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江南比較多雨。


    連續兩日,毛毛細雨悄悄無聲地飄落著,像是無數蠶娘吐出的銀絲。


    大都督府辦公區“廉政督查室”內氤氳著淡淡的茶香。


    爐子裏的蜂窩煤燃得正旺,不斷驅散著清冷的濕氣。


    熱茶飄香,品茗讀書,在這個濕冷的天氣,分外愜意悠閑。


    隻可惜,上官儀自從來到這個值房內,由於事情實在太多,連家都沒有時間回去,自然沒有時間在這樣的環境內悠閑讀書。


    不過,微澀的茶水卻上官儀一下子喜歡上了這樣的味道,因為茶水能讓他提神。


    當然,雖然這些天過得很忙碌,但上官儀卻樂在其中。


    畢竟,以前他是一個連落腳點都沒有的落魄書生。


    如今起碼不用再為生活而操勞和奔波。


    最主要的是,現在的他是督查室的督查使,妥妥的一名五品官員。


    要知道,即使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想要混到五品官員的位置,最快也得十幾年的時間。


    而上官儀一下子就實現了,可謂是一步登天。


    因此,他很珍惜現在的機會。


    當然,他也知道這一切都是楊帆給他的。


    對於楊帆的提拔,上官儀那是感恩戴德。


    為了不讓楊帆失望,工作上上官儀一絲不苟,甚至有些不留情麵。


    這讓整個華亭縣的官員、商賈變得提心吊膽。


    甚至很多人聯名向楊帆舉報上官儀的‘惡行’。


    官員怨聲載道,商人也被嚴苛的要求苦不堪言……


    這也是今日楊帆來到督查室的原因。


    看著坐在對麵的楊帆,上官儀眼中滿是感激。


    隻是上官儀有些不明白楊帆今天來的目的是什麽。


    因為,楊帆來了之後一句話沒說,反而直接坐在椅子上看書。


    這讓摸不著頭腦的上官儀有些坐立不安,生怕自己做得不好而讓楊帆失望。


    仔細回想這段時間以來的事情,感覺並沒有什麽紕漏,這才稍稍舒了一口氣。


    值房裏寂靜無聲,唯有楊帆翻書的沙沙聲以及茶壺中茶水咕嚕咕嚕的聲音。


    良久,楊帆才從書冊中抬起頭,看了一眼有些坐立不安的上官儀,說道:“遊韶啊,聖人孔子強調仁義道德,反對官員貪汙腐敗,提倡廉政清明,荀子提出‘行賄者殺,受賄者死’等嚴厲的法律,你認為真的可取麽?”


    上官儀不解的望著楊帆,問道:“大都督,難道這也有錯麽?”


    一直受到儒家熏陶的上官儀,自然對於儒家這套廉政學說很是讚同。


    可他從楊帆的語氣中卻聽出對這套思想的質疑,讓他有些惶然起來。


    楊帆放下了書冊,笑道:“聖人之言當然沒錯,但如果隻是按照字麵上的意思去理解和執行,那麽就很容易曲解了其中之意,畢竟,法是人執行的,孔子也說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上官儀茫然抬頭:“請大都督明示!”


    楊帆喃喃自語:“為人處事,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剛柔並濟,無欲則剛,本都督認為,為官之道也是同樣的道理,為官不怕貪,就怕不做事,為商者,不怕他掙錢,就怕他不來……”


    對於楊帆這樣有些大逆不道的看法,上官儀顯然不讚同,瞪著眼駁文道:“這是什麽歪道理?貪官乃國之蝕蟲,人人得而誅之!清官為民造福,廉潔奉公,乃萬民之福祉,商人更是隻會逐利,公爺豈能本末倒置,不辨是非?”上官儀氣呼呼說道,兩眼大張,指手劃腳,顯得激動非常。


    要不是良好的修養,上官儀真想上前將這位公爺的腦袋敲開,看看是不是在胡言亂語。


    楊帆笑而不語!


    他當然支持廉政,如果手下的官員全是清官,他當然喜於樂見。


    可現實是殘酷的,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生產力情況下,根本杜絕不了。


    當然,並不是說楊帆支持貪腐,而是無奈之舉。


    在楊帆看來,在物質和社會生產力沒有發展到極致之時,貪腐永遠是清掃不盡的。


    比如,明朝時期,太祖皇帝對貪官實行剝皮法,手段夠殘酷吧!


    可這真的能夠杜絕得了貪腐的風氣麽。


    其實不然,反而讓這股風氣在陰暗處越積越重。


    畢竟,官員也是人,他們也要活著。


    更何況,官員還有那麽多的仆從要養,太祖皇帝想要用微薄的薪水讓官員清正廉潔,這怎麽可能?


    在這樣極大的壓迫下,也許官員不能敢明目張膽貪腐,但總會想盡各種辦法去糊弄和尋找途徑。


    反而導致這些人聯合起來,一門心思考慮怎麽去貪腐錢財,對於百姓的死活根本不管不顧,造成更大的影響。


    甚至,楊帆認為明朝之所以滅亡,與貪腐一直藏在暗處得不到解決有著極大的關係。


    當然與關閉海關,抑製商業的發展也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這樣的道理楊帆卻不能說出來。


    因為,古人根本不能夠理解,這與見識有著極大的關係。


    這也是楊帆為什麽要敲打上官儀的原因。


    在楊帆看來,上官儀正直有原則,這絕對是好事,也能夠成為一個好官。


    但也有可能好心辦壞事兒。


    畢竟,這樣的人實在太一根筋了,一旦認定,就很容易鑽牛角尖。


    從上官儀明目張膽硬懟自己來看,就能夠知道上官儀的性格。


    這也難怪在原曆史中上官儀被武則天滿門抄斬。


    楊帆雖然希望自己的官員廉政,但卻不希望有一個時時刻刻找自己麻煩的官員存在。


    楊帆可不是受虐狂!


    如今上官儀剛入官場,如果能夠稍稍改變他的思維,定然是一個很好用的人才。


    因此,楊帆決定循循善誘。


    對於上官儀的質疑,楊帆並未生氣,反而再次問道:“那遊韶你說說,到底是一個端正守行、迂腐無能的官吏對百姓有好處,還是一個有少許貪墨卻事事盡力為百姓做事的官員對百姓有好處?”


    “這……”上官儀啞口無言,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


    一個官員端正守行,當然是好事兒,可若一件實事都不幹,這樣素餐屍位的官員又有何用處?


    那還真不如有些許貪腐,真心實意為百姓做事的官員。


    但這樣的悖論又完全顛覆了上官儀的認知,讓他一時間不能接受。


    楊帆伸個懶腰,笑道:“遊韶啊,人至清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有些事情,隻要不觸及底線即可,你說呢?”


    這話應該出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


    意思是說,水過於清澈,魚兒就無處藏身;人過分計較,別人就很難與他相處……


    如今華亭縣正處於大發展時期,官員和商人有少許的瑕疵楊帆還是能夠容忍的。


    這是發展中不可避免的事情。


    楊帆讓上官儀掌管督查室,可不想他一味的一根筋讓自己無人可用,甚至沒有人敢來華亭縣投資。


    上官儀想了想說道:“大都督,如果真是這樣,那咱們又該如何為官?”


    不可否認,上官儀是很聰明的,


    現在他有些能夠理解楊帆今天來的目的。


    隻是兩種觀念的衝擊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楊帆聳聳肩,輕描淡寫的說道:“為官當然清正廉潔為好,但世界上哪有完人?隻要是人都有私心,都有私欲,但本都督想提醒你的是,這世間絕非隻有黑白,而是充盈著太多的灰色,甚至這灰色占據著絕大一部分,隻要這灰色不完全變黑,則隻需要敲打一番即可。”


    “下官受教!”上官儀沉吟半晌後,苦笑道。


    看來這段時間大動幹戈,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


    這也讓他有些懷疑,難道自家大都督也是一個隻注重形式的官員麽?


    看著上官儀的樣子,楊帆站起身拿起筆,說道:“送你一副字吧,可以把它當為官員的準則,但這隻是最高的要求!”


    既然上官儀已經理解了自己的意思,楊帆當然適可而止。


    可不能讓這樣的好苗子變成腹黑的官場老油條。


    更主要的是,楊帆知道需要一些時間讓上官儀去適應和理解。


    聽到楊帆的話,站在一旁的上官儀一臉期盼。


    對於楊帆的字,上官儀那可是慕名已久,今日有機會一見當然欣喜若狂。


    這是一名文人對於知識、文化的尊重和愛慕。


    楊帆笑了笑,揮手而出: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這句話出自明朝郭允禮的《官箴》,楊帆很讚同。


    雖然楊帆想改變上官儀一根筋的做派,但還是怕他因為自己的一番話而黑化。


    所以,楊帆把這些警言送給了他。


    楊帆最為擅長瘦金體,筆畫清秀,間架方正,字體顯得優美動人,又不失莊重清晰,可謂字如其言,字字警醒。


    它詮釋為官之本最重要的莫過於兩點:一是公,二是廉……


    意思很明了。


    下屬敬畏我,不在於我是否嚴厲而在於我是否廉潔;


    百姓擁護我,不在於我是否有才幹而在於我辦事是否公正。


    做事公正則百姓不敢輕慢,廉潔則下屬不敢欺蒙。


    處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潔才能樹立權威。


    短短的幾十字,上官儀卻從其中陡然頓悟。


    原來自家的大都督並不反對手下清正廉潔,也不反對自己做事,隻是要讓自己懂得變通一些。


    從中,上官儀也感悟到其實做一個好官並不難,唯公正、廉潔而已。


    但做一個廉政的好官真的不難麽?


    上官儀又有些懷疑!


    見上官儀一臉欽佩,楊帆笑問道:“有何感想?”


    上官儀讚歎道:“大都督這些話字字珠璣,看似簡單,做到卻是殊為不易。”


    楊帆嗬嗬一笑:“遊韶,咱們共勉吧!那麽,你認為士農工商排名的說辭是否有失偏頗呢?”


    “呃……”上官儀怔了怔,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顯然,他已經了解了楊帆的用意,就是在引導自己。


    如果說原先上官儀對楊帆的說法有些微議,但現在他不敢輕易定論。


    士農工商的說辭其實在儒家學派中由來已久,可這真的正確嗎?


    這段時間在華亭縣的見識,讓上官儀不敢馬上下定論,也沒有了剛才的強勢。


    既然上官議懂得了自己思考,楊帆笑著說道:“走,今天本都督帶你出去轉轉……”


    上官儀站起身,說道:“屬下遵命!”


    雖然手上還有很多事情,但上官儀並沒有拒絕。


    他倒想看看,楊帆用什麽來反駁曆朝曆代默認的規矩。


    看到上官儀有些不服氣的樣子,楊帆撇撇嘴,也不多說,開門走了出去。


    上官儀跟上走了兩步,又退了回去。


    用爐鉤子將爐膛裏的蜂窩爐輕輕一轉,蜂窩爐的灶口就關了。


    空氣不通,火焰便小,如此一來,能夠節約用煤。


    ……


    華亭縣一天一個變化,但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華亭縣內的農貿市場。


    因為,這個農貿市場與百姓的飯碗息息相關。


    華亭縣多為沼澤、灘塗地,和其他江南地區比起來並不適用於龍耕。


    因此,這裏的百姓自古以來都是以捕魚為生。


    在大唐,江南地區海匪橫行,漁民過得水深火熱,飽一頓,餓一頓也是經常有的事兒。


    自從楊帆來到江南,把海匪清掃幹淨,漁民的魚獲也多了起來。


    獲得的魚多了,自然吃不完。


    而華亭縣的農貿市場讓這些漁民多出來的魚獲能夠賣上一些錢財。


    特別是華亭縣大都督楊帆注重商貿,很多外來的商賈前來華亭縣進行交易,漁民的荷包也逐漸鼓了起來。


    要是沒有意外的話,今年大家在除夕之日定能過個好年。


    可惜這樣的好景不長,因為這段時間很少有商賈來買他們的魚貨了,導致很多漁民的魚隻能扔掉。


    之所以商賈不前來收魚,並不是大家都不喜歡吃魚了。


    據說,是有一些人向大都督府的督查室舉報,有商人故意壓低價格收購,導致那些商人直接被督查室給懲處和罰款了。


    所以,很多商人再也不敢前來收購。


    畢竟,其他地方也有魚賣,隻是沒有華亭縣的集中吧。


    華亭縣的價格貴,這些商人當然不想前來這裏收購。


    可一旦壓低價格,又很容易受到懲罰,也導致收魚的商賈少了起來。


    這種情況導致華亭縣的漁民有些苦不堪言。


    畢竟,這些魚沒有經過處理,根本放不了幾天就會爛掉,這讓漁民心疼不已。


    畢竟,這可是辛辛苦苦從海裏捕來的。


    再說,如果賣不出去,靠打魚為生的他們如何養家糊口?


    當然,漁民還是很願意把這些魚全部處理掉的。


    畢竟,收獲的魚多了,價格低一點也比以前價格高的時候多出三成的收入。


    說大都督府督察室多管閑事吧!


    可這一切都是為大家好,大家又能埋怨什麽呢。


    隻是大家有些想不通,為何會發生這樣矛盾的事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