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並沒有海外貿易管轄權的說法,這時候朝廷掌控的隻有漕運。


    漕運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東沿海一帶運軍糧抵於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一帶)。


    漢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每年都將黃河流域所征糧食運往關中,聯結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係,形成溝通南北的新的漕運通道,奠定了後世大運河的基礎。


    唐時期朝廷重視漕運,為此,疏通了南糧北調所需的網道,建立了漕運倉儲製度。


    漕運是我國曆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措施。


    用今天的話來說,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方式。


    對於海外貿易,朝廷並沒有話語權,因為這些權利掌控在世家門閥的手中。


    所以,李二陛下聽到楊帆索要海外貿易管轄權,有些意外的同時,又不知楊帆有什麽目的。


    緊緊盯著楊帆看了好一會兒,李二陛下才開口道:“此時的海外貿易都是世家、商賈組成商隊進行遠航,朝廷並沒有統一的管製,你想要進行海外交易,自己組建商船便可。”


    “記得你曾經提過,在江南造船廠自己研製新式海船,難道失敗了?”


    “不過,看在你為天下百姓解決了耕牛問題,朕倒是可以破例賣幾艘淘汰的戰船給你。”


    說到最後,李二陛下也有些得意。


    沒想到楊帆也有求他的時候。


    當初楊帆在他和高陽公主麵前誇下海口,要研製出能夠容納幾千甚至上萬人的海船,還要把這艘船命名為高陽公主號。


    當時李二殿下就認為楊帆是在吹牛,因為,最成熟的造船技術就掌握在朝廷手中。


    以朝廷的能力,也隻能建造能容納幾百、上千人的戰船,而世家製造的商船,最多隻能容納300人左右……


    楊帆見李二陛下居然把自己索要海外貿易管轄權認為是自己造船失敗,心裏不免有些好笑,嘴上卻說道:


    “陛下誤會了,微臣索要海外貿易管轄權與造船失敗無關,而是想通過掌控海外貿易探索出一條使百姓富足的道路。”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這位皇帝還不知道海外貿易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資本的力量有多麽強大。


    “哦,說來聽聽。”聽到楊帆的話,李二陛下頓時來了興趣。


    楊帆輕笑著說道:“那微臣就說說海外貿易的重要性,此時的海外貿易,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帶的世家門閥手中,這也導致江南一帶民豐富足。”


    “即使長安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但與江南一帶相比,富饒程度還要差上一籌,陛下認不認同微臣的說法。”


    李二陛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江南地區之所以富饒,不僅因為江南一帶是魚米之鄉。


    更主要的是,海外貿易為江南地區帶來了巨額的財富。


    而這些財富是不需要向朝廷繳納稅賦的。


    海外貿易唯一要承擔的風險便是海上不可預測的災難以及護衛成本。


    而海上的風險對於世家門閥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麽事,護衛更是隻要有錢就能培養。


    一旦成行,出海十次,隻要能夠在海外成功完成一次交易,就能夠掙得盆滿缽滿。


    因此,對於楊帆的觀點李二陛下不可否認。


    楊帆又繼續說道:“那陛下可知道,由於朝廷對海外貿易的放任不管,間接導致朝廷每年起碼有上千萬貫的稅賦損失?”


    “會有這麽多的損失?”李二陛下劍眉一豎,有些不敢相信。


    楊帆篤定的回答:“在微臣看來,隻多不少,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微臣能夠掌控海外貿易的渠道,讓微臣重新製定規矩。”


    之所以如此說,就是為了勾起李二心頭的貪念,也好讓李二陛下能夠同意把海外貿易管轄權授予給他。


    海外貿易管轄權,其實隻是一個名義上的東西,也是為了以防萬一。


    因為一旦海船建成,航道開通,就逐漸掌控海外貿易所帶來的巨額財富,獲得極大利益的同時也將承擔極大的風險。


    而楊帆就是想做製定規矩的人,讓別人不敢輕易的破壞。


    當然,還有一些原因,楊帆不能明說。


    那就是楊帆想在大唐埋下一顆種子,一顆資本的種子。


    這顆資本的種子有可能動搖到皇權,所以隻能以海外貿易為掩飾。


    從這些世家門閥甘願冒著極大的風險組成商隊去海外進行貿易就可以知道。


    資本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它能勾起人類潛伏於靈魂深處的貪婪。


    當資本這顆種子生根發芽,伴隨著規矩的形成,既得利益者自然會擁護所謂的海外貿易規矩。


    這就是資本的魅力!


    記得曾經聽人說過,在資本的世界裏。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


    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著殺頭的危險;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道德底線和律法。


    一旦資本的這股力量破土而出,它將會席卷一切、摧毀一切。


    對於這種說法,楊帆深信不疑。


    楊帆想要掌控這種資本的力量,以加快推動這個古老帝國的發展和進步,以便更好的為百姓服務。


    也才能令這個被儒家思維禁錮的民族和帝國展翅高飛,邁出勇往直前的步伐!


    楊帆想讓資本的巨獸成為大唐的披荊斬棘的利劍,砍掉一切阻擋在麵前的障礙。


    至於這麽做會不會阻礙到一些人的利益?


    答桉當然是肯定的。


    當然,楊帆不會害怕,起碼他的初衷是好的。


    即使比別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識,楊帆也並沒有看見哪一種製度的優越性。


    因此,楊帆隻能結合自己的構想,用經濟的力量去推動和改變帝國的方向和決策。


    雖然楊帆不知道這個想法對不對,也不知道資本會把這個民族帶向何方?


    但楊帆始終相信,文明,是要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


    有哲學家曾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楊帆是絕對認同的。


    隻要老百姓生活好、自信心強……隻要民族統一、國家強大……


    楊帆才不管帝國的發展道路是走哪一條。


    果不其然,在巨大利益誘惑麵前,李二陛下心動了!


    若真能用一個虛無縹緲的所謂管轄權,讓帝國增加1/3的稅賦,絕對是一門穩賺不賠的買賣。


    雖然知道楊帆可能隱瞞一些什麽東西,但李二陛下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


    實在是錢帛動人心啊!


    有了這些錢,他可以讓百姓生活的更好。


    成就賢明之君!


    有了這些錢,他可以把軍隊打造得更強大。


    兵鋒所致,所向披靡!


    有了這些錢,他可以把諾大的帝國建設得更好。


    讓後世之人百世稱頌,甚至名流千古!


    忍住內心的激動,李二陛下說道:“既然管控海外貿易對帝國對百姓有這麽多的好處,朕答應你也無妨。”


    “不過,咱們有言在先,曆朝曆代,朝廷對海外貿易並沒有管轄權,朕隻能下一道聖旨,至於能不能讓別人聽你的,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聞言,楊帆欣喜若狂:“謝陛下天恩,即使粉身碎骨,微臣也會為帝國帶來更多的財富。”


    本來,自己需要的就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和權限,起碼名義上是大家認可的。


    剛開始時,不用想便知道,肯定有一些人不會服從什麽狗屁海外貿易管轄權。


    總有一天,當人們習慣了有海外貿易管轄權這個東西,規矩就會隨著資本的成長而堅不可摧。


    看到楊帆高興的樣子,李二陛下又有些鬱悶了!


    這小子對賺錢如此上心,對官職卻不屑一顧,真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想到這兒,李二陛下忍不住問道:“你小子故意讓朕把你的官帽擼掉,就是為了海外貿易一事?”


    楊帆收起笑臉,麵色嚴肅,起身請罪道:“不敢隱瞞陛下,之所以在朝會上不理會陛下的好意,執意讓陛下懲處微臣,除了真的想抽出時間謀劃海外貿易一事,其實微臣還有些私心,那就是不想與世家發生正麵衝突,微臣除了怕麻煩,也有些怕死。”


    看著一臉“坦蕩”的楊帆,李二陛下心頭的最後一絲怒氣徹底煙消雲散。


    以前之所以發怒,是懷疑楊帆藏有什麽其他的心思。


    可如今楊帆卻直接了當的說了出來,反而讓李二陛下心中的芥蒂消失了。


    不過,這小子也太特立獨行了!


    難道堂堂朝廷三品大員還比不上經商賺錢有吸引力?


    再說,害怕世家的報複,說什麽怕麻煩、怕死……


    難道這小子認為朕會獨自放任他自己應付世家?


    把朕當成什麽人了?


    真有些恨鐵不成鋼!


    在李二陛下看來,楊帆顯然是對自己與世家的妥協有些怨言!


    心中的芥蒂消失,李二陛下的談話更顯隨意,像聊家常式的問道:“新式海船的製造情況如何?”


    時刻注意李二陛下表情變化的楊帆也不由長長舒了一口氣。


    幸好自己夠“坦白”,把故意讓李二革職的理由先說了出來。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


    不管什麽事,隻要不符合常理,都會讓皇帝猜疑呀!


    當皇帝的,永遠不可能絕對信任某一個人。


    坐下後,楊帆斜躺在椅子上,趕緊回道:“海船製造已經接近尾聲,可惜陛下沒有時間,不然可以前去看看。”


    江南造船廠距長安有一千多公裏,作為皇帝,李二陛下當然不可能跑這麽遠。


    因為這樣不僅勞民傷財,而且很危險。


    聞言,李二陛下眼睛眯了起來,好奇的問道:“算算時間,你派人前往江南建造海船和碼頭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吧?”


    “你答應給高陽建造的海船怎麽樣了?不是故意哄騙朕的女兒吧,那可是欺君之罪。”


    沒想到李二陛下居然如此八卦。


    高陽公主都沒提起這事,你一個皇帝管這麽多幹嘛?


    李二陛下要麽是想讓自己出醜,要麽是真的想為高陽公主撐場子,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楊帆無奈,隻得老實回答:“啟稟陛下,海船的大體結構已經建造完畢,再過幾個月就可以下水試航。”


    李二陛下有些意外:“你製造的新氏海船真能裝幾千人?”


    楊帆點頭說道:“不敢隱瞞陛下,據薛仁貴來信,一般的新氏海船並不能裝這麽多人。”


    “但根據微臣的設計,高陽公主號可以裝幾千人,隻是還沒有製造完華。”


    楊帆當然不可能告訴李二陛下。


    一般的海船,他隻是讓薛仁貴製造船身,最核心的發動機部分,還沒從係統裏兌換出來。


    為了安全起見,這些東西隻能最後送過去。


    而對於高陽公主號海船,薛仁貴根本沒有製造。


    因為這艘艦,楊帆打算從係統中兌換出一艘巡洋艦作為高陽公主號,造船廠隻是一個掩人耳目的地方。


    至於楊帆為什麽不直接兌換出一航空母艦。


    一方麵是手中的黃金有限,另一方麵,即使是兌換出航空母艦也沒有那麽多人來駕駛。


    而巡洋艦就比航空母艦省了很多麻煩。


    況且,即使是巡洋艦,也能在大唐的海洋上縱橫無敵,已經足夠使用,也足夠安全。


    “嗬嗬!”李二陛下譏諷的笑了一聲,他發現自己現在越來越喜歡聽楊帆說話。


    這家夥吹起牛來眼睛都不眨一下。


    還沒有建造完畢?


    在他看來,楊帆是根本就做不出,隻能拿這樣憋足的理由來搪塞。


    於是李二陛下不悅的提醒道:“年輕人有理想是好事,可不能好高騖遠。”


    “雖然知道你是為了討好高陽,可也不能隨便湖弄朕的女兒。”


    “哼,若是製造不出來,惹得朕的寶貝女兒傷心,看朕不扒了你的皮!”


    楊帆委屈的回答:“微臣不會讓高陽公主殿下失望。”


    心裏卻腹誹不已。


    總不能現在就兌換出來讓李二陛下參觀吧?


    看來隻能以後用事實說話了!


    這家夥簡直就是老古董、鄉巴老,哪裏能夠理解係統的神奇。


    一想到兌換巡洋艦所花費的巨額黃金。


    再加上要從係統兌換其他一些海船的發動機,攢起來的家底又要回到解放前了!


    楊帆不由有些肉疼。


    正在此時,高陽公主清脆的聲音傳來:“父皇,你們在說高陽什麽呢?”


    說話間,高陽公主踏著小碎步來到李二陛下身後,乖巧的為李二陛下捏著肩膀。


    “漱兒的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嗯,捏捏右邊肩膀,批閱奏章太多,現在還有些發酸。”李二陛下一臉得意的指揮著。


    隨即哼哼一聲,又繼續說道:“還不是某些人,以前某人誇下海口為你建造一艘大船,現如今快兩年了,連影子都沒有,還說什麽不負你所望,依我看來簡直就是在吹牛。”


    “嗬嗬,幾千人的大船,以為是想造就能造的?”


    看著李二陛下那得瑟樣兒,楊帆眼角直犯抽抽。


    這家夥簡直把自己未來的媳婦當成丫鬟使喚了!


    唉,即使心頭不爽,楊帆也隻能忍著,誰讓別人是父女倆呢?


    不過,這是看不起誰呢?


    雖然咱不會造,但誰讓自己有金手指?


    看看最後打臉的誰!


    聽到造船,高陽頓時來了興致,跑過去拉著楊帆的手,大眼睛瞪得溜圓:“夫君真的給高陽造船了?而且是裝幾千人的大船?”


    楊帆頓時傲然道:“男子漢大丈夫,自然是一言九鼎!”


    “某人狗眼看人低,瞧不起人不是?區區裝幾千人的船,那有什麽難的?


    高陽公主雙眸閃亮:“我相信郎君。”


    聽到這話,楊帆得意的瞅了李二陛下一眼。


    果不其然,此時的李二陛下臉色黑如鍋底。


    他知道楊帆這小子顯然是指桑罵槐。


    更主要的是,自己女兒眼中崇拜的眼神。


    要知道,這種眼神以前隻對自己這個父皇展現。


    可如今卻看向了另一個男人,很顯然,李二陛下吃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