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提著雙戟,徑直來到王府門前,見到了所謂的袁紹,還有一個熟麵孔。


    這不曹操嗎?典韋已經見過多次,自然記得,怎麽他也在?


    典韋瞅了瞅袁紹,又瞅了瞅他身後的顏良文醜,還有跟在後麵的一眾兵士,麵無好色道:“渤海王府擁擠,請不要介意,入內說話。”


    末了又衝曹操說了句:“曹將軍,你來了怎麽不提前通知一聲,我家主公知道一定很高興。”


    曹操心想我比你家主公先來的吧,怎麽通知?


    而且對袁紹說話時連稱呼都不帶,顯然是不把袁紹當回事,不過典韋的態度,曹操覺得十分受用,畢竟典韋對袁紹都沒有好臉色,曹操禮貌的笑答:“典韋將軍說笑了,我也沒想到,會在此處碰見公子!”


    說著,曹操邁步向前,袁紹也跟著,再後麵的顏良文醜,也一同跟著。


    突然,典韋手一攔,將顏良文醜擋了下來。


    顏良頓時麵露怒色,正欲大罵,卻被文醜攔了下來,從文醜的目光中,顏良也明白,眼前之人,就是戰一回合便擊敗文醜的“護衛”了。


    “我剛才說了,府內擁擠,主子進去就可以了!”


    顏良一聽,當即一惱,作出一個拔劍手勢,喝道:“汝敢!”


    哪隻典韋根本不當回事,鐵戟一揮,沉重的鐵戟,硬是被揮出了破空聲。


    看著典韋一副待戰的姿態,文醜喊了一聲,“主公!”


    袁紹有些犯難,這劉擎明顯是給他下馬威啊,若是妥協,豈不是有傷袁氏名頭。


    就在這時,曹操插話道:“本初,見個麵而已,我等又不是來興師問罪的。”


    曹操給個台階,袁紹隻好踩著下台,當即道:“顏良文醜,就留在府外等候吧!”


    顏良這才鬆開劍柄,退了回去,隻是他看著典韋的表情,依然有敵意。


    典韋沒搭理,帶著曹操與袁紹入府。


    望著典韋離去的背影,顏良還是不信邪的問了聲:“文醜,他真有如此厲害?我怎麽就不信呢!”


    文醜搖了搖頭,不解釋,退回到了外麵,領著士兵等待。


    袁紹與曹操望著王府四處頹敗的景象,不約而同的想起了渤海王之案,心頭多了一絲難以揮散的陰霾。


    “本初,如今朝中紛亂,若公子真欲取回此地,我看還是睜一眼閉一隻眼吧。”曹操再度勸道。


    袁紹腳步不停,似乎被曹操話語所動,“一處宅院而已,隻是渤海王之頭銜,不可妄稱。”


    劉擎等了片刻,直到腳步聲傳來,才與田豐一道回頭,望著向他們走來的袁紹,咦?還有曹操。


    會麵的地方,在一道長廊之中,此處有一方水池,水位已經很淺,但已是王府為數不多能看的景致了。


    “孟德!”劉擎大老遠的呼喚了一聲,十分熱情。


    曹操聽著,連忙撇下袁紹,小跑幾步先來到劉擎跟前,還對同是劉擎媒人的田豐報以微笑。


    “公子,你怎來這渤海郡了。”


    “我倒是要問孟德,不好好捉那王芬,來渤海作甚,難不成王芬,在這渤海郡?”劉擎打趣道。


    剛剛過來的袁紹一聽,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


    別說,王芬還真在渤海郡!


    曹操一把拉過袁紹,熱情的給兩位做引薦,“本初,我來介紹,這位,便是平定黃巾的英傑,抵擋外族的英雄,先任雁門太守,武州侯劉擎,字君正。”


    轉而又對著劉擎道:“君正,袁本初之名,你該聽過!”


    並非曹操刻意厚此薄彼,隻是說起來,袁本初還真沒什麽好介紹的,就連誅宦官的事,也搞砸了,賠上何進不說,誅殺宦官的功勞,都去了董卓那。


    總不能將他們孩提時做的糗事拿出來介紹吧。


    袁紹這麽比對一聽,也有所意識,原來自己一直自我感覺良好,可並沒有什麽大事是自己做的啊!


    黃巾之亂伊始,自己是為父服喪期末尾,而外族之戰時,自己基本處於雒陽,和朋友們指點江山,哪怕被劉宏與何進起用了,碰上的是王芬行刺,還讓陛下受傷落下了病根……


    袁紹禮貌的給劉擎見禮,廣交豪傑的他,這點禮數還是到位的。


    劉擎看著樣貌與氣質皆頗為不凡的袁紹,簡單的還禮,便開門見山的問道:“本初來此,所謂何事?”


    這一問,袁紹倒懵了。


    我是誰?


    我在哪?


    我來這做什麽?


    袁紹突然不知道該怎麽開口了,心中暗示道:袁本初,不要被地方輝煌的履曆嚇倒,你是四世三公!你是渤海太守!


    “紹聽聞有人自稱渤海王,還帶兵進入南皮,紹身為渤海太守,自然不能置之不理!”袁紹道。


    “那本初見了本王,欲如何處置呢?”


    “既然公子……”袁紹剛欲答話,突然頓住!


    等等!本王?


    劉擎自稱本王?


    曹操也聽出了端倪,眉頭一皺,發現事情沒有這麽簡單,難道事情真的要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了?他剛剛開口口聲聲說劉擎不會自立為渤海王,可一眨眼便打臉了。


    《最初進化》


    劉擎分明大方的自稱“本王”了,在這渤海王府,不是渤海王,還能是啥呢?


    曹操見袁紹難以開口,便打算出聲緩和,“君正,這渤海王可不是能玩笑的。”


    “立國封王,必須要陛下封賜方可,就算公子赫赫戰功,若無陛下封賜,即便你是渤海王之子,亦不能妄稱。”回過神的袁紹淡淡道,盡量控製著自己的語氣。


    “本初怎麽就知道,我沒有封賜呢?”劉擎戲謔道。


    “如此國之大事,陛下若封賜,豈能不降旨?”


    “本初又如何知道?我沒有旨呢?”


    “這……”袁紹無語了,劉擎不按套路出牌啊!


    他隻好求助於曹操,希望他能令公子放棄稱王的念頭,袁紹道:“孟德,此事糾葛極大,妄自稱王,可不是一般罪責,事發於此,紹身為渤海太守,自然不能袖手旁觀,孟德還是勸勸公子吧!”


    最不想出現的局麵,出現了,曹操麵色有些凝重,望著劉擎道:“君正,此事是否從長計議,天下人聞之,恐名聲不好。”


    劉擎一聽,曹操之言,是典型的“為你好”,顯然他不希望劉擎與袁紹交惡,特別在這種初次見麵的情況下。


    好心是有的,隻不過曹操的思維,好似他永遠是個局外人。


    劉擎不打算多言,直接對袁紹道:“本初,你可想好了,我若拿出聖旨,此地為渤海國,我為渤海王,那你這渤海太守,可就沒了。”


    袁紹一聽,沒想到劉擎竟然用這種法子唬他,他能信才怪,他的渤海太守雖然是無奈所得,但也是實打實的太後懿旨。


    “公子說笑了,我這渤海太守,乃是朝廷所封,豈能說沒就沒。”


    劉擎搖了搖頭,給田豐使了個眼色,對於這種自己撞槍口上的,他可不會給對方留麵子。


    田豐會意,將聖旨從袖中取出,雙手遞給劉擎。


    劉擎隻手接過,對曹操道:“孟德,還請一觀。”


    聖旨一出,袁紹眼皮就跳了跳,曹操一雙烏黑眸子直直的盯著,好似看到了最靚麗的人妻一般。


    曹操小心翼翼的雙手接過,徐徐展開。


    聖旨行文簡潔,不過數十字,幾息便能看完,可曹操雙眼卻掉進去了一般,直勾勾的盯著聖旨,久久不能挪開。


    “孟德?”袁紹出聲提醒道。


    “本初。”曹操十分平靜的叫了一聲。


    “嗯?”


    “公子所言,非虛,此乃先帝臨終前所下聖旨,複立渤海國,以劉擎為渤海王,邑一郡。”曹操正色道,望著神情木訥的袁紹,又補充了一句:“先帝詔命在先,渤海國已非渤海郡,所以太後所立之太守,應不作數。”


    不作數!


    袁紹胸口一悶,想不到渤海郡之行,會是這等結局。


    那豈不是說,他該走?


    劉宏是什麽時候下旨的?為什麽是秘密的旨意,難道……袁紹心頭一個不安的念頭閃過,但很快摒棄了。


    劉宏料事於先,先補了劉擎這顆棋子來製約袁氏?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袁紹還是不信,湊上前去一看究竟,曹操還將聖旨挪了挪,以讓袁紹看的更清。


    袁紹很快掃過文字,最後在那方紅色璽印上停留了很久。


    良久,他說了一句:“妄立之輩,竟是我自己!”


    正如劉擎所言,隻要他拿出聖旨,那他的渤海郡太守,可就無效了。


    袁紹的臉色變得一陣青一陣白起來,樣貌雖好,原先那番氣質卻當然無存。


    如此可以看出,袁紹的逆商確實是很低的。


    逆商,麵對逆境時的情緒、行為等反應,想袁紹,身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卻因族人被害而當場暈倒,戰場進退全憑意氣用事,與曹操決戰官渡之時,更是一敗氣得吐血,從此一蹶不振,其實官渡雖敗,但袁紹的基本盤還是在的,休養生息幾年,未必不能再戰,反而是曹操,地處中原四戰之地,就算勝了,也亟需休整。


    “本初,你現在可信得本王?”劉擎道。


    袁紹悶著氣,點了點頭,聖旨在此,由不得他不信。


    “君正,既有陛下詔書,渤海國複,你何不昭告天下?”曹操道。


    劉擎心說:孟德,我就是想留著惡心一下袁氏,你沒想到吧。


    “故我自雁門遠來此地,便是為此事,我要在渤海王府向天下人宣告,我父王無罪!我母後無罪!我的兄弟姊妹亦無罪!渤海王府上百口,無罪!渤海國一眾屬官,無罪!”


    劉擎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每一聲“無罪”,都像響鑼一般在袁紹耳邊響起,在提醒他袁紹,此行渤海,狼狽至極。


    “事既如此,我當稟明朝廷,這渤海太守,也成了子虛烏有之職,公子複國成功,紹在此恭賀!”袁紹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與劉擎道了賀,然後表示告辭了。


    望著袁紹離去,曹操咬了咬牙,還是暫時留了下來。


    袁紹都沒戲了,還聊什麽冀州大業。


    原本袁紹召集周邊數郡太守和曹操,便是商議此事,如今,還沒聊,便吹了。


    “君正,恭喜啊!”曹操感慨道。


    這一句道賀,是發自真心的,劉擎能感受的到,絕非袁紹那般表皮笑臉皮下扭曲的應付之賀。


    “渤海王之事,累及宋氏,又累及曹氏,操萬萬沒有想到,此事竟有翻案之可能!”


    同為受害者的曹操,確實感慨良多,劉擎身為直接當事人,都沒這麽多感慨,曹操不過是受牽連被貶個官。


    “孟德,實不相瞞,如今雒陽有變,時局不明,我欲借此徹底掌控渤海郡,以你之見,袁氏是否會就此放手?”


    曹操想了想,回道:“以我對袁本初的了解,他會放手,因為他很惜名,你知道他其實為過繼之長子,因替袁成守喪,方得世人承認其嫡長身份,故不會做有損名節之事,可是……”


    曹操突然轉折,“如今袁氏主事者,乃是老謀深算的袁隗,此人雖為帝王師,可其心思深沉,無人能揣度,我父曾言,一切,皆可被袁隗利用。”


    “這倒是個頗高的評價,就是不知道他與董卓對弈,能不能贏過那個西涼莽夫!”劉擎笑道。


    能不能贏過,他心中有數,因為董卓身後,有賈詡。


    若董卓部作死,好好聽賈詡的,恐怕數個袁隗,都玩不過,唯一的途徑就是,舉天下之兵討伐董卓。


    這也是劉擎預想的,他會借此機會擴張,發育,鞏固,最後以王者之勢,君臨天下!


    好像,這是終結亂世最好的方式了,雖然中原地區,會因為戰亂而生靈塗炭。


    因為現在的劉擎,已經不是那個率領七百騎兵奔赴潁川平亂的劉擎了。


    他現在是王了!


    “袁紹或許會離開,但袁隗,恐怕不會輕易罷休,而且君正,若要徹底掌控渤海郡,那屬官得自己任命,刺史那邊……”


    “魏郡的賈琮麽……”


    劉擎突然神秘一笑。


    ……


    魏郡鄴縣,刺史府邸正在舉辦一場宴會。


    冀州刺史賈琮與魏郡太守厲溫宴請傅燮與郭典,傅燮原在冀州總督軍事,算是厲溫與郭典的臨時上級,而且有小半年時間,兩位太守都隨著傅燮東征西戰,感情自然不錯。


    賈琮雖與幾人沒什麽交情,也正好趁此機會結識,所以,除了魏郡長史審配和郡丞姚希之外,賈琮的治中和別駕皆在。


    如此多的人參加,倒出乎傅燮意料,這也讓他難以尋到機會啟齒,畢竟當著人家屬下的麵勸降收買主官,這也太……


    傅燮隻好另尋機會。


    同時,魏郡北部,趙雲與張遼已率軍到達梁期縣以北,他們屯紮的地方還屬於趙郡,但梁期縣,是魏郡之縣。


    另外,高順與朱靈,如今也到了邯鄲外圍,距離梁期不過十數裏,如此一來,若趙雲有需要,高順朱靈可第一時間率軍馳援。


    而如果傅燮與趙雲進展順利,拿下魏郡,高順則可以趁勢拿下邯鄲,將魏郡趙郡與常山郡接壤。


    黃昏之中,郭嘉望著遠處的梁期縣城郭,因為他的到來,使這座小城受驚不已,大閉城門,恐怕郭嘉屯兵於此的消息,也會在傅燮談判的時候,傳入鄴縣。


    郭嘉有意為之,既給了厲溫選擇,也替厲溫選好了罪名。


    萬年公主有令:入魏郡緝拿王芬,為先帝報仇,有阻攔者,與王芬同罪!


    ……


    (ps:求推薦票,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