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城頭,李傕早已經依照賈詡建議,依關而守,他親自坐鎮虎牢,而胡軫所部,則據守汜水關。


    汜水關,是虎牢關邊上的一座小隘,因瀕臨汜水而得名,與虎牢關互為犄角,相比虎牢,這裏地勢險要,雖說不上易守難攻,但這裏的問題是大軍無法展開。


    董卓依賈詡之計布局,棄守虎牢關以東的中牟、陽武等地,將幾縣之兵,盡數聚於滎陽,並遣徐榮、李蒙率軍進駐,據城固守,見機行事,以為後應。


    三月三日,陳留會盟之日,董卓於朝堂之上,怒斥袁氏叛逆,聚兵謀反,請任護國將軍,總領兵馬,同時,革除張溫太尉之職,由自己兼任,總管軍務,全權負責應對關東聯軍。


    加上董太皇太後的支持,朝堂之上,無人敢出聲發對。


    這不過是董卓的朝堂過場,在這之前,董卓已經完成調兵遣將,根據賈詡的部署,就等關東聯軍來攻了。


    同時,韓遂馬騰率兵十萬,正馬不停蹄的趕來。


    ……


    三月三日,春回大地,此時的南皮,除了了遍布春意,還帶著濃濃的喜慶。


    南皮城中人人皆知,渤海國的王,今日要納荀氏之女為妃。


    對於渤海國複立這件事,百姓可是拍手叫好的,劉擎之父雖然稱不是什麽仁德之主,但對待百姓還算厚道,否則他冤死時,也不會有那麽多人為之惋惜。


    如今,渤海國回來了,渤海王也回來了,而且劉擎一來,就磨刀霍霍向豪強,從控製糧價,再到整治鹽務,皆是有利於百姓的大好事,無不叫人拍手叫好。


    如今渤海王納妃,全城百姓都出來歡呼慶賀,身居南皮的人,甚至呼朋喚友來南皮,當做自己家有喜事一般請客慶祝。


    曹操剛入南皮,便被眼前的擁擠人流驚到了,南皮哪有這麽多人,怕是渤海國能趕上的人,都趕來了,難怪今日官道上也如此多的人。


    曹操今日的心情,猶為複雜,三月三日,本是陳留會盟之日,而他錯過了,月前渤海王親自去河間國告訴他喜訊,自然是希望他不要再想什麽會盟之事了。


    “曹將軍請!”


    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打算了曹操的遐想,定睛一看,是荀彧,不知不覺,已到了渤海王府。


    “荀國相!”曹操連忙見禮。


    “客氣客氣,你我還是簡單稱呼吧!”荀彧笑道。


    “文若。”曹操換了個稱呼。


    “孟德神不守舍,可是還在想會盟之事?”荀彧一陣見血指出。


    曹操尷尬一笑,否認道:“非也非也,我是在想家父,會用何手段懲戒我。”


    “嗬嗬,那不過是老一輩的事,我輩英才,自當自己作為,家父做了半輩子的濟南相,守護著濟南王劉康一家,免遭黃巾荼毒,然身體不支,已難以維繼。”


    曹操沒聽出荀彧這話中有何深意,既說道了濟南王,又提到了濟南相,守護和難以為繼……這是變著法子在勸他去濟南國接任相位?


    “文若有心了!”曹操謝道,畢竟是要人家父親讓位。


    “孟德曲解我的意思了。”荀彧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我非在替主公勸你,我的意思是,家父自知能力有限,隻有守護一方土地之能,便終身竭盡此能,濟南王劉康,乃是先帝親封,河間王一脈,在他看來,他守護的,既是郡國百姓,也是真正的大漢苗裔,世人隻知大漢社稷在朝堂,殊不知,大漢社稷,無處不在!”


    荀彧伸手揮過,示意這聚在渤海王府門街兩邊的人潮,皆是社稷之民,他接著道:“孟德可知,我家主公沒來之時,這渤海王府門前,是何模樣?”


    那日的情景在曹操腦海中乍現,袁紹邀他來南皮之時,還特地來見過渤海王府,那時正值冬日,王府門前的石階縫中的雜草都枯黃了,冷清,蕭瑟,死寂。


    人都說,渤海王府門前的草,都無人敢替它拔掉,因為這傳到宦官耳中,會被誣陷為渤海王同黨。


    那日袁紹為了嘲弄已經失勢的宦官,還專門拔了一把枯草。


    這麽一比,還真是,因為劉擎的到來,因為渤海王,這個地方再度恢複了人氣與生機。


    曹操突然腦中一絲豁然,似有一道強光撕裂了猶疑的陰霾,荀彧將他父親數十年守護濟南郡與渤海王府的數月的枯榮變化作比,是在告訴他,大漢社稷,無處不在。


    匡扶漢室,匡扶社稷,本就是眼前之事!


    而非單單的朝堂之爭!


    曹操進一步想到:因不同的人力所能及者有限,所以荀彧之父終其一生,不過守著一濟南王一支,而劉擎,僅僅是踏足於此,就可以讓這裏翻天覆地。


    在曹操的見證下,劉擎還踏足過許多地方,圉縣,長社,陽翟,濮陽,廣宗……每一次,都翻天覆地,圉縣之地安泰豐收,長社大軍灰飛煙滅,陽翟黃巾土崩瓦解……


    以前曹操對劉擎的印象,無法是多謀多智英勇善戰,概括了說就是潛力無限!


    直到現在,他真正領會到,劉擎潛力的真相是什麽,是他所到之處的改變,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不經意間,他身上放佛帶著某種神奇的力量,讓一切混亂都歸於秩序。


    叛軍歸降,流民墾荒,戰火之地碩果累累,蕭瑟之城喜慶洋洋,曹操不知道這種力量怎麽形容,但他直覺劉擎能改變整個天下,他找到了一個詞——


    天命!


    自己呢?


    跟著關東聯軍去討伐董卓,攻打雒陽?


    曹操心中不由得對過去的自己一頓鄙夷!


    “文若之言,真當醍醐灌頂!”曹操正身正色,拱手作揖。


    荀彧一笑,連忙扶住道:“主公曾言,人心兩麵,一念成忠,一念成奸,那董卓與袁隗,皆是一念如此,忘孟德好自為之,今日我妹大喜,孟德請自便!”


    送曹操入府之後,荀彧做了個請的姿勢,自己又去迎接其他客人了。


    金戈戰馬今日也是喜慶裝扮,格外興奮,昂首高蹄,趾高氣揚,說的就是它。


    騎在上麵的劉擎,倒是覺得有點羞恥,好在已經結過一次婚了,這種場麵,不是第一次見了。


    荀府是給荀彧的府邸,除了王府,這荀氏府邸也是獨一檔的氣派,作為荀采暫住之地。


    來渤海郡已有半月,荀采是性子是比較跳脫的,其實她很想見見那個所謂的渤海王,隻不過,有老父親看著,她實在沒轍。


    若在自己家中,荀爽肯定自己沉醉在經學研究之中,對荀采也是疏於管教,可這回,荀氏對這樁婚姻過於看重,也由不得荀采胡鬧了。


    閨房之中,梳妝完畢的荀采,靜靜的等待吉時到來,她一身紅裳金飾,貴氣異常,丫鬟小小也著了最精致的衣賞,侍奉在旁。


    “小姐,別動了,要歪了!”小小不時提醒道。


    因為荀采經常對著銅鏡歪脖子看自己。


    “小小,我早上還明明很緊張的,怎麽現在一點都不緊張了?”


    丫鬟小小無奈的搖了搖頭,“說明小姐早上是裝的。”


    “放肆,敢調侃我!”


    “哎呀,小小好怕,王妃饒命!”小小陰聲怪氣的回應著,這也是兩人的老把戲了。


    一個裝,另一個就演。


    “吉時到!”門外傳來一聲吆喝。


    兩人知道,其實是夫婿來了,說是不緊張的荀采,心兒突然被某種力量揪住了一般。


    春風得意馬蹄疾,南皮迎娶荀氏花。


    劉擎順利將新人接走,按照規劃的路線,向渤海王府而去,這一路上,該做什麽,自然有人提醒,這婚禮風俗,不同的地方,還是有些差別的。


    劉擎心想:這個流程還是不夠嫻熟,看來還要多結幾次。


    這一次,劉擎順順利利的到了渤海王府,喜官高喊“進禮”,劉擎下馬,迎荀采下馬車,兩人用紅綢牽巾連著,而另一邊,荀氏嫁妝魚貫而入。


    荀氏作為一流士族,嫁的又是荀爽之女,關鍵嫁的人還是渤海王,那嫁妝可謂下了血本,什麽身外之物數不勝數,最珍貴的,便是典韋手中所捧的一堆帛書。


    這些,可是荀氏傳承之根本。


    “迎親——”


    到了劉擎荀采進的時候了,劉擎牽著荀采,沿著紅毯而入,沿途眾人紛紛道喜,庭院之中,喜樂連綿,載歌載舞。


    無論是場景布置,還是禮儀等級,都比娶蔡琰的時候要隆重的多,或許這一次,荀彧是按王侯之禮來安排的。


    兩位新人來到堂上,劉擎耳畔響起了熟悉的聲音——


    “大禮雖簡,鴻儀則榮;天尊地卑,君莊臣恭。男女聯姻,鸞鳳從龍;無須斯立,家昌邦榮。新人雙雙恭拜天地。”


    劉擎撤去牽巾,依著喜官口令,兩人對天地行叩首之禮。


    一跪一起之後。


    “拜高堂。”


    老規矩,劉擎高堂不在,便將荀爽請來,這是個不苟言笑的嚴肅人,即便女兒出嫁,嫁的這麽好,也沒見他明顯的笑。


    劉擎莫名想起了娶蔡琰時,蔡邕笑的嘴巴都咧開了,相似的經曆,總是忍不住要去比較,劉擎心中念了幾聲阿彌陀佛,打散了腦中的貪嗔。


    這個時候比一比倒還好,洞房的時候可千萬別比啊!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夫妻對拜!”


    劉擎與荀采各自轉身,行對拜禮,兩人因為站得過近,叩拜時還磕了一下。


    “唉?”蓋頭之下,突然發出嬌呼,聲音輕盈婉轉。


    荀采之貌,劉擎未見過,荀采性格,劉擎不知,隻聽荀彧說她多姿多才多藝,不過僅憑剛出那一道嬌羞的聲音,劉擎覺得今夜絕對美妙。


    就算長得一般可以吹蠟燭嘛!


    “禮成,將新人送入洞房!”


    伴隨著喜官最後一聲口令,宣告婚禮已成,喜娘再度讓兩人牽著喜巾,向喜房而去,才走幾步,劉擎便見荀彧快步向自己走來。


    大舅子還有事交待不成?


    荀彧徑直來到堂上,走到劉擎身旁,貼著劉擎耳朵,嘀咕了幾聲。


    劉擎臉上笑容頓時僵住,緩緩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漸漸凝重起來。


    “當真?”劉擎還是確認了一番。


    “樂陵急報,千真萬確,此時,應該已入我境。”荀彧回道。


    劉擎望了荀采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不忍,婚禮是大禮,無論劉擎,還是荀氏,都格外重視,直到洞了房,明日敬了茶,方才是走完整個流程,而現在……


    “典韋,朱靈!”劉擎突然喚道。


    兩人聽到主公呼喚,聲音中帶著急促,頓時收斂了笑意,來到跟前聽令。


    “集結南皮所有兵馬,出城待命!”劉擎幹脆利落道。


    此話一出,喜堂之上的貴客都聽得分明,那荀爽眉頭更是深深皺起,不知道這女婿突然集結兵馬,是要作甚。


    “文若,招待好南皮賓客!”


    荀彧躬身,十分嚴謹,他知道劉擎話中的“招待好”還有深意,那就是不能恐慌,南皮秩序,交給他了。


    劉擎交待完,再望向荀采,走近去,撇開兩人手中牽巾,而是徑直拾起荀采的手。


    纖細,白皙,輕柔,彈指可破,然而劉擎現在卻沒有心思想這些,他甚至的有些粗魯的緊握著。


    隔著蓋頭,劉擎道:“我為渤海國王,當守渤海國境,你為王妃,當明此理,你我大禮已成,等我回來!”


    劉擎感覺荀采的手在收回,他沒放,然後她又一陣掙紮,終於掙脫開來,自己直接揭開蓋頭。


    一張雍容精致的鵝蛋臉出現在劉擎麵前,一雙靈動的大眼睛注視著劉擎,一動不動,似在默記劉擎的模樣。


    先前聽說,隻是聽說,她並未見過劉擎。


    劉擎方才之言,既是集結全部兵馬,又是保衛國境的,她當然知道,必然是大敵犯境,萬分危急,才讓他如此這般。


    所以,她不要入洞房等著他回來揭蓋頭,她怕萬一……所以她要記住劉擎的模樣。


    劉擎也望著她,荀彧沒有忽悠他,荀采不僅稱得上多姿,說一句絕色,也無妨。


    劉擎突然覺得手上有東西,原來是她反握住了劉擎的手,隻見她嫣然一笑。


    “荀采會用一生,等夫君回來!”


    ……


    (ps:烈女荀采,終得良配,大家投月票推薦票支持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