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劉擎入濮陽,與皇甫嵩、曹操、傅燮共聚太守府,曹紹已棄城而去,不知所蹤,隻留十餘妻妾,並無子女,


    估計是祖上壞事做盡,遭報應了,所以要他這支也斷子絕孫了。


    當然,劉擎是知曹紹蹤跡的,因為已經親手送他上路了。


    “此番大戰,尤為順利,那卜巳奔襲至此,倒省了我們四處尋他,如今主力已經全殲,其殘餘部屬,便交由孟德來處置了。”皇甫嵩道。


    曹操笑容滿麵,雖然沒有遇到卜巳所部,但在渡口斬獲頗豐,“操亦有所斬獲,賊兵在渡口囤積了不少糧草,皆被我繳獲!”


    劉擎聞言,頓時笑道:“孟德可勿獨吞呐,與我勻些!”


    “好說好說!我聽聞你與傅司馬繳了不少戰馬,這樣,我勻你軍糧五千石,草料一萬石,些許糧草,權當公子軍資了!”曹操笑道,十分慷慨。


    五千石糧,對劉擎三千兵馬來說,已經足夠兩月用度。


    “多謝曹將軍慷慨!”


    “公子客氣了,若非公子大義襄助,我等焉能這麽快破賊。”曹操道。


    這時,傅燮接過話道:“公子何止大義,他於千軍騎陣之中親斬卜巳,又殺到我方陣中替我斬殺梁張二賊,若非公子,燮命休矣!”


    傅燮神色非常嚴肅,像在宣布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此戰我部損傷慘重,卜巳所部騎兵是我迄今為止見過最為凶悍的賊兵,若非公子中流砥柱,扭轉乾坤,勿要說甚功勞,燮就算有命活著,也隻能等著革職查辦了!”


    皇甫嵩與曹操聽聞,倒不至於和上次一樣大驚失色,但也雙雙將目光轉向劉擎,確認此事。


    咳咳,這個麽……卜巳人頭確實是我交給你的沒錯,但這並不代表就是我親斬的,不過既然你都誇了,我也就勉為其難了。


    但我沒有承認!


    我隻是沒有否認!


    看著劉擎一副默認表情,皇甫嵩與曹操也了然,雖然相交不深,但他們都知道劉擎公子為人非常謙遜,對舉世之功都能做到風輕雲淡,年輕一輩實屬罕見。


    “公子當為大漢柱石,此番年紀,此番功勞,唯有冠軍侯霍去病能相提並論!”皇甫嵩道。


    皇甫嵩出身關西將門,對軍功尤為重視,也清楚其中分量,劉擎之功,按律應當封侯,可朝廷偏偏視而不見,就算他不在朝堂,也能揣度一二。


    必是十常侍張讓趙忠這些鼠輩從中作梗!


    “皇甫將軍折煞在下了,冠軍侯的對手乃是凶悍的匈奴騎兵,一戰而定乾坤,而黃巾不過是流民軍隊,鋤田耕作他們或許可以,但行軍打仗,實在外行。”


    “公子莫再謙虛,嵩昨夜已擬好奏表,這就將公子功勞添上,再發雒陽!”


    “皇甫將軍且慢!”劉擎製止道,“皇甫將軍與朱將軍皆已封侯,些許功勞,便給傅司馬吧,即便你將擎之名字添上,亦無濟於事。”


    “可是,公子……”傅燮還要推辭。


    “就依我言!”劉擎一語擲地,打斷道。


    皇甫嵩看出劉擎決絕,便勸道,“南容,那便依公子所言吧!”


    “傅燮謝過公子!”傅燮起身向劉擎行了一禮。


    五日後。


    東郡戰報抵達雒陽,已是午後時分。


    趙忠先將戰報看了一遍,總結起來就幾點,東郡之戰大勝,卜巳等三將伏誅,傅燮斬獲首功,太守曹紹棄城後失蹤。


    趙忠最關注的當然是最後一條,曹紹,乃是大長秋曹節從子,先不說曹節對他與張讓等人有提攜之恩,其自身亦是內宦重要的外部勢力,居東郡太守這等要職,如何說失蹤就失蹤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自從呂強給陛下進言之後,陛下為了平黃巾,不得不納之。


    如此導致其餘各位常侍人心惶惶,一個個想著戰略收縮,將原本派去州郡任官的諸多宗族子弟征還,經營多年的外部勢力毀於一言。


    趙忠又看看戰報所言的傅燮之功,當即嗤之以鼻,傅燮上奏彈劾宦官的奏表還在他那收著呢,若是讓這等人得了功封了官爵,豈不是要變本加厲?


    趙忠當即尋來張讓夏惲等人,一起探討如何應對,最後,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前去麵見陛下。


    劉宏午覺剛醒,便見幾位常侍跪在榻前,著實吃了一驚。


    “諸位緣何跪在此處?”劉宏道。


    “請陛下為臣等做主!”常侍們齊齊匍匐在地,言辭誠懇的哭訴。


    “何事,盡管道來!”


    趙忠道:“陛下,臣等聽到了風聲,那呂強吃裏扒外,與黨人勾勾搭搭,妄議朝政,還時常將霍光掛在嘴邊,臣恐此人對陛下不利啊!”


    “呂常侍雖言不討喜,亦不似爾等所訴之人,是否有誤?”


    夏惲道:“陛下,呂強兄弟為官貪穢,無惡不作,證據確鑿,有其兄必有其弟,懇請陛下做主啊!”


    劉宏見夏惲信誓旦旦的說著,心中有些動搖,便道:“那便令中黃門領兵去召強來問話!”


    身後的中黃門立即動身離開。


    “還有何事?”


    “陛下,東郡黃巾勢小,不堪一擊,戰事進展順利,不日該能平定,隻是冀州……”趙忠詭言一轉,將側重點引到了冀州之上。


    “冀州如何了!”劉宏急道,冀州一直是其最重視的戰場。


    “左豐多番勸告無果,北中郎將堅決不納,還說,還說什麽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大膽!盧植緣何如此放肆,虧他還是名門大儒,為人師表,怎可說出如此悖逆之言!”


    “陛下,茲事體大,應速罷免其職,押回雒陽!”張讓趁機進言。


    “準!但盧植之位,誰人可替?”


    “並州刺史董卓作戰驍勇,可擔此任。”


    “那便傳朕詔令,貶盧植官爵,由左豐押回雒陽,再拜董卓為東中郎將,總領冀州軍務,速速與張角決戰!”


    “喏!”張讓低頭領命,嘴角滿是得意。


    這時,門外中黃門突然進入,跪在榻前道:“陛下,呂常侍稱不見獄吏,自行了斷了!”


    “什麽!”劉宏眼中閃過一絲驚恐,對宮內的命案,他總是諱莫如深。


    趙忠趁機進言道:“陛下,呂強必定是畏罪自殺,說明確有其事,宜將其宗親一並捉拿審問!”


    呂強死了,劉宏不知怎麽的,心裏突然落了一塊空,那個滿嘴忠直之言的老東西死了?


    他輕輕歎了聲:“準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