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眾人的分析,楊帆笑而不語。


    本以為掰回一局的月長峰有些惱了,問道:“難道你覺得老夫說錯了,還是說你有絕地反擊的招數?”


    見到楊帆還是悠閑的喝著茶水,月老頭拍拍桌子,憤然道:“你小子到底打著什麽鬼主意,還不趕緊道來?”


    此時李泰幾人也是滿是期待的看著楊帆,想要看他如何解決。


    知道不能逗下去,楊帆開口解釋道:“你們不是說了嗎,隻是錢幣不夠而已。”


    “你們所擔心的,隻是那些世家不肯把錢幣拿出來,而是拿出一些無關緊要的田產和房舍,讓大唐皇家銀行成為一個笑話。”


    “大家不要忘了,雖然咱們缺少銅幣,但根本不缺銀子,扶桑國每年可以提供上千萬貫的白銀,有這些白銀作為儲存,咱們至少可以印製上千萬貫價值的紙幣。”


    “另外,即使那些田地和房屋不值錢,但咱們按照價值1/3等額印製紙幣,應該也不會導致通貨膨脹吧。”


    “等到來年,石見銀礦的銀子運來,咱們又可以置換出來變成紙幣。”


    “與此同時,我已經向陛下稟報,以後在江南進行交易和消費,都隻能用大唐皇家銀行所發行出來的紙幣,過渡期為三個月。”


    “你們想想,如果這些世家知道自己儲存在家裏的錢幣以後很可能用不了,你說他們會不會運來變現?亦或者直接支付此次的競拍費用。”


    月長峰一頭霧水,一臉迷茫的看向其他人,他根本不知道還有一個年產值上千萬貫的銀礦存在。


    倒不是這老頭孤陋寡聞,而是這座銀礦遠在扶桑,如果不是特別關注的人根本不知道。


    況且,即使知道也不會想到石見銀礦每年能夠產值上千萬貫以上。


    其實,石見銀礦的大開發,楊帆已經預見如此大量的銀子流入市場,必定會導致銀子價格的下降。


    因為這是市場規律所決定的。


    楊帆早想到了另外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就是利用大唐皇家銀行成立的機會,把這些銀子作為等價儲存貨幣,用來製造等價的紙幣。


    如此一來,即使那些世家想要從中作梗,不肯把手中的錢財拿出來,他也能夠輕鬆應對。


    另外,楊帆這麽多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統一貨幣。


    華夏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因為沒有統一的金融機構,致使長期存在的多元化貨幣製和多種貨幣混合流通狀況。


    而大唐皇家銀行的建立,就避免了這種現象的發生。


    一旦紙幣在江南推行,並能得到很好的執行。


    方便、快捷的貨幣運用方式必能得到百姓的擁護。


    當然,這種經濟運行方式,對於這時候的人實在過於深奧。


    因此,楊帆並沒有深入解釋。


    畢竟,你去跟一群古人說,有勞動價值的貨幣才不會引起通貨膨脹。


    誰知道什麽是通貨膨脹呀?


    不過,雖然楊帆隻是粗略解釋,在場的都是聰明人。


    雖然不明白裏麵的道道,但覺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但月長峰顯然很不服氣,畢竟他們月氏一直自詡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怎能輕易認輸。


    於是月老頭硬著頭皮再次反駁道:“哼,雖然你有辦法解決錢幣的問題,但你以為那些世家抵押了房產和田產,他們就會這麽輕易的交出來,哼,你想得美。大唐十道,除了江南道,其他道的世家,難道你敢派兵前往把那些田地、房屋全部收回不成?即使你想,大唐皇帝也不允許你這麽做”


    楊帆不以為然的笑了笑,說道:“本都督管江南道便可,其他的關我何事?”


    “什麽意思?難道你就放任其他道的世家坑你?”月長峰滿臉疑惑。


    楊帆並沒有回答,而是看向了李泰。


    此時李泰一臉震驚,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楊帆。


    本來他還有些想不明白,為什麽楊帆會把大唐其他道世家所競拍的錢財,全部送給朝廷,還讓他親自送去長安。


    原來是在這裏埋坑啊!


    這家夥早就算到了這些錢財、田產、房舍不好收取。


    這才把這一部分送給皇帝,同時把皇帝拉下水。


    楊帆的意思很明顯。


    錢財他已經掙到了,契約也有,你這個皇帝有能力就把這些錢收回來,沒有能力就不要怪我了。


    李二這些年本來就是個窮逼,麵對如此大的一塊誘惑,他會放棄嗎?


    顯然不可能。


    那麽,為了收回這些錢,李二定然會去收回這些錢。


    如果那些世家敢反抗,必然讓李二有了舉起屠刀的理由。


    楊帆的算計一環扣著一環,簡直太可怕了。


    等到李泰把楊帆的計劃說出來,月長峰灰溜溜的跑了。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隻是他怎麽也想不明白,楊帆年紀輕輕,怎麽會這麽陰險。


    更讓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明明知識淵博、學富五車,怎麽每次都幹不贏這小子呢?


    月長峰當然不會知道,他麵對的是一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穿越者,而且這個穿越者還帶有金手指。


    對於月長峰的離去,楊帆並沒有阻止,也沒有去安慰。


    他知道這老頭堅強的很,明天可能又會前來找他辯論其他的問題。


    說真的,楊帆還是很佩服月長峰的。


    沒想到這老頭僅從一些數據便可看出這麽多的問題,能力絕對不低。


    要知道,上官儀、狄仁傑、裴行儉,這些人都屬於千古名相,他們都沒有發現問題呢!


    雖說幾人可能還欠缺經驗的積累和曆練,但能力絕對不差。


    不過,看到上官儀幾人崇拜的看著自己,楊帆不由故作深沉都呷了一口茶水。


    其實他心裏頭美的不行。


    在這些年牛人的麵前裝叉,簡直倍兒爽!


    一旁李泰雖然知道楊帆做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不過他還有一些地方想不明白,於是問道:“妹夫,你為什麽這麽針對世家?而且每次都遺於力想讓這些世界把田土和房舍給吐出來,這是為什麽?”


    確實,李泰有些好奇。


    在李泰心中,他覺得世家永遠不可能消滅。


    因為你消滅了這個世家,必定有另外一個世家冉冉升起,這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楊帆也知道這個道理。


    如同前世一般,即使到了現代,世家也沒有被消滅,隻是以另一種方式潛伏了下來,不像古時候那麽高調而已。


    作為穿越者,楊帆知道。


    雖然世家不可消滅,卻可以對其力量進行削弱。


    隻有把這些能左右王朝滅亡的世家極度削弱,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動社會進步。


    因此,楊帆聽到李泰這番話,恰巧觸痛了楊帆心頭的敏感之處。


    在他看來,李泰就是在為這些世家狡辯。


    長久積蓄的抑鬱和焦躁,徹底的爆發出來!


    隻見楊帆奮然起身,瞅著李泰一字一句的說道:“殿下,你以為我喜歡故意針對世家嗎?你以為我僅僅是因為想多要一點田地和錢財?你錯了!”


    “如果隻是為了錢財和田地,我手上的錢財足夠我買下幾十萬傾的田地。”


    “我現在貴為一方封疆大吏,又是當朝駙馬,我也很想當一個紈絝子弟,肆無忌憚的享受皇權下的榮耀,為所欲為的享受金錢美女。”


    “可是我不能,我想為大唐做一點事情,因為我發現,如果大唐不做出改變,它也會像曆史上的每一個王朝一樣終結,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楊帆傲立於窗旁,堅毅的臉龐被陽光照射顯得氣宇軒昂,語氣中卻滿是悲傷,充滿了對大唐未來的擔憂。


    李泰正想說些什麽,卻見楊帆又喃喃自語道:“殿下,你知道為什麽王朝會走向覆滅嗎?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土地集中,財富集中,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自然會引起底層民眾的崛起。”


    “即使大唐現在看起來強盛無比,可若是沒有了群眾基礎,它也會跟大隋一樣二世而亡!”


    楊帆心頭憤慨不已,把自己心裏的苦直接倒了出來。


    確實,他難道不想安安穩穩當一個富家翁享受人生麽?


    當然想!


    可他不能!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再以後的千百年中將會遭受到多少屈辱。


    每當‘揚州十日’‘南京大屠殺’‘抗戰十四年’……這些名詞浮現在腦海,楊帆便忍不住想起那些淒慘悲壯的場景!


    為了讓華廈能夠少一些苦難,楊帆這才努力的改變著大唐的現狀。


    因為他知道,此時的大唐還有救,而且有足夠的底蘊把這一切的悲劇都能避免。


    前提是他的這些改革能夠順利的推行。


    人們常說,隻有千年的世家沒有千年的王朝。


    但是製度足夠健全,人民足夠富足,國力足夠強大。


    即使帝國某個時期陷入了衰落,強大的國力和人民也不會允許自己的國土受到其他國家的侵占。


    因此,為了做到這一切,楊帆不能做一個“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的鹹魚。


    所以,隻要阻擋在他麵前的,都屬於他的敵人。


    他要將這些的攔路石統統劈開,他要帶領著大唐這艘航空母艦劈波斬浪,擺脫掉王朝命運的輪回。


    他要把這個安於現狀、被土地束縛的民族武裝到牙齒,這就是穿越者的責任!


    不管是李泰,還是上官儀幾人,完全被楊帆這番說辭驚到了。


    這家夥說的什麽胡話?


    大唐跟大隋一個樣,二世而亡?


    這話要是傳到李二陛下耳中,看他能不能把你腦袋剁下來當夜壺!


    可不知怎地,這番話不僅沒讓李泰他們生氣,反而讓他們熱血沸騰。


    土地和財富的集中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百姓流離失所導致王朝的崩潰?


    這個觀點很新穎。


    可幾人細細品味,倒是覺得有那麽幾分道理。


    總結曆朝曆代王朝的建立,不都是要進行土地的再分配嗎?


    就是因為土地和財富集中到了少部分人的手裏,這才有推翻前王朝建立新王朝的浪潮。


    不管是李泰,還是上官儀幾人,他們都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發泄了心頭的鬱悶,楊帆這才有些心虛,眼睛瞅了瞅李泰這家夥,然後才輕咳了一聲,說道:“咳咳,殿下,剛才本公有些喝多了,有些胡言亂語,你不要記在心上,那啥,長樂她們還在家裏等著我呢,我就不陪你了。


    言罷,不得李泰回話,便一溜煙兒的跑了。


    隻留下李泰幾人麵麵相覷。


    好半響李泰這是才回過神來,氣得指著楊帆的背影大罵道:“楊帆,你這家夥真是睜眼說瞎話,老子陪你餓了一天了,你什麽時候喝酒說胡話的?我看你就是囂張慣了,把心裏話吐了出來。”


    “你這個王八蛋,居然敢詛咒我大唐江山二世而亡,簡直翻天了?如果不是看在長樂的麵子,本王定要你人頭落地!”


    楊帆充耳不聞,拐了個彎就朝著家裏走去。


    李泰氣得不行,喃喃自語:“楊帆這混蛋,回家吃飯也不帶自己一聲,真是沒有把他二舅哥放在眼裏。”


    上官儀幾人對於李泰突如其來的轉變還真有些不適應。


    不過,不管是誰,隻要跟自家大都督待久了,可能都會受到影響吧。


    不過,不管是上官儀,還是狄仁傑和裴行儉,對於剛才楊帆的話卻是奉為真理。


    越往裏麵琢磨,越是覺得有一種撥得雲開見月明,直指本心的暢快。


    他們不禁懷疑,王朝之所以興衰,王朝之所以更替,難道僅僅是因為土地和財富的分配不均勻嗎?


    如果楊帆在這裏,一定會告訴他們。


    雖然土地和財富分配不均,不一定會導致王朝滅亡,但一定會動搖國本。


    想要有萬世王朝,必須要有健全的製度以及超強的生產力以保證人民的物質需求。


    隻有製度和生產力相互促進,相互協和,才能夠保證王朝的延續。


    當然,這又是另外的一個問題了。


    即以楊帆的見識,也不可能把社會發展曆程的每一個矛盾都能解釋清楚和避免。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發展,他必須要解決發展道路上的各種問題,才能消除內部的各種矛盾。


    如此一來,才能保證一個王朝盡可能的延續。


    楊帆做的這一切,並不能避免大唐的滅亡,但能在新王朝建立時少一些悲壯,少一些苦難。


    也許,這就是作為穿越者能夠做到的最大努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