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雒陽有變,袁紹釜底抽薪之計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作者:子虛笑烏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久之後,陳溫來到壽春,見到了周昂。
“元悌,怎麽突然來我這了?”周昂問陳溫。
陳溫麵有急色,將巴祗對他的交待說了一遍,又添油加醋說了一些,又道:“揚明,且聽我說,必是有人通風報信,將中原局勢,說於巴祗聽了,如今巴祗不許我們給袁公輸送兵力物資,且如何是好?”
“巴祗已垂垂老矣,又不問中原之事,即便我們照常輸送,他也未必能知,如今正是袁公大計關鍵之時,豈能因他誤事!”周昂道。
“可他畢竟是刺史啊。”陳溫心中還有些忌憚。
周昂沉默數息,思來想去,最終道:“如何決斷,還是先問過我兄長吧!”
“如此也好!”
兩人商定,打算將決定權交給周昕。
……
梁國邊界一切如常,但這種平靜恰恰反映了不尋常,梁國八縣的城防,有條不紊的加固著,梁國之軍,也一同編入呂布各部之下,隨軍訓練,加上袁軍降兵,如今呂布麾下各部將皆有兩三千人,呂布也是劉擎麾下第一位統率兵馬超過萬人的將軍。
睢陽城西麵至北麵,分布著四座大營,分別是趙雲軍,曹操軍,劉備軍,張遼軍,另外,張郃也已經由徐州來到梁國,他駐紮在睢陽以東,劉擎又任命朱靈為總糧秣官,負責調配押運全軍糧草。
劉擎坐鎮梁王府,處理著越來越多的各方信息。
兗州方麵,自從句陽之戰擊退了袁軍攻勢,徐晃已回陳留待命,徐榮則照舊駐守句陽,董卓大軍準備妥當,已經向兗州開拔進軍。
汝南方麵,一切都很安靜,隻知道袁軍的數量,在一天天的增加,如今,情報之中已經無法估計袁軍兵力,值得關注的是,揚州方向上,兵沒有停止輸送兵力。
也不知道李水此行,效果如何。
隻有南陽依舊是劍拔弩張的氣氛,韓遂在武關與馬騰僵持,孫堅率軍與劉表僵持,袁術部將,則和李傕張濟僵持,隨著董卓戰略重點轉移至兗州,南陽方麵,一時間恐怕難以分出勝負。
書屋之中,劉擎正與郭嘉商議對策。
“奉孝,董卓已在路上,袁紹為何遲遲不動,他在等什麽?”劉擎問。
“主公,備戰越久,說明著袁紹攻勢越猛,他不著急,說明他對濟陰方麵有信心,相信他們能擋住董卓,袁軍攻勢,怕是要主公一力承擔。”
“我這不有曹操與劉備麽,再說,睢水以南的百姓,基本已經遷至北麵,我軍據水而守,先防守再尋其破綻反擊,定能獲勝。”
郭嘉原本建議劉擎直接殺去陳國和汝南,先發製人,但劉擎還是否決了這個提議,因為這不是局部戰爭,小規模的獲勝,不足以改變大勢,除非能擊殺袁紹。
定下防守反擊基本策略的原因,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是,戰爭,必須由袁紹來發起。
如今外界已經盛傳,袁紹欲對梁國改國為郡,渤海王仗義出手,阻止了袁紹企圖,接下來的劇本就是袁紹惱羞成怒,舉大軍攻梁。
渤海王為保同宗基業,力戰袁軍。
如此一邊貶損,而劉擎則贏得美名,何樂而不為?
其實這一點,劉擎也不時自己想出來的,而是陳宮指點的。
議事結束之後,劉擎帶著郭嘉典韋二人,徑直來到府獄之中,這裏還關著兩人,顏良和文醜。
兩人身體健朗,經過這段時間休養,傷勢已然痊愈。
劉擎突然拜訪,令兩人大感意外,一臉警惕的望著劉擎。
“本王此來,是想告訴你們,袁紹如今正在糾集大軍,打算再攻梁國,我可聽說,郭圖郭別駕,做了副督軍。”
提到郭圖,顏良文醜臉上便一陣惱怒,郭圖逃走之時,嘴裏可全是責怪他們的話,想必逃回去,也不會少說顏良文醜的壞話。
“想不到吧,郭圖兵敗而回,不但沒有處罰,反而升官,兩位將軍不妨想想,郭圖是如何升上去的。”
顏良文醜平日裏雖然莽了一點,但也不傻,多半是郭圖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他二人,這或許還是輕的,說他兩人已經投入渤海王麾下這種話,也會說出來。
顏良盤坐地上,仰麵望著劉擎,一改先前語氣:“就算回不去,你也休想我二人會投效你!”
“對,俺也一樣!”文醜附和道。
劉擎被當場拒絕,還是兩次,覺得氣氛有些尷尬,他看了看郭嘉和典韋,毫不在意道:“看到沒,本王對自己的子民,擁有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心。”
說完轉過頭,又對顏良文醜二人道:“本王從未想過兩位將軍會投效本王,隻是為了確保你們不再為袁紹效力,故而關你們在此,等你們想通了,便放你們回鄉。”
說完,劉擎領著兩人離開,留下顏良與文醜在原地反複消化這句話。
“顏兄,渤海王說的是真的麽?他真的會放了俺們?”文醜問。
顏良搖搖頭,“渤海王不可信!”
“那他為什麽不殺了俺們,一勞永逸?”文醜再問。
這回輪到顏良不會了,對啊,既然不希望他們為袁紹效力,殺了便是,這也是大部分主公會幹的。
顏良解釋不了,想著想著——
難道,渤海王想放了他們,是真心的?
離開了監牢,郭嘉好奇道:“主公已擒了顏良文醜數次,既不肯投效,為何還要留著?”
“奉孝不妨猜猜。”劉擎笑道。
郭嘉眉頭微微一蹙,有了!
“定然是主公賊心……啊不,誠心不改,想真正收服這兩位猛將,兩人武藝雖不頂尖,但能與典韋過上幾招的人,天下能有幾人!此為一。”
“哦?還有二?”
“第二,主公長時間將其留在睢陽,袁紹本就多疑,加上我那族兄郭圖從旁挑唆,袁紹定然會放棄二將,如此一來,他們對主公,也不再有什麽威脅!”
劉擎笑笑:“其實,還有第三。”
“第三?是什麽啊?”郭嘉問。
劉擎笑而不語,走了,典韋也笑了笑,跟上。
郭嘉立於原地,絞盡腦汁,口中喃喃:“第三,第三……”
突然,他眼睛一亮,旋即追了上去。
……
劉擎回到王府,自己的屋中,發現糜仁正在核算賬目,於是湊上前去,笑道:“仁兒,辛苦了!”
糜仁腦袋輕搖,“不辛苦,大王,糜仁有一事不解,還望大王解惑。”
劉擎幹脆就著糜仁身旁坐了下來,“你問。”
“王府中的甘梅,可是大王的人?”糜仁說完,連忙又解釋道:“是我一路上覺得甘梅與我投緣,在王府中,我也沒有別的朋友,所以與其交好,方才有此一問。”
劉擎沉默,琢磨著該如何說這件事,雖然計劃是將甘梅許給劉備的,但這件事,劉擎計劃是在與袁紹戰鬥之後再進行的,不然豈不是要消磨掉劉備的鬥誌,畢竟他也是那種打了一輩子仗想享受享受的同道中人。
劉擎沉默,糜仁以為劉擎默認了,於是大著膽子問道:“既是大王的人,大王為何不寵幸她?”
劉擎:???
“本王看著,像這般好色的人麽!”
“像!”糜仁一本正經的回答。
劉擎一時語塞,好吧,那晚確實是本王沒忍住……
“你怎麽回事,聽你的口氣,是在為她鳴不平?你還希望本王雨露均沾?”
被這麽一反問,糜仁也語塞了,她臉色閃過一絲掙紮,說道:“我隻是覺得甘姐姐背井離鄉,獨居王府,怪可憐的。”
“王府錦衣玉食,比她原來的生活不知好了多少,怎談的上可憐?再說,甘氏早已沒落,如今連小士族都算不上,本王尋得他,不過是出於舉手之勞。”
說起來,這個人情不是給甘氏的,甘氏根本沒有這資格讓劉擎如此大費周章,隻有劉備可以讓劉擎來做這個媒。
“舉手之勞,然後收入府中,不聞不問?”
糜仁之言,本能的讓劉擎覺得升起一股無名之火,好似自己的權威,受到了冒犯,她這是替甘梅鳴不平,有質問的語氣,也確實讓劉擎不快。
“本王行事,何須向人解釋!”劉擎丟下一話,旋即站起,離開時,又道:“甘梅或許確有幾分姿色,不過你若以為本王見了稍有姿色之女便邁不動腿,那你可錯看本王了,似這等姿色的女子,董卓不知給本王送了多少!”
劉擎不知道糜仁和甘梅交朋友,說了些啥,也不反對她們交往。
但糜仁不能逾越,對劉擎的做法指手畫腳,即便她是王妃,也不可以。
沒有人可以!
劉擎離去了,糜仁臉色突然冒出一絲沮喪,她拿筆頭敲了敲自己的腦袋,喃喃道:“傻仁啊傻仁,你剛怎麽能這麽對大王說話呢!”
傻仁:“可是你答應了幫甘梅姐姐問的啊?”
“傻仁你快閉嘴吧!大王好像生氣了!”
傻仁:“那你今夜賣力一點不就行了!”
糜仁突然捂著紅彤彤的臉。
劉擎出了屋,正打算去軍中一趟,突然見曹操大步流星而來。
“孟德!”劉擎呼喚道。
曹操抬頭,見是劉擎,回道:“大王!我正尋你呢。”
兩人一同步入廊中,放慢了腳步。
“孟德何事尋我?”
“不好了,將有大事發生!”曹操急道。
“何出此言?”
曹操一把拉住劉擎,挨近了後,墊墊腳,盡可能的湊近劉擎耳旁,輕道:“家父密信,稱董卓離開,雒陽有變!”
劉擎麵色突然膩重起來,曹操之父在雒陽任職,能被他稱雒陽有變的事,多半不會太小。
“可知具體發生了何事?”劉擎問。
曹操依舊輕聲,“有人欲行刺董卓!若此事成,還將劫持天子!”
行刺董卓,劉擎倒不擔心,一直以來,都有人行刺董卓,這事對董卓而言,也是稀鬆平常,隻是第二件,劫持天子,劉擎就奇怪了,誰會劫持?劫持了做什麽?
難道是王允?
劫持天子,獻給袁紹?不然意義何在呢?
劉擎暫時沒有領會其中深意。
“令尊如何會知道此事?”
“大王該知,家父執掌財權,在雒陽自然多收拉攏,這些年家父一直奉行中立原則,無論是劉辯劉協之爭,還是董卓與袁紹之爭,他都沒有站位。”
“那此次,會有不同?”劉擎問。
曹操搖搖頭,“家父並未告知於我,隻是我覺得很是不安,於是連忙前來告知大王。”
“本王亦不知其中深意,孟德隨本王去見見軍師!”劉擎說著,徑直尋郭嘉而去,離開了監牢之後,郭嘉也是徑直回了王府。
有外人在,郭嘉一絲不苟的行禮:“見過主公,曹國相。”
曹操當即將曹嵩信中所書之事和盤托出,不敢有半點遺漏。
郭嘉聽罷,思慮片刻,劉擎與曹操皆沒有出聲打擾。
良久,郭嘉才開口:“主公,董卓起兵十五萬,征討袁紹,算上南陽之兵,董卓已是全軍出擊了。”
“那又如何?雒陽城中不過一群文臣,一千人便能看得老老實實,成不了事。”劉擎道。
“所以,為圖大事,必然會再引一軍前去雒陽,否則,雒陽之變乃是無稽之談。”
“再引一軍?如今袁術分身乏術,袁紹又在明裏暗裏積聚力量,哪來的再引一軍?”劉擎反問。
郭嘉答道:“這一軍,必然不會來自袁氏。”
劉擎與曹操對視一眼,雙人眼中皆有茫然之色,顯然毫無頭緒。
“主公,如今各方僵持,戰亂不息,此時還能湊出一支兵馬的,唯有涼州!”郭嘉道。
郭嘉一點,劉擎與曹操幾乎同時想到,齊聲驚呼:“韓遂!”
韓遂投袁,雖然他的大軍被武關阻擋在了南陽,但誰說他又不能聯絡涼州的舊部呢,在涼州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首領,隨時準備入主三輔,搶占那裏的肥沃領土。
“不錯,韓遂投袁,自然不會隻與馬騰決裂這般簡單,其背後,定有陰謀,由此看來,這個陰謀,便是釜底抽薪,直搗黃龍之計!”
曹操不解:“何謂之釜底抽薪,直搗黃龍?”
郭嘉道:“韓馬決裂,南陽突變,令各方兵馬僵持其中,不得動彈。”
郭嘉麵向曹操,接著道:“袁紹立陳王,徹底惹怒董卓,傾其兵討袁,此乃釜底抽薪!”
“韓遂再起一軍,直取雒陽,是謂直搗黃龍!”劉擎補充道。
“主公所言極是!”郭嘉道。
“如此一來,豈不壞事,消息既已傳出,隻怕是董卓回頭,或是我們此時發兵救援,都已來不及了!”曹操急道。
“是啊,這可如何是好?”劉擎跟著隨意說了一句。
心中在想著雒陽之變的後果。
……
(ps:求月票,推薦票。)
“元悌,怎麽突然來我這了?”周昂問陳溫。
陳溫麵有急色,將巴祗對他的交待說了一遍,又添油加醋說了一些,又道:“揚明,且聽我說,必是有人通風報信,將中原局勢,說於巴祗聽了,如今巴祗不許我們給袁公輸送兵力物資,且如何是好?”
“巴祗已垂垂老矣,又不問中原之事,即便我們照常輸送,他也未必能知,如今正是袁公大計關鍵之時,豈能因他誤事!”周昂道。
“可他畢竟是刺史啊。”陳溫心中還有些忌憚。
周昂沉默數息,思來想去,最終道:“如何決斷,還是先問過我兄長吧!”
“如此也好!”
兩人商定,打算將決定權交給周昕。
……
梁國邊界一切如常,但這種平靜恰恰反映了不尋常,梁國八縣的城防,有條不紊的加固著,梁國之軍,也一同編入呂布各部之下,隨軍訓練,加上袁軍降兵,如今呂布麾下各部將皆有兩三千人,呂布也是劉擎麾下第一位統率兵馬超過萬人的將軍。
睢陽城西麵至北麵,分布著四座大營,分別是趙雲軍,曹操軍,劉備軍,張遼軍,另外,張郃也已經由徐州來到梁國,他駐紮在睢陽以東,劉擎又任命朱靈為總糧秣官,負責調配押運全軍糧草。
劉擎坐鎮梁王府,處理著越來越多的各方信息。
兗州方麵,自從句陽之戰擊退了袁軍攻勢,徐晃已回陳留待命,徐榮則照舊駐守句陽,董卓大軍準備妥當,已經向兗州開拔進軍。
汝南方麵,一切都很安靜,隻知道袁軍的數量,在一天天的增加,如今,情報之中已經無法估計袁軍兵力,值得關注的是,揚州方向上,兵沒有停止輸送兵力。
也不知道李水此行,效果如何。
隻有南陽依舊是劍拔弩張的氣氛,韓遂在武關與馬騰僵持,孫堅率軍與劉表僵持,袁術部將,則和李傕張濟僵持,隨著董卓戰略重點轉移至兗州,南陽方麵,一時間恐怕難以分出勝負。
書屋之中,劉擎正與郭嘉商議對策。
“奉孝,董卓已在路上,袁紹為何遲遲不動,他在等什麽?”劉擎問。
“主公,備戰越久,說明著袁紹攻勢越猛,他不著急,說明他對濟陰方麵有信心,相信他們能擋住董卓,袁軍攻勢,怕是要主公一力承擔。”
“我這不有曹操與劉備麽,再說,睢水以南的百姓,基本已經遷至北麵,我軍據水而守,先防守再尋其破綻反擊,定能獲勝。”
郭嘉原本建議劉擎直接殺去陳國和汝南,先發製人,但劉擎還是否決了這個提議,因為這不是局部戰爭,小規模的獲勝,不足以改變大勢,除非能擊殺袁紹。
定下防守反擊基本策略的原因,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是,戰爭,必須由袁紹來發起。
如今外界已經盛傳,袁紹欲對梁國改國為郡,渤海王仗義出手,阻止了袁紹企圖,接下來的劇本就是袁紹惱羞成怒,舉大軍攻梁。
渤海王為保同宗基業,力戰袁軍。
如此一邊貶損,而劉擎則贏得美名,何樂而不為?
其實這一點,劉擎也不時自己想出來的,而是陳宮指點的。
議事結束之後,劉擎帶著郭嘉典韋二人,徑直來到府獄之中,這裏還關著兩人,顏良和文醜。
兩人身體健朗,經過這段時間休養,傷勢已然痊愈。
劉擎突然拜訪,令兩人大感意外,一臉警惕的望著劉擎。
“本王此來,是想告訴你們,袁紹如今正在糾集大軍,打算再攻梁國,我可聽說,郭圖郭別駕,做了副督軍。”
提到郭圖,顏良文醜臉上便一陣惱怒,郭圖逃走之時,嘴裏可全是責怪他們的話,想必逃回去,也不會少說顏良文醜的壞話。
“想不到吧,郭圖兵敗而回,不但沒有處罰,反而升官,兩位將軍不妨想想,郭圖是如何升上去的。”
顏良文醜平日裏雖然莽了一點,但也不傻,多半是郭圖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他二人,這或許還是輕的,說他兩人已經投入渤海王麾下這種話,也會說出來。
顏良盤坐地上,仰麵望著劉擎,一改先前語氣:“就算回不去,你也休想我二人會投效你!”
“對,俺也一樣!”文醜附和道。
劉擎被當場拒絕,還是兩次,覺得氣氛有些尷尬,他看了看郭嘉和典韋,毫不在意道:“看到沒,本王對自己的子民,擁有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心。”
說完轉過頭,又對顏良文醜二人道:“本王從未想過兩位將軍會投效本王,隻是為了確保你們不再為袁紹效力,故而關你們在此,等你們想通了,便放你們回鄉。”
說完,劉擎領著兩人離開,留下顏良與文醜在原地反複消化這句話。
“顏兄,渤海王說的是真的麽?他真的會放了俺們?”文醜問。
顏良搖搖頭,“渤海王不可信!”
“那他為什麽不殺了俺們,一勞永逸?”文醜再問。
這回輪到顏良不會了,對啊,既然不希望他們為袁紹效力,殺了便是,這也是大部分主公會幹的。
顏良解釋不了,想著想著——
難道,渤海王想放了他們,是真心的?
離開了監牢,郭嘉好奇道:“主公已擒了顏良文醜數次,既不肯投效,為何還要留著?”
“奉孝不妨猜猜。”劉擎笑道。
郭嘉眉頭微微一蹙,有了!
“定然是主公賊心……啊不,誠心不改,想真正收服這兩位猛將,兩人武藝雖不頂尖,但能與典韋過上幾招的人,天下能有幾人!此為一。”
“哦?還有二?”
“第二,主公長時間將其留在睢陽,袁紹本就多疑,加上我那族兄郭圖從旁挑唆,袁紹定然會放棄二將,如此一來,他們對主公,也不再有什麽威脅!”
劉擎笑笑:“其實,還有第三。”
“第三?是什麽啊?”郭嘉問。
劉擎笑而不語,走了,典韋也笑了笑,跟上。
郭嘉立於原地,絞盡腦汁,口中喃喃:“第三,第三……”
突然,他眼睛一亮,旋即追了上去。
……
劉擎回到王府,自己的屋中,發現糜仁正在核算賬目,於是湊上前去,笑道:“仁兒,辛苦了!”
糜仁腦袋輕搖,“不辛苦,大王,糜仁有一事不解,還望大王解惑。”
劉擎幹脆就著糜仁身旁坐了下來,“你問。”
“王府中的甘梅,可是大王的人?”糜仁說完,連忙又解釋道:“是我一路上覺得甘梅與我投緣,在王府中,我也沒有別的朋友,所以與其交好,方才有此一問。”
劉擎沉默,琢磨著該如何說這件事,雖然計劃是將甘梅許給劉備的,但這件事,劉擎計劃是在與袁紹戰鬥之後再進行的,不然豈不是要消磨掉劉備的鬥誌,畢竟他也是那種打了一輩子仗想享受享受的同道中人。
劉擎沉默,糜仁以為劉擎默認了,於是大著膽子問道:“既是大王的人,大王為何不寵幸她?”
劉擎:???
“本王看著,像這般好色的人麽!”
“像!”糜仁一本正經的回答。
劉擎一時語塞,好吧,那晚確實是本王沒忍住……
“你怎麽回事,聽你的口氣,是在為她鳴不平?你還希望本王雨露均沾?”
被這麽一反問,糜仁也語塞了,她臉色閃過一絲掙紮,說道:“我隻是覺得甘姐姐背井離鄉,獨居王府,怪可憐的。”
“王府錦衣玉食,比她原來的生活不知好了多少,怎談的上可憐?再說,甘氏早已沒落,如今連小士族都算不上,本王尋得他,不過是出於舉手之勞。”
說起來,這個人情不是給甘氏的,甘氏根本沒有這資格讓劉擎如此大費周章,隻有劉備可以讓劉擎來做這個媒。
“舉手之勞,然後收入府中,不聞不問?”
糜仁之言,本能的讓劉擎覺得升起一股無名之火,好似自己的權威,受到了冒犯,她這是替甘梅鳴不平,有質問的語氣,也確實讓劉擎不快。
“本王行事,何須向人解釋!”劉擎丟下一話,旋即站起,離開時,又道:“甘梅或許確有幾分姿色,不過你若以為本王見了稍有姿色之女便邁不動腿,那你可錯看本王了,似這等姿色的女子,董卓不知給本王送了多少!”
劉擎不知道糜仁和甘梅交朋友,說了些啥,也不反對她們交往。
但糜仁不能逾越,對劉擎的做法指手畫腳,即便她是王妃,也不可以。
沒有人可以!
劉擎離去了,糜仁臉色突然冒出一絲沮喪,她拿筆頭敲了敲自己的腦袋,喃喃道:“傻仁啊傻仁,你剛怎麽能這麽對大王說話呢!”
傻仁:“可是你答應了幫甘梅姐姐問的啊?”
“傻仁你快閉嘴吧!大王好像生氣了!”
傻仁:“那你今夜賣力一點不就行了!”
糜仁突然捂著紅彤彤的臉。
劉擎出了屋,正打算去軍中一趟,突然見曹操大步流星而來。
“孟德!”劉擎呼喚道。
曹操抬頭,見是劉擎,回道:“大王!我正尋你呢。”
兩人一同步入廊中,放慢了腳步。
“孟德何事尋我?”
“不好了,將有大事發生!”曹操急道。
“何出此言?”
曹操一把拉住劉擎,挨近了後,墊墊腳,盡可能的湊近劉擎耳旁,輕道:“家父密信,稱董卓離開,雒陽有變!”
劉擎麵色突然膩重起來,曹操之父在雒陽任職,能被他稱雒陽有變的事,多半不會太小。
“可知具體發生了何事?”劉擎問。
曹操依舊輕聲,“有人欲行刺董卓!若此事成,還將劫持天子!”
行刺董卓,劉擎倒不擔心,一直以來,都有人行刺董卓,這事對董卓而言,也是稀鬆平常,隻是第二件,劫持天子,劉擎就奇怪了,誰會劫持?劫持了做什麽?
難道是王允?
劫持天子,獻給袁紹?不然意義何在呢?
劉擎暫時沒有領會其中深意。
“令尊如何會知道此事?”
“大王該知,家父執掌財權,在雒陽自然多收拉攏,這些年家父一直奉行中立原則,無論是劉辯劉協之爭,還是董卓與袁紹之爭,他都沒有站位。”
“那此次,會有不同?”劉擎問。
曹操搖搖頭,“家父並未告知於我,隻是我覺得很是不安,於是連忙前來告知大王。”
“本王亦不知其中深意,孟德隨本王去見見軍師!”劉擎說著,徑直尋郭嘉而去,離開了監牢之後,郭嘉也是徑直回了王府。
有外人在,郭嘉一絲不苟的行禮:“見過主公,曹國相。”
曹操當即將曹嵩信中所書之事和盤托出,不敢有半點遺漏。
郭嘉聽罷,思慮片刻,劉擎與曹操皆沒有出聲打擾。
良久,郭嘉才開口:“主公,董卓起兵十五萬,征討袁紹,算上南陽之兵,董卓已是全軍出擊了。”
“那又如何?雒陽城中不過一群文臣,一千人便能看得老老實實,成不了事。”劉擎道。
“所以,為圖大事,必然會再引一軍前去雒陽,否則,雒陽之變乃是無稽之談。”
“再引一軍?如今袁術分身乏術,袁紹又在明裏暗裏積聚力量,哪來的再引一軍?”劉擎反問。
郭嘉答道:“這一軍,必然不會來自袁氏。”
劉擎與曹操對視一眼,雙人眼中皆有茫然之色,顯然毫無頭緒。
“主公,如今各方僵持,戰亂不息,此時還能湊出一支兵馬的,唯有涼州!”郭嘉道。
郭嘉一點,劉擎與曹操幾乎同時想到,齊聲驚呼:“韓遂!”
韓遂投袁,雖然他的大軍被武關阻擋在了南陽,但誰說他又不能聯絡涼州的舊部呢,在涼州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首領,隨時準備入主三輔,搶占那裏的肥沃領土。
“不錯,韓遂投袁,自然不會隻與馬騰決裂這般簡單,其背後,定有陰謀,由此看來,這個陰謀,便是釜底抽薪,直搗黃龍之計!”
曹操不解:“何謂之釜底抽薪,直搗黃龍?”
郭嘉道:“韓馬決裂,南陽突變,令各方兵馬僵持其中,不得動彈。”
郭嘉麵向曹操,接著道:“袁紹立陳王,徹底惹怒董卓,傾其兵討袁,此乃釜底抽薪!”
“韓遂再起一軍,直取雒陽,是謂直搗黃龍!”劉擎補充道。
“主公所言極是!”郭嘉道。
“如此一來,豈不壞事,消息既已傳出,隻怕是董卓回頭,或是我們此時發兵救援,都已來不及了!”曹操急道。
“是啊,這可如何是好?”劉擎跟著隨意說了一句。
心中在想著雒陽之變的後果。
……
(ps:求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