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最強王者VS嘴強王者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 作者:子虛笑烏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吹牛逼的時候都是震天響,然而郭圖一問誰敢試試,頓時沒人吱聲了。
“郭參軍,你所言當真?若是渤海王真在穀中,那集我軍之力攻之,擒下渤海王,還需要攻什麽城!”
說話的是一位麵容威猛之將,生得異常魁梧,郭圖一看,原來是是裨將軍韓猛。
“韓將軍,話雖如此,可渤海王驍勇異常,就連顏良文醜兩位將軍,也未必敵得過。”郭圖說的點到即止,免得傷了諸將的自尊心,顏良文醜勇冠三軍,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
“顏良文醜兩位將軍既然勇冠三軍,如今人在何處呢?軍中自有能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韓猛上前大剌剌的說著,自信十足。
郭圖心中笑他:到底是剛提拔的新銳,鋒芒畢露,輕視顏良文醜倒沒什麽,可輕視渤海王,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將軍豪氣雲幹,郭某佩服,據郭某對劉擎小兒的了解,他必是潛藏在此山穀之中,待我軍攻城之時,他從後殺出,截斷我軍退路!”
韓猛道:“若真如參軍所料,我們必須得先解決伏兵隱患,方才可以順利攻城。”
“也未必一定如此,也可兵分兩路,一路去解決山穀之敵,一邊前去攻擊鄢縣!”
韓猛稍作思索,率先道:“那我便去會一會這個渤海王,叫他見識見識本將軍的大刀!”
“也算我一個!”季雍也跟著道。
郭圖看著不發一言的呂威璜與淳於瓊二將,看來兩人是被渤海王的厲害嚇到了,所以他們寧願去攻鄢縣。
“好!既如此,韓猛季雍,各率本部兵馬,入穀殺賊,其他人隨我進軍鄢縣!”郭圖一聲令下,遠眺視線盡頭的城池。
於此同時,劉擎依舊在山穀之中閉目養神,直到禁衛來報,正有兩營兵馬,向山穀中進行。
劉擎一雙炯目陡然睜開,當即下令,“傳令準備,本王倒是要瞧瞧,誰不怕死。”
“主公神了!竟真的有人來自投羅網?”典韋詫異道。
劉擎笑笑,開始教人,“無論攻守進退,此穀皆是藏兵之處,對那條穀道起著極大的牽製作用,即便本王不在此處,袁軍也會派人占據,以防不測。”
“哦!原來如此!”典韋似懂非懂的點頭,然而弄出一個問題,卻又多了一個疑問。
“主公既然明知袁軍會來,何以暴露於此呢?如此,怎麽稱的上是伏擊呢?”
劉擎又笑了笑,拔起插在地上的鐵槊,騎上金戈。
“誰說本王在此是埋伏了?本王這是和郭圖有個約會!”
韓季兩軍經過狹窄的穀道,兩位將軍仰頭望著毫無險峻可言的山峰,平平無奇的植被,稀疏得藏不住人,若是細細觀察,可見單調的林木梢頭,已經萌發了新綠。
“韓將軍,此處不像有伏兵的樣子,連稍可的射擊點都沒有。”季雍道。
韓猛卻如走馬觀花,欣賞風景一般,一點都沒有警惕的意思。
“或許隻是郭參軍危言聳聽!”韓猛隨口道。
“韓將軍莫要輕敵,渤海王可不是一般對手!”季雍道。
“哦?難道季將軍和渤海王交過手?”
“交手倒沒有,隻是在河內之戰時,我有幸親眼見識過渤海王的戰鬥力。”
說到渤海王劉擎,韓猛起了好奇心,於是追問:“季將軍說說看,渤海王戰鬥力如何?”
“河內之戰時,白波軍莫名襲擊袁公的兵馬,其中有一悍將,名叫徐晃,其勇隻有顏良文醜將軍之流,可以一擋,不過袁公因為被白波軍與董卓軍聯攻,節節後退,最後,還是渤海王出手,解了袁公之圍。”季雍目視前方,眼神有些恍忽,似乎重新回到了那個場景。
“那一戰,渤海王直麵徐晃,幾乎隻用了一招,便削斷了徐晃的兵器,令徐晃臣服。”
季雍說出此事,依然覺得不可思議,宛如場景再現,然而當他回過神,想象中的畫麵的人物,卻與眼前的景象重合了。
季雍連忙揉了揉眼睛,景象真實無誤,渤海王劉擎,立於前方,高頭大馬,威風凜凜。
韓猛也見到了此景,對於季雍的話,他又隨口回了一句:“會不會那個徐晃,是渤海王請的托?”
季雍一咽口水,心頭冷笑,這個韓猛也太輕敵自大了,心中腹誹:是不是托,你去試試就知道了。
“那便是渤海王?”韓猛指著大刀問。
季雍點點頭,“正是!”
“儀態倒是不錯,隻是看著瘦不拉幾的,能有幾分力道,要我看,我一手便可擒之!”韓猛說著,已經躍躍欲試。
季雍看著身形魁梧的韓猛,一時不知如何回話。
劉擎望著為首二將,都是陌生麵孔,郭圖沒來,也沒有將袁紹忽悠來,淳於瓊和呂威璜,也沒有來。
索然無味。
劉擎玩心盡失,對典韋道:“一群嘍囉,交給你了!”
“好嘞!”典韋目露凶光,早就磨戟霍霍了,他一拍黑貨,立即上前,指戟衝兩人,大聲呼喝:“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典韋慣例性的問候一聲。
韓猛見來人不是渤海王,還是派了以為部下,當下怒喝回來:“你爺爺在此!快叫你家主子出來受死!”
季雍一聽,突然後悔陪這貨入穀了。
那可是典韋啊!
典韋的戰鬥力,他也是親眼所見的,濮陽之戰,典韋一人深入袁軍大陣,擒了袁紹,揚長而去。
原本覺得韓猛是有些戰力,年少輕狂,沒想到他不是猛,而是瘋。
對方說是典韋爺爺,尋常叫罵,典韋還能忍,然而對方竟然叫渤海王出去受死?!
這不能忍!
典韋也不再顧忌什麽名號,直接拍馬向前,黑貨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怒氣,奮蹄直奔,眨眼功夫,幾十丈的距離,兩息之間便到。
鐵戟朝著韓猛重重劈下,韓猛見典韋來得如此迅捷又迅猛,當即抬刀格擋,他這口刀,可是精鐵打造,足足用了三十多斤的精鐵,揮舞起來,虎虎生風,麵對典韋鐵戟,他有足夠的信心應付。
韓猛拍馬而上,大刀格擋出去。
“鏗!”
“卡!”
“彭!”
三響相繼傳來,第一道聲響是鐵戟擊打在刀柄之上發出的,緊隨其後是刀柄斷裂的巨響,第三聲聲音不大,有些沉悶,是韓猛的無頭屍身倒地的聲音。
至於韓猛的頭顱,還在天上旋轉,揮灑著熱血……
“嘁,嘴上功夫不錯,武力,不堪一擊!”典韋鄙夷的衝韓猛屍身啐了一口,目露凶光,落在一旁的季雍身上。
“到你了!來!”
典韋如此勇猛,季雍心中驚懼不已,哪裏還敢上,持著韁繩的手都不由得抖了抖。
“撤!撤!”季雍突然叫喊著,下令撤退。
打都沒打,主將被人一招秒殺,還打個屁。
“慢著,留下姓名!”典韋喝道。
季雍回過半身,陪了個笑,道:“死者是韓猛,卑職季雍。”
說完,便頭也不回的跑了。
“主公,追嗎?”典韋回頭問。
劉擎搖搖頭,敵軍已經下破了膽,若就此退去,倒也省些無辜的廝殺。
隻是季雍這個名字,劉擎覺得莫名熟悉,又想不起來,韓猛罵得倒是凶,可惜是個嘴強王者,哪如典韋,才是真正的武力王者。
季雍進軍雖慢,但逃的時候,卻很快,短短半個時辰,郭圖一行甚至都還沒全部出穀,他就跑了出來。
“參軍!參軍!”季雍呼喊著,趕上緩行的郭圖。
“哦?季將軍怎麽這麽快便回來了,可是山穀之中,並無伏兵,韓將軍呢?”
季雍長舒一口氣,也不知是喘氣還是歎氣。
“回參軍,山穀之中卻又兵馬,隻不過卻並非伏兵,而是堂而皇之的等侯在那,韓將軍……”季雍頓了頓,深吸一口氣,接著道:“韓將軍與敵將典韋交戰不到一合,便身首異處,未開戰而主將死,我軍士氣大挫,我便先領軍撤出來了。”
郭圖一臉嚴肅,回道:“季將軍做得對,明知不敵,當以保全為上!”
心中卻暗自得意:怎麽,現在服了吧,山穀中的情況,是不是何我“推斷”的一摸一樣!
“參軍妙算,分毫不差,穀中正是渤海王劉擎親自坐鎮,看來想取鄢縣,並不容易!若是攻城之時,渤海王攻我軍之後,那可不妙!”季雍分析著,其實這個道理,郭圖已經說過,他重複一遍,是希望借此給其他將軍一個台階,打消這次行動。
郭圖左看看,右看看,“諸位將軍,以為如何?”
呂威璜道:“我看這鄢縣,不打也罷,此地地形於我軍不利,強行開戰,必然遭受損失,我想袁公能理解我們的,淳於將軍,你覺得呢?”
“我也這樣覺得!”淳於瓊道。
“既然諸將皆同意退兵,特別是淳於將軍開口了,那我軍便就此退吧,省得被渤海王截斷了道。”郭圖道。
第二次鄢縣之戰,暗然落幕……
典韋顯然是戰意沒有得到發泄,回到鄢縣之後,依然悶悶不樂。
“主公,我軍雖少,亦能追殺一些袁軍,有所斬獲,為何不下令追擊呢?”典韋不理解主公所為。
“你以為袁軍十數萬大軍,他們是什麽人組成的?”
典韋琢磨著這句話,沒明白劉擎想問什麽,袁軍就是袁軍啊,什麽由什麽人組成的。
“自然是袁紹征發並武裝的民夫,上一戰,你沒發覺袁軍戰鬥力,明顯不如顏良文醜之軍嗎?”
“這倒是真的!簡直不堪一擊!我還沒用力,他們就跑了。”典韋滴咕道。
“所謂袁軍,其實不過是袁氏治下的青壯百姓,本王殺的,可不是袁軍,而是豫州百姓。”說著,劉擎還望著高覽問:“敬誌,你說是也不是?”
高覽回道:“確如主公所言,袁紹為籌劃此戰,召集了不下五萬民夫,充作軍卒,編入各軍之中,勢必導致軍隊質量下降。”
身為統兵之將,高覽自然是知道這些道理的,討論到這裏,高覽突然覺得,渤海王才是真正的愛惜子民的明主,而且格局之大,包容心之強,世所罕見,連豫州之民都憐惜了,豫州早晚必歸於主公!
同時也覺得自己投效渤海王,真的是棄暗投明了。
劉擎意識中突然冒出一個意識:高覽忠誠度上升了10%,當前為80%。
哦豁?看來高覽也是識大體的將才,領會到了劉擎的用心良苦。
“主公,我不理解,若是次次放過袁軍,憐憫豫州民軍,那這仗,還怎麽打?”典韋又問。
“本王從未想過以武力征服袁氏,本王曆來信奉,得民心者得天下,袁紹若是窮兵黷武,人心向背,他們便會選擇本王,敬誌不正是如此麽!”劉擎笑道。
高覽連忙接話:“主公心懷天下,早晚使四海鹹服,天下歸心!”
高覽還挺會說話!貌似比張郃會說,劉擎心道。
“鄢縣既已解圍,眼下當務之急,是應付東麵之敵,本王或許仁慈,但奉先可不好這口,一場廝殺,在所難免。”
劉擎所做的仁慈,也是有條件的,是在完全碾壓的前提下,可以網開一麵,省去屠殺。而呂布麾下將士,除了並州騎兵,還有不少就是梁國兵,以及剛加入的青壯,他們是為了保護家國而戰,必然要血戰,死戰。
“主公,曹操來信!”一名禁衛遞上一份帛書。
劉擎展信一看,竟然是蒙縣告急。
區區一個蔣奇加袁遺,竟然能讓曹操加劉備告急?那得是出了多少兵馬進攻蒙縣?
曹操在心中沒說,隻說蒙縣四麵被圍,連南麵通往睢陽的要道,都封閉了,就連這信,都是派夏侯淵親自送出來的。
看完信,劉擎有一個懸念:濟陰方麵為何有如此多袁軍?
“典韋,召集禁衛與虎衛,立即隨本王回睢陽,高覽,你繼續駐守鄢縣,協助縣尉侯成守城!”劉擎下令,為了避免節外生枝,雖然高覽能力更強,劉擎也沒有更改指揮,侯成還算能聽的進話的人,有高覽在,鄢縣應該問題不大。
“末將遵令!”高覽剛剛加入陣營,自然不會有意見。
……
(ps:求月票,推薦票支持一下,感謝!)
“郭參軍,你所言當真?若是渤海王真在穀中,那集我軍之力攻之,擒下渤海王,還需要攻什麽城!”
說話的是一位麵容威猛之將,生得異常魁梧,郭圖一看,原來是是裨將軍韓猛。
“韓將軍,話雖如此,可渤海王驍勇異常,就連顏良文醜兩位將軍,也未必敵得過。”郭圖說的點到即止,免得傷了諸將的自尊心,顏良文醜勇冠三軍,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
“顏良文醜兩位將軍既然勇冠三軍,如今人在何處呢?軍中自有能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韓猛上前大剌剌的說著,自信十足。
郭圖心中笑他:到底是剛提拔的新銳,鋒芒畢露,輕視顏良文醜倒沒什麽,可輕視渤海王,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將軍豪氣雲幹,郭某佩服,據郭某對劉擎小兒的了解,他必是潛藏在此山穀之中,待我軍攻城之時,他從後殺出,截斷我軍退路!”
韓猛道:“若真如參軍所料,我們必須得先解決伏兵隱患,方才可以順利攻城。”
“也未必一定如此,也可兵分兩路,一路去解決山穀之敵,一邊前去攻擊鄢縣!”
韓猛稍作思索,率先道:“那我便去會一會這個渤海王,叫他見識見識本將軍的大刀!”
“也算我一個!”季雍也跟著道。
郭圖看著不發一言的呂威璜與淳於瓊二將,看來兩人是被渤海王的厲害嚇到了,所以他們寧願去攻鄢縣。
“好!既如此,韓猛季雍,各率本部兵馬,入穀殺賊,其他人隨我進軍鄢縣!”郭圖一聲令下,遠眺視線盡頭的城池。
於此同時,劉擎依舊在山穀之中閉目養神,直到禁衛來報,正有兩營兵馬,向山穀中進行。
劉擎一雙炯目陡然睜開,當即下令,“傳令準備,本王倒是要瞧瞧,誰不怕死。”
“主公神了!竟真的有人來自投羅網?”典韋詫異道。
劉擎笑笑,開始教人,“無論攻守進退,此穀皆是藏兵之處,對那條穀道起著極大的牽製作用,即便本王不在此處,袁軍也會派人占據,以防不測。”
“哦!原來如此!”典韋似懂非懂的點頭,然而弄出一個問題,卻又多了一個疑問。
“主公既然明知袁軍會來,何以暴露於此呢?如此,怎麽稱的上是伏擊呢?”
劉擎又笑了笑,拔起插在地上的鐵槊,騎上金戈。
“誰說本王在此是埋伏了?本王這是和郭圖有個約會!”
韓季兩軍經過狹窄的穀道,兩位將軍仰頭望著毫無險峻可言的山峰,平平無奇的植被,稀疏得藏不住人,若是細細觀察,可見單調的林木梢頭,已經萌發了新綠。
“韓將軍,此處不像有伏兵的樣子,連稍可的射擊點都沒有。”季雍道。
韓猛卻如走馬觀花,欣賞風景一般,一點都沒有警惕的意思。
“或許隻是郭參軍危言聳聽!”韓猛隨口道。
“韓將軍莫要輕敵,渤海王可不是一般對手!”季雍道。
“哦?難道季將軍和渤海王交過手?”
“交手倒沒有,隻是在河內之戰時,我有幸親眼見識過渤海王的戰鬥力。”
說到渤海王劉擎,韓猛起了好奇心,於是追問:“季將軍說說看,渤海王戰鬥力如何?”
“河內之戰時,白波軍莫名襲擊袁公的兵馬,其中有一悍將,名叫徐晃,其勇隻有顏良文醜將軍之流,可以一擋,不過袁公因為被白波軍與董卓軍聯攻,節節後退,最後,還是渤海王出手,解了袁公之圍。”季雍目視前方,眼神有些恍忽,似乎重新回到了那個場景。
“那一戰,渤海王直麵徐晃,幾乎隻用了一招,便削斷了徐晃的兵器,令徐晃臣服。”
季雍說出此事,依然覺得不可思議,宛如場景再現,然而當他回過神,想象中的畫麵的人物,卻與眼前的景象重合了。
季雍連忙揉了揉眼睛,景象真實無誤,渤海王劉擎,立於前方,高頭大馬,威風凜凜。
韓猛也見到了此景,對於季雍的話,他又隨口回了一句:“會不會那個徐晃,是渤海王請的托?”
季雍一咽口水,心頭冷笑,這個韓猛也太輕敵自大了,心中腹誹:是不是托,你去試試就知道了。
“那便是渤海王?”韓猛指著大刀問。
季雍點點頭,“正是!”
“儀態倒是不錯,隻是看著瘦不拉幾的,能有幾分力道,要我看,我一手便可擒之!”韓猛說著,已經躍躍欲試。
季雍看著身形魁梧的韓猛,一時不知如何回話。
劉擎望著為首二將,都是陌生麵孔,郭圖沒來,也沒有將袁紹忽悠來,淳於瓊和呂威璜,也沒有來。
索然無味。
劉擎玩心盡失,對典韋道:“一群嘍囉,交給你了!”
“好嘞!”典韋目露凶光,早就磨戟霍霍了,他一拍黑貨,立即上前,指戟衝兩人,大聲呼喝:“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典韋慣例性的問候一聲。
韓猛見來人不是渤海王,還是派了以為部下,當下怒喝回來:“你爺爺在此!快叫你家主子出來受死!”
季雍一聽,突然後悔陪這貨入穀了。
那可是典韋啊!
典韋的戰鬥力,他也是親眼所見的,濮陽之戰,典韋一人深入袁軍大陣,擒了袁紹,揚長而去。
原本覺得韓猛是有些戰力,年少輕狂,沒想到他不是猛,而是瘋。
對方說是典韋爺爺,尋常叫罵,典韋還能忍,然而對方竟然叫渤海王出去受死?!
這不能忍!
典韋也不再顧忌什麽名號,直接拍馬向前,黑貨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怒氣,奮蹄直奔,眨眼功夫,幾十丈的距離,兩息之間便到。
鐵戟朝著韓猛重重劈下,韓猛見典韋來得如此迅捷又迅猛,當即抬刀格擋,他這口刀,可是精鐵打造,足足用了三十多斤的精鐵,揮舞起來,虎虎生風,麵對典韋鐵戟,他有足夠的信心應付。
韓猛拍馬而上,大刀格擋出去。
“鏗!”
“卡!”
“彭!”
三響相繼傳來,第一道聲響是鐵戟擊打在刀柄之上發出的,緊隨其後是刀柄斷裂的巨響,第三聲聲音不大,有些沉悶,是韓猛的無頭屍身倒地的聲音。
至於韓猛的頭顱,還在天上旋轉,揮灑著熱血……
“嘁,嘴上功夫不錯,武力,不堪一擊!”典韋鄙夷的衝韓猛屍身啐了一口,目露凶光,落在一旁的季雍身上。
“到你了!來!”
典韋如此勇猛,季雍心中驚懼不已,哪裏還敢上,持著韁繩的手都不由得抖了抖。
“撤!撤!”季雍突然叫喊著,下令撤退。
打都沒打,主將被人一招秒殺,還打個屁。
“慢著,留下姓名!”典韋喝道。
季雍回過半身,陪了個笑,道:“死者是韓猛,卑職季雍。”
說完,便頭也不回的跑了。
“主公,追嗎?”典韋回頭問。
劉擎搖搖頭,敵軍已經下破了膽,若就此退去,倒也省些無辜的廝殺。
隻是季雍這個名字,劉擎覺得莫名熟悉,又想不起來,韓猛罵得倒是凶,可惜是個嘴強王者,哪如典韋,才是真正的武力王者。
季雍進軍雖慢,但逃的時候,卻很快,短短半個時辰,郭圖一行甚至都還沒全部出穀,他就跑了出來。
“參軍!參軍!”季雍呼喊著,趕上緩行的郭圖。
“哦?季將軍怎麽這麽快便回來了,可是山穀之中,並無伏兵,韓將軍呢?”
季雍長舒一口氣,也不知是喘氣還是歎氣。
“回參軍,山穀之中卻又兵馬,隻不過卻並非伏兵,而是堂而皇之的等侯在那,韓將軍……”季雍頓了頓,深吸一口氣,接著道:“韓將軍與敵將典韋交戰不到一合,便身首異處,未開戰而主將死,我軍士氣大挫,我便先領軍撤出來了。”
郭圖一臉嚴肅,回道:“季將軍做得對,明知不敵,當以保全為上!”
心中卻暗自得意:怎麽,現在服了吧,山穀中的情況,是不是何我“推斷”的一摸一樣!
“參軍妙算,分毫不差,穀中正是渤海王劉擎親自坐鎮,看來想取鄢縣,並不容易!若是攻城之時,渤海王攻我軍之後,那可不妙!”季雍分析著,其實這個道理,郭圖已經說過,他重複一遍,是希望借此給其他將軍一個台階,打消這次行動。
郭圖左看看,右看看,“諸位將軍,以為如何?”
呂威璜道:“我看這鄢縣,不打也罷,此地地形於我軍不利,強行開戰,必然遭受損失,我想袁公能理解我們的,淳於將軍,你覺得呢?”
“我也這樣覺得!”淳於瓊道。
“既然諸將皆同意退兵,特別是淳於將軍開口了,那我軍便就此退吧,省得被渤海王截斷了道。”郭圖道。
第二次鄢縣之戰,暗然落幕……
典韋顯然是戰意沒有得到發泄,回到鄢縣之後,依然悶悶不樂。
“主公,我軍雖少,亦能追殺一些袁軍,有所斬獲,為何不下令追擊呢?”典韋不理解主公所為。
“你以為袁軍十數萬大軍,他們是什麽人組成的?”
典韋琢磨著這句話,沒明白劉擎想問什麽,袁軍就是袁軍啊,什麽由什麽人組成的。
“自然是袁紹征發並武裝的民夫,上一戰,你沒發覺袁軍戰鬥力,明顯不如顏良文醜之軍嗎?”
“這倒是真的!簡直不堪一擊!我還沒用力,他們就跑了。”典韋滴咕道。
“所謂袁軍,其實不過是袁氏治下的青壯百姓,本王殺的,可不是袁軍,而是豫州百姓。”說著,劉擎還望著高覽問:“敬誌,你說是也不是?”
高覽回道:“確如主公所言,袁紹為籌劃此戰,召集了不下五萬民夫,充作軍卒,編入各軍之中,勢必導致軍隊質量下降。”
身為統兵之將,高覽自然是知道這些道理的,討論到這裏,高覽突然覺得,渤海王才是真正的愛惜子民的明主,而且格局之大,包容心之強,世所罕見,連豫州之民都憐惜了,豫州早晚必歸於主公!
同時也覺得自己投效渤海王,真的是棄暗投明了。
劉擎意識中突然冒出一個意識:高覽忠誠度上升了10%,當前為80%。
哦豁?看來高覽也是識大體的將才,領會到了劉擎的用心良苦。
“主公,我不理解,若是次次放過袁軍,憐憫豫州民軍,那這仗,還怎麽打?”典韋又問。
“本王從未想過以武力征服袁氏,本王曆來信奉,得民心者得天下,袁紹若是窮兵黷武,人心向背,他們便會選擇本王,敬誌不正是如此麽!”劉擎笑道。
高覽連忙接話:“主公心懷天下,早晚使四海鹹服,天下歸心!”
高覽還挺會說話!貌似比張郃會說,劉擎心道。
“鄢縣既已解圍,眼下當務之急,是應付東麵之敵,本王或許仁慈,但奉先可不好這口,一場廝殺,在所難免。”
劉擎所做的仁慈,也是有條件的,是在完全碾壓的前提下,可以網開一麵,省去屠殺。而呂布麾下將士,除了並州騎兵,還有不少就是梁國兵,以及剛加入的青壯,他們是為了保護家國而戰,必然要血戰,死戰。
“主公,曹操來信!”一名禁衛遞上一份帛書。
劉擎展信一看,竟然是蒙縣告急。
區區一個蔣奇加袁遺,竟然能讓曹操加劉備告急?那得是出了多少兵馬進攻蒙縣?
曹操在心中沒說,隻說蒙縣四麵被圍,連南麵通往睢陽的要道,都封閉了,就連這信,都是派夏侯淵親自送出來的。
看完信,劉擎有一個懸念:濟陰方麵為何有如此多袁軍?
“典韋,召集禁衛與虎衛,立即隨本王回睢陽,高覽,你繼續駐守鄢縣,協助縣尉侯成守城!”劉擎下令,為了避免節外生枝,雖然高覽能力更強,劉擎也沒有更改指揮,侯成還算能聽的進話的人,有高覽在,鄢縣應該問題不大。
“末將遵令!”高覽剛剛加入陣營,自然不會有意見。
……
(ps:求月票,推薦票支持一下,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