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鶯飛草長,即便是位於北方的冀州,春光已格外明媚。


    劉擎在渤海國已經待了三月有餘,這三月,荀彧一麵忙著整頓官吏,一麵還要兼顧鹽務。


    劉擎也沒閑著,對鹽務提出了許多建議。


    最主要的,就是提純的想法,劉擎不懂製鹽,但溶解過濾去雜質的方法還是知道的,製鹽師傅有了思路,如何投產,便是他們的事了。


    為了給荀彧減輕負擔,劉擎新設了鹽吏掾,算是新增崗位,協助荀彧管理鹽務。


    接下來的安排,劉擎打算繞道安平、中山二郡,察看二郡的接收狀況。


    就在劉擎覺得萬事俱備,準備出發之計,荀采尋到自己,稱老丈人荀爽要見自己。


    荀爽這樣的經學大家,在劉擎印象中就像是領津貼的教授一般遙不可及,而荀爽不苟言笑的性格,更使得他一種拒人千裏的立場。


    連朝廷征召他都不鳥,若不是為了荀氏和女兒,區區劉擎,還真未必能入他的眼。


    劉擎帶著荀采一同拜見,見禮之後,老家夥依然盯著一封帛書看得入神,撇開兩人尷尬的立著。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劉擎賴著有事相求。


    “父親!”荀采輕喚了聲。


    荀爽抬頭,望向劉擎,道:“大王見諒,我又看了一遍這朝廷詔命。”


    從始至終,他甚至沒正眼瞧一眼荀采,好似就劉擎自己進屋一般。


    荀采當場不幹,在家中沉浸經文當女兒透明人也就罷了,這才夫君麵前,還被這般對待,荀采頓時上前放肆扯荀爽袍子,以證明自己在家庭中的千金地位。


    荀爽不為所動,繼續道:“朝廷詔命,欲征辟我為光祿勳,入雒陽任職。”


    劉擎也無視了荀采的喧鬧,品味著荀爽的話。


    朝廷詔命?應該是董卓開始以天子名征辟名士了?


    在曆史上,蔡邕和荀爽,這兩位嶽父都被董卓所征辟入朝為官。


    “那嶽父的意思是?”


    “朝廷數次征辟,皆為我所拒,此次,我亦做此打算,不過——”荀爽突然轉折道:“大王雖不對外宣稱,不過從文若那,我還是看出了一些端倪,大王扶助冀州百姓,欲伸大義於天下,在朝中,亦需要自己的力量。”


    劉擎恍然,荀爽的意思十分明顯了,他自己是不想去入朝為官的,但劉擎如今在冀州雖大,在朝中卻並無自己人,如果劉擎需要,他可以做這個。


    想不到,看著不苟言笑的荀爽,竟能為自己做到這一步,當然,劉擎明白,這麽做,更是為了荀氏,為了荀采。


    “嶽父大才,若能為社稷出力,實乃大漢之幸!”


    劉擎溫婉的表達了支持的態度,他明白這不僅僅是為自己的,也是為荀氏的麽,滿天下的士族,又有幾人如荀氏一般,一心事漢?


    荀爽這才將目光望向荀采,好似正事辦完了一般。


    “你如今身為王妃,當為國女楷模,不可如以前這般胡鬧!”荀爽當著劉擎的麵教訓起女兒來。


    “誰要做什麽楷模,我就我!”荀采連忙撇開老父親,溜道劉擎身旁。


    荀爽看了直搖頭,女兒如此疏於管教,荀爽先前一直擔心會遭渤海王不喜,想不到渤海王心胸寬廣,偏偏對此不以為意,荀爽心想女兒真是有福氣!


    悉事具備,劉擎與典韋郭嘉,以及兩位夫人,往安平郡而去。


    踏著春光,向西而行,如今正值春忙時節,官道旁的田間地裏,能看到不少農忙的百姓。


    “奉孝,你從魏郡來,那邊春耕,可有影響?”


    “主公,影響自然有,不過魏郡的問題不大,厲溫治郡嚴明,郡內除了黑山軍造成的一些破壞,並無太大影響,倒是趙郡,廣受黑山軍荼毒,趙郡不少百姓流離失所,化作流民,逃去了常山,故而趙郡的春耕,影響是很大的。”郭嘉道。


    “既如此,理當叫常山出力,墾荒或許來不及,但已有良田,必須耕種。”


    “主公,此舉恐怕要你支持了,良田多為豪強大族所占,郭太守,恐怕沒那般大的能量。”


    劉擎想了想,可能還真是這樣,劉擎目前的方法,對治下豪強大族所占之地,也隻是強化管理,必須要求耕種,且對於所雇傭之無產平民,多加讓利,是圉縣模式的進化版本。


    當然,無論是哪,都會存在不配合的刺頭,劉擎便會將他們變成反麵教材。


    如今天下都反了,好不容易匡正,若嘴裏還是私有田產不可侵犯那一套,也實在是太不識時務了。


    舉義平亂,乃是為了大漢社稷,而大漢社稷,在於民。


    天下為何會亂,根本原因還不是豪強土地兼並,讓老百姓失去了生產資料,淪為流民,吃不上飯,最後無奈造反。


    這個問題,劉擎遲早會麵對,所謂的群雄,背後不正是那些貪得無厭,無休止擴張的士家大族麽。


    劉擎會一個個擊垮他們,再一一清算。


    “若是如此,那我們要趕緊了!”劉擎說道。


    安平之事,便全權交給審配與趙雲了,中山郡有田豐,應該問題不大,應盡早趕去趙郡。


    ……


    五日後,劉擎趕至安平扶柳縣,因為審配趙雲駐兵於此。


    劉擎在扶柳縣南官道停留,並無入城打算。


    未過多久,劉擎便看到有騎兵自扶柳出。


    “主公!主公!”


    遠遠的,劉擎便聽到了趙雲的呼喚。


    隻見他一騎絕塵,將後方騎兵遠遠的拋在後麵,向劉擎衝刺而來。


    三個月未見,子龍看起來有點激動啊。


    劉擎下馬,郭嘉典韋也跟著下馬,分立劉擎身後。


    趙雲一躍下馬,帶著一身銀甲,快步跑到劉擎跟前,納頭便拜。


    “趙雲參見渤海王!”


    “子龍快起!”劉擎連忙將趙雲扶起,不知為何,他覺得趙雲有些激動。


    區區三月未見,不至於吧。


    劉擎依然把著趙雲雙臂,道了聲,“急著趕赴趙郡,故要辛苦子龍來見!”


    “主公說的哪裏話,如今公主複國封王,不想雲去歲心中所立之誓,竟完成了,大慰平生!”


    原來是因為這個,想起往事,劉擎也一陣唏噓,昔日他去常山求賢,卻未見趙雲,而後,趙雲尋到廣平,投效了自己,而那時候的自己,不僅一介白身,而且還未展露任何實力。


    或許那時候趙雲選擇投效,更多是為了報恩。


    “子龍,安平之戰,可還順利?”劉擎問。


    “王基軍雖勢大,卻與我軍一觸即潰,拿下安平郡,再來一戰可定!”趙雲信心滿滿道。


    如今的趙雲騎兵,是劉擎所有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不僅戰馬精挑細選,武器與護甲,也是有優先配備的,那王基募集的軍隊不能敵,也十分正常。


    話鋒一轉,趙雲又道:“如今王基率軍駐守治所信都,審府君正在嚐試與其交涉,不過遭到了拒絕,他打算死守信都。”


    正這時,審配也趕到了。


    趙雲連忙引薦:“主公,這位便是審正南!”


    “審配拜見渤海王!”


    這算是首次正式見麵,劉擎鬆開趙雲,目視審配,傲然挺立,受了此禮。


    恭喜主公收服謀士【審配】


    姓名:審配,字正南


    品級:卓爾不群


    耐力:61


    武力:60


    統率:82


    智力:86


    政治:73


    魅力:70


    特性:【剛直鐵石】審配性格剛硬,認定主公忠誠度不易下降。


    【堅實牢靠】意誌堅定,長於防守,守城時統率+5。


    【不屈】被圍攻時或斷糧時,士兵士氣不易下降,武力+2。


    忠誠度:70%


    收益:智力+0.86,當前智力73.58。


    “正南請起!”劉擎上前兩步扶住,道:“正南之名,平黃巾時便有所耳聞,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審配的屬性,確實稱得上一聲不凡,幾乎沒有太大的軟肋,【剛直鐵石】這個特性,不能歸結為情商低,可能處理同僚關係上,不太融洽,但另一麵,若是與人結交,便會深交。


    生死存亡之時,也可能做出極端事情來。


    “大王過獎,審配不敢當。”


    審配起身,恭敬的退了數步。


    “王基固守信都,正南可有計策?”劉擎問道。


    審配拱手道:“大王,王基所聚之兵,基本都是眾豪強的私兵,固守信都,若其死守,我軍兵少,不宜強攻,不如進取各縣豪強,分而化之,隻不過如此一來,怕有損大王威名。”


    “此話怎講?”劉擎問。


    “進取豪強,難免有巧取豪奪之嫌。”審配道。


    在過去,這個問題,還真是個問題,畢竟是一郡之地,豪強數量,恐怕一雙手都數不過來,劉擎若全麵的“剝奪”田產,此事鬧大,恐怕會得罪整個階層,讓豪強大族畏劉擎如虎,更別說加入他的陣營了。


    但對於現在的劉擎,這個問題,還是問題嗎?


    整個冀州已在囊中,要取這安平郡,已是易如反掌,對於整個冀州的豪強大族而言,安平郡這些,就算不上什麽了。


    所以安排趙郡中山郡清河郡的時候,他還是先向朝廷要了任命詔命,而如今,劉擎完全可以說是:攤牌了!冀州我全都要!


    “你大膽行事,為安平郡百姓,區區虛名,何足掛齒!何況,本王威名,乃是征戰得來的,豈會因一些蠅營狗苟之人的誹謗而受損!”


    劉擎語氣之中的不以為意,令審配暗暗欽佩,心想渤海王為百姓計,絲毫不沽名釣譽,真乃光明磊落之英雄!


    “審配領命!”審配拱手道。


    “子龍,正南,安平之事,便交給你們二人了,戰鬥進行到哪,便將春耕進行到哪,我要到明年秋收,這冀州再無餓殍!”劉擎命令,擲地有聲。


    “喏!”兩人再度齊聲應答。


    “安平之事,你二人需齊心協力,子龍,配合好正南!”


    劉擎臨走前再度交待了一句,得到趙雲的回應後,便重新騎馬,和隊伍徐徐離開。


    望著劉擎離去的隊伍,審配不由得歎了聲,道:“主公大誌,昭然若揭,初見主公,便為主公氣魄所攝,主公真乃英雄也!”


    趙雲也望著離去的隊伍,沒有說話。


    因為在他心中,審配之話,這不是廢話麽!


    ……


    孫堅與張邈繞道開封,進入潁川,向著陽翟前進,經過整頓與兵員補充,兩人各自勉強湊齊了兩營人馬。


    隻不過新兵加入,自然會降低整支軍隊的水準,但如今,也沒別的法子了。


    《基因大時代》


    依照盟主袁紹軍令,他們兩人要從潁川汝水而上,進兵梁縣。


    未到陽翟,孫堅張邈兩人便遇見有兵馬迎麵而來,打著旗號是“李”。


    “潁川李旻,見過兩位府君!”


    孫堅張邈對視一眼,這李旻他們自然知道,楊彪調任司空之後,李旻便被舉為潁川太守,他雖然沒有參與陳留會盟,但關東聯軍所需之糧草,不少是由潁川供應的。


    “李府君,幸會!不知我軍所需糧草,是否到位?”孫堅問道。


    “已然備妥,隨時可以上路,而且在下募兵兩千,可隨兩位一同征戰!”


    孫堅與張邈再度對視了一眼,想不到入了潁川,不僅糧草備妥,竟還有援兵,這自然是最好的。


    在滎陽,孫堅可是因為糧草吃過苦頭的。


    “李府君思慮周到,張邈佩服!”張邈客套了聲。


    “天色將晚,請兩位入城暫歇,明日再進兵,如何?”李旻問道。


    “便依李府君!”孫堅應了下來,打算再陽翟休整一夜。


    陽翟縣中,一道單薄的身影形色匆匆的穿街過巷,很快來到荀府後門,敲響門後,門房認得來者,便放其入內。


    荀儉臥病在榻,已有數月,府上佐吏來報,“老爺,誌才來了。”


    荀儉無神的眼睛受到了刺激一般,明亮起來,當即道:“速請!”


    戲誌才徑直來到荀儉寢屋,禮貌的給荀老爺子見禮。


    荀儉被扶著起身,問了聲:“誌才,如何?”


    顯然他已知戲誌才來意。


    戲誌才麵色凝重,顯然沒什麽好消息。


    “李旻已將城中兵馬集結待命,我為主公尋覓的那五百強兵,亦在其中,若我所料不差,明日便會出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