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對於祭祀製度十分重視,祭天的地方叫做“天壇“。


    在後世,遊覽過天壇公園的人無不被其古柏蒼鬱、莊嚴宏偉折服,其形狀樣式也體現出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唐時期的天壇,那時候不叫天壇,而稱為“圜丘“,在《舊唐書·禮儀誌》等正史中都有詳細記載。


    武德初,定令:每歲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圓丘,以景帝配,其壇在京城明德門外道東二裏。


    壇製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廣二十丈,再成廣十五丈,三成廣十丈,四成廣五丈。


    李二陛下的求雨儀式便是在明德門外的“圜丘”進行。


    天色才剛剛泛白,明德門已全部打開,城門被禁軍把守,紅地毯從城門口已經鋪到了“圜丘”之上。


    自從李二陛下登基稱帝,如此大張旗鼓的祭祀還是頭一次。


    自貞觀以來,雖然天災不斷,但並沒有受到世家如此刁難。


    此次陣勢如此大,可以看出李二陛下對世家抗爭的決心,不遠處的祭壇旁,早已人滿為患。


    三省六部各級官員全體出動,整整齊齊排在空地處。


    甚至很多外地官員、番邦人員以及百姓都來一睹李二陛下求雨。


    甘露殿!


    李二陛下剛剛睜開眼,便聽到老太監王煥貴的呼喚。


    “陛下!”


    王煥貴躡手躡腳的站在寢宮門口,輕聲呼喚李二陛下,卻又害怕把皇帝驚到,語聲很是輕柔。


    這兩天李二陛下的焦急和擔憂王煥貴看在眼裏,此時催促皇帝可不是個好差事。


    不過,今天是祭祀求雨的日子,王煥貴可不敢耽誤大事。


    李二陛下這幾晚一直睡不著,實在是困得慌,起床氣有些大,很不耐煩的問道:“何事?”


    “陛下,時辰將至,該準備出發了!”


    “哦……”李二陛下瞬間清醒,霍然坐起身,瞪大眼睛看著王煥貴,急問道:“今天天氣如何?可否有下雨的征兆?”


    “要下雨可能需要陛下前往祈禱。”王煥貴低著頭回答,語氣有些不自信。


    顯然,王煥貴也很不看好今天會下雨。


    李二陛下一把扯掉身上蓋著的錦被,從床榻上蹦了下來,往外走去,走了兩步,又才轉頭問道:“是否有烏雲?”


    “有雲,但不是烏雲!”王煥貴搖了搖頭。


    李二陛下腳步一滯,臉色陰晴不定,有種莫名的失望。


    此時他才醒悟自己還光著腳,趕緊回去胡亂穿上鞋子,臉也不洗就來到殿門之外。


    抬眼望去,天上雖然雲層密布,但清涼的東南風很快把雲層吹散。


    即便不是專業的觀測風雲氣色的人,李二陛下也知道,起風隻是下雨的先兆。


    但風勢太大,很快便會將聚集的烏雲吹散,雨還沒下就天晴了!


    李二陛下心頭微微一歎,問道:“現在什麽時辰了?”


    “回稟陛下,現在已是卯時末!”王煥貴小心異曼


    李二陛下皺了皺眉,看來想拖延時間是不行了!


    不過,無論下不下雨,箭已在弦上,今天的祭祀求雨活動都得如期舉行!


    李二陛下無奈下令:“傳太史令李淳風、忠義侯楊進宮!”


    看來隻能聽天由命了!


    “諾!”王煥貴立即躬身應道,可隨即又一臉難色:“隻是……”


    李二陛下不悅的說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婆婆媽媽還是不是男人!”


    聞言,王煥貴如同吃屎般哭笑不得,真想說,他本來就不是一個男人。


    見到王煥貴的表情,李二陛下也知道自己有些過激了。


    作為皇帝,他當然不可能道歉,隻是轉移話題問道:“有什麽事就說吧?”


    王煥貴這時才忐忑的說道:“自從昨夜起風,李淳風道長就連夜進城等待,隻是忠義侯不知去了哪裏,並沒有與李道長在一起。”


    “這混小子,都這時候還亂跑!”李二陛下咬牙切齒的喝罵。


    隨即又擺手道:“不管他了,收拾一下,讓李淳風與朕先去,另外派人去找忠義侯,如果那小子敢不來,讓人把他給砍了!”


    “諾!”王煥貴從來不去質疑的皇帝的命令,他連想都懶得想,反正皇帝怎麽說,咱就怎麽做。


    作為皇帝的近侍,王煥貴知道這次李二陛下真有些急了!


    半個時辰後,禁宮大內門禁大開,李二陛下乘坐禦輦大張旗鼓住明德門趕去。


    此時街道的兩旁已經被禁軍清空,五步一哨十步一崗。


    甚至街旁的酒樓上麵都有百騎人員正盡職盡責的四處張望,生怕有什麽宵小之輩以下犯上。


    當眾人看到迎麵而來的皇帝儀仗,不由挺胸抬頭。


    禁衛精神十足,把最好的一麵體現在皇帝的麵前,雖然皇帝根本看不到,但這股精氣卻體現了大唐士卒的雄風。


    有個別從沒見過皇帝的士兵,也是一個勁的朝著禦輦望去,希望能一睹龍顏。


    一旁看熱鬧的百姓更是伸長了腦袋,墊著腳尖往裏望。


    隻是當見到為首騎士手裏擎著的一幹黃色龍旗來到跟前,又頓時跪地不敢抬頭。


    心裏卻響個不停:乖乖,皇帝的出行陣勢果然不一樣,看來此次求雨李二陛下做足了準備。


    大家也希望這位皇帝真的能夠感動上天,以解決春耕的旱災。


    李二陛下並沒有停留,直奔明德門而去,眾人這才回過神來,紛紛暗暗祈禱。


    可惜,由於知識的貴乏,這些百姓不知道。


    旱災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是求雨就能有的!


    所謂的求雨不過是一種心靈的寄托,是安撫百姓的把戲罷了。


    因此,對於李二陛下如此大張旗鼓,很多世家官員並不擔心。


    辰時二刻,天已大亮。


    崔府大堂的牛油蠟燭並沒有媳滅,反而在燃燒了一晚上後更加旺盛。


    崔家老祖駐著拐仗站在窗前,感受著東南風自窗口吹進來的清涼愜意,花白修長的胡須隨風飄動。


    抬頭看著厚厚的雲層,麵上雖然看不出一絲季動,但心髒像是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攥得緊緊的,有些透不過氣來。


    烏層壓頂可不是個好兆頭!


    可太史局、太常寺、以及經驗老道的農夫不是都說近期絕不會下雨麽?


    漫天的雲層遮住了藍天,灰壓壓的一片籠罩著大地。


    這難道不是下雨的征兆嗎?


    若是下雨……


    崔家老祖簡直不敢想象!


    而屋內的崔範博也是急得不行!


    若是賭約輸了,那他這一輩子就完了。


    如果隻涉及到他一個人,倒不覺得什麽,畢竟他崔範博在朝堂上逼宮,他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個人的生死榮辱,他早就不放在心上,與家族的榮耀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可一旦下雨,那就證明李二陛下的確是天命所歸,即便不去下罪己詔,上天也會普降甘霖!


    他們這些逼著陛下頒發罪己詔的人,變成了別有用心、脅迫帝王的亂臣賊子!


    作為此次事件的帶頭人,崔家怎麽也難逃幹係,崔家千年的名譽就會毀於一旦,這比要了崔範博的命還難受。


    若是李二陛下借勢揮舞起屠刀,那些事先同氣連枝的門閥世家還有誰能站在他們崔氏這邊?


    此時正廳裏,坐滿了各世家門閥的代表,俱是麵色陰沉,一臉擔憂。


    諾大的正堂裏匯聚了二十幾號人,卻鴉雀無聲。


    甚至連屋外的微風掠過花草樹木的沙沙聲都清晰可見。


    若是往昔,這是詩情畫意的清晨,這聲音如天籟。


    可如今卻彷佛惡魔的號角,直衝他們的心靈。


    萬一下雨了怎麽辦?


    就如同李二陛下不敢輕易大開殺戒一樣,這些世家門閥也同樣不敢去賭李二陛下的底限在哪裏。


    畢竟這位皇帝可是心狠手竦的家夥,連兄弟都毫不留情。


    崔範博繃著一張黑臉,有些遲疑著問道:“宇文兄,你說會不會是忠義侯故意給我們下套?今天可能真會下雨。”


    太常寺卿宇文弘風輕雲澹,一臉篤定地道:“崔兄稍安勿燥,雖然雲層很厚,可是這風速很快,不用多久便能把這些雲吹跑。”


    “更何況,據可靠的消息,道門宗師袁天罡也曾推衍過,這幾天根本不可能有雨,甚至拒絕了皇帝讓他主持祭祀求雨的請求。”


    當然,宇文弘之所以如此澹定,是因為賭約的主角並不是他。


    自始至終,他宇文弘也隻是一個配角,清河崔氏才是此次事件的急先鋒。


    這次公然帶頭逼宮李二陛下的舉動,他宇文弘從來沒有主動站出來。


    他每次都隻是打配合,從不頂在最前頭。


    因為宇文弘很清楚,一旦有所差錯,那可是有滅族的可能,他沒這麽傻?


    讓崔家等世家頂上去才符合他的利益。


    勝了,他宇文家將掙得盆滿缽滿,若是輸了,也能夠全身而退。


    當然,剛剛的話,除了有安慰崔家的意味,他確實篤定今天不可能有雨。


    果不其然,這麽一說,屋子裏的氣氛陡然間變得輕鬆了很多。


    可大家卻也不敢掉以輕心。


    眾人知道,若崔範博猜測的是事實,那麽意味著自己這邊所有的人可能都已經落入楊帆那小子的算計,那簡直太可怕了!


    崔家老祖轉過身,斷然說道:“大家暫且放心,絕對不會有人生而知之,也絕對不可能有人能夠決定上天是否下雨。”


    “此次從太史局傳出消息的,乃是我崔家的嫡係,他親眼見到李淳風領著一幹屬官推算風雲變換,得出的結論是近期會有雲聚風起之象,但不會有雨,李淳風的本事,想必大家都有數,絕對不會出現意外!”


    崔範博看了看窗外灰暗的天空,還是有些擔憂地道:“老祖,這漫天的雲……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真的要下雨,那咱們要早做準備。”


    在場之人你一言我一語,都出言附和。


    吵鬧聲中,正堂內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氛。


    風雲季動,差點讓大家徹底嚇壞了,特別是崔範博!


    崔家老祖緩緩走回,坐到首位,端起茶盞輕輕呷了一口,環視眾人一圈後,說道:“開弓沒有回頭箭,便是下雨又如何?”


    “更何況,求雨儀式馬上開始,隻要皇帝沒有馬上把雨求來,各家就馬上在大唐各個州縣發起輿論,最大程度的削弱陛下的威望,讓陛下意識到我們這些世家門閥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


    “當然,大家也很清楚,一旦陛下求雨成功,即使此次是我們崔家扛下所有,但皇帝定然會開始著手削弱我們世家權勢,那後果絕對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眾人默然不語。


    之所以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也跟著崔家逼宮李二陛下,還不就是因為大家都察覺到李二陛下想要通過科舉改革扶持寒門,從而削弱世家的影響力?


    知識的壟斷、舉薦出仕的特權……


    一旦寒門被扶持起來,這些原本他們固有的利益將會遭到無情的削弱。


    崔範博愁眉苦臉道:“老祖,不下雨,李二陛下不見得敢狠心將我們這些世家全部鏟除,弄得天下大亂。”


    “可這雨若是下了,陛下的聲威必將更上一個台階,連老天都站在他一邊,誰還敢去反抗?”


    “到那時候,我們隻怕是隻得老老實實的任憑處置,就算想要造謠,怕是也沒有多少百姓會站在我們這邊。”


    眾人默默的點點頭,心情十分沉重。


    一場雨,不僅關係著關中一帶春耕能否正常進行,也關係到多少世家的興衰存亡,真是有些諷刺。


    可現實就是如此!


    屋外的風越刮越大,雲層越聚越厚,但是那令無數人期盼,又令無數人心驚膽顫的雨並沒有落下。


    因為風越來越大,反而有把雲層吹散的趨勢,或許,隻要風刮的再大些,這漫天的雲層,將會散去。


    這些世家都默默的祈禱著,希望這風再大一些。


    ……


    時間來到己時兩刻,求雨活動已經開始了一個時辰。


    李淳風跳大神般揮舞著桃木劍,同樣的動作已經做了好幾次,可是雨滴卻沒有如約而至。


    他真想哭了!


    可是,李二陛下沒喊停,李淳風隻能繼續堅持著。


    其實,李二陛下心頭也隻直打鼓,眼神不斷搜尋楊帆的身影。


    可惜眼睛都看花了,卻連楊帆的毛都沒看到一根。


    李二陛下暗暗猜想,難道這家夥跑路了?


    按照那小子怕死的作風,若真的沒有辦法下雨,如果害怕自己追究,還真有可能會做出荒唐的舉動。


    可隨即李二陛下又否定了!


    若楊帆這小子真害怕,完全可以不用摻和到這裏麵來。


    一時間,各種想法湧上心頭,讓李二陛下頭疼不已。


    正在此時,王煥貴邁著老腿焦急的跑了過來。


    見狀,李二陛下急忙問道:“找到忠義侯沒有?”


    “啟稟陛下,已經找到了!”王煥貴來不及喘氣,趕緊回答。


    李二陛下欣喜的問道:“人呢?”


    “在忠義侯府!”王煥貴尷尬一笑。


    李二陛下臉色一沉,不悅地道:“你膽子越來越大了,怎麽不把他綁過來?朕不是說了嗎?若那小子不肯來,直接砍了他腦袋!”


    “忠義侯說了,他忙了好幾天,要在家陪夫人……”王煥貴說道。


    可是見到李二陛下下臉色越來越黑,王煥貴又接著解釋:“不過,忠義侯說他已經全部安排妥當,隻等陛下給個回應他便能讓老天下雨。”


    “這小子以為自己是誰呀,他說下雨就下雨麽?”聽到如此天荒夜譚的話,李二陛下不呲不呲喘著粗氣,怒聲質問。


    王煥貴趕緊咐合:“奴婢當時也是這麽說的,可是忠義侯說了,若不趕緊回來稟報陛下,可能會耽誤了陛下的大事,他還送了一封信過來。”


    說著,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白紙。


    李二陛下哪裏顧得什麽形象,一把搶過來,定眼望去,上麵隻有簡短的幾行字。


    “以三聲槍響為號,半個時辰內,必下雨……”


    李二陛下翻來覆去,並沒有更多的內容。


    這幾句沒頭沒尾的話,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卻也知道,楊帆的意思是以三聲槍響為暗號,半個時辰之內必下雨。


    雖然不知道楊帆如此篤定的原因,但死馬隻能活馬醫。


    於是李二趕緊讓人前去安排,他倒要看看,是否真如楊帆所說,槍響過後真能下雨。


    當三聲震耳欲聾的槍響之後,天邊好像回應一般,不斷響起隆隆之聲。


    李二陛下泛起了絲絲笑意,這個女婿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在他看來,隻要有雷聲,大概率是會下雨的。


    即使不能夠滿足春耕的要求,也能讓那些世家門閥閉嘴,更能打擊這些世家的威風豪氣。


    與李二陛下不同,長安城裏不知多少人被嚇出一身冷汗。


    特別是崔家,總是一副風輕雲澹的崔家老祖也變得麵色煞白。


    他很清楚,他們崔家徹底敗了,而後果是不可承受之重。


    而聽得天際隆隆聲不斷,不知多少百姓喜極而泣。


    很多人直接跪在地上叩拜上天,看來老天並沒有將他們這些貧寒的老百姓遺忘!


    有人歡喜有人憂,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