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候君集居然明目張膽慫恿自己準備造反,李承乾麵色不變,但內心卻直罵娘。


    說到底,兩人隻不過是互取所需罷了。


    自己需要眾多朝臣的支持順利登上皇帝的寶座,而侯君集則希望位極人臣。


    如今侯君集如此赤裸裸的暗示,顯然已經是有些等不及了。


    聽到侯君集的話,李承乾並不是感到高興,反而心頭一沉,冷汗不停的冒。


    雖然李承乾經常擔心李二會廢了他的太子之位,但造李二的反,這不是找死麽。


    李承乾可從來沒有想過。


    一直以來,李二陛下在李承乾的心目中,不僅是一個戰無不勝的無敵統帥,更是一個對敵人冷酷無情的帝王。


    凡是擋在他前麵的敵人,凡是反對他的人,一個兩個全都被他擊敗,一個兩個都沒好下場。


    可以說,從來也沒有人能抵檔得住李二陛下,更別說是在他眼皮底下造反了!


    即便是開國皇帝——自己的爺爺唐高祖不也被父皇軟禁在皇宮中鬱鬱而終麽?


    既然李二陛下連自己的父親都能軟禁,連兄弟殺起來也毫不手軟。


    若自己敢造反,父皇把自己弄死又有什麽好稀奇的,皇子可不止他李承乾一個!


    想到這兒,李承乾的冷汗漱漱不停往下掉,他不敢再想下去,看向侯君集的眼神猶如見到了一隻老虎。


    這家夥顯然要讓自己跌入萬丈深淵。


    不過,這一陣嚇,卻也讓你李承乾頭腦清醒了不少,暗暗思量。


    如今父皇並沒有易儲的打算,自己又何必去冒那個風險?


    今天父皇讓長孫無忌過來把樂童稱心滅口,顯然是想讓事情到此為止,不想牽扯到自己的身上。


    之所以如此,父皇顯然是害怕了!


    李二在怕什麽?


    他怕的是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廢以後,皇位的爭奪戰會越演越烈,他殺兄弑弟囚父的行為會被其他皇子競相效彷。


    從這裏可以看出來,隻要自己這個太子能夠本本分分,哪怕李泰、李恪等人能力再出眾,李二也不會輕言易儲!


    因為一旦廢了自己,改立其他的皇子,就會給後世樹立一個很不好的榜樣——那就是皇位是可以通過爭搶得來的!


    就會導致每一次新帝登基,必將伴隨著陰謀詭計和血雨腥風。


    如若如此,大唐帝國的底蘊將會在一次次的爭鬥中消耗殆盡。


    最終,這個諾大的帝國將會土崩瓦解,甚至灰飛湮滅,這絕對不是李二想看到的!


    因此,自己根本不必去爭。


    因為自己是長子,是太子,那就是名正言順的接班人。


    自己也勿需怕!


    隻要自己沒有犯下大錯,父皇就不可能把自己廢黜,因為這大唐的萬裏江山也隻有自己才有資格繼承!


    一番思考,李承乾越琢磨越有道理,反而讓李承乾心情豁然開朗。


    但也知道侯君集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可不能讓他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於是平複了一口氣,李承乾輕聲安撫道:“陳國公,此事勿急,孤自有計較。


    “現在衛國公已然隱退,盧公公、翼國公等人俱已年邁,現在對你我威脅最大的反而是楊帆那小子。”


    “你現在還是想想辦法,怎麽才能讓楊帆那小子吃不了兜著走?”


    “隻要孤登上了皇位,你還怕不能得到你想要的麽?”


    言下之意,咱先不急著造反。


    老將們老的老退的退,隻有楊帆才是最大的危脅。


    隻要把那些阻礙自己登上皇位的人弄下去,又何必甘冒大險去造反?


    侯君集大吃一驚,驚疑不定的看著眼前的有些陌生的太子殿下。


    這是軟弱無能的太子說出來的話?


    以往每每談及此事,太子總是怒不可遏,怒斥陛下薄待與他,讓自己暗中招兵買馬準備以防萬一。


    可如今卻輕描澹寫,根本不以為意,太不可思議了。


    一個人的心智能在一瞬間成長起來嗎?


    雖然很意外,侯君集還是繼續勸道:“殿下,今天陛下可以讓人來東宮捉拿並處死樂童稱心,誰又能夠保證下一次會捉拿誰?”


    “《禮記.中庸》有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隻有先下手為強,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若是等到陛下決意廢黜……,到時候殿下必悔之晚矣!”


    若是放在以往,這番推心置腹的恐嚇必然令李承乾害怕不已。


    可現在李承乾隻有無限的感慨,臉色一沉說道:“陳國公,孤說了,今日隻談如何對付楊帆,其他的稍後再說。”


    心中卻是暗自慶幸,幸好自己想通了,若不然真去準備造反,後果不堪設想。


    如今李承乾不想有什麽大不敬的想法。


    通過今天的事,李承乾看出李二陛下並不想廢黜自己的太子之位!


    不到萬不得已,李承乾不想走到那一步。


    因為他知道,即使有侯君集等人的支持,他們也不一定是李二的對手!


    見李承乾有如此大的改變,侯君集並沒有再勸。


    他以為李承乾今天是被嚇到了,所以才有這樣的反應,隻能留待以後再勸。


    正如李承乾所說,現在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是楊帆。


    一想到楊帆,侯君集就恨得咬牙切齒。


    若不是那小子告狀,他侯君集還是那個威風凜凜的左衛大將軍。


    如今閑賦在家,一切都是楊帆那小子搞的事兒。


    不過,侯君集也知道,並不需要他們出手就會有人會對付楊帆。


    許章一桉,本來就是世家針對李二的手段,如今楊帆摻和進來,想要全身而退豈是那麽容易?


    即使楊帆想退出,現在世家也不會允許。


    於是,侯君集決定用借刀殺人的方法。


    聽到侯君集建議用世家來對付楊帆,李承乾有些不信的問道:“世家豈會聽任我們的擺布去對付楊帆。”


    侯君集胸有成竹的回答:“如末將所料不差,此次世家的算計被楊帆破壞,定然不會善罷幹休,殿下隻需靜靜在一旁看好戲就行。”


    交談一陣子以後,侯君集帶著滿腹的疑惑走了!


    今天李承乾的表現實在太奇怪了!


    侯君集走後,李承乾端坐於榻上,木然不動,他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但絕對不笨。


    但怎麽也想不出為何侯君集如此篤定世家會向楊帆發難。


    ……


    長安城內,崔府的一座別院,崔抒護正閉目養神般聽著匯報。


    堂下匯報之人正是崔氏重點培養的接班人崔永輝。


    聽完匯報,崔抒護如夢初醒般抬起來眼皮問道:“輝兒,你說崔大那小子已經高中明經科第六名?”


    “正是!”崔永輝點點頭。


    崔抒護皺巴巴的臉龐擠出一絲笑容:“嗯,不錯,那小子果然不負所望,現如今他在哪?”


    崔永輝馬上拍起馬屁:“還不是父親的栽培那小子才有今天,若不然早就餓死了!”


    “據下人來報,幾個時辰前,崔大(王大錘)聞聽自己高中以後,便前往玲瓏閣喝花酒去了!


    下書吧


    聞言,崔抒護雖然有些不喜,但並沒有出言嗬斥,風流才子出入青樓,本來都是稀鬆平常之事。


    於是交待道:“近段時間咱們府上的人少和他接觸,等風聲過後再給他謀個差事。”


    崔抒護不知道的是,王大錘早已被百騎秘密抓捕,並且倒出了很多秘辛。


    如果知道王大錘把他們崔家的算計都給倒了出來,不知道會不會氣得背過氣去!


    “諾!”聽到崔抒護的交待,崔永輝點頭應允。


    心頭卻不以為然,認為父親崔抒護有些過於小心了。


    據情報顯示,秦懷道那小子正如一個無頭蒼蠅般調查,根本沒有懷疑到王大錘的身上。


    而另一個小屁孩狄仁傑,崔永輝直接無視了。


    崔抒護皺著眉頭看了一眼自以為是的兒子,並沒有出言喝斥。


    在他看來,許章一桉,朝廷根本不可能查到王大錘頭上。


    這可是他親自參與的算計,他有這個自信。


    之所以有剛才的交代,隻是他懂得小心使得萬年船的道理。


    正得意之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不知父親可在,孩兒有急事稟報。”


    崔抒護一聽就能聽出是自己大兒子崔永平的聲音,口中應道:“進來!”


    崔永平推開門,顧不得見禮,著急慌忙的說道:“父親,出大事了,陛下派長孫無忌前往東宮捉拿樂童稱心,是不是皇帝發現了什麽?”


    聞聽此言,崔抒護心頭咯噔一聲,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暗忖,難道他們精心的算計這麽快就被李二陛下找到了突破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按照他的猜想,以李二陛下那幫鷹犬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在三天之內破獲此桉。


    一定是有誰給予朝廷這幫鷹犬指點,才有可能發現了一些端倪。


    直到此時,崔抒護都沒有察覺到是王大錘這邊出了問題。


    聽到崔永平的話,崔永輝徹底慌了。


    假如皇帝從樂童稱心那裏找到證據,知道一切都是他們崔家在幕後推動。


    即使李二不敢拿他們崔家怎麽樣,可也會讓他們崔家陷入絕對的被動。


    於是,隻能急切的等待著崔抒護做決定。


    閉目思考了半晌,崔抒護這才問道:“可還有什麽其他具體的消息?”


    崔永平沉吟一會兒後回答:“據說樂童稱心被長孫無忌在東宮當場擊殺,隻是這消息還沒有得到確認。”


    崔抒護並沒有急著做決定,一隻手有規律的在桉子上不斷擊打,整個人陷入了沉思。


    正當崔永平、崔永輝兩兄弟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崔抒護這才不急不緩的開口道:“你們勿需擔心,還是按照計劃進行,明天朝會之時,聯合其他世家的人向皇帝施壓,定要讓科舉考試於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


    說完,轉頭對著崔永輝道:“你親自前去通知幾大世家,把這個消息告訴他們,讓他們有備無患,可不要在這關鍵的時刻掉了鏈子。”


    “諾!”崔永平兩兄弟齊聲稱諾,隨即轉身離去。


    對於父親崔抒護的判斷,崔永平兩兄弟是絕對相信。


    兩兄弟走後,崔抒護臉上雖然平靜無波,內心卻泛起一絲緊張感。


    如此周密的算計居然露出了馬腳,還是讓他有些驚詫的。


    他真的想不出,到底是誰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能看出來問題的關鍵,簡直是不可思議。


    據他了解,百騎之中根本沒有這樣的人才。


    若說是狄仁傑那個小屁孩,崔抒護根本不敢相信。


    想來想去,一個名字不由自主浮現在腦海——楊帆?


    這混蛋三番兩次讓他們世家吃癟,絕對是個難纏的家夥,不會是楊帆發現的吧?


    越想越覺得很有可能,崔抒護抬手輕輕一揮,不知從哪裏冒出來一個黑衣人。


    “趕緊找到王大錘,必要的時候直接解決!”


    在他看來,隻要把王大錘解決掉,即使是神仙也不可能查到他們崔家的身上。


    “謹遵家主令!”黑衣人冷冷的聲音響起,猶如地獄的惡魔。


    話音未落,整個人突然消失,猶如一個幽靈一般,整個房間又陷入了一片寂靜,隻留下崔抒護皺著眉頭不斷思索。


    ……


    天剛蒙蒙亮,太極殿外已經人影湧動。


    今天是查察許章一桉約定的日子,不管結果如何,都要有一個交代。


    因此,今天的朝會有些特別,因為今天可能會決定科舉考試的未來。


    當楊帆趕到的時候,才知道今天朝會的陣仗有多大。


    幾乎在京的所有五品以上官員,盡皆候在太極殿外。


    此時,宮門前的官員都紮堆兒的候著,相熟的走得近的都聚在一處,竊竊私語。


    一些不知情的人,正思量著陛下這個時候把大夥兒都叫進宮來,是出了什麽大事。


    畢竟,除了大朝會,平時的早朝可沒有這麽齊全的時候。


    楊帆這樣一個年輕人與一群老頭站在一塊兒,有點鶴立雞頭的感覺,不少人的目光都向他看過來,讓他有些不自在……


    正琢磨著是不是湊到李績、程咬金那夥武將裏頭聊點天的時候,便聽得有人叫喚道:“忠義侯,這邊!”


    聲音有些蒼老,楊帆尋聲望去,卻是孔穎達正在對他招手,楊帆趕緊跑了過去。


    孔穎達周圍站了幾名皇族,不僅有李孝恭,甚至太子李承乾也在這裏。


    原本這些人還在碎碎低語,見到楊帆過來,又都齊齊住了嘴,隻是看向楊帆的時候難免有些異樣。


    最顯眼的就是李承乾這家夥正氣鼓鼓的模樣,一副媳婦兒被楊帆禍害了的樣子。


    楊帆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何處惹了這位小心眼的太子殿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