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文醜看著張琰,宛若看著一個傻子。


    吹牛可以,但也別吹過了,張琰一看就是那種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戰場的,他所有的戰鬥經驗,估計都來自於黃巾軍。


    但張琰畢竟是主,兩人也沒有說破,隻好報以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


    突然,門外的喊聲打斷了四人笑談,聲音越來越大,直到幾人聽清所喊內容。


    “粗事啦粗事啦!梁王被人擄走啦!”


    張琰聞聲即刻起身,小跑向外,正撞見那踉蹌急奔的王府守衛,後者見了張琰,似碰了牆一般立住,猛吸一口氣道:“張相,大王被人擄走,出城去了!”


    “何人如此大膽!”張琰急道。


    “是渤渤渤……渤海王!”


    渤海王?聽得此名,張琰腦中一嗡,許久沒有反應過來,直到許攸與顏良文醜一同出屋察看,張琰方才回過神,一把拎起守衛衣襟,確認道:“當真?”


    “真真真!”守衛連連回答。


    張琰回過頭,望著三人。


    許攸連忙問道:“張相,發生何事了?”


    張琰喉頭嗚咽,欲說不暢,很是難以啟齒,就在他準備豁出老臉如實相告之際,堂外又傳來一聲大喝。


    “報——”


    “稟報張相,渤海王他奪門而出了!”


    說真的,張琰現在頭很痛,兩件事連起來,好像捋順了,渤海王潛入城中,然後劫走了梁王,再破城而出。


    那麽問題來了,他是如何進來的?


    他能如此輕易進入,神不知鬼不覺的帶走梁王,又轟轟烈烈的破城而出,這是為何呢?


    就在張琰百思不得其解之時,身後的許攸三人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許攸若有所思,揣摩著渤海王的用意,為顏良文醜也暗暗吃驚。


    他們聯合起來商議對付的渤海王,竟然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將梁國的象征,梁王劉彌劫走,而且渤海王明明可以悄悄的入,悄悄的出,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然而他偏不,而是選擇在城中就亮明身份,殺出城去。


    “奇恥大辱!渤海王這是在扇你我大嘴巴子!”文醜忿忿道。


    顏良一撇嘴,表示無可奈何,關於被渤海王打臉這件事,顏良已經麻了。


    這時,許攸說道:“張相,煩請令告四門,無有令牌者,不得入城!”


    “對!我這就下令!”


    張琰說著,向外走去,流下三人。


    顏良問:“軍師,此番未戰,我方先失梁王,這仗還怎麽打?”


    許攸笑了笑,回道:“顏將軍,你是冀州人,你可知黃巾席卷之時,冀州一時多少郡國失其封王?”


    顏良想著二者聯係,沒有想到:“軍師,這和梁王被劫有何瓜葛?”


    “梁王在與不在,與我們任務並無衝突,即便梁王在,他能幫上什麽嗎?”許攸反問。


    這倒真的,梁王在,也是他們辦事,張琰配合。


    文醜問道:“軍師,渤海王擒了梁王,目的是要我們投鼠忌器,那我們的鉗形攻勢,還能進行嗎?”


    許攸笑笑,直呼文醜天真。


    “剛才我已說了,梁王在與不在,差別並不大,更有甚者,梁王若永久不在了,那麽梁國,便可稱為梁郡了,那梁國所產錢糧,也無須進入劉彌府庫了。”許攸道。


    “而是進入袁公府庫了!”文醜接過話道。


    許攸會心一笑,見顏良文醜乃是主公嫡係,不如多說幾句,說不定日後見了袁公,兩人會為他說好話。


    許攸又道:“我軍不僅不投鼠忌器,更要鼠器皆砸,兩位將軍試想一番,若梁王被渤海王所劫持,死於亂軍之中,那渤海灣豈不是要背一個弑殺宗親,手足相殘之罪!”


    思路客


    “妙啊!”文醜連聲誇讚,“真不愧是軍師!”


    顏良也點點頭,道:“軍師之謀,與此戰而言乃是錦上添花,渤海王劫持梁王,這是幫了我們,既如此,明日便出兵,鉗攻渤海王!”


    三人一致通過。


    這時,張琰回來了,道:“軍師,兩位將軍,我已下令,無令牌或我的命令,斷不能再進城!”


    許攸回:“好!我與兩位將軍也已商定,明日便出兵,營救梁王!”


    張琰一聽,眉頭一皺。


    嘴上應了聲“好”,但心中卻不是滋味,方才出去傳令時,他想清楚了,若梁王遭遇不測,那他這個國相便要變太守了。


    豈不美哉?!


    ……


    劉擎自西門殺出,行出一段,回到北邊時,已接近寅時,不過一種將士皆精神抖擻,絲毫不見困意,偶爾熬一次,還是沒問題的。


    劉彌心大無比,被禁衛置於馬背帶回之時,最後的官道坦途沒有顛簸,竟然讓劉彌在馬背睡著了。


    劉擎直歎:“心大真好!”


    典韋安排好崗哨,前來尋劉擎。


    “主公,崗哨已安排完畢,不過我們抓了梁王,是不是已達到目的了?”


    劉擎回道:“若說羞辱梁國,此事已至極致!與一國而言,還有什麽時比國王被人擒走更其奇恥大辱的!不過……”


    “不過什麽?”典韋瞪著一雙烏黑的眼睛,裏麵反射著火光,象征著其極強的求知欲。


    “不過你先去睡吧!休息好,明日方可戰鬥!”


    典韋隻好悶悶不樂的回了,劉擎是故意不說的,若是告訴他真相,他豈不是興奮得一夜不睡!


    其實劉擎真正想說的不過是:不過袁紹的人,對劉氏宗族應該沒有多少好感,盡管還要利用劉氏的旗幟,但各處封國於袁紹而言,實乃施政阻礙,雖然國相擁有不小的施政權力,但和太守的一言堂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所以,袁紹底下的聰明人,會因為劉彌被擒而畏首畏尾嗎?


    顯然不會,他們會攻擊得更加瘋狂,甚至欲處之而後快,再將罪名嫁禍到自己頭上,如此良策,隻要智力高於60,恐怕都能想到。


    所以劉擎才沒告訴典韋,免得他興奮得睡不著。


    典韋離去,小帳之中頓時安靜了下來,隻有外麵偶有稍許響動,靜下心之後,劉擎閉目養神,不久困倦之感襲來,便睡去了。


    翌日一早,劉擎被典韋叫醒,卯時即將過去,因為是冬季,此時天色還十分昏暗。


    “主公,盯梢的哨探回報,睢陽城有動靜了!”典韋說著,端過來一碗熱騰騰的肉糜。


    “哦?什麽動靜?”


    “兩支兵馬,分別從東門和西門出來,各有五六千人,分別打著‘顏’旗和‘文’旗,他們似乎衝我們而來,又似乎不是。”


    劉擎聽罷,算是懂了,道:“這該是提前出動,打算來東西兩側包抄本王退路的,等差不多時間,北門便會有兵馬前來與本王對決。”


    “主公,那我們要退出他們的圈套嗎?”


    “退也無用,除非本王一口氣退出梁國,走,去見見梁王睡醒沒有。”說著又指了指典韋手中的肉糜,道:“這個給他送去,另外再給我盛一碗。”


    典韋立在原地,滴咕道:“主公,就這麽一碗,專門給你準備的,昨天聽你抱怨肉幹太硬,難以下咽,今早難得閑著,便將肉幹煮化了。”


    劉擎欲言又止,沒想到粗枝大條的典韋,還有如此細膩的一麵,轉而說道:“再拿碗各分一半,跟我來!”


    說著,劉擎來到劉彌的小帳,此時劉彌正席地而坐,與看守對峙,他看著地上盆中的幹餅,道:“我就是死,也不會吃的!”


    劉擎的到來立即讓他回過神,哭喪著臉道:“渤海王,寬宏大量,小王知道攻山陽不對,可這也不是小王能做主的啊!求渤海王放我回去吧!”


    劉擎接過兩碗肉糜,也跟著席地而坐,將其中一碗遞給劉彌。


    “先吃飽,再說話!”劉擎道。


    劉彌望著熱氣騰騰的肉糜,盡管湖湖的,賣相不怎麽樣,但一陣肉香撲鼻而來,竟讓他肚子咕咕直叫,心想這是什麽肉,怎麽會這麽香!


    笑話,這可不是普通肉幹,而是先醃後熏的,切成小塊,方便進食,缺點是不煮開實在生硬,而煮成肉糜,則完全釋放了其中香味。


    劉彌二話不說結果,咕冬冬的喝了起來,昨夜擔驚受怕,今早饑寒交迫,饑腸轆轆,此時一碗肉糜下肚,他隻覺得這是人間最最香最暖的美味。


    劉彌胃口大開,又拾了一塊餅啃食起來,嚼勁滿滿,滿嘴留香。


    “真香!”


    劉擎莞爾,自己也將肉糜一口喝完,半碗,屬實沒有多少。


    吃過之後,劉彌情緒穩定不少,又開始求情,劉擎直接打斷了他。


    “打住!梁王,你可誤會本王了!你我乃是劉氏同宗,我心知攻山陽並非你的主意,我又為何要涉險將你送睢陽帶出?你可知昨夜多危險!”


    劉彌想了想,昨夜大概是十分危險,吧。


    他忙著擔驚受怕,並不知道什麽具體發生了什麽。


    “對啊,既然如此,大王為何要抓小王呢?”


    劉擎差點笑出聲,心中腹誹:大王本來就是抓小王的啊!


    言歸正傳,劉擎隨意的坐在草席之上,沒有半點架子,這也讓劉彌沒什麽戒心。


    劉擎道:“梁王,你有所不知,袁紹此行派人來,不是為了本王,而是為了你!”


    “為了我?此話怎講?”


    “害!”劉擎故作驚歎,接著道:“袁紹狼子野心,割據豫州,是你是其州內封王,坐擁石邑,豈不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你真以為,他派兵馬前來,是為了對付本王?你也不想想,本王就這兩千來人,犯得著他派數萬大軍前來嘛!”


    劉彌不動征戰,隻聽得渤海王說,兩千對數萬,確實挺反常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


    “那是為何?”劉彌慣性的一問。


    “如此多的兵馬,自然是為了接管梁國全境,梁王真是湖塗啊,置身險地而不知,昨夜他們便是在商議如何處置與你,若不是本王及時趕到,將你帶出城,恐怕梁國已無梁王了!”


    劉擎說得一咋一呼,一板一眼,似真的一樣,說得劉彌都將信將疑起來。


    袁紹要廢了本王?張琰要害本王?渤海王救了本命?


    可若不是真的,自己若是囚徒,那昨夜還能睡的這麽好麽?早上還有這肉糜喝麽?渤海王犯得著對他這麽客客氣氣,還和他平起平坐共食麽?


    接著他又順著劉擎的話一想,發覺張琰這段時間確實與袁紹勾勾搭搭,雖然得到了他的默許,但當初他也不知道袁氏竟然要取而代之,將梁國收為己有。


    劉擎見劉彌半信半疑的樣子,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隻要再來一些,他便全信了。


    於是劉擎道:“梁王,本王知道,這很難以置信,不過事實就是如此,若你是被本王劫走的,你看看睢陽方麵是否會遣使來交涉,若我所料不差,他們巴不得梁王消失,你且看,不出三日,他們必定出兵討伐本王,絲毫不顧及你的安危,若你出事,他們便可將你是死歸罪與本王,再順其自然的占領梁國,坐享其成,如此一石二鳥!”


    此時劉彌心中犯滴咕,渤海王的話,他將信將疑,但渤海王的假設,他十分認同。


    如果張琰或者袁紹的人在意他的安危,必然會先派使者前來交涉,若直接派兵攻擊,則說明渤海王所言,句句屬實!


    劉彌低下頭,默默放掉吃了一半的餅,突然覺得不香了。


    嘴裏喃喃著口頭禪:“這可如何是好!”


    劉擎心中莞爾,半碗肉糜,一席話語,若能爭取到梁王,那劉擎在梁國,將會完全吃得開,就算袁紹派再多的人,劉擎也無懼。


    而且,袁軍正麵兵馬,也差不多時候該出了。


    劉擎剛想著,外麵就有聲音傳來——


    “報——”


    “啟稟主公,睢陽城北門、東門、西門,各有一軍出城,北門之兵直奔我方營地,東西兩路兵馬打算包抄我軍後方!”


    劉擎故作驚訝:“哎呀!這麽快!這可如何是好!”


    說著,劉擎表現得十分焦急,當即起身,還“不小心”打翻了盛餅的碗,當即對典韋下令:“典韋,集結兵馬,做好迎擊準備!”


    典韋領命離去,劉擎留下來,來回踱步。


    劉彌弱弱的問了聲:“大王隻有兩三千兵馬,如何與之抗衡哉?”


    “可不是麽,可若不戰,又能往哪去?本王奔襲來此,人馬俱乏,昨夜更是連夜闖城,將士們都沒有睡好,若一味跑,可能不久就會被追上,到時候精疲力盡,豈不任人宰割!”


    劉擎說著,以手作刀做了個來回割钜的動作,看得劉彌心驚肉跳,臉上大痣直抖。


    躊躇片刻,劉彌說道:“要不……向北去蒙縣暫避其鋒?”


    劉擎眸子一亮,會心一笑。


    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


    (ps:求推薦票,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