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封賞風波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作者:星辰原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二陛下是滿意了,但滿朝文武卻對楊帆的無恥有了新的認識。
還以為楊帆年紀小,閱曆不足,對官場上的彎彎道道不是很清楚。
現在看來,大家都被這小子以前隻會動拳頭的假像騙了!
如此赤裸裸的諂媚,簡直就是亳無底限,妥妥的佞臣一枚!
當然,這其實也是眾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已,內心更多的是羨慕嫉妒恨。
恨自己無能!
這種好事咋就不是自己或者自己家後輩的傑作?
李績、程咬金等人老大開懷,紛紛為楊帆這種神轉折欣慰不已。
畢竟,他們早就把楊帆當成了朋友,當成晚輩……
此時,李二陛下龍顏大悅,笑著說道:“郭愛卿,你先把貞觀犁拿去試驗,朕會令工部好生複製,以傳行天下。”
“諾!”郭嗣本躬身領命,老胳膊老腿抱著貞觀犁如同寶貝一般離去。
隨著郭嗣本遠去,李二陛下這才收回光,轉頭看向楊帆。
卻見這小子一臉澹然,絲毫不居功自傲,不由暗暗點了點頭,這才是做大事情的人。
很快,李二陛下又有些為難了,因為不知要怎麽賞賜才好。
於是隻能笑著對楊帆說道:“你立了如此大功,朕給你加官進爵如何?”
作為皇帝,李二陛下手執乾坤,最是賞罰分明。
如此大功,若是不進行重賞,豈不是顯得太小氣。
李二陛下正琢磨著該怎麽賞賜的時候,突然有人幹咳一聲。
隻見一人自前排朝班中站出來,李二陛下心底咯噔一聲,嘴角一陣抽抽。
魏征這老噴子莫不是又要給朕難看?
有些得意忘形了!
麵對楊帆的吹捧,一時沒能掩飾好心裏的得意,又要被這老貨抓住痛腳了!
不過,此時李二陛下心裏很不痛快。
娘西匹的,這老小子顯然是又想懟自己了!
這家夥成天找事兒,難道就不能讓老子得意一回?
李二陛下陰沉著臉,極其不悅的盯著魏征,咬著牙後座冷冷的說道:“魏卿,你可有什麽話說?”
看著魏征那張幹癟的老臉,李二陛下氣得牙癢癢。
這老家夥,天天跟朕找茬抬杠,難道就不膩麽?
可是,看到魏征那花白的胡須,變得句僂的腰背,李二陛下心裏又是一陣唏噓。
歲月催人老啊!
兩人相愛相殺大半輩子,如今也不知這家夥還能夠跟自己懟幾次?
於是乎,李二陛下滿眼的怒氣瞬間煙消雲散。
魏征抬起頭,昏花的老眼看著李二陛下古怪的神情,心中五味雜陳。
兩人鬥了大半輩子,他豈能不知李二陛下心中所想?
自己屹立於朝堂十幾年,外界皆傳他魏征是諫爭名臣。
但魏征知道,也就是眼前這位胸懷寬廣的李二陛下,才能容納得下他近乎苛刻的刁難。
這也間接成就了自己正直之名,讓自己美譽無數。
若是換了其他任何一位皇帝,膽敢這般挑戰帝王的權威,早就抄家滅族了。
就如同朝會之前,自己聯合朝中幾位大臣極力勸戒這位皇帝不要輕動崔家。
雖然李二陛下很生氣,但還是如以前那般,並沒有過多的責怪。
麵對這樣的皇帝,即使心如鐵石,魏征也不由有些動容。
看著眼前的李二陛下,從初見之時的俊朗少年,已經變成英明神武、沉穩厚重的帝王。
在他的帶領下,這個國家蒸蒸日上,呈現出了盛世之像。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開始老了,這位皇帝卻也更加穩重了。
如今自己已年近古稀,在這個平均壽命隻有三十幾歲的年代,自己又還有幾年好活?
本來想再給這位胸懷天下的帝王添添堵,讓他不要得意忘,可隨即又有些意興闌珊。
魏征不禁有些懷疑!
麵對這位英明神武、獎罰分明的帝王,難道真的要時刻刁難他,才能顯出自己是好臣子麽?
難道沒有自己的引導,這位皇帝就不能夠恪敬職守,做好一個皇帝麽?
雖然李二陛下在道德上有瑕疵,但是這些年的文治武功,早已經注定李二陛下成為千古一帝必然,自己又何必斤斤計較?
想到這兒,魏征微微一歎!
罷了!
自己諫諍了一輩子,或許這次也該順著李二陛下一回,讓這位皇帝高興高隻。
想到此處,魏征到了嘴邊的勸戒之言馬上收回,微微施禮道:“貞觀犁這般耕種神器出世,實乃大唐百姓的福音,以後天下百姓也必然感念貞觀之盛世,稱頌陛下仁德愛民之心。”
“陛下乃千古名君,自然賞罰分明,忠義侯改革貞觀犁功勞甚大,不管陛下給予什麽獎勵,老臣舉雙手讚同。”
聞言,滿朝文武微微一愣!
沒想到一直唱反調的魏征居然能夠放任李二陛下得瑟。
不過,大家清楚,不管是求雨成功,還是發明這個耕種神器。
主動權已經牢牢掌控在李二陛下和楊帆手中。
即使大家反對,也隻不過是無病呻吟,甚至還會受到天下百姓的唾罵。
理所當然,眾人隻能緊跟著大聲附和:“陛下仁德為民,今有貞觀犁這種神器現世,臣等為陛下賀!”
陣陣高呼在太極殿上回蕩。
即便站在大殿後麵的官員也聽得清清楚楚。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隨大流拍馬屁可是最基本的為官之道,當下也都齊聲跟著高呼。
“陛下聖明,為陛下賀!”
上百名官員齊聲高呼,那股激蕩寰宇的氣勢在整座太極宮蔓延開來,聲音直衝雲霄!
李二陛下滿臉激動,呼吸頓時有些粗重起來!
由於他的皇位來路不正,所以,李二比任何一位帝王都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可!
因此,自從登基以來,他夙夜難寐、嘔心瀝血,做夢都想當好一個千古少有的帝王。
不允許自己犯錯誤,不允許自己懈怠,不允許自己得意自滿。
每一次麵對魏征毫不留情的反對,他都恨不得將這老家夥挫骨揚灰!
可李二也明白,想要做一個好皇帝,就必須納言從流,允許有不同意見。
但不管怎麽說,李二陛下也是人,更何況他還是一位手執乾坤,掌握著萬千人生命的皇帝。
隻要是人,就會有虛榮心,有欲望,就會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麵對貞觀犁這種記錄他功績的神器,剛剛李二陛下確實有些得意忘形。
可就在李二陛下認為又要被魏征斥責的時候,這老噴子居然一反常態,對自己完全順從。
這一刻,李二陛下覺得鬱氣頓出,那叫一個舒爽。
不得不說,人就是賤皮子。
這要是換了別人讚同,李二陛下高興是高興,可也僅此而已。
身為帝王,好話聽得還少了麽?
可這話從一貫唱反調的魏征嘴裏說出來,那效果就截然不同。
說明即使自己今天再得意,對楊帆的封賞再豐厚,這位老貨也不會反對。
越想越舒心,李二陛下不由哈哈大笑起來,對著魏征征求意見道:“魏卿,既然你也認為貞觀犁乃耕種神器,那你覺得要如何賞賜忠義侯為好?”
魏征恭恭敬敬的說道:“既然貞觀犁的功績已有定論,賞罰皆由陛下裁定,老臣豈敢越俎代庖?”
話裏已經表明了態度,意思很明顯,今天我給你的麵子。
不會抓著貞觀犁的命名說事,也不會介意你的得瑟,你想咋的就咋地,你想咋賞就咋賞,哪怕不合適,我今天肯定不跟你唱反調!
聽到魏征的話,李二陛下心裏真是太舒坦了!
心說,你這老貨要是總這麽識趣,老子的心情也不至於那麽鬱悶。
隻要你魏征不唧唧歪歪總是找茬,那就沒人敢再質疑自己了!
此時,李二陛下心情好得不得了,就想直接答應楊帆索要的國公勳位。
不說以前楊帆的各種貢獻,即使這次求雨以及解決的耕種問題,功勞在這擺著,誰會不長眼反對?
李二陛下得意非凡,撫著頜下短須,說道:“忠義侯發明貞觀犁,此乃功在社畿,利在千秋的大發明,朕代天下百姓共謝之,特敕封為秦國公,賜美女一名,良田五千畝、錢財萬貫、上好錦緞五百匹……”
一口氣,李二陛下直接說出來一大堆的獎賞。
剛說完,李二陛下差點想抽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人果然不能得意忘形,這一得意就容易衝動……
如果現在就敕封楊帆如此極貴,以後有功勞那還怎麽封,難道要封王不成?
話已經說出口,作為皇帝,他又怎能出爾反爾。
於是李二陛下隻能寄希望有人能夠出言反對,他也好找個台階下。
“嘶。”大家聽到這麽多的封賞,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很多人直接傻眼了。
楊帆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國公了?
要知道大唐建國已經幾十年,早已經不是立國之初。
即便封賞錢財土地再多,但對於爵位的賞賜卻極是慎重的。
而現在,李二陛下居然一下子就給楊帆一個國公的爵位,這誰敢想象。
要知道,國公的封號是有規定的。
秦國公,是中國古代封爵名,始於北周時期,位等同或低於郡王,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
秦國公,是所有國公中最尊貴的封號,因為“秦”是先秦時期最強大的,李世民本人就曾被封為秦國公。
秦國公,不但是從一品,而且世襲罔替、食邑千戶,隻要王朝不滅,是可以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
眾所周知,因李二陛下曾任尚書令一職,所以貞觀起始,此職位便一直空缺。
現如今朝廷的官職,就是司空、司馬、司徒、尚書左右仆射、門下省、京兆、太原府牧、以及各衛大將軍、各地大都督,這些官職才是從一品!
可以說,楊帆一下子就變成了一方大老,屹力於朝堂的最頂端。
要知道,像長孫無忌、房玄齡這種開國功臣,如今也才是從一品的待遇。
在場的人眼睛都泛起了紅眼病!
即便這個貞觀犁乃是利在千秋的發明,也不至於直接扔給楊帆一個開國國公的敕封吧?
要知道這還是最尊貴的秦國公!
這讓那些跟隨陛下東征西討兵將們怎麽看?
好多立下赫赫功勳的兵卒們,連個開國縣男都撈不到呢!
此時,魏征有些發懵,真是為難了。
剛剛已經表態,今天不跟你李二陛下作對。
可這一回頭你就搞出這麽大個事件,怎麽收場。
直接敕封一個開國國公,實在太過了!
可話說出去,難道要失言麽?
若是默認,魏征又實在是如鯁在喉,心頭糾結不已。
不過,楊帆此時心裏美得冒泡!
咱也是國公爺了。
雖然不知道秦國公這個稱號的尊貴,但隻要是國公,管他呢!
自己終於成為這個時代最頂尖的一小挫人物了。
最主要的是,隻要不犯大錯,隻要大唐不倒,國公的稱號就世世代代是他家的!
這一刻,什麽自由平等楊帆都拋到九霄雲外,直接為這個美好的時代豎起了大拇指。
說一千道一萬,無論是什麽社會,既得利益者都會去擁護對自己有利的。
李二陛下麵上笑而不語,內心卻萬分焦急,死死的看著長孫無忌,目光有些閃爍。
長孫無忌一開始也很驚訝,可見到李二陛下求助似的眼神,頓時明白了與李二陛下的難處。
雖然他很想讓楊帆領了這個爵位,以讓眾朝臣產生嫉妒心理,甚至群起而攻之。
但他卻不敢無視李二陛下的求助,隻能說道:“陛下,雖然忠義侯改進貞觀犁有大功,但畢竟也隻是在直犁的基礎上改進,若封國公稱號,豈非太幸進,請陛下收回成命。”
見到長孫無忌會意,李二陛下偷偷鬆了一口氣,趕緊借坡下驢故作為難:“君無戲言,若朕出爾反爾,豈不失信於忠義侯?”
長孫無忌終於確定了李二陛下的意思,趕緊說道:“忠義侯有大功,自然要給封賞,那多給些錢財便是,我想,忠義侯心胸寬廣不會介意!”
言下之意,這個國公有些重了,單單一個改進貞觀犁還不太夠分量,想要給封賞,多賜些錢就是。
長孫無忌的反對,直接讓在場諸位大臣愣在當場,都看傻了!
斷人前程,猶如殺人父母,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
長孫無忌如此明目張膽的反對,不是給自己拉仇恨麽?
就不怕楊帆跟他不死不休?
還以為楊帆年紀小,閱曆不足,對官場上的彎彎道道不是很清楚。
現在看來,大家都被這小子以前隻會動拳頭的假像騙了!
如此赤裸裸的諂媚,簡直就是亳無底限,妥妥的佞臣一枚!
當然,這其實也是眾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已,內心更多的是羨慕嫉妒恨。
恨自己無能!
這種好事咋就不是自己或者自己家後輩的傑作?
李績、程咬金等人老大開懷,紛紛為楊帆這種神轉折欣慰不已。
畢竟,他們早就把楊帆當成了朋友,當成晚輩……
此時,李二陛下龍顏大悅,笑著說道:“郭愛卿,你先把貞觀犁拿去試驗,朕會令工部好生複製,以傳行天下。”
“諾!”郭嗣本躬身領命,老胳膊老腿抱著貞觀犁如同寶貝一般離去。
隨著郭嗣本遠去,李二陛下這才收回光,轉頭看向楊帆。
卻見這小子一臉澹然,絲毫不居功自傲,不由暗暗點了點頭,這才是做大事情的人。
很快,李二陛下又有些為難了,因為不知要怎麽賞賜才好。
於是隻能笑著對楊帆說道:“你立了如此大功,朕給你加官進爵如何?”
作為皇帝,李二陛下手執乾坤,最是賞罰分明。
如此大功,若是不進行重賞,豈不是顯得太小氣。
李二陛下正琢磨著該怎麽賞賜的時候,突然有人幹咳一聲。
隻見一人自前排朝班中站出來,李二陛下心底咯噔一聲,嘴角一陣抽抽。
魏征這老噴子莫不是又要給朕難看?
有些得意忘形了!
麵對楊帆的吹捧,一時沒能掩飾好心裏的得意,又要被這老貨抓住痛腳了!
不過,此時李二陛下心裏很不痛快。
娘西匹的,這老小子顯然是又想懟自己了!
這家夥成天找事兒,難道就不能讓老子得意一回?
李二陛下陰沉著臉,極其不悅的盯著魏征,咬著牙後座冷冷的說道:“魏卿,你可有什麽話說?”
看著魏征那張幹癟的老臉,李二陛下氣得牙癢癢。
這老家夥,天天跟朕找茬抬杠,難道就不膩麽?
可是,看到魏征那花白的胡須,變得句僂的腰背,李二陛下心裏又是一陣唏噓。
歲月催人老啊!
兩人相愛相殺大半輩子,如今也不知這家夥還能夠跟自己懟幾次?
於是乎,李二陛下滿眼的怒氣瞬間煙消雲散。
魏征抬起頭,昏花的老眼看著李二陛下古怪的神情,心中五味雜陳。
兩人鬥了大半輩子,他豈能不知李二陛下心中所想?
自己屹立於朝堂十幾年,外界皆傳他魏征是諫爭名臣。
但魏征知道,也就是眼前這位胸懷寬廣的李二陛下,才能容納得下他近乎苛刻的刁難。
這也間接成就了自己正直之名,讓自己美譽無數。
若是換了其他任何一位皇帝,膽敢這般挑戰帝王的權威,早就抄家滅族了。
就如同朝會之前,自己聯合朝中幾位大臣極力勸戒這位皇帝不要輕動崔家。
雖然李二陛下很生氣,但還是如以前那般,並沒有過多的責怪。
麵對這樣的皇帝,即使心如鐵石,魏征也不由有些動容。
看著眼前的李二陛下,從初見之時的俊朗少年,已經變成英明神武、沉穩厚重的帝王。
在他的帶領下,這個國家蒸蒸日上,呈現出了盛世之像。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開始老了,這位皇帝卻也更加穩重了。
如今自己已年近古稀,在這個平均壽命隻有三十幾歲的年代,自己又還有幾年好活?
本來想再給這位胸懷天下的帝王添添堵,讓他不要得意忘,可隨即又有些意興闌珊。
魏征不禁有些懷疑!
麵對這位英明神武、獎罰分明的帝王,難道真的要時刻刁難他,才能顯出自己是好臣子麽?
難道沒有自己的引導,這位皇帝就不能夠恪敬職守,做好一個皇帝麽?
雖然李二陛下在道德上有瑕疵,但是這些年的文治武功,早已經注定李二陛下成為千古一帝必然,自己又何必斤斤計較?
想到這兒,魏征微微一歎!
罷了!
自己諫諍了一輩子,或許這次也該順著李二陛下一回,讓這位皇帝高興高隻。
想到此處,魏征到了嘴邊的勸戒之言馬上收回,微微施禮道:“貞觀犁這般耕種神器出世,實乃大唐百姓的福音,以後天下百姓也必然感念貞觀之盛世,稱頌陛下仁德愛民之心。”
“陛下乃千古名君,自然賞罰分明,忠義侯改革貞觀犁功勞甚大,不管陛下給予什麽獎勵,老臣舉雙手讚同。”
聞言,滿朝文武微微一愣!
沒想到一直唱反調的魏征居然能夠放任李二陛下得瑟。
不過,大家清楚,不管是求雨成功,還是發明這個耕種神器。
主動權已經牢牢掌控在李二陛下和楊帆手中。
即使大家反對,也隻不過是無病呻吟,甚至還會受到天下百姓的唾罵。
理所當然,眾人隻能緊跟著大聲附和:“陛下仁德為民,今有貞觀犁這種神器現世,臣等為陛下賀!”
陣陣高呼在太極殿上回蕩。
即便站在大殿後麵的官員也聽得清清楚楚。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隨大流拍馬屁可是最基本的為官之道,當下也都齊聲跟著高呼。
“陛下聖明,為陛下賀!”
上百名官員齊聲高呼,那股激蕩寰宇的氣勢在整座太極宮蔓延開來,聲音直衝雲霄!
李二陛下滿臉激動,呼吸頓時有些粗重起來!
由於他的皇位來路不正,所以,李二比任何一位帝王都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可!
因此,自從登基以來,他夙夜難寐、嘔心瀝血,做夢都想當好一個千古少有的帝王。
不允許自己犯錯誤,不允許自己懈怠,不允許自己得意自滿。
每一次麵對魏征毫不留情的反對,他都恨不得將這老家夥挫骨揚灰!
可李二也明白,想要做一個好皇帝,就必須納言從流,允許有不同意見。
但不管怎麽說,李二陛下也是人,更何況他還是一位手執乾坤,掌握著萬千人生命的皇帝。
隻要是人,就會有虛榮心,有欲望,就會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麵對貞觀犁這種記錄他功績的神器,剛剛李二陛下確實有些得意忘形。
可就在李二陛下認為又要被魏征斥責的時候,這老噴子居然一反常態,對自己完全順從。
這一刻,李二陛下覺得鬱氣頓出,那叫一個舒爽。
不得不說,人就是賤皮子。
這要是換了別人讚同,李二陛下高興是高興,可也僅此而已。
身為帝王,好話聽得還少了麽?
可這話從一貫唱反調的魏征嘴裏說出來,那效果就截然不同。
說明即使自己今天再得意,對楊帆的封賞再豐厚,這位老貨也不會反對。
越想越舒心,李二陛下不由哈哈大笑起來,對著魏征征求意見道:“魏卿,既然你也認為貞觀犁乃耕種神器,那你覺得要如何賞賜忠義侯為好?”
魏征恭恭敬敬的說道:“既然貞觀犁的功績已有定論,賞罰皆由陛下裁定,老臣豈敢越俎代庖?”
話裏已經表明了態度,意思很明顯,今天我給你的麵子。
不會抓著貞觀犁的命名說事,也不會介意你的得瑟,你想咋的就咋地,你想咋賞就咋賞,哪怕不合適,我今天肯定不跟你唱反調!
聽到魏征的話,李二陛下心裏真是太舒坦了!
心說,你這老貨要是總這麽識趣,老子的心情也不至於那麽鬱悶。
隻要你魏征不唧唧歪歪總是找茬,那就沒人敢再質疑自己了!
此時,李二陛下心情好得不得了,就想直接答應楊帆索要的國公勳位。
不說以前楊帆的各種貢獻,即使這次求雨以及解決的耕種問題,功勞在這擺著,誰會不長眼反對?
李二陛下得意非凡,撫著頜下短須,說道:“忠義侯發明貞觀犁,此乃功在社畿,利在千秋的大發明,朕代天下百姓共謝之,特敕封為秦國公,賜美女一名,良田五千畝、錢財萬貫、上好錦緞五百匹……”
一口氣,李二陛下直接說出來一大堆的獎賞。
剛說完,李二陛下差點想抽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人果然不能得意忘形,這一得意就容易衝動……
如果現在就敕封楊帆如此極貴,以後有功勞那還怎麽封,難道要封王不成?
話已經說出口,作為皇帝,他又怎能出爾反爾。
於是李二陛下隻能寄希望有人能夠出言反對,他也好找個台階下。
“嘶。”大家聽到這麽多的封賞,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很多人直接傻眼了。
楊帆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國公了?
要知道大唐建國已經幾十年,早已經不是立國之初。
即便封賞錢財土地再多,但對於爵位的賞賜卻極是慎重的。
而現在,李二陛下居然一下子就給楊帆一個國公的爵位,這誰敢想象。
要知道,國公的封號是有規定的。
秦國公,是中國古代封爵名,始於北周時期,位等同或低於郡王,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
秦國公,是所有國公中最尊貴的封號,因為“秦”是先秦時期最強大的,李世民本人就曾被封為秦國公。
秦國公,不但是從一品,而且世襲罔替、食邑千戶,隻要王朝不滅,是可以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
眾所周知,因李二陛下曾任尚書令一職,所以貞觀起始,此職位便一直空缺。
現如今朝廷的官職,就是司空、司馬、司徒、尚書左右仆射、門下省、京兆、太原府牧、以及各衛大將軍、各地大都督,這些官職才是從一品!
可以說,楊帆一下子就變成了一方大老,屹力於朝堂的最頂端。
要知道,像長孫無忌、房玄齡這種開國功臣,如今也才是從一品的待遇。
在場的人眼睛都泛起了紅眼病!
即便這個貞觀犁乃是利在千秋的發明,也不至於直接扔給楊帆一個開國國公的敕封吧?
要知道這還是最尊貴的秦國公!
這讓那些跟隨陛下東征西討兵將們怎麽看?
好多立下赫赫功勳的兵卒們,連個開國縣男都撈不到呢!
此時,魏征有些發懵,真是為難了。
剛剛已經表態,今天不跟你李二陛下作對。
可這一回頭你就搞出這麽大個事件,怎麽收場。
直接敕封一個開國國公,實在太過了!
可話說出去,難道要失言麽?
若是默認,魏征又實在是如鯁在喉,心頭糾結不已。
不過,楊帆此時心裏美得冒泡!
咱也是國公爺了。
雖然不知道秦國公這個稱號的尊貴,但隻要是國公,管他呢!
自己終於成為這個時代最頂尖的一小挫人物了。
最主要的是,隻要不犯大錯,隻要大唐不倒,國公的稱號就世世代代是他家的!
這一刻,什麽自由平等楊帆都拋到九霄雲外,直接為這個美好的時代豎起了大拇指。
說一千道一萬,無論是什麽社會,既得利益者都會去擁護對自己有利的。
李二陛下麵上笑而不語,內心卻萬分焦急,死死的看著長孫無忌,目光有些閃爍。
長孫無忌一開始也很驚訝,可見到李二陛下求助似的眼神,頓時明白了與李二陛下的難處。
雖然他很想讓楊帆領了這個爵位,以讓眾朝臣產生嫉妒心理,甚至群起而攻之。
但他卻不敢無視李二陛下的求助,隻能說道:“陛下,雖然忠義侯改進貞觀犁有大功,但畢竟也隻是在直犁的基礎上改進,若封國公稱號,豈非太幸進,請陛下收回成命。”
見到長孫無忌會意,李二陛下偷偷鬆了一口氣,趕緊借坡下驢故作為難:“君無戲言,若朕出爾反爾,豈不失信於忠義侯?”
長孫無忌終於確定了李二陛下的意思,趕緊說道:“忠義侯有大功,自然要給封賞,那多給些錢財便是,我想,忠義侯心胸寬廣不會介意!”
言下之意,這個國公有些重了,單單一個改進貞觀犁還不太夠分量,想要給封賞,多賜些錢就是。
長孫無忌的反對,直接讓在場諸位大臣愣在當場,都看傻了!
斷人前程,猶如殺人父母,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
長孫無忌如此明目張膽的反對,不是給自己拉仇恨麽?
就不怕楊帆跟他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