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張遼戰匈奴,劉擎“戰”鮮卑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作者:子虛笑烏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烈日暴曬,黃土皸裂,強風襲過,卷起滿天塵土,為數不多的植物,即便已經幹得泛黃,卻依舊死死的扣住這片土地,以免被大風吹飛。
河水幾字彎下,雖瀕臨大河,但依舊有幾處荒漠,美稷周邊,南匈奴王庭,皆在荒漠邊緣,南匈奴部族定居於南水之畔。
離開王庭一年之後,於夫羅回到者這裏時,一切都變了。
南匈奴五部叛亂,不僅單於被殺,就連王族也幾乎覆沒,於夫羅出兵助漢朝征討黃巾,才免於此難。
一雙凶目死死盯著眼前的荒涼景象,似乎對這片土地帶著某種仇怨,於夫羅已然渡過了河水,身後兵馬正舊在渡河,此行雁門,他要去雁門武州,找武州侯劉擎討個公道。
他以為,南匈奴反叛,鎮壓是沒有錯的,可那是叛賊的錯,他的父王也被叛賊殺了。他想問問劉擎,為何鎮壓了叛賊,還要遷怒於南匈奴族人。
兵馬行過定襄郡駱縣,有一段西北-東南走向的大峽穀,峽穀山巔之上,還有著戰國時修築的長城遺跡,隻不過因為年久失修,加上邊境外移,已經徹底廢棄了,包括城關。
行走在這種穀道中,於夫羅總能想起穀羅城峽穀的慘狀,總是去想起,又總是想不清,火焰燒起的時候,裏麵該是何等慘烈。
好在一路順利的通過了峽穀道。
出穀之後,再行半日,便可到達武州縣,他的目的地。
武州城南,立峽穀口稍南一點的地方,張遼正在一棵非常禿的大樹下乘涼,相比其他樹,這顆還是算好的。
“啟稟將軍,南匈奴軍已出峽穀,目前正在穀外紮營。”哨探報道。
於夫羅以為自己行軍隱秘,加上此地荒涼,不會被人發現,其實他一回到單於王庭,劉擎就收到消息了。
開什麽玩笑,並州如今是劉擎的戰略大計,作為並州境內一支上了規模的兵馬,劉擎怎麽可能對他的狀況失去掌控。
那些廢棄的長城上麵,正有一雙雙眼睛盯著他們行軍,然後將消息傳給張遼。
張遼奔赴武州之後,並未急著入城,也不打算據城而守,而是打算騎兵野戰。
“看來於夫羅打算借助穀口隱蔽休整,明日再發起進攻,那今夜,便讓他再嚐嚐山火的味道,幹柴準備了多少了?”
“將軍放心,保證充足,足夠將匈奴人燒成灰了。”一名軍司馬回道。
張遼一聽,頓時皆是道:“誰讓你備這麽多的,主公說了,於夫羅與漢有功,隻需要挫一挫他的銳氣,燒些營帳輜重便行,可不能將之燒死了!”
“好嘞好嘞,張將軍,那萬一,將於夫羅燒死了怎麽辦?”
“刀槍無眼,水火無情,既然是作戰,總有死傷,我已手下留情,能不能活,便看其自己了。”
很快,夜幕升起,峽穀中紮起了一座座下帳篷,為了掩人耳目,匈奴軍中甚至隻升起很小的火堆。
匈奴人一圈圈的坐在尚且溫熱的地上,離火堆遠遠的,即便如此,一個個依然熱的直冒汗。
匈奴人崇尚自由,說白一點,就是軍紀差,像這種時候,於夫羅一般不會管他們,隻要別大喊大叫就行了。
殊不知,趁著黑色,正有人悄悄摸近,而且精準的避開了匈奴軍的耳目。
時間來到夜半,夜色涼意攀了上來,衝澹了灼熱之感,匈奴士兵們紛紛開始入睡。
“將軍,時間差不多了。”
“開始吧!”
張遼沒有廢話,直接下令。
“嗖”的一聲,一根火失靜靜的掠過夜空,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這便是行動的信號。
頓時,一捆捆柴禾被從高處拋落,劈裏啪啦的落在穀底空地上,運氣不好的,直接被砸塌了帳篷,砸得裏麵的人生疼,叫喊。
原本有很多匈奴人就醒著,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們不明所以,但見到一堆堆柴禾之後,傻子也能猜到有敵襲,而且敵人要火攻了。
隨後,火失突然雨點一般從兩側崖壁之上墜下。
“快退!快往回退!”於夫羅一邊下令,一邊快步躍上自己戰馬,朝著穀中回路逃去。
忽然,數根箭失墜落在前,他的前方猛得燃起一道火牆,嘩然擴散開來,將會去的路擋住。
那是張遼嫌多的柴禾,幹脆一股腦兒丟棄峽穀最窄處,直接將於夫羅退路堵死。
“隨我撤退!”於夫羅喊著,縱馬回頭,直接竄出了穀。
星星火光四處燃起,但又不是很大,除了特別的倒黴的被柴禾砸死砸暈的,基本能從火勢中逃出。
於夫羅未出多久,便見一條火龍迎麵而來,那自然是一支兵馬。
“不曾想,還是被發現,陷入敵軍奸計了!”於夫羅道:“卑鄙的漢人,就知道用火攻!”
於夫羅不由得再度想起了穀羅城,冷汗熱汗俱冒,被火焰真正燒灼過後,曾經穀羅城無法想象的那部分,一時間占據了他的腦海,萬幸的是,他逃了出來。
火龍在其麵前停下,迎麵出列一名全副武裝的將軍,年少而英武,比起二十出頭的於夫羅還要年輕許多,一手鐵槊斜橫,槊鋒之上,反射點點點火光,好似要將他去路生生截斷。
“於夫羅,張遼在此久侯了!”
“就是你放的火?”
“你應該慶幸,我主特別交代,要留你性命,否則這把火,可能直接能將你們燒完。”
《天阿降臨》
張遼已經設想過了,隻要給足夠的引火之物,張遼再率軍堵住穀口,等他們逃出一批,殺一批,對方隻有全軍覆沒一個下場。
於夫羅並不反對張遼所說,剛出那把火,顯然顯得過於業餘,倒是那道火牆挺凶猛的,像是故事要將他引導到此地。
“你是劉擎的人?”
“直呼我主名諱,我記下了,你可稱呼我主為渤海王,亦可稱呼並州牧,說說看,此來雁門,有何企圖?”
“我南匈奴數萬子民何在!”於夫羅質問道。
“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你個機會,讓你親自問一問我主。”張遼道,這是劉擎授意。
於夫羅不可思議的看著張遼,顯然不太相信,會有這麽順利?
張遼連忙補充道:“不過,要你放下手中兵刃,然後自縛雙手,前去見我主。”
“那你要問問我手中的刀答不答應!”於夫羅頂了一句。
張遼饒有興趣的看了眼於夫羅,又借助微弱的火把光亮往了往身後的兵,不由得冷笑。
“丟盔棄甲,倉惶而逃,手無刀刃,何以為戰?”張遼道。
於夫羅聽著一陣耳熱,當即四下看了下自己的兵,手持兵刃者,竟然寥寥無幾,逃出時,大部分都丟棄了甲服與兵器,有的甚至衣不蔽體,有辱斯文。
一時間,於夫羅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若戰,下場竟然還是全軍覆沒。
這些是他的兵卒,更是他眼下僅剩的族人,從他出征開始便追隨於他,難道今夜,就要全部命喪於此嗎?
見對方不說話,張遼又道:“我主曾昭告天下,凡其治下領土,有不明兵馬未經允許擅入者,殺無赦!我主仁慈,知你於漢有功,才給你一次機會,要不要,你自己選!”
張遼也不願意廢話,感覺說話的這些功夫,已經能將對麵殺得七七八八了。要不是主公特意交代留他性命,他才懶得多費唇舌。
選擇給到於夫羅,他陷入了沉思,他不畏死,可看到帳下兵士如此狼狽,他遲疑了。
“單於,我們跟他們拚了,反正我們已經沒有族人了!”
於夫羅身旁一柄匈奴兵嚷道。
“對,反正已經沒有族人了!拚了!”
“可我的刀拉在營地了……”
“我的也是……”
看著對方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張遼也是一陣頭疼,逼逼賴賴好難說話,要不放點水吧,
於是張遼道:“誰說你們沒有族人的?南匈奴聚眾成亂,我主隻是將其遷走了!”
於夫羅聽了這話,腦袋轟的一聲,死戰的念頭出現了轉機,當即追問:“真的?遷往何地了?”
說出這一句,張遼覺得自己營說的太多了,當然不會再透露更多。
“你去見我主公,不就可以知曉了,難道你怕死?害怕我主折磨你?”
“我於夫羅堂堂草原男子,何懼一死!見便見!”
張遼微微一激,於夫羅便上鉤了。
你哪裏算什麽草原男子,頂多算個荒漠男子,張遼心道。
於夫羅望了望手中兵刃,刀身精致光潔,閃著寒芒,刀柄之上,還鑲嵌著一顆紅寶石,這是父親羌渠單於送給他的,希望他以後用這柄刀,保護族人。
於夫羅又看了看周遭的族人,或勇敢,或堅毅,或狼狽,或恐懼,有個問題的是,這些兵卒,都是男人。
匈奴人概念中的保護族人,通常是保護女人與孩子。
按張遼說的,族人還活著,隻是遷走了,那他就應該去找他們,哪怕受點折磨,受點侮辱。
“弟兄們,若我們的族人還在,我們便不能死,我決定,去見渤海王!”
說著,他將寶刀入鞘,從戰馬後抽出一根繩子,一躍下馬,背對著其中一人道:“來,替我綁上!”
看著於夫羅的動作,張遼鬆了口氣,總算不辱使命,完成了主公交待的任務。
同一時間,太原,晉陽。
劉擎寢屋之中,一雙眼睛無神的盯著眼前虛空,口中喘著粗重的氣息,腦中空白,遐想連篇。
賢者時間,總是短暫和值得回味的。
張遼戰匈奴,劉擎戰鮮卑,皆是揮灑精力與汗水。
劉擎以前想,古代沒有空調,那夏日行樂,豈不是要熱死,直到自己有了女人,時間來到了夏天,劉擎才悟道:隻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前半夜太黏湖太熱,可以後半夜進行嘛!
劉擎突然覺得黑暗中一股溫熱粘上自己,隨後一個聲音在耳旁輕道:“夫君,可以說說話嗎?”
我又沒堵住你的嘴,劉擎心想。
“夫人請說!”劉擎禮貌道。
騫縈轉了轉身子,鑽入劉擎懷中。
雖然剛剛揮灑汗水,黏湖感令人覺得不適,但軟玉溫香的妙不可言瞬間就能掩蓋過這種不適,讓劉擎享受其中。
“這次回鮮卑,我覺得騫曼長大了一些,族中變化挺大的,似乎有我沒我,都一個樣了。”
劉擎細品了一下騫縈公主的話,言外之意應該就是,本公主現在在族中有點可有可無了,這不難理解,魁頭死了,扶羅韓死了,連步度根也被劉擎幹掉了,可以說鮮卑王族的宿敵,已經肅清了,雖然草原上還有許許多多的鮮卑部族,但那些常不往來的部族,也算不上什麽威脅。
威脅消失了,某些東西就變了。
這一點,倒頗有新王朝殺功臣的意味。
“是不是調動兵馬的時候,受到了不小的阻礙?”劉擎問道。
懷中嬌軀一顫,劉擎知道自己的話切中了要害,這不難猜,這次讓騫縈回去,調動兵馬協助自己拿下並州牧,可謂頭號功臣,劉擎剛剛犒賞完她呢。
原本劉擎以為這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現在看來,並不順利。
騫縈輕輕“嗯”了一聲,有乖巧,有委屈,哪裏還是那個初見時趾高氣揚的霸總公主。
遇到劉擎這個更霸的,她也就變小女人了。
劉擎想了想,鮮卑重要,老婆也重要,若非要從中二選一,那還是自己老婆重要。
自己老婆受了氣,出去還怎麽吹牛逼,我禦敵於外,震懾鮮卑豈不成了一個笑話?
稍一琢磨,劉擎道:“那我舉大軍為夫人出氣,看王族那幫廢物會不會請夫人回去帶兵。”
“夫君不可!”騫縈急道,“我……我其實沒事。”
劉擎一說對付鮮卑,她就急了,或許這就是女人本性吧,受了娘家的委屈,依然心向娘家。
其實劉擎隻是說說而已,表一表態,女人要的就是你的態度,他當然不會真的出兵威懾鮮卑,而且騫縈知道劉擎什麽事都幹的出來,頓時選擇自己咽下委屈。
“那不行,必須替夫人出氣!我聽聞王族在效彷雁門建設永久居住地,石炭傳入草原之後,便可不畏嚴寒了,如今,已成了鮮卑人過冬必須品,所以,自下月開始,石炭價格上漲三成。”
“啊?這……”
這其實是要鮮卑平民遭殃,騫縈想。
不等騫縈開口,劉擎接著道:“另外,夫人以前處理過族務,明年,本王便將對鮮卑貿易之權,悉數交給夫人!”
騫縈懂了,夫君不會出兵,但是要將石炭價格上漲三成,這無疑大大加重了鮮卑平民的負擔,說不定還會怨聲載道。
而明年將對鮮卑貿易之權交給自己,這是要負責對漢貿易的鮮卑王族對自己另眼相看,敬畏有加。
惡人自己做,好人給她來做,夫君此舉可謂用心良苦,騫縈心中不知何種感受,鼻子微微泛酸,渤海王似乎比她想象的更在意自己。
至於價格,等自己接受貿易大權後,當然可以將石炭價格調回來,可是今年冬天,鮮卑族人怕是要受苦了,這便是夫君說的懲戒吧。
“三成會不會太重了?夫君在草原的名聲,來之不易。”
“不加重他們就不知道疼,何況本王在意那草原名聲幹嘛,本王在意的,是你!”
說著,劉擎又緊了緊懷中人兒。
此時騫縈已經感動的一塌湖塗了:“夫君待我甚厚,騫縈無以為報……”
“不!你能報。”劉擎說著,雙手悄然下滑,蠻腰盈盈可握,將之架到了自己身上……
……
日上三竿。
劉擎依舊躺在榻上,其實他早醒了,醒了就不算睡懶覺。
人人都在各自忙碌,反倒顯得劉擎整日摸魚,督瓚已經動身回五原,甘來將自己鎖在屋裏,琢磨劉擎交待給他的新發明,其中就包括曲轅犁的構想,還有鐵質輪子,甚至連軸承的構想都說了。
騫縈坐在榻旁,一下一下的為劉擎扇著扇子,也不說話,就像這麽靜靜的待著,昨夜之後,騫縈覺得自己更加依賴劉擎了。
“主公,兗州軍報到了。”
門外傳來班明的聲音,騫縈聽到,便自顧起身,開門取過軍報,然後交給劉擎。
換以前都是蔡琰幫自己念的,劉擎沒來得由的想念了一下某女。
展開一閱,信中說道,徐榮與袁紹繼續對峙,相持不下,而濟北國那,傅燮參戰,已將青州黃巾擊退,至於曹操,好想沒有多說,向來鮑信之死,應該能揭過了吧,能讓嫉惡如仇的曹操善罷甘休,是婁圭嗎?
還是陳宮?
雖然呂布的出現算是波折,但兗州目下局勢,正合劉擎之意。
傅燮與朱靈擊退黃巾,曹操與劉備各自獲得發展,如今的濟北國,倒成了二人的前線陣地,而濟南國與平原國,則成了補給之地。
這種對峙局勢,最好一直持續到他征服整個並州。
如今,褚燕已入上黨郡,著手肅清(吸納)各地黑山軍,再將人遴選輸送到各地。
劉擎剛看完軍報,班明的聲音又在門口響起。
“主公,張繡已到晉陽!”
……
(ps:月底啦兄弟們,獻上你的月票吧拜托啦哈哈)
河水幾字彎下,雖瀕臨大河,但依舊有幾處荒漠,美稷周邊,南匈奴王庭,皆在荒漠邊緣,南匈奴部族定居於南水之畔。
離開王庭一年之後,於夫羅回到者這裏時,一切都變了。
南匈奴五部叛亂,不僅單於被殺,就連王族也幾乎覆沒,於夫羅出兵助漢朝征討黃巾,才免於此難。
一雙凶目死死盯著眼前的荒涼景象,似乎對這片土地帶著某種仇怨,於夫羅已然渡過了河水,身後兵馬正舊在渡河,此行雁門,他要去雁門武州,找武州侯劉擎討個公道。
他以為,南匈奴反叛,鎮壓是沒有錯的,可那是叛賊的錯,他的父王也被叛賊殺了。他想問問劉擎,為何鎮壓了叛賊,還要遷怒於南匈奴族人。
兵馬行過定襄郡駱縣,有一段西北-東南走向的大峽穀,峽穀山巔之上,還有著戰國時修築的長城遺跡,隻不過因為年久失修,加上邊境外移,已經徹底廢棄了,包括城關。
行走在這種穀道中,於夫羅總能想起穀羅城峽穀的慘狀,總是去想起,又總是想不清,火焰燒起的時候,裏麵該是何等慘烈。
好在一路順利的通過了峽穀道。
出穀之後,再行半日,便可到達武州縣,他的目的地。
武州城南,立峽穀口稍南一點的地方,張遼正在一棵非常禿的大樹下乘涼,相比其他樹,這顆還是算好的。
“啟稟將軍,南匈奴軍已出峽穀,目前正在穀外紮營。”哨探報道。
於夫羅以為自己行軍隱秘,加上此地荒涼,不會被人發現,其實他一回到單於王庭,劉擎就收到消息了。
開什麽玩笑,並州如今是劉擎的戰略大計,作為並州境內一支上了規模的兵馬,劉擎怎麽可能對他的狀況失去掌控。
那些廢棄的長城上麵,正有一雙雙眼睛盯著他們行軍,然後將消息傳給張遼。
張遼奔赴武州之後,並未急著入城,也不打算據城而守,而是打算騎兵野戰。
“看來於夫羅打算借助穀口隱蔽休整,明日再發起進攻,那今夜,便讓他再嚐嚐山火的味道,幹柴準備了多少了?”
“將軍放心,保證充足,足夠將匈奴人燒成灰了。”一名軍司馬回道。
張遼一聽,頓時皆是道:“誰讓你備這麽多的,主公說了,於夫羅與漢有功,隻需要挫一挫他的銳氣,燒些營帳輜重便行,可不能將之燒死了!”
“好嘞好嘞,張將軍,那萬一,將於夫羅燒死了怎麽辦?”
“刀槍無眼,水火無情,既然是作戰,總有死傷,我已手下留情,能不能活,便看其自己了。”
很快,夜幕升起,峽穀中紮起了一座座下帳篷,為了掩人耳目,匈奴軍中甚至隻升起很小的火堆。
匈奴人一圈圈的坐在尚且溫熱的地上,離火堆遠遠的,即便如此,一個個依然熱的直冒汗。
匈奴人崇尚自由,說白一點,就是軍紀差,像這種時候,於夫羅一般不會管他們,隻要別大喊大叫就行了。
殊不知,趁著黑色,正有人悄悄摸近,而且精準的避開了匈奴軍的耳目。
時間來到夜半,夜色涼意攀了上來,衝澹了灼熱之感,匈奴士兵們紛紛開始入睡。
“將軍,時間差不多了。”
“開始吧!”
張遼沒有廢話,直接下令。
“嗖”的一聲,一根火失靜靜的掠過夜空,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這便是行動的信號。
頓時,一捆捆柴禾被從高處拋落,劈裏啪啦的落在穀底空地上,運氣不好的,直接被砸塌了帳篷,砸得裏麵的人生疼,叫喊。
原本有很多匈奴人就醒著,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們不明所以,但見到一堆堆柴禾之後,傻子也能猜到有敵襲,而且敵人要火攻了。
隨後,火失突然雨點一般從兩側崖壁之上墜下。
“快退!快往回退!”於夫羅一邊下令,一邊快步躍上自己戰馬,朝著穀中回路逃去。
忽然,數根箭失墜落在前,他的前方猛得燃起一道火牆,嘩然擴散開來,將會去的路擋住。
那是張遼嫌多的柴禾,幹脆一股腦兒丟棄峽穀最窄處,直接將於夫羅退路堵死。
“隨我撤退!”於夫羅喊著,縱馬回頭,直接竄出了穀。
星星火光四處燃起,但又不是很大,除了特別的倒黴的被柴禾砸死砸暈的,基本能從火勢中逃出。
於夫羅未出多久,便見一條火龍迎麵而來,那自然是一支兵馬。
“不曾想,還是被發現,陷入敵軍奸計了!”於夫羅道:“卑鄙的漢人,就知道用火攻!”
於夫羅不由得再度想起了穀羅城,冷汗熱汗俱冒,被火焰真正燒灼過後,曾經穀羅城無法想象的那部分,一時間占據了他的腦海,萬幸的是,他逃了出來。
火龍在其麵前停下,迎麵出列一名全副武裝的將軍,年少而英武,比起二十出頭的於夫羅還要年輕許多,一手鐵槊斜橫,槊鋒之上,反射點點點火光,好似要將他去路生生截斷。
“於夫羅,張遼在此久侯了!”
“就是你放的火?”
“你應該慶幸,我主特別交代,要留你性命,否則這把火,可能直接能將你們燒完。”
《天阿降臨》
張遼已經設想過了,隻要給足夠的引火之物,張遼再率軍堵住穀口,等他們逃出一批,殺一批,對方隻有全軍覆沒一個下場。
於夫羅並不反對張遼所說,剛出那把火,顯然顯得過於業餘,倒是那道火牆挺凶猛的,像是故事要將他引導到此地。
“你是劉擎的人?”
“直呼我主名諱,我記下了,你可稱呼我主為渤海王,亦可稱呼並州牧,說說看,此來雁門,有何企圖?”
“我南匈奴數萬子民何在!”於夫羅質問道。
“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你個機會,讓你親自問一問我主。”張遼道,這是劉擎授意。
於夫羅不可思議的看著張遼,顯然不太相信,會有這麽順利?
張遼連忙補充道:“不過,要你放下手中兵刃,然後自縛雙手,前去見我主。”
“那你要問問我手中的刀答不答應!”於夫羅頂了一句。
張遼饒有興趣的看了眼於夫羅,又借助微弱的火把光亮往了往身後的兵,不由得冷笑。
“丟盔棄甲,倉惶而逃,手無刀刃,何以為戰?”張遼道。
於夫羅聽著一陣耳熱,當即四下看了下自己的兵,手持兵刃者,竟然寥寥無幾,逃出時,大部分都丟棄了甲服與兵器,有的甚至衣不蔽體,有辱斯文。
一時間,於夫羅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若戰,下場竟然還是全軍覆沒。
這些是他的兵卒,更是他眼下僅剩的族人,從他出征開始便追隨於他,難道今夜,就要全部命喪於此嗎?
見對方不說話,張遼又道:“我主曾昭告天下,凡其治下領土,有不明兵馬未經允許擅入者,殺無赦!我主仁慈,知你於漢有功,才給你一次機會,要不要,你自己選!”
張遼也不願意廢話,感覺說話的這些功夫,已經能將對麵殺得七七八八了。要不是主公特意交代留他性命,他才懶得多費唇舌。
選擇給到於夫羅,他陷入了沉思,他不畏死,可看到帳下兵士如此狼狽,他遲疑了。
“單於,我們跟他們拚了,反正我們已經沒有族人了!”
於夫羅身旁一柄匈奴兵嚷道。
“對,反正已經沒有族人了!拚了!”
“可我的刀拉在營地了……”
“我的也是……”
看著對方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張遼也是一陣頭疼,逼逼賴賴好難說話,要不放點水吧,
於是張遼道:“誰說你們沒有族人的?南匈奴聚眾成亂,我主隻是將其遷走了!”
於夫羅聽了這話,腦袋轟的一聲,死戰的念頭出現了轉機,當即追問:“真的?遷往何地了?”
說出這一句,張遼覺得自己營說的太多了,當然不會再透露更多。
“你去見我主公,不就可以知曉了,難道你怕死?害怕我主折磨你?”
“我於夫羅堂堂草原男子,何懼一死!見便見!”
張遼微微一激,於夫羅便上鉤了。
你哪裏算什麽草原男子,頂多算個荒漠男子,張遼心道。
於夫羅望了望手中兵刃,刀身精致光潔,閃著寒芒,刀柄之上,還鑲嵌著一顆紅寶石,這是父親羌渠單於送給他的,希望他以後用這柄刀,保護族人。
於夫羅又看了看周遭的族人,或勇敢,或堅毅,或狼狽,或恐懼,有個問題的是,這些兵卒,都是男人。
匈奴人概念中的保護族人,通常是保護女人與孩子。
按張遼說的,族人還活著,隻是遷走了,那他就應該去找他們,哪怕受點折磨,受點侮辱。
“弟兄們,若我們的族人還在,我們便不能死,我決定,去見渤海王!”
說著,他將寶刀入鞘,從戰馬後抽出一根繩子,一躍下馬,背對著其中一人道:“來,替我綁上!”
看著於夫羅的動作,張遼鬆了口氣,總算不辱使命,完成了主公交待的任務。
同一時間,太原,晉陽。
劉擎寢屋之中,一雙眼睛無神的盯著眼前虛空,口中喘著粗重的氣息,腦中空白,遐想連篇。
賢者時間,總是短暫和值得回味的。
張遼戰匈奴,劉擎戰鮮卑,皆是揮灑精力與汗水。
劉擎以前想,古代沒有空調,那夏日行樂,豈不是要熱死,直到自己有了女人,時間來到了夏天,劉擎才悟道:隻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前半夜太黏湖太熱,可以後半夜進行嘛!
劉擎突然覺得黑暗中一股溫熱粘上自己,隨後一個聲音在耳旁輕道:“夫君,可以說說話嗎?”
我又沒堵住你的嘴,劉擎心想。
“夫人請說!”劉擎禮貌道。
騫縈轉了轉身子,鑽入劉擎懷中。
雖然剛剛揮灑汗水,黏湖感令人覺得不適,但軟玉溫香的妙不可言瞬間就能掩蓋過這種不適,讓劉擎享受其中。
“這次回鮮卑,我覺得騫曼長大了一些,族中變化挺大的,似乎有我沒我,都一個樣了。”
劉擎細品了一下騫縈公主的話,言外之意應該就是,本公主現在在族中有點可有可無了,這不難理解,魁頭死了,扶羅韓死了,連步度根也被劉擎幹掉了,可以說鮮卑王族的宿敵,已經肅清了,雖然草原上還有許許多多的鮮卑部族,但那些常不往來的部族,也算不上什麽威脅。
威脅消失了,某些東西就變了。
這一點,倒頗有新王朝殺功臣的意味。
“是不是調動兵馬的時候,受到了不小的阻礙?”劉擎問道。
懷中嬌軀一顫,劉擎知道自己的話切中了要害,這不難猜,這次讓騫縈回去,調動兵馬協助自己拿下並州牧,可謂頭號功臣,劉擎剛剛犒賞完她呢。
原本劉擎以為這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現在看來,並不順利。
騫縈輕輕“嗯”了一聲,有乖巧,有委屈,哪裏還是那個初見時趾高氣揚的霸總公主。
遇到劉擎這個更霸的,她也就變小女人了。
劉擎想了想,鮮卑重要,老婆也重要,若非要從中二選一,那還是自己老婆重要。
自己老婆受了氣,出去還怎麽吹牛逼,我禦敵於外,震懾鮮卑豈不成了一個笑話?
稍一琢磨,劉擎道:“那我舉大軍為夫人出氣,看王族那幫廢物會不會請夫人回去帶兵。”
“夫君不可!”騫縈急道,“我……我其實沒事。”
劉擎一說對付鮮卑,她就急了,或許這就是女人本性吧,受了娘家的委屈,依然心向娘家。
其實劉擎隻是說說而已,表一表態,女人要的就是你的態度,他當然不會真的出兵威懾鮮卑,而且騫縈知道劉擎什麽事都幹的出來,頓時選擇自己咽下委屈。
“那不行,必須替夫人出氣!我聽聞王族在效彷雁門建設永久居住地,石炭傳入草原之後,便可不畏嚴寒了,如今,已成了鮮卑人過冬必須品,所以,自下月開始,石炭價格上漲三成。”
“啊?這……”
這其實是要鮮卑平民遭殃,騫縈想。
不等騫縈開口,劉擎接著道:“另外,夫人以前處理過族務,明年,本王便將對鮮卑貿易之權,悉數交給夫人!”
騫縈懂了,夫君不會出兵,但是要將石炭價格上漲三成,這無疑大大加重了鮮卑平民的負擔,說不定還會怨聲載道。
而明年將對鮮卑貿易之權交給自己,這是要負責對漢貿易的鮮卑王族對自己另眼相看,敬畏有加。
惡人自己做,好人給她來做,夫君此舉可謂用心良苦,騫縈心中不知何種感受,鼻子微微泛酸,渤海王似乎比她想象的更在意自己。
至於價格,等自己接受貿易大權後,當然可以將石炭價格調回來,可是今年冬天,鮮卑族人怕是要受苦了,這便是夫君說的懲戒吧。
“三成會不會太重了?夫君在草原的名聲,來之不易。”
“不加重他們就不知道疼,何況本王在意那草原名聲幹嘛,本王在意的,是你!”
說著,劉擎又緊了緊懷中人兒。
此時騫縈已經感動的一塌湖塗了:“夫君待我甚厚,騫縈無以為報……”
“不!你能報。”劉擎說著,雙手悄然下滑,蠻腰盈盈可握,將之架到了自己身上……
……
日上三竿。
劉擎依舊躺在榻上,其實他早醒了,醒了就不算睡懶覺。
人人都在各自忙碌,反倒顯得劉擎整日摸魚,督瓚已經動身回五原,甘來將自己鎖在屋裏,琢磨劉擎交待給他的新發明,其中就包括曲轅犁的構想,還有鐵質輪子,甚至連軸承的構想都說了。
騫縈坐在榻旁,一下一下的為劉擎扇著扇子,也不說話,就像這麽靜靜的待著,昨夜之後,騫縈覺得自己更加依賴劉擎了。
“主公,兗州軍報到了。”
門外傳來班明的聲音,騫縈聽到,便自顧起身,開門取過軍報,然後交給劉擎。
換以前都是蔡琰幫自己念的,劉擎沒來得由的想念了一下某女。
展開一閱,信中說道,徐榮與袁紹繼續對峙,相持不下,而濟北國那,傅燮參戰,已將青州黃巾擊退,至於曹操,好想沒有多說,向來鮑信之死,應該能揭過了吧,能讓嫉惡如仇的曹操善罷甘休,是婁圭嗎?
還是陳宮?
雖然呂布的出現算是波折,但兗州目下局勢,正合劉擎之意。
傅燮與朱靈擊退黃巾,曹操與劉備各自獲得發展,如今的濟北國,倒成了二人的前線陣地,而濟南國與平原國,則成了補給之地。
這種對峙局勢,最好一直持續到他征服整個並州。
如今,褚燕已入上黨郡,著手肅清(吸納)各地黑山軍,再將人遴選輸送到各地。
劉擎剛看完軍報,班明的聲音又在門口響起。
“主公,張繡已到晉陽!”
……
(ps:月底啦兄弟們,獻上你的月票吧拜托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