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要將黃忠拉攏,首先需要的,就是先將他留下。


    張遼已經有了主意。


    荊州經過嚴重叛亂之後,許多地方的官職都暫時空缺著,即便是郡守,也更換了不少,恰好,羅縣縣長一職,正好空缺,羅縣是個小縣,所以談不上縣令,既然劉表命劉磐和黃忠依命行事,那張遼便不妨造一條命。


    張遼當即說道:“大王欲在羅縣推行新政,可如今羅縣並非執掌之人,兩位居於此地良久,應該熟悉情況,不如你二人之中,留下一人,暫且執掌羅縣。”


    一言既出,劉磐和黃忠麵麵相覷。


    這張遼弄的是哪一出?安排縣長,不是應該安排自己人麽,怎麽會安排他們呢?


    兩人麵麵相覷,一時間也摸不著頭腦。


    “將軍,這……”劉磐欲言又止,卻被張遼搶先開口。


    “也對,劉將軍需要統率兵馬,自然無暇兼顧,不如就讓黃將軍來暫任羅縣縣長吧。”


    張遼言之鑿鑿,一副不容置否的樣子,劉磐與黃忠齟齬不得,隻能默認。


    將黃忠留在羅縣,日後,便可以再作安排了。


    張遼在羅縣逗留一日,翌日,便告別劉磐黃忠,向南郡進發,至於羅縣,張遼沒有特殊安排,既然交給黃忠,便要信任之,而且如此一來,也顯得做縣令這回事,更真。


    劉擎得知此事之後,也是樂了。


    “文遠果真有辦法,竟將黃忠留在了羅縣,如此一來,便可大做文章了,元直,你通知羅縣各豪強大族,對黃忠,需多加照顧,就說,若是誤了本王大事,嚴懲不貸!”劉擎道。


    徐庶笑著連連點頭,一方麵佩服張遼的方法,另一方麵,主公的後門,也開得很徹底。


    如此一來,羅縣的治理,肯定是最好的,說不定之後,黃忠會因為執政出色,向上推舉,最後漸漸脫離劉表的掌控。


    隻要進了渤海王的係統,自然就會成為渤海王的人。


    劉擎想了想,又補充道,“算算時日,也快十天了,蜀道難,不過這麽久,應該受到本王的信了吧。”


    郭嘉回道。“按行程算,應該收到了。”


    “奉孝,你說劉焉,他會參加嗎?”


    “主公,距離約定日期,尚有一段時日,劉焉或許是遲疑,這個時候,正需要證明一番,來打消他的遲疑。”


    “如何證明?”


    “劉景升信中不是說了,戰者戰,和者和,荊州自有為大王正名之軍。”


    劉擎懂了,光光拿下一個長沙,威懾威懾劉表或許可以,但對天高路遠的益州,恐怕無甚用處,故而,主公還需要一場大勝,來迫使劉焉主動走出益州。


    “這一戰,或為本王平定天下之最後一戰。”劉擎歎到。


    “但願如此!”


    “主公,時機已到,也該出發前去會一會劉表了。”


    劉擎心道:會什麽會,互飆演技?


    不過還是下令禁衛和虎衛做好準備,隨時出發,趕上張遼的行程。


    劉擎想了想又道:“傳令文和,樊城的高台,催一催,可別誤事了!”


    “主公,文和辦事,滴水不漏,主公便放寬心吧。”郭嘉調侃道。


    “本王也是希望此次計劃能大獲成功,終究都是高祖血脈,有事能坐下來談最好,若是自相殘殺,恐為天下笑爾,損害的,終究是漢室權威。”


    “主公英明!”


    劉擎在臨湘又待一日,第二日一早,王旗出動,徑直朝南郡江陵而去。


    -----------------


    羅縣“失守”的消息,很快便傳至襄陽。


    劉表依然是稱病閉門,時日一長,眾人也開始急了,羅縣隻有失守的消息,卻沒有劉磐和黃忠的消息。


    眾人紛紛猜想,難道,城破人亡?


    都到了火燒眉頭的時候了,州牧竟然還閉門謝客,蔡瑁也是忍無可忍,帶著州府一幹重要人士,直接硬闖入劉表府上,口口聲聲說,今日務必要討論出一個應敵之策。


    劉表見了這般舉動,心中罵道:“蔡瑁豎子,竟如此逾越。”


    不知為何,劉表突然想起了何進了,當初他任被中軍侯,掌管京畿要地,對於雒陽那幾年的狀況,知道的還是比較清楚的,何進仗著自己是外戚,特別在黃巾之後,被封大將軍,他的所作所為,便有些逾矩,最終的下場呢,還是被宦官所害。


    如今蔡氏嫁給了劉表,而蔡瑁,則便成了“州舅”,加上蔡氏勢力不斷壯大,劉表眼睜睜的看著蔡瑁越來越橫。


    想到此處,劉表更加堅定了自己會見渤海王之心,渤海王所言不錯,豪強,終究是豪強,眼中隻有自己的利益,也怪當初自己初來乍到,無依無靠,最後借助他們的力量一舉平定了荊州,坐穩了這個荊州。


    然而接下來呢?


    “主公,蔡將軍來了。”


    劉表打定主意,吩咐道。


    不多時,一眾人出現在劉府堂前,議論聲紛紛,本就心煩的劉表變得更加意亂。


    “使君,聽聞羅縣已失,劉磐與黃忠他們……”蔡瑁率先開口,那劉磐說事。


    “此事我已知曉,而且,我還知道,渤海王大軍,正大舉朝南郡進發。”


    蔡瑁上前一步,道:“主公,我等深知渤海王兵力甚廣,於是號召各郡縣緊急募兵,如今江陵的新老兵,已足有六萬之多。”


    劉表心歎,荊州的戰爭潛力,還是蠻大的,給了蔡瑁一段時間,竟然真的多動員出數萬人,隻不過劉表心中也清楚,這不過是烏合之眾。


    蔡瑁繼續侃侃而談,“若據城而守,定能堅持日久,屆時再派兵馬截擊渤海王糧道,糧道一斷,大軍自潰!”


    劉表心中冷笑:想法很美好,怎麽連個長沙的孫策都打不下來?還妄想擋住渤海王的鐵騎,數年前,渤海王麵對百萬青州黃巾,都未有絲毫畏懼,豈能怕荊州的數萬新兵蛋子。


    “將軍欲要在江陵與渤海王一決高下?”劉表問。


    “正是!”


    “若渤海王兵馬突襲襄陽呢?要知道,先前南陽尚在渤海王手中,如今漢中上庸又被渤海王所據,此二地與襄陽接壤,若來攻襄陽,當如何是好?”劉表問道。


    蔡瑁一時語塞,若敵人從四麵八方攻來,這個問題,還真是棘手,而且襄陽除了一條漢水作為天然屏障外,無險可守。


    “主公,可命黃祖水軍前來拱衛襄陽。”


    “張將軍,莫要忘了,黃祖水軍正困於洞庭,如今襄陽城外江麵上駐紮著的,是渤海王的水軍。”


    蔡瑁聽著看了張允一眼,似乎在確認事情的真實性。


    張允表示不知道,自己剛剛從房陵退回來。


    最終,還是蒯越道:“襄陽城堅,若非大軍攻城,不必多慮,我倒是更加擔心江陵。”


    劉表意味深長的看了蒯越一眼。


    你是更加擔心蒯氏在江陵的產業吧。


    劉表將目光投向蒯良,問道:“子柔,你且說說,該當如何?”


    蒯良拱手上前,道:“主公,渤海王來勢洶洶,勢不可擋,與其要與之一決高下,不如坐下來商討,有何矛盾,以談來解決,無需刀兵相見。”


    蒯良一言剛出,蒯越便對他急眼。


    “子柔,你!”


    蒯良搖了搖頭,隻是無奈,不予理采。


    說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最終,還是蔡瑁提出的那一路子,大家夥積極的同意了。


    眾人散去,後,劉表臉色十分難看。


    -----------------


    南郡水網密布,行軍彎彎繞繞,卻多會被水道延誤,在這段時間之中,因為蔡瑁收攏兵力於將領,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過抵抗。


    “奉孝,蔡瑁舉一州之力防守江陵,可有應對之法?”


    “回主公,最好的應對,便是不應對,引蛇出洞。”


    “何意?”


    “江陵不僅城牆高,而且護城河又寬又深,若是強攻,難度不小,我以為最好的辦法,便是徑直掠過將領,繼續北上襄陽,我便不信,他們能沉得住氣,隻要他們敢出城追擊,那便好辦了。”


    跳過城池進兵,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可惜這對劉擎來說,危險係數十分低,因為可能劉擎輜重隊的戰鬥力,也不可小覷。


    敵軍想要偷襲,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


    “好,便照此計行事,繞過江陵,直奔當陽,看蔡瑁,能不能忍得住。”


    一聲令下,大軍直接調轉方向,由西北轉為正北,朝著當陽進軍。


    行至當陽,來到一座橋前。


    “停!”


    劉擎突然喝止了大軍,繼續道:“爾等原地等待。”


    隨後,便一人前去木橋之上,勒馬轉回,一眺眼,便是千軍萬馬。


    劉擎也感受了一把當陽橋上,一騎當千,一夫當關的感覺了。


    隻不過,少了些中二“誰來決一死戰”的喊聲。


    張遼,郭嘉,典韋等將,都看得一頭霧水。


    張遼:“主公這是在作甚?”


    典韋搖搖頭,表示看不穿。


    郭嘉若有所思:“或許,是在看風景,或許,是在思考什麽問題。”


    文醜也跟著嚷嚷:“看主公架勢,似乎有要與我們一決高下的架勢。”


    顏良:“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真的是,明明是戴罪之身,偏偏要湊熱鬧去插嘴。


    沒人知道,其實隻有文醜猜對了。


    劉擎在橋上來回試了試感覺,隻不過沒有那種逃命的緊迫感,加上麵前的兵馬並非敵軍,加上沒有那般中二的大放厥詞。


    索然無味。


    劉擎打算繼續前行時,騎哨突然來報:“江陵有兵馬殺出,向東去了。”


    “這麽快便上鉤了!”劉擎詫異道。


    “蔡瑁別無選擇。”


    劉擎看了顏良文醜一眼,道:“顏良文醜,你二人率軍,前去會會!”


    “得令!”顏良文醜,十分高興。


    此次出征,他們還沒參加過戰鬥呢,卻光複了揚州,光複了長沙,神奇的是,兩人沒有經曆過浴血拚殺的感覺。


    而這一回,終於可以殺個痛痛快快,建功立業了。


    一支兵馬快速分出,向江陵東追去。


    半個時辰之後,顏良文醜便瞧見了一軍,打著“蔡”字旗。


    “竟是蔡瑁親至,文醜,你可別和我搶,我要活劈了這廝!”說著,顏良當即加速了速度。


    文醜急著駕馬,同時喊道:“先到先得!”


    兩人所率騎兵,皆一頭霧水,兩位先鋒將軍,竟然一聲令下也沒有,自己嚷嚷著衝上去了,將他們留在風中淩亂。


    不過,身經百戰的他們,自然知道如何配合,於是大軍一言不發,直接開始衝殺。


    原本蔡中率一支輕騎,不緊不慢的追尋著劉擎的輜重,然後,蔡中突然發現,似乎有密集的馬蹄聲傳來。


    “報——蔡將軍,後軍有兵馬殺來!”


    蔡中一聽,當場急了。


    “怎麽剛出來便被發現了?速速應戰!”蔡中下令。


    然而一支騎兵開始原地掉頭,一時間,整齊的隊列轉換得亂七八糟。


    “快點,沒看敵人要殺上來了嘛!”蔡中喝道,隨口又吐槽了一聲:“一幫新兵,什麽玩意。”


    聲音微不可聞,倒也沒被將士們聽到,引起公憤。


    然而,終究是遲了。


    顏良與文醜幾乎是並駕齊驅,齊頭並進,一人手持大刀,一人手持長槍,幾乎同時衝入敵軍陣中。


    蔡中的騎陣,密集且混亂,戰馬方向朝哪的都有,顏良可不會心慈手軟,大刀揮砍之下,陣前兩名騎兵,被徑直斬首,頭顱上天,血雨揮灑的狀態,直接令蔡軍震撼不已。


    而文醜一槍當前,衝入陣中,麵前一位敵軍,正欲持矛襲擊,文醜槍頭一震,將其矛尖蕩開,隨後一槍將其胸膛紮個通透,戰馬威勢,卻未減弱,長槍繼續貫穿而過,文醜一個微側過身,避開其殊死一搏,右手一鬆,長槍穩穩的紮在他身上。


    文醜又探出半個身為,一把將人拉過,另一手握住其後沾滿血的槍柄,徑直向前跑去。


    那一根長槍,就這般整根透踢而過,留下一個透明窟窿。


    文醜雙滿沾滿鮮血,顏良臉色濺了數道,久未戰鬥,原本以為武技和戰鬥意識會下降,沒想到一沾血,兩人心中的戰意,便熊熊燃燒起來。


    (求月票,推薦票支持。)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