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行至圉縣,自車窗望去,官道兩側的田間地裏,盡已開墾,阡陌之間,皆有人辛勤勞作。


    如此景象,與一路走來之所見真是大不相同。


    難道他們不用避難嗎?


    “圉縣現今不知何人治縣,竟有這般太平景象。”蔡邕問道。


    “是程縣令,不過以我看來,此番景象,皆得益於我主與元皓先生。”


    “公子屯兵圉縣,確實能保一方平安,實乃圉縣之幸。”


    又行一段路,蔡邕見道旁聚集了上百人,人人都拿著鎬鏟,正在田地間挖掘,近旁,有一人站著,對著幹活之人頤指氣使,時而還能聽到一兩句不遜之言,特別醒目的是,那人是個光頭,肩上竟還背著一柄大刀,怎麽看,都不似個善人。


    “李水,你看此間是否有不平之事?”


    李水往熱鬧處一瞧,哪有什麽不平事。


    “先生,這不過在挖水渠而已。”


    “挖水渠,為何背著刀?”


    話音剛落,那背刀之人似乎聽到了有人在議論,轉過身來看著二人,他摸了摸後腦,走向二人。


    蔡邕頓時一驚:來者長得凶惡。


    李水一愣,這人似乎有點麵熟。


    裴元紹!李水想起來了,當初歸降主公的黃巾頭領,怎麽在地裏指揮人挖水渠?李水默默的將握著刀柄的手鬆開。


    “兩位可是從外地而來?”裴元紹大剌剌的問,見蔡邕不說話,又道:“可是要問路?欲往何地?可告知於我,這一帶我都熟!”


    蔡邕見來人並無敵意,於是大膽問道,“他們這是作甚?”


    裴元紹回頭看了看,理所當然的道,“挖水渠啊!為了防止今年再次大旱,元皓先生要我們先修好水渠,對了,你要去哪啊?”


    蔡邕一想,既是田元皓授意,應該無事。


    “多謝!”蔡邕留下一言,便叫馬車走了。


    裴元紹看著離去的馬車,有些摸不著頭腦,“幹嘛啊這是,不問路叫俺幹嘛!”


    約午後時分,李水和蔡邕入了圉縣城,李水徑直將人帶到了田豐處,反正也立蔡府很近。


    “先生!先生!”完成了任務的李水飛奔進劉擎在圉縣的宅院,四處張望,“元皓先生!”


    “何故豕叫?”田豐的身影出現在屋門口,見是李水歸來,出屋問道:“蔡伯喈何在?”


    “在門口候著呢!”


    田豐一聽,當即整了整衣冠,小步往外跑去,直接將李水晾在一邊。


    出了宅門,田豐笑著對馬車進禮,“田元皓恭迎伯喈先生。”


    馬車內沒有半點反應,隻有車夫一動不動的坐著。


    氣氛突然有點尷尬,田豐醒了醒嗓子,抬高了聲音:“田元皓恭迎伯喈先生!”


    依然沒有回應。


    這是擺譜?莫非旅途很不愉快?


    田豐當即回頭,怒視李水,李水也摸不著頭腦,伯喈先生這是哪一出?


    李水隻好上前去,掀開馬車簾子,裏邊空空如也!


    “先生人呢?”李水問車夫。


    “先生下車走了。”車夫指了指前方。


    田豐看著前方,“應該是蔡伯喈歸家心切,既然無人,何不早言!”


    田豐怒視車夫,正欲開口,又忍下來了,一揮衣袖,入宅去了。


    李水怒視車夫,抬手做了個要打的手勢後,也跟著田豐進屋了。


    “你們也沒問啊!”車夫委屈道。


    蔡邕的身影突然出現在了家裏,剛打了一盆水的杏枝見狀,“咣當”一聲將木盆扔掉,快速跑去了小姐房中。


    “小姐!我看到老爺了!”杏枝驚慌道。


    “杏枝,休要胡言亂語!”在房中執筆習字的蔡琰小聲嗬斥道。


    聽著房中聲音傳來,蔡邕覺得自己的手有些發顫,想到自己剛出現嚇到了婢女,為了避免嚇到女兒,於是他出聲嚷道:“琰兒!為父歸矣!”


    “啪嗒”一聲,蔡琰手中筆滑落,立即跑向門口,看著院中所立之人,頓時淚水直湧。


    “琰兒!苦了你了!”蔡邕看著委屈的女兒,也眼含淚花。


    蔡琰一聲不吭,撲入父親懷中,積聚多年的孤獨與想念,盡數化作淚水,浸透在蔡邕的衣衫之上。


    “為父已回,該當高興!”蔡邕笑道。


    “父親為何突然歸來,是不是朝廷沒人要害你了!”


    “我亦是路上才得知,王甫已過後,他那些許門生,倒顧不上算計我。”蔡邕心中也已經知道,宦官現在要算計的人是誰。


    黃巾大亂,劉擎橫空出世,崛起於微末,短短月餘,已經讓深居宮中的宦官們忐忑難安,又如何會記得他這個避世之人。


    “父親,母親與貞姬呢?”


    “她們暫留江南,我先來探探情況,目前看來,圉縣確實安定,可早接她們回來團聚。”


    “父親一路辛苦了!”


    說到這,蔡邕倒是笑了,“若說辛苦,還真說不上,此次乃是田元皓差人將我接回來的。”


    “元皓先生,他如何會想到……”蔡琰心思敏捷,一下子便想到了是劉擎授意,接他父親回來,其用意也太過明顯了。


    想到此處,蔡琰臉刷的就紅了。


    蔡邕見女兒如此模樣,便問道:“你已見過劉擎公子?”


    蔡琰不敢抬頭,點了點頭。


    “此人——你如何評判?”


    如何評判?蔡琰一時間倒真說不上來。


    樣貌有多英俊,他沒有,才學文章積累,他沒有,倒是初通音律,能引為知音,若說其威猛雄壯,蔡琰不覺得自己喜歡這個類型,所以她到底心係哪一方麵呢?


    蔡琰自己也糊塗了。


    見蔡琰不說話,蔡邕接著道:“我歸來路上,見了孟德,孟德可是一個勁的為其說媒,別的不說,能被孟德相中之人,屬實不多,他說得為父都心動了,但是——”


    蔡邕一句轉折,將蔡琰的心都提了起來。


    “為父不爭門第,亦不打算以你勾連望族,故為父先征詢你之意見,你對此人,作何評判?”


    蔡琰一聽,眉開眼笑。


    “父親,女兒願以身相許。”


    如此評價,令蔡邕一怔,這大概是最高的評價了吧。


    “為父倒是沒有想到,我這剛一回來,便攤上一件大喜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