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到了!


    徐榮先是一怔,不應該啊!張遼怎麽這麽快就能趕到,除非——


    他提前渡河了。


    旋即大喜過望,不愧是渤海王,不愧是張遼將軍!他的來到,無疑可以讓局勢再度逆轉。


    “張將軍!”徐榮回應一聲,策馬上前。


    不斷有徐榮軍從袁軍陣中殺出,跟隨徐榮上前。


    “此戰頗有凶險,想不到袁紹為了些許糧草,竟然精銳盡出,竟派了七員戰將,近兩萬人前來,而且陳國之主陳王,也率數千弩軍參戰,樊稠將軍,便是死於他們之手!”徐榮袁紹的兵力做了簡單介紹,最快速度的告知張遼。


    張遼上前兩步,聽得袁軍勢大,卻依舊神態自若,笑道:“現在,袁軍隻有六員戰將了。”


    說著,拋出一個首級。


    徐榮定睛一看,正是趙呂淳於三將中的趙叡。


    “哈哈哈,張將軍出手,果然不凡!承蒙將軍施以援手,榮感沛於心!”徐榮拱手稱謝。


    “徐將軍莫要客氣,渤海王對將軍推崇備至,稱將軍乃國之棟梁,遼豈能坐視將軍身陷令圄,為一群不臣之人所害!”張遼道。


    徐榮聽得張遼一言,覺得其中信息量可真大。


    渤海王對他推崇備至,加上上一回渤海王的暗示,可以說,招攬之意,已十分明顯,雖然徐榮也欽佩渤海王年少有為,心向往之,可董公對他有知遇之恩。


    《逆天邪神》


    另外,渤海王稱袁氏所為乃是不臣之舉,如此說來,是不是渤海王已徹底倒向雒陽了?


    所以,他們是不是可以聯合攻擊袁氏了?


    想到此處,徐榮連忙道:“張將軍所言極是,討伐不臣,榮願做先鋒!”


    徐榮心想有此表態,應該可以與袁氏決戰了,有張遼加入,他至少有八成勝算。


    兩人對話間,對戰的騎兵已經悉數分開,文醜也率人衝了上來,與張遼徐榮對峙。


    “我道是誰,竟是河北之人,張遼將軍,難道渤海王收了糧食,就打算出爾反爾?人說渤海王以信義著稱,難道就是如此信義嗎?”文醜嚷嚷著。


    張遼引馬上前數步,望著麵色不悅,滿頭大漢的文醜,正色回道:“袁紹回汝南才幾日,便兵犯東郡,如今卻反過來稱渤海王失信,真是會倒打一耙啊!”


    徐晃也跟著上前,對文醜道:“文醜將軍率大軍再入東郡,可是濮陽還沒代溝,想繼續呆上數月?”


    徐晃作為袁紹文醜郭圖等人的看守者,這話一出,直接殺人誅心。


    將文醜氣得吹胡子瞪眼睛,罵道:“白波賊!莫不要以為咱怕了你!你敢與我大戰三百回合嗎?”


    徐晃嗤之以鼻,回道:“手下敗將,安敢挑戰於吾!”


    文醜怒不可遏,幾近暴走,一路奔襲,眼見就要將徐榮拿下了,這個時候,卻被張遼徐晃壞了好事,再加上徐晃的言語刺激,無疑是將文醜河內之敗的傷疤再度揭起,並撕下了一片血淋淋的皮肉。


    最氣人的是,因為各種原因,在河內之戰中,當時還是白波的賊的徐晃追擊了他們一路,那一戰,袁紹確實敗得很慘,文醜自然也是。


    最最氣人的是,往昔的白波賊,如今竟成了渤海王的麾下將,能與他陣前話事了。


    文醜怒火積聚,卻又無言可出,直到顏良與劉寵上前來。


    顏良尚存理智,按捺住兄弟被侮辱的怒火,給張遼徐晃見了見禮,隨後道:“兩位將軍,我軍此行僅是為接應糧隊,並無犯境之舉,隻是與徐榮太守發生些誤會,致使刀兵相見,今日當著兩位將軍的,看在渤海王的麵子上,此事便到此為止吧。”


    文醜怒視顏良,沒想到好兄弟竟然慫了。


    顏良回視一眼,做了個無奈的表情:咱知道你心裏苦,心裏怒,但主公的目的是將糧隊平安帶回去。


    張遼也沒想到顏良還會說軟話,還說的這麽好。


    “顏良將軍所言,可信乎?接應糧草,竟能將樊稠將軍‘接應’致死,將東郡太守‘接應’得身陷令圄,幾近身死,將軍好生厲害!”張遼有些怪氣的嘲弄道。


    徐晃覺得還不夠,又補充了一句:“陳王好興致,難道是帶著弩兵來狩獵的?還是同是接應糧隊的?”


    找別人的借口,讓別人無借口可找。


    劉寵卻不是喜歡多舌的主,澹澹的回應了一句:“袁公稱有人對其不利,邀本王助其一臂之力,樊稠破壞規矩,阻截糧隊,兵敗身死,乃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顏良不悅的望了他一眼,又不敢說出來,他還是希望此戰就此作罷,將糧隊帶回,然而陳王卻顧得眼前臉麵,不肯示弱。


    顏良覺得頭疼極了。


    陳王的話,極不中聽,特別在徐榮聽來,原本這事的緣由,大家心知肚明,都不占理,都是出於利益考慮,哪來的理。


    袁紹拉走了冀州的糧,渤海王授意他劫下,袁軍阻止,雙方各憑本事,時至眼下,徐榮也沒說出一句為樊稠將軍逃回公道之類的話,他喊的是複仇,因為利益之爭,本就不存在公道。


    而這時,偏偏有個人站上了道德製高點,說什麽壞規矩,咎由自取之類的話,好像他的舉動,不僅是助人為樂的俠義之舉,還是規矩的衛道者。


    徐榮當即回道:“樊稠將軍乃朝廷任命東郡都尉,執掌一郡軍事及治安,在東郡境內,對可疑之人,可疑之軍,有盤查之責,爾等伏擊襲殺朝廷命官,郡府將軍,已是謀反之罪!”


    徐榮當即一頂大帽子蓋了上去,而且毫無反駁的地方。


    顏良文醜,以及劉寵,當即愣住了。


    就如今這個天下,豪強並起,各自為政,做的事反不反,大家心知肚明,不過口頭上,大家還是擁立大漢的。


    “你……你這是血口噴人!明明是樊稠攔截在先,意圖不軌!”劉寵急了,隻好把鍋甩給死人。


    顏良真是冒汗,主公叫他來,是火上澆油的麽,繼續衝突,會有什麽結果呢?他劉寵倒是遠遠的射射弩箭就好,可他顏良,整編的兵馬,兩場戰鬥下來,竟然隻剩區區數百人,還人人帶傷。


    張遼饒有興致的看著陳王劉寵,同時大漢親王,怎麽渤海王聰慧敏銳,這個劉寵這麽中二?


    顏良明明已經說軟話,打算和談了,他卻為一己麵子,不顧大局,用渤海王的話說——


    還擱這裝呢!


    雙方沉默了一陣,顏良抓準時機,再度道:“既然誤會已經解開,不如各自罷兵,這等這便帶糧隊離開。”


    張遼這就嗬嗬了,就這麽讓你離開,我豈不是白跑一趟,豈不是辜負主公期望,豈不是讓樊稠將軍白死?


    “顏良將軍所言極是,確實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渤海王曆來喜好和平,不喜打打殺殺,所以,本將可以同意顏良將軍的提議,隻是——”張遼突然轉折,“顏良將軍也得答應本將一個不情之請才是。”


    “將軍請說。”


    “樊稠將軍無辜枉死,自當撫恤,還有隨其戰死的三千將士,皆要得到撫恤,不如,這些糧食,就從這糧隊中扣除吧。”


    顏良雖覺得不妙,但依舊聽了下去。


    “樊稠將軍乃是朝廷封的將軍,一年撫恤,少說也得千石,五部將領,得有二百石,還有司馬軍侯等人,每人五十石,計作兩千石,三千將士,一人二十石,共計六萬四千石,撫恤三年,一共是十九萬兩千石,顏良將軍覺得如何?”張遼言罷,覺得自己不但算術好,還十分以理服人。


    顏良:十九萬兩千石……


    我這一共運糧二十萬石,從冀州中山一路吃到現在,早就沒有二十萬石了,而張遼一開口竟然要十九萬石還多。


    這個數字,說不是有備而來,恐怕張遼自己都不信。


    張遼:不信!


    “近二十萬石,將軍怕是說笑了。”顏良道,“本次所運糧草,一共也不到二十萬石。”


    “那便全留下了!用以撫恤!”張遼直接斷言。


    文醜橫了顏良一眼,怒氣都要從眼角溢出來了:都這樣了,戰吧!


    顏良也覺得別扭,原本以為張遼會為樊稠討要些撫恤,數千石甚至上萬石,都能接受,誰料到張遼要全部撫恤……


    “將軍說笑了,要將糧隊悉數留下,將置吾等將士於何地,我等奉命護糧,豈能空手而回。”顏良咬牙回道,還算平心靜氣。


    誰知張遼下一句話,直接令顏良破防。


    “糧車尚在東郡,你猜,誰會空手而回?”


    “顏良,主公與劉擎早已無和的可能,張遼率兵來此,豈是來和你講道理的!”文醜小聲嚷嚷,提醒顏良醒醒,放棄幻想,準備戰鬥,興許能搶奪一部分回去。


    顏良突然回眸張望了一眼,默默清點了一番兵馬。


    此時呂威璜與淳於瓊兩軍帳下,還剩騎兵約三千人,文醜親率騎兵,有兩營四千人,加上文醜一千屬兵,共五千人,而自己帳下,僅剩區區五百騎,至於步兵,尚有數千在後方,還有陳王劉寵的四千弩兵,隻不過雙方一旦混戰,弩兵並不好發揮,可即便如此,己方依然有一萬多餘眾。


    反觀徐榮張遼一方,徐榮騎兵約剩下兩千人,倒是張遼徐晃的兵馬,怕有四五千。


    如此比較,已方倒是優勢在手,加上陳王弩機的先發優勢,或許,可以一戰。


    張遼遠遠望著,發現顏良與文醜正在滴咕什麽,看著架勢,似在布置進攻方式,不由得心歎一聲,終究還是走上血拚一途,想讓些許花言巧語讓顏良文醜將糧車交出,確實有些異想天開。


    “張將軍,我觀袁軍陣形混亂,不如先下手為強,率先攻擊!”徐榮建議道。


    張遼卻看了徐晃一眼。


    “再等等。”徐晃平靜道。


    徐榮便不再言,而是下令帳下兵士速速恢複。


    劉袁董三方也不再進行任何對話,張遼徐晃按兵不動,而袁軍卻在快速的整編兵馬,排兵布陣,陳王劉寵的弩兵,也加入了戰陣,向騎兵後方移動,顯然,開戰之時,數輪箭失打擊,還是做的到的。


    時間點滴流淌,袁軍終於排兵結束,顏良文醜望著對方,心中閃過一絲費解,為何張遼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整頓陣型,無動於衷,難道是看不起自己?


    似有若無的怒意再度升上心頭。


    徐榮見袁軍準備也差不多了,於是問張遼:“張將軍,還不動?”


    張遼又看了徐晃一眼,這時,陣後傳來了“嘩啦啦”的聲響。


    徐晃突然笑道:“可以了!”


    徐榮也被後方的動靜吸引,向後張望,隻見張遼騎兵突然紛紛讓開一道道口氣,然後,他見到了令他頭皮發麻,渾身一震的場景。


    隻見一匹匹高頭大馬徐徐前行,乍一看,那戰馬唯一裸露在外麵的東西,就是一雙烏黑的眼睛,而且那些鎧甲棱角分明,突刺密布,顯而易見,它們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防守的。


    高大的戰馬身上,是一名名從頭武裝到腳的騎兵在,戰馬的背後,皆拉著數道鐵鏈,上邊又栓著沉重的棘刺鐵柱。


    徐榮怔怔的看著,哪來這麽大的戰馬?這種新奇的護甲,估計又是渤海王的天才想法。


    一眾徐榮將士也詫異的看著,在眾人目瞪口呆之中,數位不多的騎兵之後,又跑出數人,上前紛紛忙碌,將彼此的鐵鏈與鐵柱相連。


    “這……如此一來,己方兵馬便不能衝鋒了。”徐榮道。


    “那便不衝鋒!”徐晃回道。


    然而此時,準備妥當的袁軍,終於開始動了,騎兵徐徐向前,弩兵徐徐向前,戰陣後壓軸的的步兵,也徐徐向前,等到進入射擊範圍,便會讓弩兵先攻殺對方,給對方殺傷減員,製造混亂,然後騎兵再衝。


    “將軍,他們進攻了!”徐榮急道。


    然而前排的大馬們,依舊在安裝相互鏈接的鐵鏈,五馬一組,似乎對徐榮的警告,置若罔聞。


    徐榮焦急的看了徐晃一眼,道:“將軍小心,弩箭要來了!”


    果然,話音未落多久,今日弩機射程內,劉寵直接命令發動致命打擊,箭雨襲來。


    此時,鐵鏈也全書相連完畢。


    徐晃也不作什麽康慨激昂的動員,僅僅是張遼與徐榮一笑,大手一揮,喝道:


    “鐵浮屠,出擊!”


    ……


    (ps:求推薦票,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