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忍著劇痛站了起來,一張臉由紅轉青,由青轉黑,猶如劇戲變臉一般,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而李績等武將都憋著笑意,對於侯君集吃癟,幾人都喜於樂見。


    侯君集往日總是牛逼哄哄,認為自己是除了李靖以外的軍中第一人,根本看不起李績他們,這下楊帆算是為他們出氣了!


    站在大殿靠前位置的程咬金悄悄的對楊帆豎了豎大拇指,以示誇讚。


    侯君集總認為程咬金是大老粗,不配與他同列於大將軍,兩人也是最看不對眼的。


    眼見侯君集的臉色難看,而程咬金等人的小動作也看的一清二楚,李二陛下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侯君集向來眼高於頂,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


    但他平時機智過人,多少人都成了他的手下敗將。


    沒想到楊帆這小子一而再再而三讓侯君集吃癟,真是一物降一物!


    或許侯君集上次被楊帆彈劾丟掉了官職,此次自己讓他擔任左武衛大將軍,這家夥又有了想法。


    雖然不知道楊帆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麽,但一定是侯君集想算計楊帆在先。


    可惜,楊帆不是不長腦子的棒槌,所以侯君集反而被楊帆逼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剛剛楊帆說是沒力氣才砸到了侯君集的腳上。


    但李二陛下清楚,這絕對是楊帆故意為之。


    楊帆這小子,腦子好使著呢!


    眼見楊帆得理不饒人,還故意說風涼話,侯君集都快要惱羞成怒了。


    作為同他一起打天下的將領,李二陛下不能不維護,也不得不給他麵子,狠狠瞪了楊帆一眼,嗬斥道:“你小子簡直胡攪蠻纏,砸傷人還告狀,這成何體統?還不趕緊道歉?”


    聽到李二陛下的話,楊帆撇了撇嘴,並沒有反駁。


    這裏是太極殿,皇帝的話就是聖旨。


    在這個環境裏質疑李二陛下的話語那簡直就是找死。


    瞅了瞅侯君集,楊帆心不甘情不願的說道:“陳國公,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對不起啊!隻是下次看到別人搬東西,你可要小心一點,不然容易被砸傷!”


    聽到楊帆道歉,李二陛下心說也就自己能治住這個無法無天的混小子。


    若是換其他人,怕是輕易不能讓他低頭賠罪,可聽到後麵越覺得不對勁。


    突然,噗呲一陣詭異的笑聲在殿內響起。


    本來侯君集還有些得意,畢竟李二陛下都親自為他做主。


    可聽到楊帆那陰陽怪氣的話,氣得差點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若不是在這太極殿上,他真想破口大罵。


    很顯然,楊帆是在消遣他!


    聽到笑聲,本來還滿意的李二陛下腦子突然靈光一閃。


    唉?


    好像不對啊!


    這小子剛剛說了啥?


    下次看到別人搬東西,你可要小心一點……


    嗬嗬,這小子居然玩文字遊戲,把過錯全推到侯君集的身上。


    認為侯君集被砸傷是他自己不小心,與他楊帆無關。


    更是嘲笑侯君集年紀大了,不要湊熱鬧。


    李二陛下直接氣笑了,喝罵道:“你這混小子,錯就錯了,玩什麽口舌之能,以為自己年紀小就可以胡言亂語?幾天不打,上房揭瓦,看來你是皮癢了是不?”


    楊帆低眉順眼趕緊認錯。


    既然引起大家注意的目的已經達到,也沒有必要在充憨耍愣。


    “陛下既然說微臣錯了那微臣就錯了,不過,箱子裏的東西是天大的寶貝,若真被砸壞了,那可真是得不償失。”


    侯君集不以為意的打斷:“騙誰呢?一個破箱子,能有什麽寶貝,難道這東西比我身子還金貴不成?”


    楊帆笑了笑,不可置否的說道:“陳國公還真別說,裏麵的東西還真比你身子金貴來著……”


    “前幾日某看到關中百姓春耕困難,讓本侯憂心忡忡,經過多次探索,終於得到一種改良的耕犁,這種犁可令我大唐百姓的耕地效率至少提升兩倍有餘,你說,這關係到千千萬萬百姓生計的神器,有沒有你的身子金貴?”


    除了李二陛下,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箱子裏的東西可以讓耕地的效率提升兩倍有餘?


    這小子一大早就喝醉了不成,怎麽總是說胡話呢?


    盡管對楊帆的話根本不信,可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地上的大木箱子。


    侯君集冷哼了一聲,怒斥道:“忠義侯,你一個嬌生慣養的人,如何懂得農耕之事?你可知道這太極殿上所議的都是國家大事,所說的話都是記錄在桉的,若是敢欺君罔上,那可是欺君大罪!”


    楊帆翻了一個白眼,直接頂了回去:“陳國公,你不懂並不代表別人不懂,我勸你最好不要把自己的無知當成自己的驕傲。”


    “你……!”


    侯君集覺得這小子簡直就是自己的克星,指著楊帆說不出話來。


    一直以來,不管做什麽都順風順水,如今怎麽一遇到這個混球,就落入下風了呢?


    這小子口齒太伶俐了,說的話簡直能氣死人。


    李二陛下可不管侯君集難看的表情,死死的盯著地上的箱子,沉聲說道:“若真是如此,趕緊打開!朕倒想看看此物有何奇特之處。”


    對於這種利國利民的耕種神器,李二陛下昨天就已經垂涎三尺。


    今天要不是被魏征懟得昏了腦袋,李二陛下早就迫不及待了!


    在場的眾多官員也是伸長著腦袋,滿含期待的盯著木箱子,生怕錯過了楊帆口中的神器。


    隨著箱子被撬開,一把外形奇特的物件顯露在眾人麵前。


    大唐耕地的犁是直犁,這種梨不僅笨重,而且很不容易操作。


    而箱子裏的曲轅犁則完全不同,這種犁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真正的曲轅犁其實也是在唐朝末期發明的,這種犁的整個構架由犁壁、犁底、犁箭、犁轅、犁盤等十幾個部件組成。


    到了明清時期,曲轅犁真正的改良才基本固定,所以楊帆直接拿出了曲轅犁的最省力版本。


    在眾目睽睽之下,楊帆打開箱子把散亂的各個部件組裝起來。


    不稍片刻功夫,一副可以單人、單手操控的犁杖被楊帆提在手裏。


    組裝完畢,楊帆立刻洋洋得意的看向李二陛下。


    這位皇帝曾答應,隻要曲轅犁真有那樣的效果,封公也是有可能的。


    若晉升成為國公爺,那他楊帆也就是朝堂上最頂尖的那一部分人了!


    看到箱子裏曲轅犁輕巧的樣子,李二陛下眼中精光爆閃。


    單從體積而言,這犁確實有便於操作的可能!


    李二陛下雖然出身門閥,現在更是一國之尊,但他並不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皇帝。


    每年的春季,李二陛下都會帶著文武百官下到皇莊的田地親自扶犁耕田。


    雖然李二陛下參加春耕隻是給天下百姓做一個重視農耕的表率。


    但對於各種犁具,李二陛下還是很熟悉的。


    眼前這具犁,構造實在是太簡單了,不禁讓他有些懷疑。


    這麽一個簡單的玩意,楊帆也敢誇下海比原先的耕犁效率提升兩倍有餘?


    難道這小子為了邀功故意消遣朕?


    可皇帝就是皇帝,即使看不懂也絕不輕易發表意見。


    萬一真的像楊帆說的那麽好用,那豈不是丟死個人。


    他這個皇帝也是要麵子的,而且是死要麵子的那種。


    當然,李二陛下也不能隻聽楊帆瞎忽悠。


    隻要想到崔家這樣的龐然大物一不注意就被楊帆這貨忽悠到坑裏,李二陛下麵對楊帆之時總是小心翼翼。


    若有不懂的地方也學乖了,很少發表意見。


    李二陛下站起身來,緩緩走下台階,抬頭掃視一眼議論紛紛的群臣,又對著一旁揮手道:“郭卿家,你快來看看此物有何不同之處,是否真的有這小子說的如此邪乎?”


    “諾!”弘農寺卿郭嗣本應聲而出。


    這一年多來,郭嗣本日日夜夜不停在培育高產作物貞觀薯,本來就消瘦的身形更加單薄。


    雖然如今看起來風一吹就倒,但他走起路來虎不龍騰。


    幾大步直接來到箱子前麵,眼睛不停的瞅著這怪模怪樣的犁。


    作為弘農寺卿,各種農耕物器件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郭嗣本先是對李二陛下一躬身,然後對楊帆一拱手,笑道:“忠義侯宅心仁厚,前有貞觀薯,現在改進犁,不斷為百姓謀福,實乃我輩楷模,你且先為我稍作講解,然後老夫再看看效果如何?”


    對於這種隻幹實事的官員,楊帆很有好感,順手將曲轅犁交由郭嗣本,直接躬身回禮,謙遜道:“豈敢豈敢,郭大人乃是我大唐農業的先輩翹楚,這些年兢兢業業育種為百姓謀福,實乃國之棟梁,必將青史留名!”


    這話說的,直接把郭嗣本誇得滿臉臊紅,不過心頭更多的是甜蜜。


    有這番話,起碼說明一直以來的勞累是值得的。


    郭嗣本出身太原郭氏,乃曹魏大將軍郭淮十世孫,可惜傳承至今,家族已經逐漸沒落,當年投靠李唐,空有滿腔報複,卻一直鬱鬱而不得誌。


    武德年間,因與前太子李建成走得比較近,雖然並直接與李二作對,但卻也是形同敵對。


    到李二陛下登基之時,郭嗣本覺得末日降至?


    誰知李二陛下仿佛忘記了昔日的恩仇,依然命其擔任弘農寺卿。


    這個職位可是身穿紫袍的從三品官,滿朝文武也沒多少!


    得李二陛下如此信任,混了個弘農寺卿的官位,怎能不讓他感激涕零?


    從去年開始,李二陛下更是把貞觀薯這種瑞祥交給他肓種,這可是絕對的信任。


    郭嗣本受李二陛下厚愛,再加上心裏感激涕零,發誓報答李二陛下既往不咎之恩。


    因此,郭嗣本再也不管朝中爭鬥,一心撲在育種之事上。


    一年多來,他連家都很少回,吃住都在田間地頭,簡直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不過,正因為如此,郭嗣本培育出了眾多的土豆種子,隻要再過一年,便可以有足夠的種子提供給大唐百姓。


    到時,隻需要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便能推廣天下。


    可以說,他為大唐的農業生產立下了汗馬功勞。


    若不是李二陛下傳信讓他前來確認一件耕地神器,他如今還在田地裏打滾呢!


    而楊帆的這一席話,讓郭嗣本知道。


    原來還有人知道他這一年多來都幹了什麽,起碼還沒有被人遺忘。


    李二陛下也讚許的看了看楊帆,暗忖,這小子還算有點見識。


    不隻是會撒潑打滾,對於真正的人才,也算知禮節,很不錯。


    正當眾人疑惑這麽簡單物件怎麽會有如此效率時,便聽到楊帆話鋒一轉,指著犁轅介紹道:“此物經過我之手改造,不僅輕巧省力,而且耕地效率大大增加。”


    “大家都知道,我們平時耕地需要兩牛四人才能進行操作,可用此犁耕地,隻需一人一牛便可,而且效率是原來的一倍有餘。”


    “即使沒有牛的,一個壯漢亦能夠拉得動,簡直是天賜的神器,此物過於簡單,反而有了一種大道至簡的感覺。”


    “當然,對於不通農事之人根本看不出此離的巧妙,尋常人等,便是放在眼前也不知其中至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對於楊帆這自賣自誇的話,李二陛下聽的一愣一愣的,郭嗣本更是表情呆滯。


    不過,郭嗣本被楊帆讚許他是一名農業好手,心情頓時如同三伏天吃了一根冰棍,實在是太爽了!


    隻是,楊帆如此大吹大擂,也讓他覺得有些言過其實。


    隻需一人一牛,這怎麽可能?


    這豈止提高了兩倍的效率,節約出來的人工和勞力就是不可計量。


    可惜郭嗣本還沒提出質疑,李二陛下已經怒了,抬腿就是一腳,直接踹在楊帆屁股上,怒斥道:“讓你不學好,居然學會騙人了,該打!”


    楊帆的這一番話,不由得讓李二陛下想起楊帆經常忽悠人的舉動。


    冷不丁被踹了一腳,楊帆心底忿忿不平。


    抬眼看列李二陛下並不是真的很生氣,便梗著脖子辯解道:“陛下何以不分青紅皂白便踹人?我不服!”


    嗬嗬!


    滿堂大臣都笑起來,居然敢跟陛下說不服,簡直是太幼稚了。


    皇帝就踹你了,你能怎麽的?


    看楊帆不爽的人,頓時覺得心神俱爽,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今天皇帝被魏征懟的下不來台,楊帆顯然是撞到槍口上了!


    而與楊帆較好的人,隻好眼觀鼻、鼻觀心……


    楊帆這混蛋太丟人了,還是裝作不認識為好。


    李二陛下也氣笑了,忍著怒氣說道:“既然如此,朕這還就真不信邪,如此簡單的物件能有如此效率,況且,這天底下不服朕的,還真就不多,偶爾那麽幾個,也都被朕送去大牢裏呆著了,甚至有的人墳頭草都幾尺高,你覺得呢?”


    如此赤裸裸的威脅,楊帆臉色不變,心頭卻慌得一批,心說,吹牛又不犯法。


    李二陛下不會就為了這麽點小事兒就把咱卡察了吧?


    可是若一句話就被嚇住了,豈不是很沒麵子,以後還怎麽麵對李二陛下。


    再說,即使曲轅犁沒有自己吹的那麽玄乎,但好用是一定的。


    咱不管怎麽說也有功勞,李二不至於這麽霸道吧?


    心裏有底,楊帆便義正言辭的說道:“微臣說的是事實,陛下還沒有論證,怎麽能說微臣騙人,哼,若是連辯斥都不準,那微臣也無話可說,陛下可以征服我的身體,但征服不了我的思想!”


    “噗呲!笑死我了!”


    “哈哈,這小子也太有意思了,這都說的什麽話?”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臉色都黑了,暴怒道:“混賬小子,你居然敢消遣朕?”


    程咬金幾人站在一旁,一張老臉不斷的抽搐著,這小子實在太混了,不過卻很合他們的胃口。


    侯君集卻高興的不行!


    沒想到這小子還真是腦子有病,這話都敢說?


    陛下征服你的身體?


    呸,太無恥了!


    聽著眾人的恥笑,楊帆無語了。


    後世的哲學思想,果然古人能夠理解的。


    看了看笑得最凶的程咬金和侯君集,楊帆不屑的撇撇嘴。


    沒文化,真可怕……


    但是他可以鄙視別人,卻不敢鄙視李二陛下。


    眼見李二陛下已經有爆發的趨勢,楊帆趕緊說道:“陛下息怒,微臣的意思是說,沒有經過論證便下結論,即便陛下殺了我,我依然是心不服!”


    李二陛下獰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誰敢不服,那朕就殺到你服為止!”


    楊帆打個冷顫,我勒個去,這是槍藥了嗎?


    於是趕緊說道:“陛下,咱們一起去驗證一番,便知道我所言非虛!”


    在封建社會,根本沒有人權可言,與皇帝說道理簡直就是扯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