改變不了。


    楊帆和眾人合計一番,決定放兩個大招以獲取民心。闌


    “招聘令,但凡有才之士,無論士農工商,皆可到大都督招賢館,待考察合格之後會予以錄用。”一紙招聘令,傳到各州縣,令江南嘩然。


    予以重用,那就是做官了。以往做官,需要依附世家,參加科舉考試還要有人舉薦。


    沒想到楊帆直接弄出個招聘令,而且還是麵對士農工商。連最低賤的商人都會重用,一些有識之士當即意識到江南要變天了。


    那些寒門子弟本來隻有依靠世家才能夠出頭,如今楊帆搞這麽一出,簡直是斷了江南世家的未來。


    闌世家之所以這麽猖狂,就是因為人才都掌握在他們手中。由於世家之人對官場的壟斷,也才導致這些人敢跟皇帝叫板。


    而楊帆的招聘令,無疑給底層之人提供了一個台階。特別是工匠和商人,在唐朝是處於最底層的人,地位連普通的百姓都不如。


    工匠一旦在官府上登記造冊,子孫後代連做官的機會都沒有,幾乎形同奴隸。


    而商人也差不多,就算是家產萬貫,仍舊改變不了卑賤的事實。招聘令,對工匠、商人的吸引力比任何人都要大。


    闌莫說是予以重用,隻要得到一官半職,以後就可以抬起頭來走路。楊帆做出這麽大的動作,自然沒有瞞過世家的眼睛。


    他們意識到楊帆這是真的要斷他們這些世家的根。可幾大世家剛剛被滅,根本就沒有人敢出來反抗。


    在楊帆的強勢之下,想要在江南混下去,就隻能乖乖的聽話。不然在華亭縣盤踞幾百年的王、曾、蔡三家就是榜樣。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楊帆除了對華亭縣有掌控力之,對江南其他各州縣的掌控力並不強。


    闌這也是江南世家默認楊帆這種行為的原因。當然,楊帆也知道這種情況,但他根本不著急,溫水煮蛤蟆的道理他懂。


    等到其他州縣的百姓看到華亭縣的改變以後,那時候才是楊帆掌控整個江南的時機。


    反正現在自己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建設江南各地。隻要其他州縣在名義上認同自己這個大都督,按時交納稅賦就行,自己的江南之行就算成功了。


    在楊帆看來,華亭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即使在後世,每一個想占據華夏的侵略者都必須要占領這裏,就是看準了這個未來的大上海絕佳的地理位置。


    闌因為占領這裏,就能長驅直入江寧郡,橫渡長江就可以進入中原。楊帆的打算是,先把華亭縣發展起來,在逐步掌控和聯絡江寧、揚州、泉州……把這些地方打造成東南沿海經濟帶。


    這樣既可以帶動內陸的經濟,又方便自己開辟航線……可如今楊帆最缺少的是各種專業技術人才。


    他很清楚,這些各種專業人才才是生產變革的最大推動者。因此,掃平華亭縣的不穩定因素以後,楊帆就決定招募各種人才為己用。


    闌如果說招聘令一出,如同在水中扔下了一個石頭。那麽,楊帆承包製分田分地的行為就如同在水中扔下了一個炸彈。


    對於這樣的好事兒,華亭縣的百姓奔走相告,臉上滿是喜悅。畢竟,大都督發出公告,不管是流民、山越人、以及本地百姓。


    無論男女老幼,皆可按人口分到田地。這讓大家有些難以置信,尤其是那些良田,畝產可以達到五石,這些一直把持在有權有勢的人手中。


    許多百姓隻能租種或付出勞動力,才能勉強混上一口飯吃。闌給別人種田和為自己種田當然是兩種不一樣的感覺。


    當然,此消息一傳出,反而有很多人質疑事情的真實性,這也導致流言蜚語滿城飛。


    “你們還別不信,前段時間發生了變故,城內幾大世家造反,被大都督剿滅,他們的田地全部被沒收,另外大都督還出錢買下華亭縣的很多田地,打算將田地分給我們,你們可不要隱瞞自家的人口啊,不然會少很多。”一名聽到消息的百姓壓低聲音道。


    “誰相信啊!大都督又不是傻子,怎麽會自己出錢對咱們這些不相幹的人這麽好,再說,收繳的土地一般不是都分給手下的官員麽,以前也是這麽幹的,更何況,那麽多田地,他舍得嗎?”有人反駁道。


    “一看你就沒有去大都督那裏做過事兒,你去問問去建新城的人,一日三餐至少有一頓的葷菜,而且每天有50文錢,放在以前你碰到過這樣的好事嗎?再說,大都督說了,這是承包製分田地,這田地並不能讓我們自由買賣,隻是免費給咱們種。”


    “即使是免費種也是一大筆收入啊,公告中不是保證,隻要大家認真管理田地,大都督永遠不會收回嗎?大都督一言九鼎,難道還會騙我們。”闌


    “我也聽說了,我可是從江寧過來的,隻要入籍華亭縣,就能分到了田地,以後媳婦種地,我出去務工,那好日子就來了。”雖然百姓不懂得承包製分田分地是什麽意思,但仍舊擋不住想要去試試的心情。


    春耕馬上就開始了,如果能分到幾畝地,那就更好了,來年說不定還會有餘糧。


    按照人口承包製分田地,是楊帆一力主張的。華亭縣的情況,讓他有些不敢相信,基本上所有的良田都在幾大家族手中。


    百姓擁有的隻是一些貧瘠、偏僻的土地。這些百姓每年種田繳稅之後,餘糧並無多,隻能靠打魚或給世家種地才能勉強養活一家人,生活極為艱難。


    闌責任製承包土地,雖然百姓沒有土地的買賣權力,但卻可以免費種植,絕對開了曆史之先河。


    權萬紀感覺自己的心髒有些承受不了。自家大都督也不知道從哪裏學來的,好像每一件事都是在和世家鬥爭。


    可以預見,一旦真的把土地承包給百姓,那對天下世家的衝擊有多大。


    畢竟,其他州縣的百姓知道,誰還肯為那些世家種田?如果說剿滅華亭縣的世家,其他地方的世家可以不在意。


    那些將田地分給平頭百姓,那些世家絕對會反彈。闌畢竟那些世家會害怕楊帆也在其他州縣這麽做。


    “你們不必勸了,按照我說的做,在本都督治下,就得這麽幹,大家跟隨我、支持我是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吃一口飽飯,如果這都不能滿足他們,我還配當大都督麽,至於那些世家如何想,不必理會,總不能什麽好處都讓世家占了吧。”楊帆的話語,讓場內的人一陣感概,他們自然很清楚百姓最渴望的是什麽。


    但楊帆也必然會成為江南士族心中的一根刺。見大家沒有反對,楊帆繼續說道:


    “以後大都府麾下的士兵除了淘汰的,為終身製,陣亡者,撫恤金1000貫,分與其家人的田地翻倍,無需賦稅,傷殘者,由大都督府供養其生活及撫養其老幼至成年,凡是當兵者,家人無需賦稅。”如果說剛才給百姓分田地是為了籠絡人心,那麽此項政策則讓在場的軍士無語凝噎。


    他們甚至可以想象士兵們的興奮模樣。闌當兵是為了什麽?保家衛國?


    那隻是官麵話罷了!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謀一個活路。楊帆如此優厚的條件,哪個士兵敢不效命。


    大家知道,此舉一出,再也沒有人能夠策反大都督府的將士。


    “好了,誰有意見就說,沒有的話就這麽定了。”楊帆環視一眼眾人。闌權萬紀嘴角動了動。


    本想說這有違大唐軍製,可看著眾將領興奮的模樣,他毫不懷疑如果自己提出不同的意見,這些武將會吃了自己。


    楊帆絲毫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多麽的驚世駭俗。既然決定軍人職業化,那待遇必須是最好的。


    隻有讓大家以當兵為自豪,才會有奮鬥的目標。一支軍隊要想有戰鬥力,就要讓他們無所擔憂,楊帆要做的就是讓麾下的將士敢於麵對任何人。


    消息傳播的速度很快。闌不消幾日,華亭縣所有的百姓都得知曉了消息,甚至很快傳到了其他州縣。


    “凡華亭縣百姓,每人可以分得良田半畝,中田一畝,下田二畝我家有四口人,就會分到二畝良田,四畝中田,八畝的下田,看來今年不會餓肚子了。”一名百姓掰著手算到,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


    雖然之前他家的田地被征收了,不僅得到了補償。如今分到的田地明顯更多,其中還有兩畝良田,四畝中田,簡直是意外之喜。


    百姓追求的東西很樸實,隻要能夠吃飽穿暖就行。


    “你這算什麽,沒看到那王老二家,以前沒想到他家小子隻會舞刀弄槍,聽說這次直接被征召當兵,分到了四畝良田,十幾畝的中田,而且不用賦稅。”闌旁邊的百姓驚呆了,同樣的人口,居比自己多了幾倍的田地,還不用賦稅,這意味著收到的糧食都是自己的。


    “還有這樣的好事,我家小子也在當府兵怎麽沒有!”


    “嗬嗬,府兵又不是為大都督服務的職業兵,當然沒有了,據說,隻要有專業技能的,一旦大都督府聘用,也可以多分到田地。”


    “我家老大有打鐵的好手藝,不知道會不會要,要不讓他去試試?”


    “當然可以,大都督不是說了嗎,隻要有一技之長的都行,聽說還有很多商人都去了呢!”如果說分田對百姓的衝擊很大,那麽當兵或有各種技能的人的待遇讓所有百姓沸騰了。


    隻要家中有人當兵,就不需要賦稅,隻要有技能的就能多分田地,這簡直是大福利。


    闌一傳十,十傳百……每個人都想讓有一技之長的親戚朋友趕緊去大都督應征。


    這些政策,不僅讓楊帆治下的士兵訓練的更加刻苦,也為新城的建設帶來了許多的工匠和人才。


    當然,眾多人員的流入也為華亭縣提供了無限的生機和潛力。在楊帆的大刀闊斧改革之下,整個華亭縣軍民一心,可謂是一天一個變化。


    至此,整個華亭縣楊帆令出法隨,再也沒有一絲反對的聲音。大改革也讓華亭縣進入了新的時代。


    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