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楊帆不會讓黃萬喜這麽輕易就死掉,等要壓榨出他的最後一絲價值。


    想到這兒,楊帆冷冷的看了黃萬喜一眼,沉聲說道:“黃萬喜,你想花錢了事?你能出多少錢?”


    聞言,黃萬喜以為還有轉機,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不顧形象的跪倒在地,大叫道:“大都督,隻要你法外開恩,在下回去以後,定然會送來兩萬貫的安家費給死去的巡防兵家屬。”


    “另外,我黃萬喜願捐獻5萬貫錢財為華亭縣的建設做貢獻,你看可好?”


    楊帆摸了摸下巴:“嗬嗬,兩萬貫買兩條人命,還真值呀,大都督府給陣亡士兵的撫恤金都沒有這麽多呢!嘖嘖嘖,一出手就是五萬貫的捐贈,你黃家還真有錢!”


    自言自語中,好像真的心動了一般。


    隨之頓了頓又說道:“那酒樓內的酒菜錢呢,你不僅損壞了酒樓的東西,還把酒樓掌櫃的腿給打折了,客人也嚇走了,這筆帳該怎麽算?”


    “我賠,我再出3萬貫如何?”


    “什麽時候給?”


    “稍後就給!”


    楊帆並沒有立即答應,而是說道:“本都督憑什麽相信你?”


    “大都督想怎麽辦?”黃萬喜趕緊問道。


    “你寫個欠條吧,本都督讓手下去取。”


    “行!”


    很快,黃萬喜便爽快的寫下了一張10萬貫的欠條。


    楊帆讓人檢查沒有什麽問題後,揮手讓席君買帶人前去討要。


    看到楊帆的這般操作,在場的官員有些搞不懂了。


    這與楊帆剛剛的態度完全不同呀?


    難道大都督真是見錢眼開之人?


    還是大都督忌憚黃家的勢力?


    眾人的頭腦有些發懵,但按照自家大都督以往的行事風格,可不是這種見錢眼開、膽小怕事之人。


    翟長孫正想上前詢問,卻被蘇定方偷偷拉住了。


    在蘇定方看來,楊帆這麽做必然有他的理由,這是對楊帆盲目的自信。


    在場的官員大多也是與蘇定方一樣的想法。


    反應過來,翟長孫為自己的魯莽行為有些羞愧。


    幸好沒有出言質疑,否則丟臉丟大發了。


    轉念一想,更覺得自家大都督另有打算。


    畢竟,楊帆“愛兵如子”可不是吹出來的。


    他絕對不會為了那三瓜兩棗而眼睜睜看著兩個士卒失去生命而無動於衷。


    見到沒有官員出言反對,楊帆也讓人前去要錢,黃萬喜的心總算落了下來。


    甚至心頭美的不行!


    在他看來,楊帆既然收錢了,很快就會把他放掉。


    果然有錢能使鬼推磨啊!


    越想越興奮,黃萬喜的心頭大定,有些趾高氣昂的說道:“大都督,既然事情已經處理妥當,什麽時候把我們放了?”


    說完,還大大咧咧找了一把椅子直接坐下。


    看著黃萬喜天真的樣子,楊帆眼中閃過一絲譏諷。


    這家夥居然還想著全身而退,想的也太美了。


    真以為自己為了錢而不顧屬下的性命?


    看到楊帆臉上滿是譏諷,黃萬喜心裏不由咯噔一聲。


    還沒等他想明白哪裏出了問題,卻見楊帆大手一揮,大喝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此乃人間至理,爾等無法無天,無端向巡防衛出手,且將兩名士卒殺死,此乃天怒人怨之舉,根據大唐律,應斬首示眾,本都督決定,明日午時,在城西郊外當場斬首示眾。”


    聽到這番話,本來坐在椅子的黃萬喜再也支撐不住,直接癱軟在地,黃金液流了一地。


    幾名仆人也嚇出了黃白之物,整個大廳升起一股異味。


    但黃萬喜還是不死心。


    在他看來,自己不是賠錢了嗎?


    怎麽還要被砍頭?


    於是哭哭啼啼的問道:“大都督,你可不能說話不算話啊,你不是說賠錢就放人嗎。”


    楊帆臉色一沉,大喝道:“本都督什麽時候說賠錢就要,把你放了,莫說你們殺人了,就算隻是吃飯賴帳,那也是擾亂市場秩序,需要受到懲罰。”


    “嗬嗬,難道你以為自己是士族子弟就可以淩駕於律法之上?在本都督治下,但凡是違法亂紀者,一視同仁,沒有身份貴賤之分。”


    剛剛之所以開口要錢,其實相當另一個時空死刑犯執行槍決,讓家屬出子彈費一樣,這是殺人誅心。


    是要警告那些違法者,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再說了,賠償的那些錢,也是黃萬喜應該出的。


    自始至終,楊帆可從來沒有答應要放了黃萬喜。


    聽到楊帆的裁定,場內眾人心中皆是一凜。


    恐怕這才是今日楊帆將眾人召集起來的用意。


    這可不僅僅是商議如何處置黃萬喜,同時也是告誡所有人,但凡是以權欺人,皆會受到律法懲處。


    處罰公告一出,滿城百姓議論紛紛。


    黃萬喜在酒樓內的威風,此時全部化成了悲劇。


    城西郊外,聚集的百姓恐怕有上萬之眾。


    前日迎客樓內發生的事情在城內傳的很快。


    隻是百姓沒想到官府的處置這麽迅速。


    第二天便在城內張貼了告示,第三天就將在城內作亂的人繩之以法。


    當然,城內的百姓更多的是對黃萬喜這位世家子弟身份的議論。


    雖然百姓都相信楊帆會懲罰行凶者,但真沒想到會直接把黃萬喜這個世家子弟砍了。


    當然,城內的百姓並未覺得楊帆的處置很殘暴,反而舉雙手讚成。


    百姓屬於最底層的人物,他們當然希望生活的地方是公平、安定的。


    因此,當黃萬喜一行被斬殺之後,不知是誰帶頭,百姓呼聲震天。


    這一刻,楊帆這個大都督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一下子變得更加高大了。


    如果說以前楊帆讓百姓吃飽穿暖,讓大家感恩戴德。


    那麽現在安全的保障讓百姓心頭生出了對華亭縣的歸屬感。


    當處罰結果以後,蕭然心頭一直難以平靜。


    楊帆竟然真的因為兩名底層的士兵而處置了黃萬喜,而且是全殺了。


    要知道,這很有可能會激起江南士族的激烈反抗。


    真不知道楊帆這位大都督需要何等的魄力才能做到。


    若放在其他地方,斷然不會如此魯莽,偏偏楊帆選擇了這樣做。


    而且是大張旗鼓的做,甚至告知全城。


    百姓的歡呼,似乎讓蕭然意識到了什麽。


    他不由臉色微變,驀然想到了蕭瑀回長安交代的話。


    “少惹楊帆,否則後悔莫及!”


    “楊帆曾說,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如果蕭家能夠傍上這樣的人,以後定能更上一層樓。”


    ……


    以前蕭然對這些話有些不以為然,現在突然有些理解。


    此時蕭然有些頹敗。


    原本仗著蕭家的底蘊,蕭然根本不把楊帆放在眼裏。


    認為楊帆這個大都督不過是憑運氣、靠女人才上位的。


    現在看來,是他自己眼拙了。


    楊帆如此獲取民心的做派,簡直就是斷了世家的根啊!


    若沒有這些底層百姓的支持,再雄厚的世家也是無根浮萍。


    一股危機感不由從心裏升起。


    蕭然顧不得這麽多,再也沒有留在華亭縣的心思,他得把這個消息和想法告知家族裏的族老。


    如果再用以前高高在上,亦或者冷眼旁觀的態度去對待楊帆,那麽距蕭家的敗落也就不遠了。


    ……


    黃萬喜等人被砍頭示眾,也讓一眾世家子弟惶惶不安終日,甚至很多喜歡惹事的世家子弟直接被禁足。


    對於各方的反應,楊帆並沒有放在心上,現在最主要的是多抽時間陪同自己的女人。


    畢竟,孕婦是容易產生焦慮症的。


    更何況,如今華亭縣的建設已經逐漸步入了正軌。


    隻要按部就班,一定能夠打造成為一座堪比長安的新興城市。


    雖然華亭縣可能比長安差了些底蘊,但絕對後勁十足。


    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各種資源優勢,華亭縣的發展前景都遠遠大於長安。


    等到以後以華亭縣為中心,連接江寧(後世的南京)、揚州……


    那麽,一個新興的長江三角經濟帶雛形就已經形成。


    按照楊帆的設想,江南地區依靠商業、工業崛起。


    依靠商人帶動經濟繁榮,並非華夏千古傳承的農耕。


    正當楊帆在府邸花園陪同自己女人遊玩的時候,席君買走了進來。


    “公爺,權長史求見。”


    楊帆讓幾名侍女帶幾女先行遊玩,這才開口說道:“把他帶到書房來。”


    很快,權萬紀便在席君買帶領下來到了書房。


    雖然權萬紀是長史,但楊帆的書房他還是第一次來。


    畢竟,平時楊帆辦公的時候都在大都督府辦公區。


    行禮之後,權萬紀抬頭看到房間內一排排書籍,也是微微出神。


    他真沒想到楊帆的書房裏居然收藏了這麽多的書。


    不過,一想到楊帆的才華以及在士林之中的名聲,有這麽多書也就不奇怪了。


    雖然權萬紀很想看看楊帆書房內到底是什麽書籍,但卻不好開口,一時間楞了神。


    見到權萬紀一進來,眼睛就直愣愣的盯著自己的書架,楊帆不由笑了笑。


    古代文人愛書,這種心如貓抓在心裏絕對不是後世的學者專家教授能夠理解的。


    對於自己的藏書,楊帆還是很有自信的。


    自從發明了印刷術,楊帆幾乎把所有能夠找到的書籍都拓印了一遍,還有很多還沒有擺上來呢!


    不過,現在可不是探討藏書的時候,於是楊帆笑著說道:“權長史,這裏的藏書以後你可以隨時過來借閱,咱們還是說正事吧,你此來不知所為何事?”


    楊帆很滿意權長權見到這些書之後的反應。


    因為這種人很純粹,也更能讓楊帆放心使用。


    感覺到楊帆的語氣中的調侃,權萬紀苦笑著道:“看到大都督這麽多的書,屬下倒是想前來借閱,可惜我沒有分身術呀。”


    “前些時候大都督讓屬下根據大唐律製定符合江南民風民俗的法律法規,即使有大都督的建議和初稿,但現在也都沒有完善呢!”


    “更主要的是,屬下考察了華亭縣所有的官員,根本沒有合適的官員能夠勝任和執行這項工作,屬下難呀,所以前來向大都督求助,請您幫忙解決。”


    聽到權萬紀居然向自己討要人才,楊帆一陣頭大。


    雖然決定要完善江南的地方法律法規,楊帆還真想不出有誰能夠勝任。


    狄仁傑雖然腦筋轉的很快,但卻不適合這項工作,畢竟年紀小,鎮不住場子。


    況且,法律的製定和實施需要一個嚴謹且不怕得罪人的人才才能夠勝任。


    如今大唐沒有完善的培訓機製,這樣的人才太少了。


    想到這兒,楊帆雙手一攤,無奈道:“本都督也一直在華亭縣這一畝三分地,想要找這樣的人才,某也沒辦法呀,要不,你們克服克服困難……”


    看到楊帆又想當甩手掌櫃,權萬紀急了。


    若是其他的人才,倒也可以提拔一些人將就用。


    可權萬紀很清楚楊帆對於江南法規的重視程度,隻能再次說道:“我們倒是想克服,法律法規能否得到徹底落實是件嚴肅的事,屬下總不能隨便找一個人吧?”


    “若真如此,這是對江南的不負責,是對江南百姓的不負責,更愧對大都督的信任,要不……大都督請奏陛下,向朝廷討要一些人才?”


    聽到權萬紀的建議,楊帆陷入了兩難。


    如果向李二陛下要人,絕對是能夠要到的,但誰知道能不能夠接受自己的思想?


    一旦李二派來一個老古董,思想固化,反而會阻礙自己在江南的規劃。


    一時間,楊帆沉默了。


    最後,楊帆還是決定再等等,如果真沒有合適的人才,再請奏。


    “咳咳,權長史啊,此事不急,你們先把法律法規完善了再說,至於人才,咱們再一起想辦法,咱們的招賢館不是還是開著的嗎?你去打聽打聽,看有沒有合適的人才。”


    聽到這話,權萬紀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勸道:“此事事關重大,關係著江南地區的平穩發展,要不大都督抽個時間去招賢館看看,亦或者從官員中選拔也行,哎呀,屬下還有事,就先告退了。”


    說完,權萬紀匆忙告退。


    對於楊帆的信任,權萬紀很是感動。


    但這個職位實在太重要了,權萬紀不能沒有自知之明。


    今天之所以前來,也是想把選擇權交給楊帆。


    看著逃也似的權萬紀,楊帆不由笑罵道:“真是老滑頭!”


    楊帆當然理解權萬紀這是在避閑。


    負責地方法規的實施,完善和執行……


    這個職位的官員相當於後世公安、法院的一把手領導,權萬紀很清楚這個職位的重要性,所以才特意讓楊帆自己選人。


    要知道,華亭縣人才即使再稀缺,還是能夠找人上去頂一頂的。


    不過,誰是最合適人選還真讓楊帆有些頭疼。


    如今華亭縣屬於大發展時期,各項法律法規要隨著建設推進而有所改變。


    那麽,這個人既要有能力,又要能跟上自己的思維。


    真是難啊!


    楊帆有些後悔,早知道就從長安多坑一些人才過來了。


    思考了半天,楊帆也沒有個頭緒,隻能暫且放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