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擎所說的軍隊不南下,是指不以渤海王的身份南下。


    至於在未來一段時間袁紹軍遇到的劫營、劫糧等事件,那肯定是黑山軍幹的。


    和我劉擎有什麽關係。


    劉擎行至半途,忽見對麵有人神色匆匆的向自己而來,從裝扮看,應該就是朝歌縣令。


    他領著數名縣吏,神色頗為拘束與緊張,好似劉擎要怎麽他一樣。


    可惜這裏現在還不是自己的地盤,若真的是,還真要治他的罪。


    大軍兵臨城下都多久了,才反映過來,劉擎若是真來取城的,這城早涼了。


    他還沒發現劉擎軍,城已經拿下了。


    “下官楊介,見過渤海王!有失遠迎,乞望恕罪!”楊介躬身行禮。


    朝歌還是有人有眼是泰山的,雖然這個人不是楊介。


    “縣君免禮。”劉擎客氣了一聲,隨後道:“冀州飽受黑山軍侵擾,冀州百姓對對此深惡痛絕,本王欲為民除害,故領兵來此。”


    “渤海王大仁大義,實乃冀州百姓之福,朝歌館驛簡陋,委屈大王將就一下。!”


    “無妨無妨,行軍打仗,談何將就!”


    來回寒暄了幾句,楊介引劉擎來到館驛後,以去備宴為劉擎接風為由,離開了。


    “主公,這個楊介,似乎不是一個合格的縣令。”郭嘉評價道。


    “哦?奉孝也如此覺得?依我之見,我的官應該是買來的,不過,我未通報要來,楊介依然能第一時間稱我為渤海王,說明這朝歌,必有有識之士!”劉擎道。


    郭嘉笑笑,主公這是又嗅到人才的味道了,對於主公這項能力,郭嘉是佩服不已的。


    隻是郭嘉不知道,劉擎是天命之子,有外掛。


    幾人入堂,坐了下來,劉擎不由自主的捏了捏腿,騎馬久了,腿有點僵,不過眼下,還是先議事。


    劉擎先對張郃道:“儁乂,我打算將大營紮在城外,你尋一合適地方,由你負責搭建營寨,新兵嘛,總是要幹活的。”


    張郃拱手領命。


    劉擎再度望向張遼,道:“文遠,河內此戰,並非廝殺之戰,你可明白?”


    “劫持糧草,牽製袁紹。”張遼回道。


    “你所率之騎兵,正是此戰主力,儁乂紮營在此,日日操練兵馬即可,如此便告訴天下人,本王進兵河內,乃是為平黑山軍而來。”


    “主公,那你呢?”典韋突然問道。


    劉擎一笑,典韋這哪是要問自己,分明是想在問他自己,因為劉擎不出戰,他基本也沒戲了。


    “我自然在這朝歌城喝酒吃肉了!”劉擎不假思索道。


    果然,典韋眼中閃過一絲落寞,沒的打了。


    但他還是不放棄,再問道:“那我呢?”


    “你那麽像黑山軍,不去當一回可惜了!”劉擎打趣道。


    不得不說,典韋可真是個憨厚人,心情就在臉上,聽聞自己可以出戰,剛剛落寞頓時蕩然無存,臉上轉而是喜悅。


    隻能說,好戰分子!


    劉擎又看了看張繡,“佑維,你看你是想上戰場呢,還是留在營中訓練新兵呢?”


    張繡一臉正色,十分正經的回道:“聽憑大王吩咐。”


    毫無自我想法,無論出於拘謹還是陌生,這都是張繡還沒有融入這個圈子的表現,如今他依然心向董卓,或者說心向叔父張濟。


    既然如此,那便去並肩作戰,熟悉熟悉彼此好了。


    “那你便隨文遠同行吧!”劉擎道。


    “謝大王!”張繡道。


    從這個謝字可以看出,盡管張繡沒表達訴求,但內心還是向往戰鬥的。


    楊介離開了館驛之後,埋頭便回了縣府,吩咐設宴。


    縣尉韓浩上前問道,“縣君,如何?”


    楊介神色凝重,渤海王的到來,讓他很有壓力。


    “確實是渤海王親臨,渤海王還有言,他來此地,是為了清剿黑山軍。”


    “縣君難道信?”韓浩問。


    “為何不信?”


    “渤海國位於渤海之濱,距離河內郡千裏之外,若他所言的冀州百姓是渤海國民,那他們根本不會受到黑山軍侵擾。”韓浩分析道。


    “或許是魏郡,趙郡一帶的百姓呢?他們求渤海王為其主持公道,也不無可能。”楊介道。


    “縣君莫要小看渤海王,先前袁紹在渤海國之事,說明渤海王與袁紹有過節,此行,多半是衝那袁紹來的。”


    “我管他是為誰來的!黑山軍也好,袁紹也罷,要住朝歌那就住著,可若是要霸占此縣,我可不依!”楊介說道,隨後翻開一卷竹帛,接著道:“元嗣,你看,今年縣府收成極差,天殺的黑山軍,將百姓的油水都搜刮幹淨了,若渤海王真是來剿滅黑山軍的,我可真要感恩戴德!”


    韓浩默不作聲,縣君的情況,他也清楚。


    此官是去年所買,可惜上任未多久,便遭逢黃巾起義,而河內郡,馬元義在此舉事,導致戰亂不斷,車騎將軍何苗平定叛亂後,未過多久,又來了黑山軍。


    可以說,楊介的回本之路遙遙無期。


    碰到這樣的上官,他也很無奈啊!


    若非他率縣兵固守,說不定黑山軍已經掀翻了朝歌了,不僅如此,韓浩還在南邊劃了一片良田,為了保證生產,還他每日親自巡視,為的就是防止其它地方顆粒無收,造成縣內饑荒。


    見韓浩不說話,楊介似乎意識到自己說的有點過了。


    什麽叫渤海王剿滅黑山軍就感恩戴德,他韓浩固守朝歌,一直未被黑山軍侵入,對朝歌來說,他做的不比渤海王多的多麽。


    “元嗣,我的意思是,朝歌這一年來,多虧了你了,今日我設宴款待渤海王,你也一同參加吧!”楊介順手拉攏道。


    “多謝縣君抬愛,不過,眼下正值春耕,下官還好巡視良田。”韓浩道。


    “不必了不必了,渤海王大軍屯於城外,難道還有黑山軍敢來不成!這些時日,你便趁機休息休息!”


    韓浩謝了禮,離開了縣府,雖然縣令都說了不需要巡視了,但韓浩,並沒有理會。


    因為他知道,黃巾會來也會走,袁紹會來也會走,黑山軍會來也會走,渤海王回來,也會走。


    如果因為誰來了就可以懈怠,那朝歌遲早要餓肚子!


    韓浩領著一屯縣兵,出了縣,徒步往南而去。


    到了良田所在位置時,韓浩頓時傻眼了,良田邊上,竟然有一支大軍,正在打木樁。


    顯然,他們是要紮營,而且從營地麵看,這是要占據他大片的良田啊!


    韓浩頓時急了,當即上前,製止道:“此為朝歌縣田,不可紮營!”


    聲音一出,數百名幹活的新兵噌噌的望向韓浩,像看傻子一樣的看著他。


    隻是頓了頓,然後依然繼續著自己的工作。


    “你們可是渤海王的軍隊?”韓浩問。


    其中一人停下工作,笑了笑,和善回道:“不錯。”


    他看得出來,來人應該是朝歌的縣兵,如今渤海王住在城裏,雙方自然是和睦關係。


    韓浩道:“此田乃是縣中的保留田,你們可見那邊已經翻墾過了嗎?”


    “我們隻是奉命行事,你等等,我去喊張將軍。”新兵說完,便去尋張郃了。


    韓浩望著新兵跑開的身影,忽然之間,莫名的,自己竟然不生氣了。


    如此文明之師,應該能好生溝通吧!韓浩心想。


    未過多久,張郃騎馬來到,望了韓浩一眼,下馬上前,拱手道:“在下張郃,複雜搭建營地。”


    韓浩回了一禮,道:“下官朝歌縣尉韓浩,此地乃是朝歌縣自留地,距離朝歌近,故而能照看到,不知將軍能否另尋一處紮營?”


    張郃四下張望一番,此地土地平坦,兩邊夾山,可以說是天生的營地,他也是尋了好久,方才找到的,想不到下方這未開墾的土地,竟然是田?


    不過韓浩似乎沒有撒謊,因為不遠處,確實已經開墾出一大片了,張郃領兵來到此地時,確實還有人在勞作、開墾。


    然而一見到有兵來了,他們就嚇跑了。


    “另尋一處?”張郃也無奈了。


    四下都看過了,就這裏最好,他才挑的,而且兵營占據險要之地,主公此次率軍過萬,營地自然是重中之重,張郃身為將領,自然懂這個道理。


    “此乃軍機要事,本將不能擅自做主,當請示我王。”張郃道。


    如果要他選,他必然是選擇此地的,沒有二話,這是為將者的堅持,唯有一人能改變張郃的意見,說是請示,張郃其實是委婉的。


    其實他的本意就是我不同意換!


    “既如此,煩勞將軍請示渤海王,保留地事關朝歌糧食大計,萬不可有誤。”韓浩言辭誠懇,在此說道。


    渤海王之名,他還是聽說過的,韓浩相信他會通情達理的。


    張郃望了眾多新兵一眼,隻好下令暫停工作,等待通知。


    “那便請韓縣尉,與我一同去見我王。”張郃望著韓浩,不容置否道。


    他停下了紮營工作,已經讓了一步了。


    韓浩伸出手,做了個引導動作,同時道:“樂意奉陪!”


    於是張郃領著韓浩,來到了館驛。


    韓浩進入館驛,嘖嘖稱奇,平日裏幾乎是荒廢狀態的破舊館驛,此刻卻因為嚴密的防衛,顯得別有一番格調。


    目光不經意從那些身披全身戰甲的守衛身上掠過,韓浩眼中閃過一絲羨慕。


    張郃有精良的戰甲,他不羨慕,因為張郃是將軍,而這些普普通通的守衛,他們竟然也有如此裝備,韓浩心中就有點酸了。


    他做夢都想自己擁有一套戰甲,穿著它上陣殺敵!


    劉擎聽聞張郃與朝歌縣尉要見自己時,還挺意外,便隨郭嘉一同前來見了。


    “張郃拜見主公!”


    “下官韓浩,拜見渤海王!”韓浩也跟著行禮。


    劉擎打量來者,隻見他身著赭色外衣,胸前裹著一塊鐵甲片,上方懸於雙肩,下方束於腰間,這已經不是不體麵了,簡直算是狼狽。


    可見這位縣尉,出身並不好。


    他行禮低頭,劉擎尚未見得他麵貌,不過聽其粗獷的聲音,應該有幾分武力。


    劉擎心念一動,再度打量,果然!


    姓名:韓浩,字元嗣


    品級:卓爾不群


    耐力:65


    武力:71


    統率:69


    智力:68


    政治:87


    魅力:64


    特性:【屯田】從農出身,異常注重糧食的重要性,所在區域糧食產量大幅提升。


    【守紀】嚴於律己,帶頭模範,作戰時統率+3。


    【泰然】麵對因火攻、斷糧等異常狀態時,能保持真定,士氣不易下降。


    見識了眼前的人才,劉擎不動聲色的呼出一口氣,再望了郭嘉一眼。


    郭嘉似乎明白了什麽,也望向韓浩。


    “不必多禮,入座說話!”劉擎說著,自己坐上了主座。


    張郃算半個主人,先引導韓浩入座,然後自己才坐。


    劉擎這才看清韓浩麵貌。


    他的長相可以說毫不出眾,最能給人留下印象的就是那雙劍眉,尖銳且挺拔,像一個倒寫的“八”,而上唇又偏偏留了八字胡,這個長相,可以說是既平凡,又特別。


    好似【泰然】特性作怪,韓浩絲毫不怯場,比縣令楊介得體不少,他落落大方,率先開口:“渤海王,下官前來,是有一事相求,張將軍所選營地,恰恰位於朝歌縣自留地上,此地乃是我屯田所用,正在開墾,朝歌縣黑山軍猖獗,百姓糧食收入極不穩定,此田由縣府巡守,聚眾耕作,為的便是朝歌免於饑荒。”


    條理清晰,理由充分,一言將此事症結說得清清楚楚。


    不愧是卓爾不群級別的人才。


    不過,劉擎卻沒有正麵回應這件事,而是問道:“本王入朝歌,從未對任何人說起,楊縣令能知我,可是你介紹的?”


    韓浩注視劉擎,原本在等劉擎答桉,想不到卻等來這句。


    渤海王是如何知道此事的?韓浩心中訝異。


    劉擎笑道:“瞧你神態,應該是了,本王很好奇,你又是如何知道是我來的呢?”


    “渤海王乃當世豪傑,劉擎大名,下官多有聽聞,是縣兵通過大王旗幟認出來的。”韓浩道。


    劉擎倒是忘了,自己的旗幟上,是繡了“劉擎”二字的,難怪!


    “嗬嗬!有趣!現在本王回答你的問題,我可以給你兩個選擇。”劉擎說著,突然起身,走入堂中,走向韓浩。


    “其一,我下令換地紮營,騰出良田。”


    “其二,你所擔憂者,不過黑山軍,隻要我徹底清剿黑山軍,讓整個朝歌歸於太平,此事可迎刃而解,隻需要——”


    劉擎頓了頓,目光緊緊盯著韓浩。


    “元嗣之才,留在朝歌,實乃明珠蒙塵,不如隨本王,平亂討賊,匡扶漢室!”


    ……


    (ps:求推薦票,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