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作者:星辰原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王孝傑被楊帆安排到左衛營當蘇定方的副手以後,忠義侯府上的護衛名義上由席君買帶領。
席君買因連續兩次用刀要挾長孫煥以及韋安嗣,硬剛長孫家與韋家兩大關中家族,以狠辣為眾人所周知。
經常關注忠義侯府的武元慶兩兄弟,當然也認識這位臭名昭彰的打手。
看到席君買幾大步便走到他們跟前,武元慶的小腿都有些打顫,這仗勢實在是太嚇人了!
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每輛車都有護衛守著,怎能不讓武元慶害怕。
忠義侯府的護衛,因為有楊帆撐著,那真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若這些護衛把應國公府拆了,他也不敢吭一聲,隻能自認倒黴。
雖然心頭有些發慌,作為一家之主,武元慶還是硬著頭皮問道:“不知席將軍此行所為何事?”
對於不幹人事的武元慶兩人,席君買也是略有耳聞。
若不是出發前楊帆曾交代不許胡來,席君買真想一拳頭打過去。
武娘子聰明、賢惠、能幹……怎會有兩個如此草包的哥哥。
按耐住心頭的燥動,席君買冷冷的盯著兩人說道:“新春佳節,武娘子念及親情,特來應國公府拜年省親,難道你們不歡迎?”
聽到不是找茬,武元慶頓時心花怒放,臉上擠滿了笑容,連忙問道:“媚娘能夠記得前來拜訪我這個兄長,實乃是武某的榮幸,真乃蓬蓽生輝,隻是不知忠義侯是否一同前來?”
沒等席君買回答,一道聲音傳來。
“媚娘拜見兩位兄長,夫君被陛下禁足,不宜外出,請兄長不要見怪,媚娘代表夫君恭賀應國公府萬年長青……”
抬眼望去,卻見武媚娘在丫鬟的纏扶下從一架華麗的馬車上走了下來,身後還跟著楊氏以及武順母女。
此時的武媚娘淺藍色的誥命製氏宮裝,裙角上誘著豔麗的牧丹花,頭頂斜插著黃金步搖,隨著腳下移動而輕輕擺動,顯得貴氣逼人。
在唐代,命婦的服裝有嚴格的要求,在《燕翼詒謀錄》中記載:“非命婦不得以金為首飾,許人糾告,並以違製論。”
也就是說,除去命婦之外,普通人家的女子是不可以穿金戴銀外出的,如被發現會被認為是僭越之舉。
武元慶趕緊上前幾步,笑著說道:“媚娘多禮了,趕快進府,隻是妹婿未能前來,為兄甚憾!”
話雖這麽說,但武元慶心頭卻有些許的高興。
他真的怵頭這個妹婿,每一次都是能躲就躲,能避則避,躲不急避不開就繞道走……
無他,這個妹婿也實在太彪悍了。
每次見到楊帆,武元慶都覺得自己的臉頰隱隱作痛。
那混蛋不來正好,見到楊帆還不知如何相處為好,上次被打了一頓,他哪裏想再看楊帆那張臭臉。
聞言,武元爽也偷偷鬆了一口氣,眼睛不由自主飄向了連綿不絕的馬車,問道:
“媚娘能夠記得前來看望大兄我們,果然是知書達理,不愧於我們以前對妹妹的栽培和愛護。”
“不知這麽多的馬車,裏麵裝的是什麽?”
看著不要臉的武元爽,武媚娘差點想讓席君買一刀把這家夥給宰了。
栽培和愛護?
嗬嗬!
若不是運氣好,她武媚娘可能早已死在井裏麵,而母親和姐姐也可能會被活活餓死。
不過武媚娘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今天並不是來找茬的。
於是裝出一臉憂色的說道:“兩位兄長,此事說來話長,這裏人多嘴雜,咱們還是進府再說。”
……
應國公府書房內,武氏兩兄弟聽著武媚娘的講述,差點高興的拍案而起。
武元爽嘴唇有些發幹,咽了口唾沫,尤不敢信的問道:“媚娘,你說外麵的馬車全是錢財和琉璃這些奇珍異寶,共計三十萬貫?”
“正是!”武媚娘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
說著,武媚娘又繼續解釋:“也不知夫君抽了那門子筋,居然想利用府中的錢財印刷《楊氏啟蒙學》以及科舉考試的一些書籍賤賣給天下學子,以獲取名聲。”
“本來這也無可厚非,可是這些書籍印刷成本高昂,連朝廷都不能解決,夫君卻想以一己之力滿足天下學子的需求,這豈不是天荒夜譚?”
“為了不讓忠義侯府破敗,媚娘隻能把一些錢財偷偷藏起來……”
“思來想去,普天之下也隻有兩位兄長是媚娘的血親,把這些錢財放在兄長這裏,媚娘才能放心。”
“假如夫君真把錢財敗完,媚娘也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不知兩位兄長能不能幫忙代為保管?”
武元慶和武元爽對視了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貪婪。
三十萬貫的錢財啊,他們連做夢都不敢想。
應國公府最鼎盛時期,府中錢財也隻不過有十萬貫左右,現在想湊出幾萬貫都已經千難萬難。
如今降下這麽大一筆橫財,兩兄弟不心動才怪。
雖然武媚娘說是把這些錢財暫時存放在這裏,但以後想要再拿回去,又豈是那麽容易?
更何況他們代為保管,總要收取一些高額的管理費吧!
思緒間,武元慶、武元爽兩人嘴角都咧到了臉上,趕緊拍著胸脯保證:“媚娘你就放心吧,這些錢財放在咱們府上絕對安全,這可是你辛辛苦苦掙來的,可不要讓妹婿全給糟蹋了!”
“為了一些泥腿子傾家蕩產,也實在太不值當,放心,應國公府就是你的堅強後盾……”
雖然覺得兩位哥哥很惡心,武媚娘還是強忍著不適說道:“那就有勞兩位兄長了,此次回府省親,媚娘想暫住兩日祭奠父親,不知兄長可否安排?”
武元慶親昵地說道:“媚娘說的是哪裏話?應國公府也是你的家,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你原來住的偏院為兄一直有留著,你們就住在那裏吧,有什麽需要直接找仆人說就行。”
“你們舟車勞頓,不如先下去歇歇?我讓後廚準備一些吃食,咱們兄妹好好聚聚。”
武媚娘連忙做出感激涕零模樣:“多謝兄長關心!”
武元慶擺了擺手,大氣的說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來人呀!帶媚娘前去休息。”
“諾!”外邊的下人應允一聲,領著武媚娘退了下去。
一時間,整個書房又恢複了寂靜。
好半響後,武元慶長歎一聲,問道:“二弟,你覺得媚娘說的是真是假?”
“我認為是真的。”武元爽篤定地回答。
武元慶緩緩抬起頭:“何以見得?”
“其因有三。”思緒片刻後,武元爽胸有成竹。
“哦?說來聽聽。”武元慶頓時來了興趣,做出一副聆聽的樣子。
武元爽清了清嗓子,高昂著頭顱自信的解釋。
其一,忠義侯現在被陛下委任為禮部尚書,為了辦好今年的春闈科舉考試獲取名聲,那混蛋真有可能用府中錢財印刷書籍賤賣這種荒唐事,何況這種事也瞞不住。
其二,據我的觀察,雖然駿揚坊的收入是一筆天文數字,但九成九以上都繳納入了朝廷,三十萬貫的錢財對於忠義侯府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媚娘想糊弄我們也沒那個必要,我們府邸現在才有多少錢呀?還沒這些錢的十分之一。
其三,我們這個妹妹從小機靈的很,趨福避凶的本事可不小,要不然也不可能掌握忠義侯的大小事務,如今來找我們,其實她也是迫不得已,誰讓隻有咱們是她的親人呢!
說完,武元爽得意非凡,又繼續問道:“大兄,如果忠義侯真敗光了家業,我們幫他保存了這麽多的錢財,你說該收多少保管費為好?”
武元慶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主持科舉考試,雖然名聲好聽,卻是與天下世家為敵,雖然咱們的那位妹婿有皇帝作靠山,但他又豈能與天下世家抗衡。”
“在我看來,忠義侯府的沒落隻是遲早的事,一旦忠義侯府真的沒落,咱們有崔家做靠山,你說這錢還有必要還回去麽?””
武元爽微微一楞,隨後很快反應過來,不要臉的說道:“兄長說的不錯,正所謂長兄如父,媚娘少不更事,我們作為兄長的,當然要幫她把控才行……”
說著,兩人相視一笑,那副小人模樣兒讓人不忍直視,詭異的笑聲充滿了整個書房。
在他們看來,楊帆就是一個人傻錢多的傻帽。
與武氏兄弟的算計不同。
楊帆斜躺在椅子上,壁爐裏的爐火越燒越旺,暖暖的熱氣熏得楊帆直打哈欠。
武媚娘領著賀蘭敏月幾人回去,楊帆反倒閑了下來,可是沒一會兒功夫,王玄策又來了。
看著站立在一旁的王玄策,楊帆揶揄著問道:“玄策啊!如果沒什麽重要的事,以後再說吧。”
“新春佳節,大家都在陪著家人過節,你卻跑過來匯報,別人豈不叫我楊帆為楊扒皮啊?”
對於這位一人滅一國的人才,楊帆很高興見到他的成長。
經過一年多的鍛煉,王玄策整個人感覺內斂了很多。
清澈的眸子閃著亮光,舒眉淺笑著,如春日陽光般直化進人的心底,一股儒雅之氣油然而生。
《一劍獨尊》
如果把他當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那可是要吃虧的。
畢竟,能夠在曆史上留下名聲的人,沒有人是簡單之輩。
這種人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特別嚴格。
王玄策不僅把駿揚坊治理得井井有條,閑暇之餘還不忘參加護衛的訓練。
美曰其名,充實自己!
如今他的身手可不比楊帆訓練出來的特種兵差。
不過,楊帆的話卻讓王玄策苦笑不已。
別的主家都恨不得把手下壓榨得一幹二淨。
隻有這位侯爺才會真正關心屬下的福祉吧!
看到楊帆懶散的樣子,王玄策並沒有一絲輕視。
不僅是楊帆救了他的性命,更是因為在駿揚坊的日子,王玄策是最能體會到楊帆思想的廣闊和深遠。
可以說,如今的駿揚坊是一塊與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樣的世外桃源,充滿生機與活力。
雖然還沒有達到楊帆所期待的那樣,但理想國度的雛形已經顯現。
看著因為自己一句話而有些躊躇不安的王玄策,楊帆隻能無奈說道:“好了,坐在那邊吧,有什麽事一股腦說完。”
“諾!”王玄策坐直了身子,臉色一肅,說道:“玄策無能,懇請侯爺指點!”
“駿揚坊雖然都是侯爺的職田和封地,外麵的田地和山林也是您出錢從朝廷和勳貴買來的。”
“但是,朝廷有律製,隻要是田地,都要繳納相應的稅賦。”
“這一年多來,駿揚坊內的人口越來越多,已經有七萬多人,如果按照朝廷舊製,這些人是需要響應朝廷的號召服徭役,而我們駿揚坊的工人又不允許隨意流動,導致與朝廷的規製有衝突。”
“去年的時候,某按照侯爺的吩咐,在駿揚坊內實行保甲法,也將護衛以及工人分到的田地改為攤丁入畝,將平時的賦稅和徭役加在一起,計算在應繳的賦稅上麵。”
“這個方法駿揚坊的人都很支持,隻是一些朝廷官員卻頗有微詞,認為咱們是在搞破壞,朝廷的根本,今年春耕在即,往後不知這法子是否照例施行?”
楊帆在駿揚坊實行保甲法,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機密的泄露,當然不可能讓這些人出去服徭役。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楊帆又提出攤丁入畝法。
這是明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以及清朝的攤丁入畝相互結合的稅法。
不以家庭的人口多少收稅,而是按照家裏土地的多寡來繳稅。
也就是說取消了人頭稅,取而代之是土地稅,跟後世的農業稅差不多。
這能夠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避免那種無田產還要繳納巨額稅賦和徭役的情況。
不過這種方法會容易受到別人的詬病,成為勳貴、世家、皇族攻訐的對象。
隻是沒想到這些人這麽早就跳出來。
想到這兒,楊帆說道:“攤丁入畝法自然是照例施行,不管誰來為難你們,隻管推到本侯頭上就行。”
“這種攤丁入畝的計稅方法,以後不僅要在駿揚坊長期的施行下去。”
“以後有機會,我還會跟陛下諫言,看看能否在大唐也全麵試行。”
這種計稅方法是經曆過曆史檢驗的,對於封建社會來說,是最先進最合理的計稅方式。
唯一的障礙,就是在於這套方法觸及了世家、勳貴、皇族的利益。
畢竟他們的田產很多都是不用繳稅的。
不再按照人頭的多少收稅,而是根據土地的多寡來計稅,這對百姓有好處。
但是對於那些萬頃良田的勳貴、世家、皇族就悲劇了!
幾乎可以想像來自於勳貴、世家、皇族的反彈抵觸會有多強烈,自然會受到別人的為難。
封建社會,土地大多都集中在哪些人的手裏?
世家!
勳貴!
皇族!
李二搞一個科舉考試,差一點直接跟世家擼胳膊幹上一架,好在身後還有勳貴皇族支持。
在駿揚坊實行攤丁入畝,簡直就是跟天下三大集團對著幹,甚至想要抽掉人家的基業。
那些人怎麽肯幹?
原本,楊帆也有些猶豫。
但有些事他不得不做!
還是那句話,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楊帆總要讓人知道他來過。
即使是一條鹹魚,他也要做最有理想的那一條。
王玄策也徹底被楊帆的話震驚了!
他不是笨蛋,反而很聰明!
當然了解一旦楊帆這麽做的阻力有多大。
但王玄策並不打算勸阻,反而生出了無限的熱血和激情。
如果真的能實現,他能參與其中是何其幸運?
至於失敗,王玄策從來沒考慮過,這就是對楊帆打心底的信任。
席君買因連續兩次用刀要挾長孫煥以及韋安嗣,硬剛長孫家與韋家兩大關中家族,以狠辣為眾人所周知。
經常關注忠義侯府的武元慶兩兄弟,當然也認識這位臭名昭彰的打手。
看到席君買幾大步便走到他們跟前,武元慶的小腿都有些打顫,這仗勢實在是太嚇人了!
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每輛車都有護衛守著,怎能不讓武元慶害怕。
忠義侯府的護衛,因為有楊帆撐著,那真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若這些護衛把應國公府拆了,他也不敢吭一聲,隻能自認倒黴。
雖然心頭有些發慌,作為一家之主,武元慶還是硬著頭皮問道:“不知席將軍此行所為何事?”
對於不幹人事的武元慶兩人,席君買也是略有耳聞。
若不是出發前楊帆曾交代不許胡來,席君買真想一拳頭打過去。
武娘子聰明、賢惠、能幹……怎會有兩個如此草包的哥哥。
按耐住心頭的燥動,席君買冷冷的盯著兩人說道:“新春佳節,武娘子念及親情,特來應國公府拜年省親,難道你們不歡迎?”
聽到不是找茬,武元慶頓時心花怒放,臉上擠滿了笑容,連忙問道:“媚娘能夠記得前來拜訪我這個兄長,實乃是武某的榮幸,真乃蓬蓽生輝,隻是不知忠義侯是否一同前來?”
沒等席君買回答,一道聲音傳來。
“媚娘拜見兩位兄長,夫君被陛下禁足,不宜外出,請兄長不要見怪,媚娘代表夫君恭賀應國公府萬年長青……”
抬眼望去,卻見武媚娘在丫鬟的纏扶下從一架華麗的馬車上走了下來,身後還跟著楊氏以及武順母女。
此時的武媚娘淺藍色的誥命製氏宮裝,裙角上誘著豔麗的牧丹花,頭頂斜插著黃金步搖,隨著腳下移動而輕輕擺動,顯得貴氣逼人。
在唐代,命婦的服裝有嚴格的要求,在《燕翼詒謀錄》中記載:“非命婦不得以金為首飾,許人糾告,並以違製論。”
也就是說,除去命婦之外,普通人家的女子是不可以穿金戴銀外出的,如被發現會被認為是僭越之舉。
武元慶趕緊上前幾步,笑著說道:“媚娘多禮了,趕快進府,隻是妹婿未能前來,為兄甚憾!”
話雖這麽說,但武元慶心頭卻有些許的高興。
他真的怵頭這個妹婿,每一次都是能躲就躲,能避則避,躲不急避不開就繞道走……
無他,這個妹婿也實在太彪悍了。
每次見到楊帆,武元慶都覺得自己的臉頰隱隱作痛。
那混蛋不來正好,見到楊帆還不知如何相處為好,上次被打了一頓,他哪裏想再看楊帆那張臭臉。
聞言,武元爽也偷偷鬆了一口氣,眼睛不由自主飄向了連綿不絕的馬車,問道:
“媚娘能夠記得前來看望大兄我們,果然是知書達理,不愧於我們以前對妹妹的栽培和愛護。”
“不知這麽多的馬車,裏麵裝的是什麽?”
看著不要臉的武元爽,武媚娘差點想讓席君買一刀把這家夥給宰了。
栽培和愛護?
嗬嗬!
若不是運氣好,她武媚娘可能早已死在井裏麵,而母親和姐姐也可能會被活活餓死。
不過武媚娘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今天並不是來找茬的。
於是裝出一臉憂色的說道:“兩位兄長,此事說來話長,這裏人多嘴雜,咱們還是進府再說。”
……
應國公府書房內,武氏兩兄弟聽著武媚娘的講述,差點高興的拍案而起。
武元爽嘴唇有些發幹,咽了口唾沫,尤不敢信的問道:“媚娘,你說外麵的馬車全是錢財和琉璃這些奇珍異寶,共計三十萬貫?”
“正是!”武媚娘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
說著,武媚娘又繼續解釋:“也不知夫君抽了那門子筋,居然想利用府中的錢財印刷《楊氏啟蒙學》以及科舉考試的一些書籍賤賣給天下學子,以獲取名聲。”
“本來這也無可厚非,可是這些書籍印刷成本高昂,連朝廷都不能解決,夫君卻想以一己之力滿足天下學子的需求,這豈不是天荒夜譚?”
“為了不讓忠義侯府破敗,媚娘隻能把一些錢財偷偷藏起來……”
“思來想去,普天之下也隻有兩位兄長是媚娘的血親,把這些錢財放在兄長這裏,媚娘才能放心。”
“假如夫君真把錢財敗完,媚娘也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不知兩位兄長能不能幫忙代為保管?”
武元慶和武元爽對視了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貪婪。
三十萬貫的錢財啊,他們連做夢都不敢想。
應國公府最鼎盛時期,府中錢財也隻不過有十萬貫左右,現在想湊出幾萬貫都已經千難萬難。
如今降下這麽大一筆橫財,兩兄弟不心動才怪。
雖然武媚娘說是把這些錢財暫時存放在這裏,但以後想要再拿回去,又豈是那麽容易?
更何況他們代為保管,總要收取一些高額的管理費吧!
思緒間,武元慶、武元爽兩人嘴角都咧到了臉上,趕緊拍著胸脯保證:“媚娘你就放心吧,這些錢財放在咱們府上絕對安全,這可是你辛辛苦苦掙來的,可不要讓妹婿全給糟蹋了!”
“為了一些泥腿子傾家蕩產,也實在太不值當,放心,應國公府就是你的堅強後盾……”
雖然覺得兩位哥哥很惡心,武媚娘還是強忍著不適說道:“那就有勞兩位兄長了,此次回府省親,媚娘想暫住兩日祭奠父親,不知兄長可否安排?”
武元慶親昵地說道:“媚娘說的是哪裏話?應國公府也是你的家,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你原來住的偏院為兄一直有留著,你們就住在那裏吧,有什麽需要直接找仆人說就行。”
“你們舟車勞頓,不如先下去歇歇?我讓後廚準備一些吃食,咱們兄妹好好聚聚。”
武媚娘連忙做出感激涕零模樣:“多謝兄長關心!”
武元慶擺了擺手,大氣的說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來人呀!帶媚娘前去休息。”
“諾!”外邊的下人應允一聲,領著武媚娘退了下去。
一時間,整個書房又恢複了寂靜。
好半響後,武元慶長歎一聲,問道:“二弟,你覺得媚娘說的是真是假?”
“我認為是真的。”武元爽篤定地回答。
武元慶緩緩抬起頭:“何以見得?”
“其因有三。”思緒片刻後,武元爽胸有成竹。
“哦?說來聽聽。”武元慶頓時來了興趣,做出一副聆聽的樣子。
武元爽清了清嗓子,高昂著頭顱自信的解釋。
其一,忠義侯現在被陛下委任為禮部尚書,為了辦好今年的春闈科舉考試獲取名聲,那混蛋真有可能用府中錢財印刷書籍賤賣這種荒唐事,何況這種事也瞞不住。
其二,據我的觀察,雖然駿揚坊的收入是一筆天文數字,但九成九以上都繳納入了朝廷,三十萬貫的錢財對於忠義侯府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媚娘想糊弄我們也沒那個必要,我們府邸現在才有多少錢呀?還沒這些錢的十分之一。
其三,我們這個妹妹從小機靈的很,趨福避凶的本事可不小,要不然也不可能掌握忠義侯的大小事務,如今來找我們,其實她也是迫不得已,誰讓隻有咱們是她的親人呢!
說完,武元爽得意非凡,又繼續問道:“大兄,如果忠義侯真敗光了家業,我們幫他保存了這麽多的錢財,你說該收多少保管費為好?”
武元慶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主持科舉考試,雖然名聲好聽,卻是與天下世家為敵,雖然咱們的那位妹婿有皇帝作靠山,但他又豈能與天下世家抗衡。”
“在我看來,忠義侯府的沒落隻是遲早的事,一旦忠義侯府真的沒落,咱們有崔家做靠山,你說這錢還有必要還回去麽?””
武元爽微微一楞,隨後很快反應過來,不要臉的說道:“兄長說的不錯,正所謂長兄如父,媚娘少不更事,我們作為兄長的,當然要幫她把控才行……”
說著,兩人相視一笑,那副小人模樣兒讓人不忍直視,詭異的笑聲充滿了整個書房。
在他們看來,楊帆就是一個人傻錢多的傻帽。
與武氏兄弟的算計不同。
楊帆斜躺在椅子上,壁爐裏的爐火越燒越旺,暖暖的熱氣熏得楊帆直打哈欠。
武媚娘領著賀蘭敏月幾人回去,楊帆反倒閑了下來,可是沒一會兒功夫,王玄策又來了。
看著站立在一旁的王玄策,楊帆揶揄著問道:“玄策啊!如果沒什麽重要的事,以後再說吧。”
“新春佳節,大家都在陪著家人過節,你卻跑過來匯報,別人豈不叫我楊帆為楊扒皮啊?”
對於這位一人滅一國的人才,楊帆很高興見到他的成長。
經過一年多的鍛煉,王玄策整個人感覺內斂了很多。
清澈的眸子閃著亮光,舒眉淺笑著,如春日陽光般直化進人的心底,一股儒雅之氣油然而生。
《一劍獨尊》
如果把他當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那可是要吃虧的。
畢竟,能夠在曆史上留下名聲的人,沒有人是簡單之輩。
這種人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特別嚴格。
王玄策不僅把駿揚坊治理得井井有條,閑暇之餘還不忘參加護衛的訓練。
美曰其名,充實自己!
如今他的身手可不比楊帆訓練出來的特種兵差。
不過,楊帆的話卻讓王玄策苦笑不已。
別的主家都恨不得把手下壓榨得一幹二淨。
隻有這位侯爺才會真正關心屬下的福祉吧!
看到楊帆懶散的樣子,王玄策並沒有一絲輕視。
不僅是楊帆救了他的性命,更是因為在駿揚坊的日子,王玄策是最能體會到楊帆思想的廣闊和深遠。
可以說,如今的駿揚坊是一塊與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樣的世外桃源,充滿生機與活力。
雖然還沒有達到楊帆所期待的那樣,但理想國度的雛形已經顯現。
看著因為自己一句話而有些躊躇不安的王玄策,楊帆隻能無奈說道:“好了,坐在那邊吧,有什麽事一股腦說完。”
“諾!”王玄策坐直了身子,臉色一肅,說道:“玄策無能,懇請侯爺指點!”
“駿揚坊雖然都是侯爺的職田和封地,外麵的田地和山林也是您出錢從朝廷和勳貴買來的。”
“但是,朝廷有律製,隻要是田地,都要繳納相應的稅賦。”
“這一年多來,駿揚坊內的人口越來越多,已經有七萬多人,如果按照朝廷舊製,這些人是需要響應朝廷的號召服徭役,而我們駿揚坊的工人又不允許隨意流動,導致與朝廷的規製有衝突。”
“去年的時候,某按照侯爺的吩咐,在駿揚坊內實行保甲法,也將護衛以及工人分到的田地改為攤丁入畝,將平時的賦稅和徭役加在一起,計算在應繳的賦稅上麵。”
“這個方法駿揚坊的人都很支持,隻是一些朝廷官員卻頗有微詞,認為咱們是在搞破壞,朝廷的根本,今年春耕在即,往後不知這法子是否照例施行?”
楊帆在駿揚坊實行保甲法,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機密的泄露,當然不可能讓這些人出去服徭役。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楊帆又提出攤丁入畝法。
這是明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以及清朝的攤丁入畝相互結合的稅法。
不以家庭的人口多少收稅,而是按照家裏土地的多寡來繳稅。
也就是說取消了人頭稅,取而代之是土地稅,跟後世的農業稅差不多。
這能夠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避免那種無田產還要繳納巨額稅賦和徭役的情況。
不過這種方法會容易受到別人的詬病,成為勳貴、世家、皇族攻訐的對象。
隻是沒想到這些人這麽早就跳出來。
想到這兒,楊帆說道:“攤丁入畝法自然是照例施行,不管誰來為難你們,隻管推到本侯頭上就行。”
“這種攤丁入畝的計稅方法,以後不僅要在駿揚坊長期的施行下去。”
“以後有機會,我還會跟陛下諫言,看看能否在大唐也全麵試行。”
這種計稅方法是經曆過曆史檢驗的,對於封建社會來說,是最先進最合理的計稅方式。
唯一的障礙,就是在於這套方法觸及了世家、勳貴、皇族的利益。
畢竟他們的田產很多都是不用繳稅的。
不再按照人頭的多少收稅,而是根據土地的多寡來計稅,這對百姓有好處。
但是對於那些萬頃良田的勳貴、世家、皇族就悲劇了!
幾乎可以想像來自於勳貴、世家、皇族的反彈抵觸會有多強烈,自然會受到別人的為難。
封建社會,土地大多都集中在哪些人的手裏?
世家!
勳貴!
皇族!
李二搞一個科舉考試,差一點直接跟世家擼胳膊幹上一架,好在身後還有勳貴皇族支持。
在駿揚坊實行攤丁入畝,簡直就是跟天下三大集團對著幹,甚至想要抽掉人家的基業。
那些人怎麽肯幹?
原本,楊帆也有些猶豫。
但有些事他不得不做!
還是那句話,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楊帆總要讓人知道他來過。
即使是一條鹹魚,他也要做最有理想的那一條。
王玄策也徹底被楊帆的話震驚了!
他不是笨蛋,反而很聰明!
當然了解一旦楊帆這麽做的阻力有多大。
但王玄策並不打算勸阻,反而生出了無限的熱血和激情。
如果真的能實現,他能參與其中是何其幸運?
至於失敗,王玄策從來沒考慮過,這就是對楊帆打心底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