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書話表安老爺家報喜的一聲報道公子中了,並且中得高標第六,闔家上下歡喜非常。道賀已畢,便要打點公子進城,預備明日揭曉後拜老師、會同年這些事,此時忙的怎能分身再去梓潼廟赴那個“題糕雅集”?正要著人去辭謝,卻又不好措詞。恰好梅公子早從城裏打發人來打聽,說:“城裏已經報動,聽說公子中了,因關切遣人來打聽。果然恭喜了,便請公子張羅正事,不必赴約。”安老爺這裏打發來人,又專人前去道答,就便打聽那邊的信息。一時諸事停當,才打發公子進城。公子辭過父母出來,又到書房先見過先生,然後才動身。這且按下不表。


    再講場中那天填完了榜,次日五鼓,送到順天府懸掛起來。安公子同下場的那班少年,隻莫世兄中了,托二爺中了個副榜,餘皆未中。那場裏的三位主考拜榜後也便隨著出場覆命,那些內外簾官紛紛各歸寓所。就中單講安公子那位房師婁主政。這個人雖生長在個風高土厚的地方,性情不免偏於剛介,究竟麵目不失其真。隻因他天理中雜了一毫人欲在裏邊,就不免弄成那等一個乖僻性情。自從在場裏經了那番,才曉得雖方剛正直也罷,也得要認定情理,不是鬧得脾氣的,早力改前非,漸歸平易。因此出場後便急於盼望這個第六名門生安驥來見,要看看他究竟是怎的個人,好細問他一個端的。


    恰好這日安公子第一個到門拜見。投進手本去,他看了,連忙道:“請!”安公子早已裼襲而來。他一看見是個風華濁世的佳公子,先覺得人如其文。當下安公子鋪好拜氈,遞過贄儀,早拜下去。他也半禮相還。安公子站起來,便說道:“門生年輕學淺,蒙老師栽植,知感知勉。隻是自問閱曆未深,體用未備,此後全仗老師生成教誨。”他便一把拉住公子的手,說道:“年兄,你我諸話莫談。我且問你,你平日作過一樁甚的大陰德事?先講來我聽。”


    公子被他這一回,一時摸不著頭腦,隻得答道:“門生在家閉戶讀書,凜遵庭訓,不過守著幾句‘入孝出弟’的常經,那裏有甚麽陰德?便是有,既曰‘陰德’,門生自己又怎的會曉得?”婁主政一聽這話,心裏說道:“這個門生,且莫合他講文章,隻聽說話,就比我通些。”便又問道:“然則一定是尊翁大人平日有個甚麽大功行了?”公子忙道:“門生父親平日卻是認定一片性情,一團忠恕,身體力行;便是教訓門生,也隻這個道理。要定說那一樁是功行,門生一時卻指不出來。”


    他聽了,早大聲急呼的說了一聲:“如何!這就無怪得動那等兩個大力量的來玉成你這功名了!”安公子此時如何想得到他這位老師在場裏會見著他祖嶽、嶽父了?聽他說的這等離奇,倒覺駭異,不禁問道:“請示老師,這話因何說起?”


    他才恭肅其貌,鄭重其詞說道:“年兄,你今日束修來見,我其實慚愧。你這舉人不是我薦中的,並且不是主司取中的,竟是天中的。”說著,便把他在場裏自閱卷到填榜,目擊安公子那本卷子,怎的先棄後取的情形,從頭至尾不曾瞞得一字,向這個門生盡情據實告訴了一遍。還道:“賢契,你看這段機緣得不謂之天乎?倘然不是那個老人、那位尊神開我愚蒙,隻我婁蒙齋蒙蒙一世罷了,豈不被我斷送了你一個真功名,埋沒了你三篇好文字?莫講我今日之下沒福合你作這個通家,我婁蒙齋這場任性違天的罪過可也不小!你回去務必替我請教請教尊翁,這老人合那尊神端的是怎生一個原由,我是要把這節事刻在科場果報裏邊,布告多士的。”


    安公子聽他講了半日,早已悟到他講的那老人所說的“予何人也”那句話,自然該是自己的祖嶽老孝廉何焯;那位尊神所說的“吾神何來”那句話,一定便是自己的嶽父新城隍何杞了。但是想了想,今日初謁師門,怎得有許長工夫合他把《兒女英雄傳》前三十五回的評話從頭講起?隻得說道:“雖說如此,究竟仗著老師的力薦成全,才得備中。”那房師聽了大喜。茶添二道,論了會子安公子的詩文,又細問安老爺的官階年紀,才知是位先達,益加起敬。安公子也便告辭,準備去拜見座師。


    接著城裏正有許多應酬,他因記掛著還不曾拜過父母,因此拜過座師便一徑出城回家。在天地佛祠、父母前磕過頭,便在上屋拜見了舅母、嶽父母,又去在何家嶽父母祠堂、先生館裏行了禮,重新回到上房,才把他見各位老師的光景以至他那位房師講的話,細回了父母一遍。闔家聽了,無不驚異讚歎。


    何小姐此時想起他父親來,未免一陣心酸,眼圈兒一紅,隻是在公婆跟前不好悲泣。不想安老爺那邊早已淚流滿麵,嗚咽不止,一麵擦著眼淚,向太太說道:“我這位恩師在生之日,我不知受了他老人家多少裁成。不想今日之下,他老人家久歸道山,還來默佑這個小子,叫人怎的不感極而泣!”因又吩咐公子道:“至於你身受你祖嶽、嶽父的栽培,從此更當益加感奮,勉圖上進;卻不可仗著這番鬼神之德,稍存一分懈怠。


    須知天道至近,呼吸可通,善惡禍福,其應如何。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阿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就會立刻不容。《易》有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你隻看他這‘積’字、‘餘’字、‘必’字,何等有斤兩有把握!隻可惜世人都把他作老生常談,讀過去了。往往丟了這玉檢金科,靠些才智用事,以至好端端的骨肉倫常,功名富貴,轉眼間弄到蕩析淪亡,困窮株守,豈不可惜!”當下公子敬聽著父親的教訓,便也如對著天地鬼神一般。


    列公,你看這位安老先生,惹著他便是一篇嘮叨,言者何其苦不憚煩,聽者無乃倦而思臥。其奈他家有這等一個善教的老子,便有那等一個肯受教的兒子,也算得個千載奇遇了。


    閑話少說。卻說安公子見過父母,才回到自己屋裏。金、玉姊妹今日之下盼得夫婿中了,兩個是一團精神,張羅換衣裳、換帽子。這個叫丫頭伺候茶水,那個又叫嬤嬤預備吃食;這個問了番連朝的車馬勞頓,那個又提了些那日的晴雨寒暄。


    看了他三個這番閨房昵昵,兒女喁喁,不禁令人要笑不知愁的那個“閨中**”,當春日凝妝上那座翠樓的時候,忽然看見陌頭一片楊柳春色,就後悔不該叫他夫婿遠去覓封侯起來,那一悔,真真悔得丟人兒,沒味兒!


    閑話少說。卻說安公子次日起來,依然回明父母進城,忙著去作會同年、會同門、公請老師、赴老師請、序齒錄、送朱卷這些事。直等赴過鹿鳴宴,拜完了客,也就耽延了十餘天,早又交了十月,才待回莊園而來。到了家,隻見門前冷靜靜的,眾家人都不在跟前,隻有個劉住兒在那裏看門,便問他道:“老爺是在上房裏,是在書房裏呢?”他回道:“老爺飯後同程師爺帶了個小小子,往近山一帶閑走去了。”公子便一路進了二門,早聽得太太歡笑之聲,隔著玻璃一望,原來同舅太太、張親家太太帶了長姐兒在那裏鬥牌呢。


    公子進了屋子,見過母親,也說了些連日城裏應酬匆忙的話,便問道:“我父親不在家,母親今日倒無事?”安太太道:“可不是,自從你倆媳婦兒接過這個家去,弄得很妥當,想的也周到,我同你父親可就省大了心了。這幾天你父親沒事,吃完了飯隻坐在那裏拿著本子書瞧,我說:‘這麽好天氣,為甚麽不學鄧九公也出去閑走走,活動活動呢?’今日才同你師傅到晚香寺看**去了。我閑著也是白坐著,我們就打起骨牌湖來了。你瞧,那杌凳兒上的錢都是我贏的,回來咱們娘兒們商量著弄點兒甚麽吃。——也難得贏你舅母倆錢兒。”


    舅太太笑道:“輸倆兒輸倆兒罷,好容易盼得不鬥那個揪心牌了!”公子也笑了。因回頭不見金、玉姊妹,便問丫頭們道:“兩位大奶奶呢?怎麽一個兒也不在這裏?”張太太道:“他倆可不得閑兒耍呀,忙了這幾日了。”太太道:“真個的,你也家去瞧瞧罷,他們今兒忙呢。”


    公子便出了上屋,回到自己院來。將進院門,隻見張進寶、華忠、戴勤、晉升、梁材等一幹人都站在倒座東邊那間窗前,聽著兩位大奶奶屋裏吩咐甚麽話呢。他進了院門,便奔了那屋裏來。聽得屋裏回了一句說:“爺過來了。”他姊妹早已迎到堂屋裏,接著問了兩句閑話,便要跟過住房來。公子道:“就在這裏坐罷。”說著,公子先走到裏間。隻見靠北窗八仙桌子上堆著大高的兩摞冊子,旁邊又擱著筆硯算盤。公子道:“請治公。”何小姐便笑道:“既如此,索興讓我們把這點兒事料理完了,咱們好說閑話兒”公子便在靠南一張小床兒上坐下。


    隻聽何小姐向窗外叫道:“張爹,你把他帶進屋裏來。”張進寶答應一聲,帶進一個人來。公子一看,原來是戴勤。這個當兒,何小姐還一長一短的合大家閑話。一見戴勤進來,忽然把臉一沉,問道:“我當日派你們幾個人分管這幾項地的時候,話是怎麽交代的?怎麽眾人都知道巴結,照數催齊了,獨你拖下尾欠來?是甚麽原故?”戴勤忙回道:“奴才管的那地裏本有幾塊低窪地,再者今年的雨水大,那棉花不得曬,都受了傷了。下欠的奴才也催過他們,趕明年麥秋準交。”


    何小姐道:“哦,這就是你拖欠的原故!難道你們四個人管的地不是我責承你們公同均勻搭配齊了的嗎?是獨你管的這項地裏有低窪地喲,是別人管的地裏沒種棉花喲,還是今年的雨水大,單在你管的那幾塊地裏了呢?這是莊頭佃戶搪塞你的話,你怎麽也照著樣兒搪塞起我來了?有這樣的,不如照舊由著莊頭鬼混去,老爺、太太又派管租子的家人作甚麽?”把個戴勤問的閉口無言,隻低了頭。


    又聽何小姐發作他道:“我是怎麽樣囑咐你,說你‘向來臉軟,經不得幾句好話兒,這可是主兒家的事情,上上下下大家的吃用,別竟作好好先生,臨期自誤。’怎麽頭一年就合我打起擂台來了?還是我這話囑咐多餘了?還是你是我的嬤嬤爹,眾人隻管交齊了,你交的齊不齊就下的去呢?你把這個道理講給我聽聽!”戴勤聽了這話,連忙跪下說:“奴才下去趕緊催去。”


    何小姐冷笑了一聲,說道:“你有此時才催的,早作甚麽來著?交代這差使的第一天,我當著老爺、太太麵前告訴過你們:‘大家辦好了,老爺、太太自有恩典,是大家的臉麵;倘然誤了老爺、太太的事,那一麵兒的話,我就不說了,臨期你們大家可得原諒我。’不想大家都知道原諒我,倒是從你第一個先不原諒我起。很好!”說著,把小眉毛兒一抬,小眼睛兒一瞪,小臉兒一揚,望著張進寶叫了聲:“張爹,”說道:“你把他帶到外頭老爺書房頭裏,請出老爺的家法來,結結實實打他二十板子,再帶進來見我!”


    戴勤此時唬得隻是磕頭,求奶奶開恩。院子的家人一個個屏聲息氣,連咳嗽也不敢輕易咳嗽。堂屋裏的仆婦丫鬟隻鴉雀無聲的竊聽,把個隨緣兒媳婦急得隻是怪哭,悄悄兒磨著他媽給進去求求。戴嬤嬤也自著急,待要進去,又怵著不敢進去。


    早聽張姑娘勸了一句,說:“姐姐,看著我,饒他個初次罷。”隻這一句,便聽何小姐高聲說道:“妹妹,不是這麽著。


    這樁事,你我兩個一般兒大的沉重,怎麽叫我看著你呢?要說因為這是個初次就饒他,我正為這是個初次,所以才饒不得他。這次正是個立法之初,饒了這次,往後就是例了;獨饒了他,眾人都有得說的了。要依然等到公婆操起心來,你我怎麽對公婆?又怎麽對眾人?慢講是他饒不得,假如華奶公今年有個拖欠,你我講不得也該是一例的照辦才公道。”


    按下這頭。卻說安公子自從去年埋首書齋,偶然在家閑一刻,便見他姊妹兩個“三下五除二”的不離手,“五畝七分半”的不離口。因自己一向正在用功,正不曾留心這樁事到底弄到怎麽個分兒上了,不想今日才得應酬完了,跑回家來,正碰上這場熱鬧。一時坐在一旁,既不好伸手,又無從開口。


    因覺得有些餓了,才叫人揀了幾個甜餑餑來,拿起來咬了一口,正在嘴裏嚼著,聽得他那位蕭史卿這半日倒像推翻了核桃車子一般,總不曾住話。說著說著,那個氣好比煙袋換吹筒,吹筒換鳥槍,鳥槍換炮,越吹越壯了。自己待要開言解勸,聽得張姑娘才說了一句,索性連他嬤嬤爹華忠也刮擦上了,卻也防一說吃個釘子。


    正在為難,隻見張進寶聽得大奶奶吩咐,先答應了一聲:“??北悴?∥》鱟盆壞識?螄氯ィ?氐潰骸芭?龐懈魷慮椋?竽棠潭韉洌貝巴獾募胰思??螄攏?洌?脊螄鋁恕a礁鰷宙直鬩泊?慫嬖刀?備靖?耪漚??蛟諼菝磐饌貳:渦〗懍?φ酒鵠矗?擔骸罷諾??憧炱鵠矗?謝捌鵠此怠!彼底牛?憬謝?宥?骸翱彀涯閼乓??篤鵠礎!庇炙擔骸罷饈虜揮肓╂宙窒喔桑?懍礁鮃倉還芷鵠礎!庇紙寫蠹乙財鵠礎?


    張進寶站起身來,才慢慢的說道:“這件事,戴勤算實在辜負主兒的恩典,就是奴才平日不能提補著他,也有不是。求奶奶開恩,可憐他個糊塗,聽不出主兒的吩咐來;再者,看他平日差使也還勤謹,奶奶賞奴才個臉,饒他這次。奴才下去幫他催去,也不用講甚麽麥秋不麥秋,那天催齊了,趕緊就交上來。要誤了事,請奶奶連奴才一並責罰!”戴勤此時一聲兒也不敢言語,隻在那裏磕頭。


    隻聽何小姐坐在上麵說道:“張爹,你是個有歲數兒最明白的人,我方才的話,卻不為他短交這百十吊錢起見。你知道的,帳上現在也不至於立等這項錢使,也不是我年輕高興,不顧家人含怨;便是看著我嬤嬤從小兒奶到我這麽大,在他跟前也該從寬些。但是嬤嬤爹、嬤嬤媽怎麽重也重不過老爺、太太去,也重不過家裏這個大局去。”說著,又問著公子合張姑娘道:“爺合妹妹白想,我這話說的是不是?”這二位好容易聽著他口話兒鬆了點兒了,誰還敢道個“不”字?二人齊聲答道:“說的很是。可是張爹方才說的,隻可憐他個糊塗罷。”


    說著,何小姐早又回過頭去,望著張進寶說道:“張爹,你既這麽替他說著,我隻看你這個老臉兒,看著你,還是看著老爺、太太待你恩典重的上頭,今日權且饒他這頓板子。也不用你幫他催,大約叫他十天八天催齊也不能,限他到年底給我交齊了。”說著,又從桌兒上拿起一個單子來,交給張進寶看,說:“你瞧,這是我們商量著給你眾人擬出來的獎賞單子,打算請老爺、太太看了好施恩。他也是一樣。不想他不愛這個好看兒,叫我可有甚麽法兒呢?他這分賞隻好撤下來罷。至於莊頭,可寬不得。你下去就照著我定的那個章程辦去。”


    張進寶連珠炮的答應:“??北閫?糯髑詰潰骸罷饣共豢爝敵灰?隙??**恩典嗎?”那戴勤連忙摘了帽子,碰了陣頭,才隨張進寶出去。兩個嬤嬤合隨緣兒媳婦又進來要磕頭,何小姐連忙一把拉住他兩個,又安慰戴嬤嬤道:“你可別抱怨我,我可是沒法兒。”戴嬤嬤此時感畏不遑,那裏還敢抱怨。


    當下他姊妹兩個歸著清楚,才同公子過住房來。


    卻說安公子見金、玉姊妹已經把家裏整理得大有眉目,自己的功名卻才走得一半途程,歇了兩日,想到明年會試,由不得不急著用功。恰好一日安老爺偶然走到書房裏,見他正在那裏擬了幾個題目想要請老爺看定,依課作起文來。安老爺看了看,說:“題目倒都擬的是的,隻是要作會試工夫,卻比鄉試一步難似一步了。鄉試中後便算交過排場,明年連捷固好,不然還有個下科可待;到了會試中後,緊接著便是朝考,朝考不取,殿試再寫作差些,便拿不穩點那個翰林。不走翰林這途,同一科甲,就有天壤之別了。所以凡有誌科甲者,既中了舉,那進士中與不中雖不可預知,卻不可不預存個必中之心,早盡些中後的人事。這人事要怎的個盡法呢?隻對策、寫殿試卷子這兩層功夫,從眼下便得作起。我的意思,每月九課,隻要你作六課的文章;其餘三課,待我按課給你擬出策題來,依題條對。凡是敷衍策題、抄襲策料,以至用些架空排句塞責,卻來不得的。一定要認真說出幾句史液經腴,將來才好去廷對。你的字雖然不醜,那點畫偏旁也還欠些講究。此後作文便用朝考卷子謄正,對策便用殿試卷子謄正,待我給你閱改。非我見你既中了個舉,轉這等苦口,求全責備,也慮著你讀書一場,進不了那座清秘堂,用個部屬中書,已就‘失之毫厘,謬以千裏’了。再要遭際不偶,去作個榜下知縣,我便是你的前車之鑒,不可不知。”


    列公,隻看這位安老先生怕作知縣算到了頭兒了,衛顧兒子也算到了頭兒了。但是也得他有那個衛顧兒子的本事學問。倘然我說書的果然也有個會試的兒子,卻叫我合他講些甚麽來?


    閑話少說。卻說安公子遵著父親的教訓,依然閉門用起功來,準備來年會試。這書有話即長,無話即短,撚指之間,早又到了次年禮闈臨近了。安老爺正想著這次不知是那幾位主司進去,不想得了信,這次的大總裁又熟人過多了。原來那時烏克齋已升了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十兼內務府大臣,莫學士也升了侍郎,吳侍郎又升了總憲,三個一齊點進去。正是安公子的兩位先生,一位世弟兄。不消關節,隻看他的路數筆氣,那卷子也就是亮的了。何況他還是個門裏出身的真實藝業!此番焉有不中之理?


    看看到了場期,那安公子怎的個進場出場,不煩重敘。等到出榜,又高高的中在十八魁以內。安老爺一家的歡喜熱鬧,更不待言。緊接著朝考入了選,便去殿試。那殿試策題問的是經學、史學、漕政、捕政四道,安公子經安老爺這幾個月的造就工夫,那本殿試卷子真真作得來經經緯史,寫得來虎臥龍跳。欽派閱卷大臣把他優定在前十本以內。城裏有烏、吳、莫三位這等一班最關切的人,還愁安老爺得不著信不成?當日就早先得了個密信,暗暗放心,說:“隻要在前十本,無論第幾,這二甲是拿得穩的,編修便可望了。”


    卻說到了升殿傳臚的頭一天,讀卷大臣先進上前十本去,恭候禦筆欽定那鼎甲一二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的傳臚,以至後六名的甲乙。上去之後,那班新進士都在保和殿後左門外候旨,預備欽定下來,那個占了前十名,立刻就要預備帶領引見。這個當兒,除了那殿試寫作平平、自分鼎甲無望的不作妄想外,但是有誌之士,人人足昂頭在那裏望信,想這個前十名,更想那前十名鼎甲的三名。內中隻有安公子此時不但自知旗人格於成例,向來沒個點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兒了。心裏暗想:“便是取在第十名,也還在二甲裏。此番回家,上慰父母所不待言,連我那蕭史、桐卿那個‘插金花’、‘飲瓊林酒’、‘作夫人’的三個難題目,我也算交過兩篇卷了。”因此他隻管在那裏一樣的聽信,卻比眾人心裏落得安閑自在。閑中無事,隻靠在後左門旁邊望著大院子裏看熱鬧。


    隻見那座宮門的台階兒倒有一人多高,正門左門掩著,隻西邊這間的門開著一扇,豹尾森排,雀翎拱衛,隻不聽得有個高聲說話的。再看院子裏,那些預備帶領引見的官員,都在乾清門階下伺候聽旨。又有這班新進士的同鄉、同年、至親本家,這日有事無事都各各借樁公事來關切探聽。還有一班好事些的,雖然與他無幹,也要知道知道這科的鼎甲是誰。


    又有那些跟班的筆政爺們,更要竊聽個消息,預備在大人跟前當個鮮明差使。一進那大院子裏千佛頭一般,擠擠擦擦站了一院子人,都揚著腦袋向那乾清門上望著。那門上站的一班侍衛公不住的在那裏吆喝“積?a汗”。“積?a汗”者,清語“聲音”也。恐其人多聲眾。雖聖人遠在深宮,一時聽不見,防得是禦前大臣碰見,普化天尊般的一聲雷,那些侍衛公便持不住。


    大家正在盼望,隻見一個奏事黃門官從門裏出來,宣了狀元、榜眼、探花、傳臚的名次。人多地方敞,一時有聽的真的,有聽不真的,還有站得遠些擠在後麵的,許多人一個個矮身欠腳,長身延頸,半日還不曾打聽明白狀元是誰。又彼此探問傳說了會子,才知那一甲一名狀元姓奚,江蘇人,名叫奚振鍾;一甲二名榜眼姓童,淅江人,名叫童海晏;一甲三名探花,便是正黃旗漢軍人安驥;二甲一名傳臚卻是個姓馬的,叫作馬行顯。那狀元、榜眼、傳臚的一班親友聽得,個個歡喜,所不待言;隻忽然聽得本科探花點了個旗人,人人驚異,都說:“這實在要算本朝破天荒的第一人了!”紛紛納罕。


    那知我大清兵民畏法,官吏知法,大臣執法,聖天子神明乎法。原來那日進上前十本殿試卷去,聖人見那第三本,雖然寫作俱佳,隻是策文靡麗而欠實義,字體姿媚而欠精神,料不是個遠大之器。及至看到第八名安驥這本,不但寫得黑圓光潤,那策文的經學、史學兩條,對得本本源源,漕政、捕政兩條,對得來條條切中利弊。天顏大喜,便從第八名提向前來,定了第三名,把那原定的第三名改作第八名,因此安公子便占了個一甲三名的探花郎。


    卻說後左門的那班新進士,見宮門一陣簪纓亂動,知是卷子下來了。時候離得越近,心裏望得越緊。緊接著便是那班帶引見的官如飛而來。忽然見一個胖子分開眾人,兩隻手捧著個大肚子,兩條腿踹落踹落的跑得滿頭是汗,張著張大嘴,一上嚓便叫:“龍媒!龍媒!”眾人又不知龍媒為誰。他一眼看見安公子,便跑到他跟前,隻說了個“恭喜”兩個字,便扶了安公子的肩膀喘個不住,可再說不出話來了。


    安公子出其不意,倒被他唬了一跳,定睛一看,才認出是何麥舟。這何麥舟便是安公子當日上淮安的時候,同管子金兩個來幫盤纏的那人。安公子見他這個樣子,隻問說:“怎麽了?”他才喘籲籲的伸了三個指頭,說:“龍媒,恭喜!你點了一甲三名探花了!”安公子隻是不信。這個當兒,早聽那班帶引見的官兒一名一名叫到他的名字,果然一甲三名叫得是安驥。安公子此時驚喜交集,早同了那九個人一個個跟著來到乾清門排班。


    大家圍著一看,隻見狀元清華豐采,榜眼凝重安詳;到了那個探花,說甚麽潘安般貌,子建般才,隻他那氣宇軒昂之中不露一些紈?,溫文儒雅之內不粘一點寒酸。真真是彝鼎圭璋,熙朝人瑞;就連那個傳臚也生得方麵大耳,一部濃須,像是個幹濟之才。眾人不勝歎賞。那知這班草茅新近初來到這禁森嚴地方,一個個隻管是誌等雲飛,卻都是麵無人色。十個人一班兒排在那裏,隻口中念念有詞,低著頭悄默聲兒的演習著背履曆。不一刻,隻見黃門官站在那高台階上,說了句“引見”,便魚貫而入的帶上去。引見下來,名次不動,靜候次日升殿傳臚。


    卻說安公子回到宅裏,想到這番意外恩榮,諸事不顧,一心隻想飛回去見著父母,正不知二位老人家當如何歡喜。無如明日便是傳臚大典,緊接著還有歸大班引見、赴宴謝恩、登瀛釋褐許多事,授了職,便要進那座翰林院到任。事不由己,無法,隻得先差人回園代躬,給父母叩喜,就稟知所以改點一甲三名的原故。


    這回書交代到這裏,又用著說書的“一張口難說兩家話”的俗套頭了,踅回來便要講到安老爺在家候信的話。


    卻說安老爺到了公子引見這日,分明曉得兒子已就取在前十名,大可放心了。無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還加幾倍,一時又想到相公的滿州話兒平常,怕他上去背不上履曆來;一時又慮到孩子靦腆,怕他起跪失了儀。從天不亮起來,坐在那裏看兩行書,擱下;又滿屋裏轉一陣,寫幾個字,擱下;又走到院子裏望望。等到日已東升,這個心可按捺不住了。忙忙的洗了手,換上大帽子,到了自己講學那間屋子去,親自向書架子上把《周易》蓍草拿下來,桌子擦得幹淨,布起位來,必誠必敬揲了回蓍,要卜卜公子究竟名列第幾。揲完,卻卜著火地晉卦,一看那“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三句,便有些猶疑,心裏暗道:“四大聖人這兩卷《周易》誠然是萬變無窮,我的這點《易》學卻也有幾分自信,怎的今日卜得這一卦,我竟有些詳解不來?按這個晉卦的卦象,火在地上,自然是個文明之兆,‘康’字豈不正合‘安’字的字義,‘馬’字又是個‘驥’字的左畔,分明是玉格的名字了。這‘晝日三接’,不消說是個承恩之意,我心裏卻卜得是他的名次,難道會名列第三不成?那有個旗人會點了探花之理!不是這等解法。”又參詳了半日,說:“呀,不妙了!莫非他改了三甲了罷?”說著,又自己搖搖頭說:“益發不是,從沒個前十名會改三甲的。況且他那策底子我看過的,若說有甚麽毛病,那班讀卷的老前輩都是何等眼力,又怎的把他列到前十本去呢?”越想心裏越不解,便收拾起來,回到上房,把這段話告訴太太合舅太太。


    舅太太說:“姑老爺,你不用盡著猶疑了。”因指著金、玉姊妹兩個道:“前兒個我們娘三個說閑話兒,還提來著,我說:‘你們一家子隻管在外頭各人受了一場顛險,回到家來,倒一天比一天順當起來了。’他姐兒倆提起張親家母去年的話來,還笑說:‘這底下還要搶頭名狀元,作八府巡按呢。’我說:‘你們倆不用笑,瞧起你們老爺、太太的居心行事,再碰上你們家的家運,隻怕我們這個小姑爺子照鼓兒詞上說的,竟會點個鼎甲,放了巡按,還定不得呢。’瞧瞧,是應了我的話了不是?”安老爺此刻是一心正經,笑道:“這個怎的合那先天《周易》講得到一處!”


    正說著,隻見晉升忙忙的跑進來,說:“回老爺,有位老爺要拜會老爺。”老爺便怪著他道:“到底是誰要拜會我?隻這樣一個禿頭‘老爺’,我曉得他是誰?你說話怎麽忽然這等糊塗起來了?”晉升道:“這位老爺沒來過,奴才不認得。奴才方才正在大門板凳上坐著,見這位老爺騎著匹馬,老遠的就飛跑了來。到門口下了馬,便問奴才說:‘這裏是安宅不是?’奴才回說:‘是’。奴才見他戴著個金頂子,便問:‘老爺找誰?’他說:‘你快請你們老太爺出來,我有話說。’奴才問:‘老爺怎麽稱呼?要見主人有甚麽事?說明了家人好回上去。’他說:‘你別管,隻管回去罷。’說著,自己把馬拴在樹上,就一直跑進大門來了。奴才隻得讓到西書房去坐。他還說:‘請你們老太爺快出來,我還要趕進城去呢。’”安老爺聽了,也心中詫異,不及換衣服,便忙忙的出去見那位老爺。安太太、舅太太、張太太一時聽了,更摸不著門子,不放心,忙叫了個小子跟著老爺出去打聽。


    卻說那位老爺正坐在西書房炕上,撬著條腿兒,叼著根小煙袋兒,腰裏拿下火鏈來,才要打火吃煙。見一掀簾子,進來了個消瘦老頭兒,穿著身舊衣裳。他望著勾了勾頭兒,便道:“一塊坐著不則,貴姓啊?”安老爺答道:“我便姓安。恕我家居,輕易不到官場,在場的諸位相好都不大認識了。足下何來?到舍下有何見教?”他這才知是安老爺,連忙扔下煙袋,請了個安,說:“原來就是老太爺!”慌得安老爺躬身拉起說:“素昧平生,怎麽行這個禮,這等稱謂?請問外頭怎麽稱呼?”他才說道:“筆帖式姓賀,名字叫喜升。不敢回老太爺,外頭人都稱筆帖式是喜賀老大。我們大人打發來了,叫道老太爺的大喜,說宅裏的大爺中了探花了。”


    安老爺聽他這話說得離奇,疑信參半,忙問:“貴堂官是那位?”他才說:“包衣按班烏大人。筆帖式今日是堂上聽事的班兒,我們大人把我叫到右門兒,親口吩咐說:“才在案兒上見前十本的卷子下來,看見大爺的卷子,本定的是第八名,主子的恩典,把名次升到第三,點了探花了。’差派筆帖式飛馬來給老太爺送這個喜信。還說因為老太爺是我們大人的老師,算煩筆帖式辛苦一蕩,筆帖式抓了匹馬就來了。方才筆帖式眼拙,沒瞧出老太爺來,老太爺萬一見著我們大人,還求美言兩句。”說著,又請了個安。


    安老爺此時心裏的樂,才叫個夢想不到,那裏還計較這些小節!看了看那位喜賀大爺的年紀,才不過二十來歲,不好叫他“大哥”,又與他無統無屬,不好稱他“賀老爺”,便道:“老弟說那裏話,著實受乏了!改日我再親去奉拜,先叫我小子登門道乏去。”說著,讓他喝茶吃煙。那位喜賀大爺坐了一刻,便起身告辭,說:“筆帖式還得趕到宅裏銷差去呢。”


    安老爺送到大門,看他上了馬,加上一鞭,如飛而去,才笑吟吟的進來。


    這個當兒,安太太同金、玉姊妹以至舅太太、張太太早得了信了,彼此相見,闔家登時樂得神來天外,喜上眉梢。隻這個當兒,泥金捷報也早趕到了。這番稱賀,不必講比公子中舉的時候更加熱鬧。


    安老爺道:“大家且靜一靜,我這半日隻像在夢境裏呢!”


    說著,定了定神,才道:“這個信斷不會荒唐,我不能不信,卻不敢自信。我此時竟要親自進城走一蕩。一則,見了玉格,到底問個明白是怎生一件事;二則,他乍經這等一件意外的恩榮,自然也有許多不得主意,我應當麵指示明白,免得打發個人去傳說不清。”安太太聽了,忙說:“老爺這話想的很是。”說著,一麵就叫人預備車馬,打點衣裳。正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忙成一處,這個當兒,公子差來的人也到了。安老爺接著問了問,依然不得詳盡,便穿好衣裳,催齊車馬進城。家中自有太太合二位少奶奶並家人們料理。按下不提。


    卻說安老爺從莊園來到住宅,公子見自己不能分身回園叩謁父母,倒勞父親遠來,慌忙出來跪迎問安。此時父子相見,那番歡喜,更不待言。一時張老也迎出來,彼此稱賀。


    安老爺進來,不及閑談,坐下便問公子究竟怎的便得高點鼎甲的原由。公子隨把今日引見並見著烏大爺怎的告知的詳細,從頭回了一遍,老爺方得明白。因也把今日早起卜《易》,怎的卜著晉卦,恰好烏大爺著那位喜賀大爺到園送信的種種情節,告訴公子。因說道:“從來說‘聖心即天心’,然則前人那‘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的兩句詩,真是從經義裏味出來的名言。便是我那日給你出的那個詩題,也莫非預兆了。”說著,才待合親家老爺敘敘連日的闊別,不想親家老爺倒像個主人,早在那裏替女婿張羅老爺的酒飯。


    當下他父子翁婿飯罷。安老爺因公子中後,城內各親友都曾遠到莊園賀喜,如烏、吳、莫諸人以及諸門弟子也都去過。還有那個婁蒙齋,自從合老爺作通家後,見了安老爺,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常要來親炙領教。安老爺是“有教無類”的,竟熏陶得他另變了個氣味了。那烏克齋原是安老爺的學生,如今又作了公子的座主,早行了個先施的禮。彼此各行各道,公子尊他為師,他卻仍尊安老爺為師,此科甲中常例也。安老爺便趁這蕩進城,一一的拜過。又到了那位喜賀大爺門首道了個乏,倒累他次日連忙到莊園來請安繳帖,過了兩日,又送了八盒兒關防衙門的內造餑餑來,此是後話。


    卻說安老爺連日在城內拜完了客,又把公子的事一一布置指示明白,便吩咐他索性等諸事應酬完畢再回莊園,又給他看定了個歸第的吉日,公子一時得了主意。安老爺便先回雙鳳村,閑中商量起兒子歸第的事來。


    一天,老夫妻兩個同著媳婦正計議家事,隻見舅太太合張太太過來。舅太太坐下便道:“姑老爺,我有句話要合姑老爺商量,可是張親家的事。親家公是怵著碰你個釘子,不肯說;親家母呢,他說他是個鋸了嘴的葫蘆,還說你說的話他聽著摸不著,叫我瞧著咱兒說咱兒好,還帶管說務必的得替他說成了才好。前兒個我合我們姑太太商量了會子,姑太太也拿不穩你老的主意。我這裏頭可受著窄呢。你可不許合我鬧一大車書,你就請出孔聖人來也不中用。這件事總得給人家弄成了。”


    論安老爺這個人,蹈仁履義,折視周矩,不得不謂之醇儒;隻是到了他那動稱三代起來,卻真也令人不好合他共事。不知這位舅太太怎的一眼把個生克製化的道理看破了,隻要舅太太一開口,水心先生那副正經麵孔便有些整頓不起來。也搭著這位老爺的近況正是身靜心閑,神怡興會,聽舅太太說了這陣,便笑道:“夫商量者,商其事之可否、互相商酌而行之謂也。你如今話不曾說,先說請出孔聖人來也不中用,然則還商出些甚麽量來?”舅太太道:“我不管這些,你隻說應不應罷。”安老爺道:“益發大奇!你就叫我看篇文章,也得先有個題目;如今文章倒作了大半篇,始終不曾點出題來,卻叫我從那裏應起?”舅太太又道:“姑老爺常說的呀,孔夫子的徒弟誰怎麽聽見一樣兒就會知道兩樣兒,又是誰還能知道十樣兒呢。姑老爺這麽大學問,難道我說了這麽些句話,你還聽不出個四五六兒來嗎?”安老爺道:“阿!《論語》要這等講法,亦吾夫子這厄運也。”


    安太太道:“你們可慪壞了人了!這到那一年是個說得清楚啊?等我說罷。”因說道:“張親家的意思是,因為玉格中了,要給他熱鬧熱鬧。”才說了一句,安老爺早一副正色道:“要是打算唱戲作賀,可斷使不得,這卻不敢奉命。”舅太太道:“不是,不用唬的那麽個樣兒!等我告訴姑老爺,張親家說的是,他們外省女婿中了狀元,都興丈人家請遊街誇官;就是咱們城裏頭,我也還趕上過,老年還興這個熱鬧兒。姑老爺想來也趕上了。講到你中舉的時候,我們家可沒請過,——我先說了,省得你回來又比出個例兒來。如今張親家想著等女婿回來這天,打發人遠遠兒接出去,給他弄分新執事,也給他插上金花,披上紅,把他接了家來。一則是個熱鬧兒,再者,一個小孩子中了會子,也叫他興頭興頭。姑老爺說使得使不得罷?”


    這個當兒,不惟安太太、金玉姊妹望著老爺慶賀罷,連長姐兒都不錯耳輪兒的聽老爺怎麽個說法。隻見老爺聽罷,啞然大笑,說道:“我隻道是怎麽個難題目,原來為此,何須辭費到如此!此亦不讀書之故也。聽我講,那花紅不消費心,有朝廷的恩賜,赴瓊林宴這日,一榜新進士都要領的;卻隻有榜眼、探花、傳臚一定要披戴起來,才成得這個盛典。至於執事,國初的時候,官員都有例用的執事,隻翻出《會典》來看,上麵載得明明白白。如今玉格既點了探花,自然該有他應用的儀仗。這事便是真個請教孔夫子,孔夫子也沒個不許可的理。有甚麽使不得的?”


    安太太見老爺難得有這等一樁俯順群情的事,也自高興,便閑談道:“真個的,既是例上有的,怎麽如今外省還有個體統,京裏的官員倒不許他使呢?”安老爺道:“是不能也,非不許也。你們既不博古,焉得通今?這可就要知‘因地製宜,因時製宜’的道理了。我朝以弓馬取天下,從不曉得甚麽叫作圖安逸。國初官員乘馬的多,坐轎的少,那班世家子弟都是騎馬,還有騎著駱駝上衙門的呢。漸漸的忘了根本,便講究坐轎車;漸漸的走入下流,便講究跑快車;漸漸的弄到不能養車,便講究雇驢車;漸漸的連雇驢車也不能了,沒法,雖從大夫之後,也隻得徒行起來了哇!何況一路還要到鼻煙鋪裏裝包煙,茶館兒去喝碗茶,這要再用上分執事,成個甚麽體統?如今既是親家這等疼孩子,我也不好故卻,待我著個人替他照那《會典》上開載的,不奢不儉置辦一分起來,何如?”張太太聽了半日,聽這句話頭兒,仿佛是應了,便合舅太太說道:“我合你說啥話兒來著?人家親家老爺憑借事兒,你給他說在理上,他沒個不答應的不是?”舅太太道:“說了半天,敢則孔聖人就在這兒呢。”大家一笑而罷。


    卻說安公子傳臚下來,授職用了編修。接著領宴謝恩,登瀛釋褐,一切公私事宜應酬已畢,便打算遵著安老爺給他定的那個歸第吉期,收拾回園,叩見父母。他未回家之前,那恩賞的旗匾銀兩早已領到。安老爺先在莊園門外立起一對高大朱紅旗杆,那莊門外本有無數的大樹,此時正是濃蔭滿地、綠葉團雲的時候,遠遠的望著那“萬綠叢中一點紅”,便有個更新氣象。莊門上高懸一麵粉油大字“探花及第”的豎匾,迎門牆上滿貼著泥金捷報的報條。出入往來的那班家丁倍常有興。裏邊兩位當家少奶奶早吩咐人在當院裏設下天地紙馬、香燭香案,又掃除佛堂,上著滿堂香供,家祠裏也預備祭筵。安老夫妻又叫在何公祠也照樣備辦一分供獻。


    是日,安老爺因是個喜慶日期,兼要叩謝天恩祖德,便穿了件絨線打邊兒加紅配綠的打字兒七品補子的公服。安太太、舅太太都是鈿子氅衣兒。張親家老爺先兩日早回了莊園,新置了一套羽毛袍套。親家太太又作了一件絳色狀元羅麵月白永春裏子的夾紗衫子,穿的紗架也似的。金、玉姊妹此刻是欽點翰林院編修探花郎的孺人了,按品漢裝,也掛上朝珠,穿著補服。兩個人要討婆婆的喜歡,特特的把安太太當日分賞的那兩隻雁塔題名的雁釵戴在頭上。事有湊巧,恰值何小姐前幾天收拾箱子,找出何太太當日戴的一隻小翠雁兒來,嘴裏也含著一掛飯珠流蘇,便無心中給了那個長姐兒。他這日見倆奶奶都戴著隻翠雁兒,也把他那隻戴在頭上,“婢學夫人”,十分得意。


    這日天不亮,張老便合親家借了兩個家人,帶了那分執事,迎到離雙鳳村二十裏外,便是那座梓潼廟等候。那執事是一對開導金鑼,兩對“賜進士出身”、“欽點探花及第”的朱紅描金銜牌,一對清道旗,一對朱花旗,一對金瓜,一把重沿藍傘。


    公子那邊從頭一日收拾停當了,次日起早,帶了家丁便回莊園而來。半路到了梓潼廟,吃些東西,換了衣服。一路鑼聲開導,旗影搖風,公子珠掛沉檀,章輝,頭插兩朵金花,身披十字彩紅,騎一匹雕鞍金埒的白馬,迤邐向雙鳳村緩緩而來。一路也過了四五處煙村,也過了兩三條鎮市,那兩麵鑼接連十三棒敲的不斷,惹得那些路上行人,深閨兒女都彼此閑論,說:“這讀書得作官的果是誰家子?”一程一程,來到臨近。公子在馬上望著那太空數點白雲,匝地幾痕芳草,恰遇那年下半年有個閨月,北地節候又遲,滿山杏花還開得如火如錦,四圍杏花風裏簇擁他白麵書生的一個探花郎,好不興致!近山一帶那些人家,早就曉得公子今日回第的信息,一個個扶老攜幼,抱女攜男,都來夾道歡呼的站在兩旁看這熱鬧。內中也有幾個讀過書的龐眉皓發老者,扶了根拐杖,在那裏指指點點說道:“不知這位安水心先生怎樣自修,才生得這等一位公子!又不知這位公子怎樣自愛,才成了恁般一個人物!”


    話休絮煩。須臾,公子馬到門首。一片鑼聲振耳,裏頭早曉得公子到了。公子離鞍下馬,整頓衣冠。抬頭一望,先望見門上高懸的“探花及第”那四個大字。進了大門,便是眾家丁迎著叩喜。走到穿堂,又有業師程老夫子那裏候著道賀。他匆匆一揖,便催公子道:“我們少刻再談,老翁候久了。”


    公子讓先生進了屋子,才轉身步入二門。早見當院裏擺著香燭供桌,金、玉姊妹在東邊迎接,一群仆婦丫鬟都在西邊叩見。公子此時不及寒暄,便恭肅趨鏘上堂給父母請了安,見過舅母、嶽母。安老爺此時已經滿麵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了。公子才得請過安,安老爺便站起來望著公子道:“隨我來。”便把公子帶到當庭香案跟前,早有晉升、葉通兩個家人在那裏伺候點燭拈香。安老爺端拱焚香,炷在香鬥裏,帶領公子三跪九叩,叩謝天地。退下來,前麵兩個家人引著從東穿堂過去,到了佛堂。佛堂早已點得燈燭輝煌,香煙繚繞。安老爺向來到佛堂不準婦人站在一旁,敲磐的那個伺候佛堂的婆子老單,早躲在一邊去了。家人敲了磐,老爺帶領公子拜了佛出來,仍由原路出了二門,繞到家祠。因公子在城裏早在宗祠裏磕過頭了,便一直的進了祠堂,在他家老太爺、老太太神主前祭奠。行禮已畢,出了祠堂門,安老爺向來“行不由徑”,便不走那座角門,仍從外麵進了二門,來到上房。公子待父親進房歸坐,便要給父母行禮了。


    隻見安老爺上了台階兒,回頭問著晉升、葉通道:“我吩咐的話都預備齊了沒有?”兩個答應了一聲:“齊了。”便飛跑出了二門,同了許多家人抬進一張搭著全虎皮椅披的大圈椅,又是一張書案來。你道安老爺一個家居的七品琴堂,況又正是這等初夏天氣,怎的用個虎皮椅披呢?原來那漢宋講學大儒,如關西夫子、伊、閩、濂、洛諸公,講起學來,都要設絳帳,擁皋比。安老爺事事師古,因經自己講學的那個所在也是這等製度,不想今日正用著他。抬進來,老爺親自帶了家人把那椅子安在中堂北麵,椅子前頭便設下那張書案。


    這個當兒,張老夫妻是在他家等著接姑爺呢,隻有舅太太、安太太、金玉姊妹並一班丫鬟幾個家人媳婦在那裏。見安老爺回到上房且不坐下受兒子的頭,先這陣布席設位,諸女眷隻得閃在一旁。舅太太先納悶兒道:“怎麽今兒個他又‘外廚房裏的灶王爺’,鬧了個獨坐兒呢。回來叫我們姑太太坐在那兒呀?”安太太見老爺臉上那番“屏氣不息,勃如戰色”的光景,早想到定是在那位神佛跟前許的甚麽願心,便在旁問道:“老爺不用個香爐燭台麽?好到佛堂請去。”隻見老爺搖搖頭道:“那香燭都是那班愚僧誤會佛旨,今日這等儀節豈是焚香燒燭褻瀆得的!”當下不但諸女眷聽了不得明白,連公子也無從仰窺老人家的深意,隻得跟著來往奔走。


    一時設畢,安老爺又吩咐:“就上祭罷。”隻見眾家人從二門外端進四個方盤來,老爺便帶了公子一件件捧進來,擺在案上。大家一看,右手裏擺著一方錫鑄的朱墨硯台,又是兩隻朱墨筆,挨著硯台擺著一根檀木棒兒,一塊竹板兒。左手裏擺著卻是安老爺家藏的幾件古器:一件是個鐵打的沙鍋淺兒模樣兒,底下又有三條腿兒,據安老爺平日講,說是上古燧人氏教民火食烹飪始興時候的鍋,名曰“燧釜”。一件像個黃沙大碗,說是帝舜當日盛羹用的,名曰“土”。一件是個竹筐兒,便是顏子當日簞食瓢飲的那個“簞”。那個黃沙碗裏裝著一碗清水。那兩件裏,一個裝著幾塊山澗裏長的綠翳青苔,俗叫作“頭發菜”;一件裝著幾根海島邊生的烏皮海藻,便是藥鋪買的那個“鹹海藻”。把這分東西供得端正,然後安老爺親自捧了一個圓底兒方口兒的鐵酒杯,說那便是聖人講的“觚不觚,觚哉觚哉”的那個“觚”,杯裏滿滿盛著一杯清酒。老爺兢兢業業舉得升空過頂,從東邊獻到座前供好了,座旁三揖而退,才退到正中,帶領公子行了個四拜的禮。立起身來,又從西邊上去撤下那杯酒,捧著作了個揖。出了院子,早見葉通捧過一束白茅根來,單腿跪著放在階下。安老爺才望空一舉,把那杯酒奠在那白茅上。進來,又站在那書案的旁邊,問公子道:“你可知我今日這個用意?”


    列公,你看安公子真算得了他老人家點兒衣缽真傳,他會明白了。隻聽他控背答道:“西邊這幾件自然是‘丹鉛設教,夏楚收威’的意思。東邊那幾件想是‘澗溪沼之毛,蘩蘊藻之菜,筐釜之器,潢行潦之水。”那簞食觚飲,正是至聖大賢的手澤口澤。隻不知那奠酒為何要用著白茅根?”


    安老爺道:“這個典,你隻看‘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一宿酒’的幾句注疏,就曉得了。”公子道:“還要請示父親,今日祭的是那位古聖先賢?”安老爺道:“古聖先賢怎的好請到我內室來。”因指著何小姐道:“這便是他的祖父,我那位恩師。當年我不受他老人家這點淵源,卻把甚的來教你?你不經我這番訓誨,又靠甚的去成名?這便叫作‘飲水思源,敢忘所自’。你要曉得,這等師生卻合那托足權門垂涎外任的師生,是兩種性情,兩般氣味。”安老爺將說完這話,舅太太便道:“得了,收拾收拾,二位快坐下,讓人家孩子磕頭罷。我也家去等著陪姑爺去了!”這裏眾人忙著收拾清楚,安老爺、安太太便向正麵**雙雙歸坐,公子才肅整威儀,上前給父母行禮。


    列公,你從他那頭上兩朵金花,肩上十字披紅,朝珠補服,肅整威儀的情形裏頭,回想他三年前未曾見個生眼兒的人先臉紅,未曾著點窩心的事兒先撇嘴的那番光景,可不是大姐姐似的一個公子哥兒來著麽!才得幾天兒,居然金榜題名,玉堂學步,成了人了。隻這膝前一拜,你叫他那雙父母看著怎的不樂!隻見他老夫妻一個拈須含笑,一個點首堆歡,兩邊站著那班丫鬟仆婦望著老少主人,也都是展眼舒眉,一團喜氣。


    這個當兒,就把個長姐兒忙的,又要伺候老爺太太,又要張羅兩位奶奶,已經手腳不得閑兒了。他還得耳輪中聒噪著探花,眼皮兒上供養著探花,嘴唇兒邊念道著探花,心坎兒裏溫存著探花。難為他隻管這等忙,竟不曾短一點過節兒,落一點神情兒。長姐兒尚且如此,此時的金、玉姊妹更不消說,是“難得三千選佛,輸他玉貌郎君;況又二十成名,是妾金閨夫婿。”他二人那一種臉上分明露的出來口裏轉倒說不出來的歡喜,就連描畫也描畫不成了。


    一時,公子拜罷起來。隻聽安老爺合太太說道:“太太,我家這番意外恩榮,莫非天貺君恩,祖德神佑!不想你我這個孩子,不及兩年的工夫,竟作了個‘華國詞臣,榮親孝子’。且喜你我二十年教養辛勤,今日功成圓滿,此後這副承先啟後的千斤擔兒,好不輕鬆爽快!”太太道:“是雖說是老爺合我的操心,也虧他的自己立誌。我不是說句偏著媳婦的話,也虧這倆媳婦兒幫他。”老爺道:“正是這話。古有雲:‘退一步想,過十年看。’這兩句話似淺而實深。當我家娶這兩房媳婦的時候,大家隻說他門戶單寒;當我用了那個知縣的時候,大家隻說我前程蹭蹬。你看今日之下,相夫成名的,正是這兩個單寒人家的佳婦;克家養誌的,正是我這個蹭蹬縣令的佳兒。你我兩個老人家往後再要看著他們夫榮妻貴,子孝孫賢,那才是好一段千秋佳話呢!”


    這正是:


    如花眷作探花眷,小登科後大登科。


    這回書交代到這裏,便是《兒女英雄傳》第四番的結束。


    要知後事如何,下回書交代。


    (第三十六回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兒女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文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文康並收藏兒女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