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史詩般的壯美。
地球像一隻白綢圍裹的蔚藍圓球,懸浮在湛靜的黑色幕布上。是的,它就在那裏,你可以感受到億萬年的兀自旋轉——緩緩浮現在眼前。明明的是月,那是你不曾想象的純淨,不敢觸碰的心靈;星光也更亮了,在無窮的浩瀚中,投下重重漂浮的迷影。有人會對宇宙深不可測的壯闊,神秘未知的玄奇充滿畏懼,中和卻仿佛屬於這裏,所有無盡的玄色纏綿,像一個個不斷重溫的夢境,縈繞不絕,掙脫不清,久久沉醉,不願再醒,從此落入生命的起點與歸宿的安寧。
顧端與中和乘坐的神行號飛船,已經在茫茫星際間穿行半個月了。這艘銀針狀的飛行器,保持著人類航行速度的最高記錄,以激光束照射核燃料,引發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高能動力,使它一個月便能抵達木星軌道。飛船為減輕負荷,隻載了他們兩人,除必要的補養外,其餘物品由同期到達的護衛艦隊提供。
漫長旅程上,令中和期待並幸福的,是雲冰的問候。她發來的每張照片、每頁文字,中和都看了又看,翻了又翻,那上麵有一種柔軟清香的味道。分開的時間裏,中和也常常自責,雲冰身世坎坷,家事繁重,需要比其他女孩更多的溫暖和依靠,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回去一定多關心她。
中和正在思念與愛憐的交織中輾轉不堪,身邊傳來一陣咳嗽聲,顧端聳著的肩膀不住顫抖。
“我給你拿藥。”
“不用……感冒會自愈的,吃不吃藥……都一樣。”顧端奮力擺動著手臂,“幫我拿杯水。”
東元初期研發的宇航“模擬引力環境”技術,使中和在飛船中能夠擺脫失重的困擾,不再“騰雲駕霧”,而是舉止如常。他從太陽能恒溫器中取出水杯,送到顧端手裏,不忍地看著那張因喘息而扭曲的臉:“教授,你為什麽非要來?”
溫水在顧端體內周暖徜徉,使他安詳了許多,嘴角浮現一絲笑意:“我的時間不多了,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中和扶住他削瘦的後背,等他徹底平靜下來,敬佩地問:“采到鉉礦,人真能複生嗎?”
“可以。”顧端態度堅決,“因為我們已經認識並接近了生命的王冠。”
“生命的王冠?”
顧教授幹枯的手指在水杯上輕輕滑動,發出質感的“瑟瑟”聲:“你想過沒有,自己為什麽能比別人更多地利用大腦。”
“我不知道,但想知道。”中和對追本溯源的問題,從來很感興趣。
顧端在座椅裏向下挪動,讓自己坐得舒服一些:“人類沒有充分開發的不是大腦,而是氣態能量。氣態能量是生命的王冠,它運行的超越性、協調性越強,大腦及生命功能的發揮往往越顯著。有些人天生能力超群,比如你和我;還有人悟性高,靠後天調養,也能獲得某些特異功能,林曦明和任天行就是。”
中和猜不透他滿頭白發的腦殼裏,到底蘊藏著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氣態能量到底是什麽,我還是不太理解。”
“簡單說,氣態能量嘛,是一種信息能量。你知道,當小於普朗克尺度,時空就會融為一體,時間就是空間,空間就是時間。能量和信息也一樣,在普朗克尺度內,能量就是信息,信息就是能量,這種情況下,能量會以一種信息形態而存在,我們稱它為信息能量,氣態能量就是信息能量的一種。
由此我們知道,普朗克尺度之上的固態、液態能量,經高度有序運化,會在普朗克尺度下形成一種信息場,這種信息場從生物意義上表現為生命場,也就是氣態能量。這種意義上,氣態能量又是一種生命能量,複生的關鍵就在於它。從能量層麵看,人體是一種能量聚合體,複生是以高強磁場打穿普朗克尺度,對生命能量構造進行整合重組,這個過程也可以理解為——超時空。我們的複生,說到底,就是要趕在時空分裂前,改變固液態能量結構,保證氣態能量的信息場、生命場,行雲流水地落合在新的生命體中。”
顧端說著,將半杯清水一股腦喝下,拍拍自己的肚皮,哈哈一笑:“它還在,隻是換個容器。”
中和被他的孩子氣所折服,忍俊不禁地問:“那你說,氣態能量是怎麽成為生命能量的,它從哪兒來?”
“它是生命的標誌,當固液態能量從無機物有序建構起生命體,它就應運而生,讓生命從蒙昧中覺醒,感知世界,追尋天地。”顧端眯起眼睛,又像在自言自語,“細菌、草木、蟲魚、鳥獸……凡是生命體都有氣態能量,而這些更為原初的生命形態,都在我們的生命密碼中留下印記,成為我們複雜生命係統的基石。我們不是孤立的生命,構成人類的能量及信息體係,實質都是文明的沉澱,是人類乃至地球一切物種存在發展的文明體現。應該說,人類還處於氣態能量的發展中期,很多生命功能還不具備,也不完善,我們難以想象未來生命所擁有的能力,但可以確認,那一定將會無比神奇!”
“教授,你怎麽懂得這麽多?”中和將興趣點從口味純美的“雞蛋”,轉移到“下蛋母雞”的身上。
顧端將空杯子交還中和,一臉神秘地說:“不難,我告訴你個訣竅。有位偉人說過,‘成功等於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就是說找到你的天才之處,然後把它踏踏實實研究一輩子,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和權威,因為沒有人比你知道的更多,更有發言權。”
“您說得對,我一定會努力的。”中和的語氣中充滿自信的樂觀情緒。
顧端的目光卻暗淡下來,溝壑縱橫的麵龐疲憊而蒼老:“孩子,你還要知道,真誠和奮鬥未必能帶來好運,人這一輩子所要承受的,可能遠遠超乎預料。所以無論做什麽,都不要拿目標當作理想寄托,目標隻是人生的參照坐標。”他拍了拍中和的手,“記住,麵對所有是非曲直,用一顆正直善良的心,盡力去做也就夠了。”
中和安頓好教授,回到自己的座椅上。顧端的情緒變化和坎坷遭遇,令他有所觸動:人生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是否成功,而在於向永恒價值的不斷攀登。如果是這樣,成功的結果便不重要,重要的是前行的進程,就像眼前的漫漫天路,無論最終等待他們的是什麽,都將是無比精彩的生命。
;
地球像一隻白綢圍裹的蔚藍圓球,懸浮在湛靜的黑色幕布上。是的,它就在那裏,你可以感受到億萬年的兀自旋轉——緩緩浮現在眼前。明明的是月,那是你不曾想象的純淨,不敢觸碰的心靈;星光也更亮了,在無窮的浩瀚中,投下重重漂浮的迷影。有人會對宇宙深不可測的壯闊,神秘未知的玄奇充滿畏懼,中和卻仿佛屬於這裏,所有無盡的玄色纏綿,像一個個不斷重溫的夢境,縈繞不絕,掙脫不清,久久沉醉,不願再醒,從此落入生命的起點與歸宿的安寧。
顧端與中和乘坐的神行號飛船,已經在茫茫星際間穿行半個月了。這艘銀針狀的飛行器,保持著人類航行速度的最高記錄,以激光束照射核燃料,引發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高能動力,使它一個月便能抵達木星軌道。飛船為減輕負荷,隻載了他們兩人,除必要的補養外,其餘物品由同期到達的護衛艦隊提供。
漫長旅程上,令中和期待並幸福的,是雲冰的問候。她發來的每張照片、每頁文字,中和都看了又看,翻了又翻,那上麵有一種柔軟清香的味道。分開的時間裏,中和也常常自責,雲冰身世坎坷,家事繁重,需要比其他女孩更多的溫暖和依靠,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回去一定多關心她。
中和正在思念與愛憐的交織中輾轉不堪,身邊傳來一陣咳嗽聲,顧端聳著的肩膀不住顫抖。
“我給你拿藥。”
“不用……感冒會自愈的,吃不吃藥……都一樣。”顧端奮力擺動著手臂,“幫我拿杯水。”
東元初期研發的宇航“模擬引力環境”技術,使中和在飛船中能夠擺脫失重的困擾,不再“騰雲駕霧”,而是舉止如常。他從太陽能恒溫器中取出水杯,送到顧端手裏,不忍地看著那張因喘息而扭曲的臉:“教授,你為什麽非要來?”
溫水在顧端體內周暖徜徉,使他安詳了許多,嘴角浮現一絲笑意:“我的時間不多了,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中和扶住他削瘦的後背,等他徹底平靜下來,敬佩地問:“采到鉉礦,人真能複生嗎?”
“可以。”顧端態度堅決,“因為我們已經認識並接近了生命的王冠。”
“生命的王冠?”
顧教授幹枯的手指在水杯上輕輕滑動,發出質感的“瑟瑟”聲:“你想過沒有,自己為什麽能比別人更多地利用大腦。”
“我不知道,但想知道。”中和對追本溯源的問題,從來很感興趣。
顧端在座椅裏向下挪動,讓自己坐得舒服一些:“人類沒有充分開發的不是大腦,而是氣態能量。氣態能量是生命的王冠,它運行的超越性、協調性越強,大腦及生命功能的發揮往往越顯著。有些人天生能力超群,比如你和我;還有人悟性高,靠後天調養,也能獲得某些特異功能,林曦明和任天行就是。”
中和猜不透他滿頭白發的腦殼裏,到底蘊藏著多少稀奇古怪的想法:“氣態能量到底是什麽,我還是不太理解。”
“簡單說,氣態能量嘛,是一種信息能量。你知道,當小於普朗克尺度,時空就會融為一體,時間就是空間,空間就是時間。能量和信息也一樣,在普朗克尺度內,能量就是信息,信息就是能量,這種情況下,能量會以一種信息形態而存在,我們稱它為信息能量,氣態能量就是信息能量的一種。
由此我們知道,普朗克尺度之上的固態、液態能量,經高度有序運化,會在普朗克尺度下形成一種信息場,這種信息場從生物意義上表現為生命場,也就是氣態能量。這種意義上,氣態能量又是一種生命能量,複生的關鍵就在於它。從能量層麵看,人體是一種能量聚合體,複生是以高強磁場打穿普朗克尺度,對生命能量構造進行整合重組,這個過程也可以理解為——超時空。我們的複生,說到底,就是要趕在時空分裂前,改變固液態能量結構,保證氣態能量的信息場、生命場,行雲流水地落合在新的生命體中。”
顧端說著,將半杯清水一股腦喝下,拍拍自己的肚皮,哈哈一笑:“它還在,隻是換個容器。”
中和被他的孩子氣所折服,忍俊不禁地問:“那你說,氣態能量是怎麽成為生命能量的,它從哪兒來?”
“它是生命的標誌,當固液態能量從無機物有序建構起生命體,它就應運而生,讓生命從蒙昧中覺醒,感知世界,追尋天地。”顧端眯起眼睛,又像在自言自語,“細菌、草木、蟲魚、鳥獸……凡是生命體都有氣態能量,而這些更為原初的生命形態,都在我們的生命密碼中留下印記,成為我們複雜生命係統的基石。我們不是孤立的生命,構成人類的能量及信息體係,實質都是文明的沉澱,是人類乃至地球一切物種存在發展的文明體現。應該說,人類還處於氣態能量的發展中期,很多生命功能還不具備,也不完善,我們難以想象未來生命所擁有的能力,但可以確認,那一定將會無比神奇!”
“教授,你怎麽懂得這麽多?”中和將興趣點從口味純美的“雞蛋”,轉移到“下蛋母雞”的身上。
顧端將空杯子交還中和,一臉神秘地說:“不難,我告訴你個訣竅。有位偉人說過,‘成功等於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就是說找到你的天才之處,然後把它踏踏實實研究一輩子,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和權威,因為沒有人比你知道的更多,更有發言權。”
“您說得對,我一定會努力的。”中和的語氣中充滿自信的樂觀情緒。
顧端的目光卻暗淡下來,溝壑縱橫的麵龐疲憊而蒼老:“孩子,你還要知道,真誠和奮鬥未必能帶來好運,人這一輩子所要承受的,可能遠遠超乎預料。所以無論做什麽,都不要拿目標當作理想寄托,目標隻是人生的參照坐標。”他拍了拍中和的手,“記住,麵對所有是非曲直,用一顆正直善良的心,盡力去做也就夠了。”
中和安頓好教授,回到自己的座椅上。顧端的情緒變化和坎坷遭遇,令他有所觸動:人生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是否成功,而在於向永恒價值的不斷攀登。如果是這樣,成功的結果便不重要,重要的是前行的進程,就像眼前的漫漫天路,無論最終等待他們的是什麽,都將是無比精彩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