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治所臨菑,原是齊國首都,是整個青州最為繁華的地方。


    不過沮授此時卻身在據縣,青州黃巾之亂,十之八九皆亂在北海國,雖然曹操力剿數月,但黃巾似乎剿之不盡,而北海國,受戰亂影響,死於戰亂的,化作流民的,逃亡外地的,致使北海國人口銳減。


    所以治不好北海國,便治不好青州。


    前任刺史孔融,便是在北海遭黃巾殺害,如今曹操雖奪回了北海治所據縣,而且擊潰,收降黃巾數萬人,但離剿滅黃巾,卻還任重而道遠,北海十數縣,尚不能悉數掌控,而且隨著曹操擴軍,糧草也變得捉襟見肘起來。


    坐鎮濟南國的婁圭替曹操張羅糧草,已經多次告急,濟南地少,糧食征不上來,希望曹操想想別的法子。


    曹操能有什麽法子,他隻能詢問程昱,程昱倒是沒有多著急,稱眼下尚未斷糧,等真的斷糧時,自然會尋到別的吃的東西。


    曹操思來想去,得知渤海王要來之後,便琢磨著,能不能向渤海王借點糧。


    東郡之戰他知道,渤海王可是將繳獲的糧草悉數贈給了徐榮。


    那可是足足超過十萬石的糧草。


    如今渤海王要來了,曹操打算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


    沮授在據縣,劉擎便直奔據縣而來,入城之時,已是五月中旬。


    據縣郡府之中,劉擎坐於主位,笑盈盈望著沮授與曹操二人。


    “孟德,我來據縣之時,一路上,可遭遇不少黃巾呐,你這黃巾剿的,也太粗糙了些,原來連清剿過的地方,依然出現了黃巾,這青州黃巾,為何如此頑固難堪?”


    曹操聽了,麵露一絲尷尬,不過瞬間消失,他轉而想到了一個辦法。


    “大王有所不知,青州百姓,有糧則為民,無糧則為賊,今日有一頓吃的,便做一日民,無有吃的,便化為黃巾,四處劫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沒有吃的。”曹操解釋著。


    沮授也跟著附和道:“主公,青州黃巾荼毒日久,影響之分之大,皆是空前,主要的,還是因為青州生產,破壞的過份了,一時恐難以做出如此動作。”


    糧食問題,是青州最大的問題,劉擎早便想到了。


    而曹操卻想的是另一件事:如何劉擎禮貌而不失尷尬的開口問渤海王要糧食。


    “軍糧?孟德的意思是,你已斷糧?”劉擎故作驚訝。


    曹操的這個時候談軍糧,劉擎自然懂了,想必曹操還想好了應對。


    “大王明鑒,隻不過軍中邏輯尚有數萬黃巾降卒,雖然吃的差,卻也天天要喂,我現在做的,已從濟南國調運,而且算上濟南國,糧草亦有用盡之時,不知……”曹操欲言又止,很為難的樣子,試探的問了聲:“不知大王能否妥善安置這些黃巾降卒?”


    劉擎笑笑,就等你這句話!


    二世紀什麽最重要?當然是人最重要,勞作,募兵,生育,那個不重要?


    “當然可以!”劉擎一語擲地,一口答應。


    曹操:呃……我隻是試探試探,大王你……


    曹操當然也知道人重要,不僅可以從事農業,還可以從中募集精壯充作兵卒,隻不過眼下青州滿目瘡痍,所以這兩件事,都還沒來得及做。


    可劉擎不一樣,有糧食支撐,降兵可以立即分流,該當勞工民夫的,就乖乖改造荒蕪的田地,夠到募兵要求的,便參與訓練,若還有頭鐵的動亂分子,還可以將之流放到“北大荒”開荒去,夫餘國內客還是缺口許許多多的勞動力的。


    “孟德可將所有降卒,派給本王,本王當即命人接手,妥善安置,再者,孟德為此事勞心勞神,想必糧草消耗過巨,本王亦會酌情補償一番。”


    聽得此話,曹操才舒了口氣。


    差點以為會被渤海王白嫖,不愧是渤海王啊,做事滴水不漏,不給旁人置喙的空間,曹操很好奇,若說能征善戰,靠天賦確實可以,先漢之霍去病,便是這般年紀,以幾乎傳奇的方式,滅了匈奴,而這些為人處世之道,則需要經曆來磨礪,這般年紀,哪來什麽經曆。


    “多謝大王!”不管如何,曹操先謝再說,至於給多少糧,以渤海王的格局,這個需要談嗎?


    不需要!


    糾纏這個就格局小了。


    會麵結束之後,曹操帶人回軍營,程昱在其身後,不解問,“主公,為何不言明多少糧草?”


    曹操一陣自得,這種事,也就自己看得穿,處得來,其他人的想法,顯然格局小了。


    渤海王是什麽樣的人,那是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的人,第二次東郡之戰,圍繞袁紹的糧草展開,最終,袁紹悻悻而逃,二十萬石糧食,之帶回去不到五萬石,而劉擎將餘下十五萬石糧食盡數送給了徐榮。


    十五萬石!


    自起兵平亂已來,曹操還沒見過如此多糧草,傳聞中渤海王與袁氏暗中交易的糧草,數量達百萬石,聽得曹操頭都麻了。


    “仲德放心,我信得過渤海王!”曹操道。


    言盡於此。


    劉擎回去之後,沮授留下,和劉擎說起來青州之後的心得。


    越說,劉擎越覺得北海沒救了,依照官方登基賬冊,北海國擁有人口二十萬,然而目下估計,撐死十萬出頭。


    這就太恐怕了,短短數年,竟然少了一半人。


    劉擎這下明白,曆史上百萬青州黃巾是如何來的了。


    整個青州,怕也隻有三百萬人口,直接有三分之一投了黃巾,足見生存環境之惡劣。


    “青州局麵,確實難堪,此事,要沮叔多多費心了,需要錢糧或是人才,盡管開口!”


    “主公,錢糧我倒是放心,不過人才嘛,主公有嗎?”


    “咳咳……”劉擎輕咳一聲,還真沒有。


    “沮叔在青州,可有發現什麽可造之才?”


    若說人才,這據縣便有一位,還是孟德引薦的。


    “哦?何許人也?”


    “徐氏徐幹,據說此人自幼勤學,天賦遠超常人,十五歲時,便能誦文數十萬言,如今在郡中頗有名氣,深得孔融青睞,若非孔刺史死於非命,恐怕會舉薦徐幹,我見過此人,確實談吐不俗,有真才實學,常有出口成章之舉。”


    “既然如此,曹孟德為何不納入麾下?”劉擎好奇問。


    “孟德直言,他受不了讀書人那股子酸勁……”


    劉擎會心一笑,不愧你,孟德,哈哈!


    “既有才學,那招來便是,另外,沮叔可有聽說過太史慈?”


    “太史慈?”沮授眉頭一皺,作深思狀,數息之後道:“我記起來了,我在官員名錄中見過此人,太史慈乃是東萊郡奏曹史,主奏議事,主公何以得知此人?”


    呃……夢到的行不行。


    “此人有將才,沮叔,你去信一封,直接將此人喚來據縣。”劉擎未作解釋,直言道。


    “喏。”


    話音剛落,門外突然傳來通報:“使君,主簿與功曹求見。”


    “主公,正好為你引薦,我初到青州,多虧孔文舉的兩位幕僚相助,主簿王脩,功曹孫邵。”然後衝外邊嚷了一聲:“要他們進來!”


    不多時,兩人來到堂前,剛欲行禮,卻見刺史正坐於下方客座,而主座之人,是一位年輕人,一時間,兩人愣在那裏,盯著劉擎看。


    劉擎也盯著他們看,兩人之中,一人著黑冠,穿灰褐氅衣,倆撇小八字胡十分顯眼。


    另一人,則沉穩的多,身著官服,沉默寡語,若劉擎猜的不錯,這個應該就是孫邵。


    王脩或許沒什麽印象,但孫邵劉擎是知道的,孫權稱吳王後,首任丞相,便是孫邵,足見其才幹以及孫權對他的器重。


    “咳咳!”沮授輕咳一聲,引起兩人主意。


    “見過使君!”兩人齊躬身。


    “來見見,這位是渤海王,兩位見禮。”沮授引薦道。


    “見過渤海王!”兩人再度躬身作揖。


    “請入座!”劉擎道。


    沮授開門見山,問道:“兩位前來,可有要事?”


    王脩再度望了眼劉擎,自顧道:“城外又來了一批流民,皆是婦孺,被城衛擋在門外了,特來請示,是否放行?”


    沮授剛欲開口,王脩又搶先道:“使君,先前黃巾攻占本縣,已將倉中糧草悉數搶走,如今新征糧食,供給給張將軍尚且緊張,實在無法滿足這一幫流民,下官不敢定奪,便隻好請示使君了。”


    沮授還以為是何難題。


    若在昨日,這還是難題,然後現在,已不是問題,因為渤海王到了,糧食的問題,就沒有了,沮授當即回道:“放人入城,給予糧食。”


    “可軍中將士與城中百姓所支糧草,怕會很快耗盡。”王脩咬咬牙,繼續勸道,總要有所抉擇,惡人,他來做。


    或許是主簿天然與主家比較親近,王脩一勸再勸,功曹孫邵反而繼續沉默。


    “王主簿放心,有渤海王在,糧草不日便至!”


    王脩將目光投向劉擎,劉擎笑著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道:“本王已下令從冀州調糧,在此期間,萬一不足,可從本王軍中調配,如此,王主簿放心了吧。”


    王脩一聽渤海王願伸出援手,當即一掃愁雲,連勝道謝,直言渤海王是青州的大恩人。


    這時,一直沉默孫邵開口了。


    “使君,渤海王可是使君之主?”


    孫邵一言,當即冷場,王脩小聲提醒道:“孫兄,慎言!”


    “長緒果真目光如炬,實不相瞞,本官確係渤海王帳下,青州刺史,亦是渤海王所薦,其初心,便是渤海王見青州長期遭受黃巾荼毒,而且有其它勢力借公務以填私欲,企圖染指青州。”


    兩人自是明白,其它勢力,指的便是陶謙。


    至於曹操,濟南國屬於青州內部勢力,而且曹操確實一直兢兢業業的在清剿黃巾。


    劉擎接過話茬,道:“一切皆如沮公與所言,本王來青州的首要目的,便是震懾陶謙,如今,他已經灰溜溜的逃回徐州,小心翼翼的守著自己那一畝三人份地了。”


    這個消息,王脩與孫邵也都是可以確認的。


    “再者,青州黃巾勢大,孟德勢單力微,難以有效清剿,本王此行,便在於一舉平定青州黃巾之亂,還青州百姓一個太平。”


    劉擎說了兩個冠冕的理由,當然核心其實就一句話。


    青州是我的。


    這既是前提,也是結果。


    劉擎望著兩人,直言問道:“你二人既知,可願投效本王?”


    王脩與孫邵對視一眼,孫邵不僅目色平常,麵不改色。


    王脩內心腹誹:“我去,你自個裝吧,我投了!”


    “王脩願投效渤海王,以效犬馬之勞!”言罷,王脩對劉擎行了君臣大禮。


    恭喜主公收服能臣【王脩】


    姓名:王脩,字叔治


    品級:卓爾不群


    耐力:32


    武力:27


    統率:54


    智力:76


    政治:86


    魅力:89


    特性:【軍務】治下軍事設施建設,生產提升,自身政治+2。


    【募集】因出色的名聲,每隔一段時間便能得到一群士兵投效。


    【赴難】為人正直不阿,抑強扶弱。


    忠誠度:70%


    收益:魅力+0.89,當前魅力77.43。


    “叔治快快請起!”劉擎當即起身,做出一個扶起的動作。


    王脩起身,再度拱手謝禮,然後又望了一眼孫邵,一副我已經投了,你好自為之的表情。


    孫邵真是無語了,這個王脩,處處與自己瞪鼻子瞪眼睛的,他搖了搖頭,明明是他先看出渤海王與沮授的關係的,他來此處,自然不僅僅是為城外流民請命這麽簡單。


    偏偏被這廝搶先了效忠,真是奇葩。


    哼,孫邵重重一跪,朗聲說道:“不才孫邵,願投明主,肝腦塗地,再所不惜!”


    恭喜主公收服能臣【孫邵】


    姓名:孫邵,字長緒


    品級:卓爾不群


    耐力:22


    武力:33


    統率:17


    智力:79


    政治:88


    魅力:71


    特性:【輔臣】善於協助出謀劃策,使計謀趨於完善,智力+2。


    【知守】認定本心,守定本心,擅以退為進。


    【沉著】心境平和,處事泰然,政治+2。


    忠誠度:70%


    收益:政治+0.88,當前政治79.19。


    劉擎大喜,這兩位人才,可都是中上之姿,在青州的恢複工作中,勢必發揮重要作用。


    青州此行,果然沒有白來!


    “沮叔,命人備好酒席,本王要款待兩位大才!”


    ……


    (ps:求推薦票,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