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表演大約持續了差不多一個時辰。


    身在甘露殿的李二陛下呆呆的站在窗前,眼睛裏一直盯著燦爛的煙花,整個人一動不動。


    直到煙花結束好久,李二陛下這才回過神來。


    看著煙花升起的方向,心裏琢磨一番,不用派人探查便認定這必是楊帆那廝折騰出來的動靜。


    整個長安,甚至整個大唐,也隻有這小子時不時的弄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就比如當初的飛天神器(熱氣球)就把滿朝文武震撼不行。


    不過,楊帆搞出這番動靜,李二罕見的沒有責怪。


    在他看來,弄出這麽大的動靜也顯示出了楊帆對女兒的重視。


    此次兩名公主一同下嫁,其實李二陛下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可他又沒辦法!


    畢竟,楊帆的功勞實在太多了。


    不管是滅了吐蕃,還是提出的科舉改革,甚至是煉鋼之法以及手槍轟天雷……


    這些功績即使封國公都已經措措有餘,可惜李二陛下卻不能這麽幹。


    因為楊帆的年紀太小了。


    沒錯,就是年紀。


    今年楊帆才剛剛19歲,憑著功績已經位居開國縣公。


    而且楊帆才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若再進行爵位或官職的封賞,對於楊帆來說反而不是好事。


    在華廈,官場上想要位居高位,年紀和資曆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像楊帆這種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從二品的爵位,官階品級正三品的。


    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曆數華夏幾千年,還真是鳳毛麟角。


    李二不想捧殺這樣一位優秀的年輕才俊。


    若是現在都已經封到頂端,以後拿什麽來賞賜楊帆?


    況且,李二還想把楊帆留給下一任帝王,得留給後麵的皇帝一些封賞的餘地。


    可如今楊帆的這些功勞又不能不賞。


    因此,李二破天荒的把兩名最喜愛的閨女都嫁給了他。


    一方麵是補償楊帆的一些功勞,另一方麵當然是籠絡楊帆為己用。


    在古代,聯姻就是最好的結盟。


    雖然兩個女兒下嫁已成定局,但一想到皇室中最有才華的兩個女兒一同下嫁給楊帆,李二陛下就有些肝兒疼。


    胡思亂想了一陣,李二遣內侍將李君羨喊來,說道:「不用想這些動靜必是楊帆那廝搞出來的,怕是現在整個長安城都沸沸揚揚了!」


    「你去通知城中維護秩序的金吾衛,讓他們加派人手,防止百姓混亂。」


    「一旦百姓看熱鬧發生擁堵,楊帆那小子不能吉時到達,豈不是誤了時辰。」


    說到這裏,李二陛好像想到了什麽,又說道:「你再派人看看那廝手中還有沒有剛剛那個東西,有的話去弄一些回來,等一會兒公主出閣的時候也拿出來放一放,讓文武百官也看看咱皇室公主出嫁的風光。」


    李君羨微微一愣,趕緊點頭道:「諾,末將這就去!」


    心裏卻想,楊帆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原以為是作死的行為。


    可沒想到楊帆不僅沒受到責罰,李二陛下反而讓人前去討要煙花,這可是破天荒的一次啊!


    雖然楊帆每次都惹的李二陛下生氣,但不可否認的是,楊帆這個駙馬未來不可限量,真是簡在帝心啊!


    李君羨讓傳令兵去通知金吾衛,自己則帶著屬下風馳電掣一般趕到楊府。


    見自己放煙花引來了特務頭子李君羨的注意,這讓楊帆有些發懵!


    難道放個煙花也犯了李二陛下的忌諱?


    這年頭好像沒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禁令吧?


    當李君羨說明來意以後,楊帆這才鬆了一口氣。


    煙花的魅力果然強大,居然連皇帝都覺得這是好東西。


    讓人去庫房搬來了一些煙花出來,並派遣幾個下人跟隨李君羨前去教導怎麽操作。


    未來的老丈人想裝逼,楊帆當然不會敗了他的興致。


    李君羨剛走沒多久,楊帆也準備要出發了。


    迎親的時辰定在辰時,現在是寅時末,迎娶公主的禮儀繁多,得早一點去才行。


    在眾多親朋好友的簇擁之下,楊帆一身大紅袍新郎服,襯得他愈發英武逼人。


    王玄策穿著一套紅色的錦袍,笑嘻嘻的在馬前牽繩,給楊帆充當馬夫。


    這是王玄策自己提出來的要求,想要表達自己的救命之恩。


    當然,也有將關係向外人進一步展示的目的。


    雖然王玄策是駿揚坊名義上的主官,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


    但王玄策知道,這一切都是楊帆帶來的。


    若不是楊帆當初救了他,可能早就病死了,哪還有如今的成就。


    何況,楊帆的前途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得出來。


    隻要不半途夭折,以後的宰輔之位定然有楊帆的位置。


    王玄策是個聰明人,在外人麵前顯示自己是楊帆這條線上的人,往後無論是誰,誰敢不給他三分麵子。


    再說,王玄策也算是跟隨楊帆比較早的人。


    薛仁貴、王孝傑這些人都已經身居高位,已經算是光耀門楣,王玄策也不想落後。


    如今王玄策想用幫忙牽馬這種行為表達忠心,這是他想到的最好方法。


    原本楊帆並不願王玄策如此做,這可是未來的名將,一人滅一國的英雄,如今給自己充當馬夫算是怎麽回事兒?


    在楊帆看來,這有點損毀王玄策的聲望。


    可耐不住王玄策的堅持,楊帆也隻得應允他的胡鬧。


    不過,一旁的席君買卻有些悶悶不樂。


    本來保護楊帆的安全,為楊帆牽馬,這是他份內的事兒。


    如今卻被王玄策這個不要臉的搶走了,讓席君買憤憤不平。


    認為王玄策這種文人的臉皮也太厚了。


    隨著楊帆翻身上馬,頓時鼓聲震天,鞭炮齊鳴!


    大唐的習俗,每逢家有喜事,便會燃放爆竹以增添喜氣。


    自從去年駿揚坊發明了鞭炮以後,鞭炮便取代了爆竹成為了喜慶的代表。


    都是自個兒家生產的東西,鞭炮燃放起來自然是聲勢震天!


    從楊府到太極宮的承天門,有近十裏的路程,需要穿過大半個長安城。


    一路行來,鞭炮聲從未停過,讓整個長安都彌漫著火藥的氣味。


    紅色的炮渣在路上鋪了厚厚一層,充滿了喜慶的味道,引得圍觀的群眾盡皆驚歎!


    這得是放了多少鞭炮啊,簡直像不要錢似的。


    鞭炮的價格可不便宜,雖然是楊府自己生產的,但也不可能這樣亂造呀!


    不過,楊帆的這種行為雖然很敗家,也很棒槌,但更顯示了對婚禮的重視。


    長安城的百姓看著浩浩蕩蕩的隊伍,有些無語。


    這迎親隊伍也實在是太長了!


    墊著腳向後望去,根本看不到盡頭。


    由於隊伍太長,行進的速度比較慢,直到卯時一刻,天色透亮,楊帆一行才趕到承天門前。


    此時前來恭賀的一眾朝迋官員早已集結在承天門前。


    看著楊帆的這群迎親


    隊伍,不由掩麵不忍直視。


    因為這些人太奇葩了!


    除了楊帆這個新郎官有模有樣,其他充當了新郎隨賓的人要麽是長安的一些二世祖,要麽是楊帆府上的護衛。


    這幫家夥可都是一些不著調的人,如今都都人模狗樣的穿上了華麗的盛裝,跟隨在楊帆的身後充當迎親隊,大家都不怎麽看好這群沒規矩的家夥。


    瞅瞅一個兩個東倒西歪嘻嘻哈哈,哪裏有半點迎娶公主的嚴肅,簡直是太荒唐了。


    不過,這群迎親的隊伍可真夠壯觀的。


    跟隨楊帆的前頭隊伍都有好幾百人,緊隨其後的是此次迎親的隨從。


    隨從由楊來福領頭,主要是向觀禮的路人派送大量的喜頭和處理一些瑣事。


    來到承天門前,鞭炮一停,幾聲沉悶的號角嗚嗚響起。


    吉時已到!


    前來迎親或觀禮的賓客頓時發出一陣巨大的歡呼,聲勢浩大,震動了整個長安!


    隨之禮樂之聲大起,楊帆跳下了馬,準備帶著迎親隊伍朝承天門走去。


    此時整個朱雀大街到承天門一帶,早已是圍滿了觀禮的百姓。


    人山人海,人頭湧動。


    這些人都來觀看這場前無古人的婚禮。


    見到楊帆跳下馬,街上一片歡聲大起,祝福的話語此起彼伏。


    楊帆一邊隔著維護秩序的金吾衛滿麵笑容的抱起拳來示意,一邊讓杏兒、婉兒帶著仆人丫鬟開始給百姓派發禮物。


    糖果、年糕以及無數的小紅包一車一車被派送出去,引得眾人一片歡心雀躍。


    大人尚且能謹守秩序,孩童們可樂翻了天,撒開腳丫子在人群裏穿梭,哄搶掉在地上的糖果,顯得熱鬧非凡。


    不過維護秩序的金吾衛卻暗暗叫苦,這位縣公真是不嫌事大啊!


    居然在大街上派發禮物,不怕引起騷亂麽?


    幸好皇帝臨時加派了金吾衛,不然還真控製不住場麵。


    從朱雀大街進入承天門,雖然隻有短短一百多米,但楊帆他們行進卻異常艱難。


    畢竟,所過之處無不是人山人海,歡呼四起,這些百姓的熱情也太高了。


    看著這些如狼似虎的百姓,王孝傑和席君買一左一右護在楊帆兩側,生怕這些人做出什麽出格之舉。


    在遠處觀禮的永嘉公主麵對這樣的的盛況,不由感歎道:「咱們皇室公主出嫁也不止第一次了,但這樣盛大的婚禮,不要說貞觀一朝了,即使是曆朝曆代,也沒記載有這麽宏大的婚禮現場,可謂是空前絕後。」


    臨川公主也隨之感歎道:「是啊,即使是當初長孫衝迎娶長樂姐姐的時候,婚禮的規模空前宏大,可也沒有如今的盛況啊。」


    長孫衝作為是長孫無忌的長子,又是長孫皇後的侄子,可謂親上加親。


    李二陛下對長樂公主極其疼愛,眼見愛女配得如此佳婿,給女兒籌備嫁妝時想要多給。


    於是對眾臣表示:


    「長樂公主乃是皇後所生,朕和皇後極盡所愛,今將出嫁,禮數欲加倍。」


    隻不過後來魏征勸諫,李二陛下才將預想中的送親規模稍微削減。


    但即使如此,那場婚禮也是盛況空前。


    可如今比當初熱鬧了幾倍有餘,眾人無不感歎。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同樣是長樂公主出嫁,雖然此次多了一個高陽公主,但人家楊帆確實有本事辦出這樣熱鬧的場麵。


    剛剛還一臉傲然的新興公主再也不敢再找茬,反而羨慕的感慨:


    「人生至此,夫複何求,能有一場這般盛


    大的婚禮,即使死也值得了,長樂、高陽何其幸也!」


    在眾人感歎之餘,楊帆卻異常艱難的前行著。


    雖然有王孝傑和席君買護著,也不由讓他抹了把汗。


    盡管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現在的熱鬧場麵也實在出乎他的預料。


    當然,楊帆更害怕的是出現踩踏事件,這些人實在是太瘋狂了。


    如今兩位新娘子還沒露麵呢,等到接到兩位新娘出來,那將是何等壯觀?


    楊帆一行在震撼的歡呼聲中逶迤前行。


    一路行人擁堵、百姓聚集,好不容易才來到承天門外。


    這裏有禁軍把守著,把百姓隔離了開來,楊帆這才在內侍的引領下走進皇宮。


    來到立政殿前,眼前的景象愈加盛大莊嚴!


    幾千禁衛陣列整齊軍容肅穆,三步一人,五步一崗,一動不動的護衛在殿前殿後。


    道路兩旁掛滿準備了各種喜慶的裝飾,紅燈籠、紅地毯、紅風幡……


    如同鬆林波濤在迎風翻滾,讓整座皇宮充滿了濃濃的喜慶,陷入了一片紅色海洋之中。


    立政殿內,李二陛下特別改變了裝束,一身花色紅袍,完全沒有了一個帝王的威嚴,反而像是一名慈父,此時正麵含微笑站在殿上。


    而他的一旁,長孫無垢一襲?紅?拖地長袍,繡繪著栩栩如?、展翅欲飛的鳳凰,襯得佳?端莊?貴。


    潑墨長發綰著著五鳳朝陽髻,兩鬢斜插牡丹珠花簪,發端垂下鳳涎流蘇?步搖,隨著佳??舉?動?搖晃,眉間深紅花印更添嫵媚之姿。


    莊重而盛大的儀式已經準備完畢,四周站滿了前來觀禮的文武大臣以及皇親國戚。


    迎親隊伍剛來到立政殿前的紅地毯上,數十挺大號角一同吹響,嗚嗚聲響震天徹地。


    充當此次婚禮司儀的是房玄齡,遠遠見到楊帆一行,便扯著嗓子大喊道:「請萬年縣公楊帆入內!」


    楊帆稍微整理了一下裝容,迎著眾人的目光,在陣陣的鼓聲中,獨自一人向著立政殿走去。


    現如今的立政殿,入眼的是一片緋紅,再也不複往昔的莊嚴肅穆,處處洋溢著喜慶。


    萬眾矚目之下,楊帆沿著紅地毯走上了立政殿。


    說實話,即便是兩世為人的楊帆,在如此盛大的儀式前亦難免有些心慌。


    在楊帆看來,這比前世那些明星走紅地毯要難多了!


    「臣楊帆叩見陛下、皇後!」


    來到李二陛下和長孫無垢下首,楊帆直接拜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跪下。


    按理說,大唐的禮儀是比較隨意的,如果按照君臣之禮,楊帆根本不必跪著。


    但是現在這個磕頭,楊帆倒是心甘情願。


    不論李二陛下把兩個女兒嫁給自己是否有其他的原因,不論與長孫無垢與自己的關係如何。


    畢竟人家把閨女嫁給自己,磕個頭也是理所當然。


    李二陛下麵含微笑,朗聲說道:「今日沒有皇帝,隻有長輩,你且平身吧。」


    「兒臣謝過父皇。」楊帆謝禮後起身。


    既然李二陛下如此說,楊帆當然直接改了稱呼。


    此時,一旁的房玄齡又高聲喊道:「有請長樂、高陽兩位公主殿下入內。」


    話音剛落,立政殿內的一處通道,長樂、高陽在宮娥侍女的簇擁下緩緩走了出來。


    兩人鳳冠霞帔,猶如並蒂蓮花,隻是頭上蒙著紅綢巾,並不能看清麵容。


    不過,從苗條的身姿以及朦朧的輪廓可以推斷,裏麵定是兩副絕世容顏。


    兩女對著李二和長孫無垢見禮後,


    一個宮娥遞過了兩條紅綢布。


    紅綢布的另一端由高陽和長樂分別牽著,顯然等一會的禮儀得要楊帆牽著兩女一同進行。


    接下來將會由皇室宗親親自主持一場祭祀天地以及李唐祖先的儀式。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到進行查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