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劉擎攜趙雲在楊彪父子的陪同下,前往陽翟禹台,這是一處大閣樓,也是士子常聚之所。


    禹台之外已經人頭攢動,目之所及皆是文人裝束,閣樓之上,亦有不少靚麗身影。


    閣上名士專屬,寒門士子,也會在閣樓之下湊湊熱鬧,說不定憑借自己出眾的樣貌和才氣,能被某家小姐相中,靠上一顆大樹,然後被舉薦出仕。


    類似少奮鬥十年的“勵誌”的故事,古來有之。


    劉擎麵帶微笑,左顧右盼,一副被盛況吸引的模樣。


    其實他在開著係統找人。


    此刻的禹台,在劉擎眼裏,著實像一個人才市場,大多數人,都擁著麵板,而且智力或政治屬性達到60以上的也不在少數,看得劉擎一個勁的往肚子裏咽口水。


    如果全收服了,那自己智力和政治無疑直接登頂衝到100,或者全……人性的抉擇,太可怕。


    楊彪與楊修亦都是卓爾不群的人才,但劉擎今日的目標不是他們,直到登上禹台進入閣中,那個自己心心念念的名字才出現。


    姓名:荀彧,字文若


    品級:彪炳青史


    耐力:32


    武力:14


    統率:64


    智力:95


    政治:99


    魅力:94


    特性:【王佐】精於天下大勢,對所在勢力戰略規劃時,智力+3


    【慧眼】善於發現區域內人才,擢用、舉薦人才時魅力+3


    【政通】精於內政發展,提升所在勢力全方位發展速度


    【信守】信念堅定,對認可勢力不會輕易背叛,指揮戰鬥時統率+10


    這個麵板,完全是獨一檔的!


    心動的感覺。


    劉擎撇開楊彪,徑直走了過去,一把抓住他的手道:“閣下可是荀彧荀文若?”


    荀彧被人突如其來的抓住,也是驚了一下,本想拱手還禮,卻被對方緊緊抓住,“不敢稱閣下,在下沒看錯的話,將軍便是渤海王之子劉擎劉君正?”


    “正是,我來潁川,其一為剿黃巾,其二便是為了文若。”


    “將軍遠在冀州,如何認識在下?”


    “無他,擎起義兵之前乃一貨殖之徒,潁川亦有商號,文若留香之名,可聞名遠揚啊。”


    荀彧心跳一滯,是這種名聲嗎?不由得用力掙開了手。


    執手禮,那是關係非常密切的友人之間才會有的,兩個生人第一次見就執手相談,除了那種一見如故的,基本會很冒失與尷尬。


    但劉擎表示:尷尬怕什麽,尷尬著尷尬著就習慣了!


    習慣了,兩個人的關係那就密切了。


    荀彧不僅自己是個王佐之才,而且人脈極廣,郭嘉、戲誌才都是其好友,若是能拿下他,則有很大的機會將他們一鍋端。


    荀彧抽了開手,依然給劉擎補上了一禮。


    劉擎笑笑,“方才乃是戲言,文若兄切莫當真,文若才名,擎仰慕已久,我此次為破黃巾而來,正需文若相助。”


    冒昧執手破冰,建立兩人聯係,再表達對其的仰慕和需要,讓其找到定位,如果他不拒絕,此事便成功了大半,日後再展現實力,此事可成!


    “既是破黃巾,若有所需,文若定當不會推辭。”


    黃巾之禍亂四方,潁川更是首當其衝,世家子弟都願意站出來,劉擎也料到,這個理由,荀彧不會拒絕。


    楊彪與楊修看著劉擎,十分不解,破黃巾不找他這個太守,為何找一書生?此時的荀彧,距離被舉孝廉,還有五年。


    趙雲倒是看得入神,這一幕,怎麽感覺有點似曾相識。


    楊修見眾士子都好奇劉擎,便朗聲道:“父親大人,如今黃巾勢大,王師被困長社,司隸岌岌可危,今日我們便不談詩賦,談談如何應對黃巾如何?”


    楊修此話一出,頓時引起道道附和,指點江山,讀書人最愛幹的事。


    “士子既皆有此意,便共商破黃巾大計。”楊彪宣布道。


    其實他心中明白,哪來的破敵大計,不過是一個熱鬧的噱頭,潁川的存亡,隻在長社一戰,而目前的情況,不容樂觀。


    劉擎的到來倒算是一大助力,那支騎兵雖然隻有數百人,但鋒芒畢露,用好了必定能出奇效,這點眼光他還有有的。


    “文若兄可知奉孝在何處?”看了一圈沒見到郭嘉的劉擎問道。


    戲誌才也不在,不過戲誌才是寒士,不在場合理,郭嘉出身的郭氏可是有來頭的。


    “將軍亦知奉孝?”荀彧有些好奇,這個自來熟的家夥好像跟他們真的很熟似的。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你與奉孝之名,皆如雷貫耳,不過文若你是才名,奉孝那是酒色之名。”


    荀彧秒懂,隻好尷尬的陪笑,對於好友郭嘉,他也很是無奈。


    “何處能尋到奉孝?”


    荀彧突然歎了一聲,“奉孝生平最喜兩處地方,夜慧樓,長樂酒坊,一處攝精,一處斷魂,奉孝身體每況愈下,勸也無用。”


    “聽著甚是好玩,此間無趣,不如我們去尋奉孝?”


    荀彧頓時驚到,那種地方,他豈能去,他過去已經拒絕了無數次郭嘉的邀請,沒想到這個劉擎,也是這樣的人。


    “不是說要商議破黃巾之策麽?”荀彧不堪說破,隻好找了個別的說辭。


    “破敵隻在你我,何須他人!”劉擎說著,又要去拉荀彧的手。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士子們竟然停下了鬧哄哄的爭辯,齊齊看向劉擎荀彧。


    一時間,大家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楊修耳聰,聽得明明白白,那劉擎口出狂言,原本他也想結交一下劉擎,畢竟是漢室宗親,可劉擎一到禹台,就撇開他父子二人,拉著荀彧說個不停,如此厚此薄彼,無異於當眾羞辱楊氏。


    潁川荀氏固然勢大,但他弘農楊氏,也不是等閑之流。


    楊修對著劉擎確認道:“將軍方才所言,可是戲言?”


    “德祖聽錯了,將軍言‘破敵在你我,亦須他人’。”荀彧連忙打岔,“眾人所議,可有議出什麽計謀?”


    看,這就開始替我說話了,劉擎覺得自己和荀彧站到了一條線上,既如此,那不妨再加加碼。


    “我也聽見了,將軍說破敵無須他人,隻需要將軍和文若,若非戲言,便是妄語。”一名士人說道。


    對於戲言,那倒還好,士子們之間常有戲言,若是口出狂妄之言,士子之間還是比較鄙夷的。


    即便如諸葛孔明,說自己如管仲樂毅時也被江東群儒所鄙夷,當然,能不能憑實力打臉,那是另一個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