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傷情惡化的消息,不脛而走,雖經一月有餘救治,未見成效。


    各方勢力對權力的爭奪開始從地下轉向明麵,朝中重臣的位置變化,也出奇的頻繁。


    劉擎經過半月旅途,再回常山之時,已是九月中,鮮卑之戰後,鮮卑的威脅已經幾乎消除,劉擎可以將目光重新放回中原。


    劉擎在書房,聽蔡琰念著一封封信報,主要是各地搜集的情報,一般會送到自己這裏,都是值得關注的情報。


    “雒陽之報,司空鄧盛被劉宏以帶病無法履職為由,罷免了,光祿大夫許相為司空。”蔡琰念道。


    “許相何許人也?從未聽過。”劉擎疑問,按說位列三公,不應該是無名之輩,像黃琬崔烈這些,雖名氣不大,但基本都是聽說過的。


    “夫君,許相你沒聽過,許劭許子將必然聽過吧。”蔡琰道。


    劉擎點點頭,道:“那個給人物點評的許劭?我知道他評孟德稱其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不知我若去求評,他會作何評價!”


    “汝南許氏有幾分名氣,祖上亦有人官至三公,堪稱豪門。”


    三公之家,隻怕也就比袁氏稍微差點。


    “他與袁氏同是汝南勢力,此次他為司空,恐怕有袁隗相助,何進能同意,說明兩人關係有所緩和。”劉擎用自己那一套‘沒有永恒的敵人’理論來套入,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難。


    還有一事可以證明兩者關係緩和,大孝子袁紹成了司隸校尉。


    這可是一個實權職位,掌京師監察之職。


    他們之所以這麽急,說明十常侍給的壓力實在太大,大到令這勾心鬥角的兩人都走向了聯手。


    如今,執金吾丁原,京兆尹蓋勳,加上虎賁中郎將袁術,司隸校尉袁紹,如今兩人手裏掌握的力量,已經足以掌控抗衡十常侍蹇碩的西園軍。


    “府君,這封信也是來自雒陽,太尉張溫回朝,皇甫嵩將軍接替陳倉防線,另外,並州牧董卓也被調往長安,協助皇甫嵩擊退涼州叛軍。”


    “雖有差池,但總體還在意料之中。”劉擎沒來由的說了聲。


    “夫君何意?”蔡琰腦袋一歪,看向劉擎。


    見著昭姬那求知模樣,劉擎笑答道:“董卓對戰羌人,立功頗多,如今羌涼叛軍如日中天,乃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那馬騰可不是北宮伯玉這些賊徒之輩,他能謀害一州刺史,便有著割據一州的野心。”


    “那夫君以為董卓能擊敗馬騰韓遂嗎?”昭姬就著這個問題問道。


    跟在劉擎身邊,耳濡目染,蔡琰如今對天下局勢,也有了基本了解,不是那個光光沉醉詩書音韻的才女了。


    董卓能擊敗馬騰韓遂嗎?


    劉擎心中也打了一個問號。


    “有皇甫將軍在,應該能吧……”劉擎不是很確定道,然後伸展了一下腰肢,起身道:“走吧,去拜見嶽父。”


    劉擎備了些禮,叫典韋帶上,與昭姬一起“回娘家”看了。


    為了方便蔡邕教書,劉擎將一間蔡府邊上的宅子改成了臨時學堂,供其給弟子們上課。


    另外,元氏還有一間麵向平民的大型學堂,正在建造。


    根據劉擎設想,等秋收之後,平民會有一段比較空閑的時間,可以利用起來,教識字寫字,掌握了基本的識字書寫能力之後,為進一步的生產力提升做準備。


    馬車在蔡府門口停下,劉擎攜手蔡琰,步入府中。


    “姐姐!”


    一名十多歲的小女孩突然撲向蔡琰。


    蔡琰非但沒有去抱,反而擺出一副嚴厲姐姐的模樣,教育道:“貞姬,你這般大了,還如此調皮,叫你姐夫笑話。”


    “姐夫才不會笑我,姐夫對我最好,是不是姐夫?”


    劉擎不說話,心想夫人教育小孩的時候,不能替小孩解圍。


    “聽姐姐的,乖!”劉擎糊弄道。


    正說間,一襲深褐袍服的蔡邕走出屋,笑盈盈的看著院中三人。


    對於劉擎這個女婿,蔡邕還是很滿意的,辦事也很靠譜,剛到元氏,就送了一間宅子,一家子住這裏,非常舒暢。


    劉擎與昭姬上前見禮,見蔡邕身後還跟著一人,著淺藍錦衣,腰束飾玉,看著年輕,身形卻挺拔高大,而且生得眉清目秀。


    該是蔡邕學生,某世家子弟。


    “賢婿免禮!”蔡邕笑著迎上來,道:“賢婿大忙人,今日難得得空,你我小酌幾杯,昭姬,你與貞姬去陪母親吧。”


    在蔡府,蔡邕的話,便如軍令一般,昭姬姐妹一言未發,便照做了。


    “我也要小酌一杯!”蔡貞姬嚷嚷著,但被昭姬拖走了,樣子十分滑稽。


    “這位是嶽父高足吧?”劉擎指著陌生人道。


    “吳郡顧雍顧元歎,見過武州侯!”


    顧雍?這算是蔡邕最有才的弟子了吧,曆史上,他可是東吳重臣啊,而且,他是來自江南的士族,若是能拉攏,日後下江南,亦能得到不少方便。


    “不必多禮,既是嶽父弟子,那便一起吧!”


    三人來到後院中一座亭中,亭名“雲香亭”,乃是沮授所取,來自一種酒名。


    亭中新擺了三張小案,三人列坐其中,寒暄著敬酒。


    “嶽父大人,今日此來,小婿有一事相求。”


    “哦?我能幫什麽忙,你直言!”蔡邕道。


    “我欲教元氏縣百姓學習文字,習寫文字,隻是我才疏學淺,且號召力有限,難以征集書生來教,嶽父大人不知可否替小婿站台。”


    “站台?何解?”蔡邕首次聽到這個詞,覺得新鮮。


    “十常侍為非作歹,百官皆對其無可奈何,便是因為有陛下為其站台。”劉擎舉了個例子。


    蔡邕何其聰明,馬上領會了。


    “說得倒是貼切!”他笑道,“我能做什麽?”


    蔡邕看著劉擎,顧雍也看著劉擎。


    “嶽父大人教育老師,老師負責教育平民,我相信有嶽父大人在,號召力一定很強。”


    “你倒真不客氣!”蔡邕笑道,“隻怕昭姬將我喚來此地,就是為了此事吧!過門數月,便幫著你來謀算老夫了!”


    “嶽父大人莫要怪罪昭姬,此舉皆是我的主意。”劉擎坦然的將責任攬了過來,自己袒護昭姬,蔡邕應該會舒服些。


    “罷了罷了,我還真怪罪你們不成,在這住的倒是蠻習慣的,你做的很好,隻是教平民識字這種事,你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韙?”


    “此乃大漢千秋大業,若我大漢人人皆能讀書,該是何等盛況!”


    劉擎一形容,蔡邕也稍稍動容。


    “而且,日後嶽父大人不光光是十人之師,還會是百人之師,千人之師,萬人之師!”劉擎又上了一記糖衣炮彈。


    喜歡收弟子的蔡邕,“為萬人師”這個榮譽,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蔡邕點了點頭,顯然已經接受,末了,他望向顧雍,問了聲:“此事,元歎如何看待?”


    “弟子以為武州侯所言甚是,此乃大漢千秋大業,此事若能辦成,功勳及聖,老師不僅為萬人師,更會如孔聖一般,成萬世師,不過……”顧雍話鋒一轉,“此事南如登天!”


    “事在人為!”劉擎很合時宜的回了一句。


    得意門生顧雍也如此看好,蔡邕打算接受,想到顧雍先前曾對自己提過的請求,於是轉向劉擎。


    “賢婿,我亦有一事相托。”


    “嶽父大人請講!”


    蔡邕看了顧雍一眼,道:“元歎隨我學習已有數年,我以為其學識已成,可堪一用,不過他尚未弱冠,未舉茂才,不知能否在你這裏討個差事,鍛煉一番呢?”


    劉擎心中一喜,還有這種好事?


    蔡邕這個老師可真不錯,教了幾年,連實習單位都托關係找好了!


    不過這也是常態,為自己的子弟門生謀劃出路,這對弟子而言,又是一道大恩。


    “元歎,還不見過!”蔡邕笑著催促道,顯然對自己的安排十分滿意。


    安插門生,這可是位高者才能做的事,蔡邕前些年過的太憋屈了,一時間,這種落差有點令人迷醉。


    顧雍立即起身,對著劉擎行了一個重禮。


    “顧雍顧元歎,定不負老師厚望,願為武州侯效犬馬之勞!”


    係統:恭喜主公收服【顧雍】


    姓名:顧雍,字元歎


    品級:卓爾不凡


    耐力:30


    武力:23


    統率:52


    智力:82


    政治:91


    魅力:78


    收益:政治+0.91,當前政治72.63。


    忠誠度:70%


    特性:【靜如止水】所治區域井然有序,不易受混亂事件影響。


    【區域振興】所在區域加速發展,下屬官員政治+1。


    【眾望】屬下不容易出現叛徒。


    確實堪稱能臣!成長起來,至少是一郡之才,不受混亂,不易叛亂,加速發展,這是鎮守大後方之得力幹將啊!


    劉擎將之扶起,笑著問道:“不知道元歎,誌氣幾何?”


    顧雍一聽,連忙向老師蔡邕求助。


    蔡邕嗬嗬一笑,“不敢托大,可為縣長!”


    還真不謙虛,老頭子對自己學生很是自信,若是托大了說,豈不是可為太守?


    顧雍也有點遲疑,畢竟縣長是一地主管,許多事都是需要經驗的,而他並沒有經驗,於看著蔡邕。


    “縣長便縣長,我回去就為你安排,另外,你既入我帳下,我在元氏為你物色一間宅子,也不用一直住蔡府客房。”劉擎道。


    “不用不用,待雍存夠了錢,便自己置一處宅子!”顧雍拒絕道。


    “無妨無妨,反正客房也空著!”蔡邕隨口回道。


    劉擎突然站起,看著顧雍,冷聲道:“既入我門,便聽我令行事!”


    說完,再轉向蔡邕,行了一禮,“嶽父大人,我去拜見嶽母大人。”


    說完,劉擎便退了。


    蔡邕與顧雍雙目對視,兩人眼中皆有驚訝。


    “我這女婿,就這般個性,元歎日後自會知曉。”


    顧雍望著劉擎離去的背影發呆……


    ……


    右扶風,陳倉縣。


    左將軍皇甫嵩率兵兩萬進兵,在陳倉外圍休整,此事陳倉已被韓遂馬騰重兵包圍,攻打,隻是陳倉重縣城高,易守難攻。


    而還是領著他的五千飛熊軍,趕至右扶風,與皇甫嵩匯合。


    對於陳倉局勢,兩人看法不一。


    董卓道:“敵軍遠來,涼州叛軍曆來以掠奪為生,而陳倉緊守,其軍心必不穩定,我軍正可急速進軍。”


    皇甫嵩對戰局有別的看法,董卓之計,過於就簡單粗暴,萬一有差池,問題可就大了。


    皇甫嵩勸道:“仲穎,我知你善戰,然此戰不戰亦能勝,陳倉縣城防備堅固,尚有張溫軍在那守護,羌涼叛軍必然無法攻克,而我軍隻要按兵不動,等其進攻受挫,我軍以逸待勞即可取得全勝。”


    皇甫嵩是主將,於是最終還是執行了自己的計劃,隔岸觀火,以逸待勞。


    這一等,時日便一天一天過去,轉眼到了十月。


    期間雒陽亦有詔令,勒令皇甫嵩速速擊退羌涼叛軍。


    皇甫嵩依然固執己見,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繼續選擇等待。


    陳倉兵足城高,張溫此前做了非常多的準備,雖然此時去了雒陽,但城中尚有孫堅與周慎,二將配合,將陳倉守得滴水不漏。


    皇甫嵩得到詔令同時,董卓也受到了一封來自雒陽的信。


    寫信的是袁隗,這封信非常奇怪,隻是尋常的問候,並且“無意”提了一嘴,陛下傷情不容樂觀。


    為此,董卓再度找到皇甫嵩,言說要速戰速決的意圖。


    皇甫嵩依舊不領命,軍隊不動如山。


    而此時,馬騰韓遂久攻陳倉不下,叫苦不迭,已經萌生退意,可是若是後退,皇甫嵩必然追擊,這個老狐狸一直盯著這裏,兩人心知肚明。


    十月初,天氣轉涼,馬騰韓遂分出也許部隊,搶收了一些糧食,而陳倉依然不下,兩人商議,打算退出渭水河穀,先退回漢陽郡整頓,過了冬再圖陳倉。


    這日,董卓正在帳中看李傕的來信,皇甫嵩突然來到,表明了要追擊馬騰韓遂軍的意思。


    董卓心裏直罵娘:咱勸了你半個月了,進攻進攻進攻,你都不聽,連朝廷詔令都不聽。


    現在,李傕率兵入了右扶風,若是皇甫嵩追擊而去,那三軍相遇的話,那畫麵太美董卓不敢看。


    “皇甫將軍,叛軍搶了不少糧食,尚能久持,此事退兵,必然是陷進!豈不聞,‘窮寇勿追,歸眾勿迫’。”董卓反對道。


    《仙木奇緣》


    皇甫嵩也奇怪了,平日裏就屬你董仲穎喊的最響,要殺敵立功,要接陳倉之圍,要殺回涼州去!


    結果皇甫嵩提出要追擊,董卓突然反對了,皇甫嵩甚至懷疑董卓就是反對自己。


    “仲穎,叛軍鬥誌盡失,疲憊不堪,正是追擊絞殺之時,絕非窮寇歸眾,若不不追,那我便自己追了!”


    董卓搖搖頭,心理道:不怕死你就追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