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初。


    黃浦江入海口附近一處港口。


    淞滬失守後,這裏邊成了鬼子海軍一處海軍港口,常年駐紮著鬼子軍艦,雖然都是一些小型軍艦,驅逐艦,巡邏艇,炮艦等,最大不過兩千噸排水量,最小的隻有幾百噸,但數量不少,最多的時候高達二十幾艘。


    這些鬼子軍艦的存在,讓附近漁民不敢出海,甚至商船也幾乎銷聲匿跡,隻有鬼子的船隻敢出航。


    但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這裏的軍艦一天比一天少,到如今隻剩下兩艘軍艦駐紮,甚至連商船也沒有了,原本偌大的港口顯得孤零零的。


    這天,經曆了一個月的準備和跋涉,王根生帶著特種小隊抵達了這裏。


    隨行的二十多人,晝伏夜出,在遍布的各地方地下黨的幫助下,悄無聲息的抵達港口附近,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隊長,鬼子的拿兩艘軍艦都還在···”


    負責前出偵查的特種小隊戰士匯報道。


    “讓戰士們休息。”


    王根生抬頭看了看頭頂的太陽,此時時間是正午,他命令道:


    “我們晚上動手。”


    “是。”


    隨著王根生的命令,特種小隊二十多人,十二匹大騾馬潛伏的一處荒地間。


    一同前來的一個資深地下黨看著眼前的這群人,以及隊長自信滿滿的神色,忍不住提醒道:


    “王隊長。”


    “這鬼子的軍艦可不好炸,這個港口小鬼子剛來那會,國府就派人來炸過,甚至還偷偷開小船在附近布雷,一開始鬼子吃了點虧,有一艘軍艦被炸傷,還有一艘重傷報廢,吃了幾次虧之後,鬼子就加強了警戒,在港口附近有防雷網,每次出門都非常仔細搜查水麵。”


    說話的是人大約四十歲,帶著一個有些舊的帽子。


    “嘿嘿嘿···”


    王根生自信一笑:


    “文同誌,這一點你大可放心,我們這次可是有被而來。”


    被叫做文同誌的愣了愣,看著依舊自信滿滿的王根生,以及那十二頭騾子上的古怪設備和炸藥包,緩緩點點頭:


    “要是有什麽用得到的地方,盡管和我說,我們一定全力配合你。”


    被上級要求配合任務前,他不清楚這群人是來幹嘛的,甚至上級也不清楚,隻是說進行一次機密任務,人數十來人,都是輕武器。


    和眼前的實際有所出入。


    這一點文同誌很理解,心裏也有準備。


    雖然鬼子兵力越來越少,但淞滬這邊地下鬥爭依舊非常激烈,不時有漢奸投靠鬼子,隊伍中也不知道有沒有潛伏的有鬼子間諜,故意放出假消息很正常。


    但他沒有預料到的是,這群人居然是來炸鬼子軍艦的。


    雖然炸鬼子軍艦他們每天都想,日日夜夜都想,尤其是那些漁民,更是恨不得和鬼子軍艦拚了,但也隻能想想,他們連槍都缺乏,炸彈也沒有,根本拿鬼子軍艦沒有任何辦法。


    而且,對行動還自信滿滿。


    看著這些人手裏的花機關,以及那幾挺架在大騾子上的不知道型號的機槍,文同誌緩緩點頭。


    說不定,這群同誌還真能對鬼子軍艦造成傷害,要是能造成軍艦的損傷,幾天不能出海,或者幾周不能出海,都是天大的好事情。


    “行。”


    王根生點點頭。


    眼見文同誌準備離開,王根生看見這位地區負責人腰間隻是一把鬼子的王八盒子,而且成色老舊,一看就是使用時間非常長的貨色,他當即叫住這位負責人。


    王根生準備給這位文同誌一些武器,這幾天的接觸下來,


    “文同誌,你等一下。”


    “有需要幫忙的麽?”


    文同誌當即語氣欣喜,以為可以為炸鬼子軍艦做出一點貢獻。


    “你們一共多少人?。”


    王根生問道:


    “靠得住的有七個,包括我在內,這些人我能保證。”


    文同誌連忙回答。


    “順子,去拿七把二十響駁殼槍來,給文同誌,子彈多拿點,拿兩箱。”


    王根生對著身後的一個戰士說道。


    特種小隊裝備的是衝鋒槍,但也隨身攜帶的有一把手槍備用,而且在團裏槍多起來之後,每次出門都會帶人均兩支手槍備用,甚至更多,子彈也帶著多。


    主要是沿途支援附近的遊擊隊和地下黨同誌。


    這些同誌在敵後,和鬼子真刀真槍的鬥,但很難弄到好武器。


    “啊,這···”


    看著一個隊員送過來的七把精良駁殼槍,以及兩箱子彈,文同誌吞了吞口水。


    很想要,但····


    “還是你們自己用吧,這槍,給我們作用不大。”


    文同誌艱難的擺手。


    “我們武器多得是。”


    王根生抖了抖衣服,漏出了腰間別著的一杆駁殼槍,以及一整排子彈。


    “這麽多子彈····”


    看著王根生腰間的子彈和槍,文同誌吞了吞口水,點點頭收下了那七支駁殼槍還有子彈,隨後他仿佛想起了什麽,突然說道:


    “你們是,獨立團的?”


    據上級傳下來的一些消息,晉西北根據地有一個獨立團,裝備精良,武器充足,團長叫李雲龍,打鬼子賊凶,殺了好幾萬鬼子,而且還從鬼子哪裏搶回來好幾噸黃金。


    還有一個趙剛,是獨立團的政委,此人發展能力超強,白手起家組建了機械廠,兵工廠,發展技術,自己製造槍支大炮,甚至還建立建設大隊,救援了近百萬災民。


    “對。”


    王根生滿意點點頭:


    “我們就是獨立團的。”


    “獨立團···”


    文同誌眼睛刷的亮起。


    如果是獨立團,那個傳說中的獨立團,說不定還真能炸掉鬼子的軍艦。


    “對了。”


    離開之前,文同誌突然說道:


    “我們這有好幾十個大學生,有些是南洋過來的,有些是之前北平大學的,打算前往獨立團根據地,去機械廠報效國家,你們能不能····”


    “這些人都靠得住。”


    “幾十個大學生?”


    “好,到時候我安排人帶他們過去。”


    王根生眼睛一亮。


    政委每天都嘀咕,團裏缺少人才,缺少知識分子,遇到大學生,他自然不能放過。


    文同誌走後,王根生開始找來幾個技術隊員,組裝和檢查裝備。


    防水磁性炸彈,定時引信。


    這一次,特種小隊裝備是趙家裕機械廠自製,當然,技術是大師傅負責,還有一些材料是陳老板提供,但也是邁出了第一步。


    “還有六個小時。”


    檢查好裝備,王根生看了看腕表,命令小隊休息。


    ·····


    同一時間。


    太行山兵工廠這邊。


    張萬和最近非常忙。


    在獨立團那邊組建了機械廠,能生產重要精密零件後,他這邊因為工人人手充足,便組建了五條生產線。


    八一式步槍生產線,捷克式改機槍生產線,二代邊區造生產線,子彈生產線,擲彈筒以及擲彈筒榴彈生產線。這五條生產線經過獨立團那些技術人員的改進,不僅僅數量提升,質量也大大提升。


    最近經過前線部隊的反饋,他這邊調整優先級。


    盡全力,擴大生產子彈和捷克式機槍,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擴充產量。


    因為部隊大擴張,部隊整體實力雖然上升,然而單個部隊實力就無法保證,前線的團長反應,當給老兵配備充足的機槍能保證戰鬥力。


    當然,還有大量手榴彈,也是保證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好在手榴彈的生產和槍支不衝突,兩者消耗的資源不重疊,獨立團那邊的炸藥足夠,隻要他人手夠,土高爐產出的壓鑄生鐵足夠,每天五萬枚都不成問題。


    “張部長。”


    此時一個戰士跑了進來:


    “獨立團的運輸隊過來了,這次運輸的是子彈殼,好多子彈殼。”


    戰士的語氣飽含驚訝。


    最近來自獨立團的運輸隊很多,有運輸炸藥的,有運輸機槍零件的,有運輸機械設備的,當然,也有運輸彈殼的,但這麽大數量,然還是第一次見到。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實在是太多了。


    “多少?”


    張萬和隨手問道。


    他知道獨立團最近在和鬼子作戰,而且是大規模鏖戰,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了,這期間必然消耗超大量子彈,那麽收集起來的彈殼也不會少。


    “這次是五百萬發。”


    戰士回答。


    “五百萬發。”


    張萬和呲了呲牙。


    如今總部雖然富裕了,比以前富裕了不知道多少倍,但三百萬發,是他庫存的總量了。不過這個數字並沒有過於出乎他的預計。


    五百萬發子彈,總重量也才一百五十噸,對李雲龍來說不算多。也就一架鬼子飛機的事情。


    不過這狗東西,兩個月就消耗了五百萬發子彈,他娘的比鬼子還奢侈了。


    出乎張萬和預計的是,這個戰士繼續說道:


    “另外還有一千萬發彈殼李團長說讓咱們自己去運輸,他的運輸隊忙不過來。”


    “什麽,還有一千萬發彈殼?”


    這一句話差點讓張萬和咬到了舌頭。


    看著戰士點點頭,張萬和難以置信的問道:


    “是總共一千萬發彈殼,還是還剩下一千萬發彈殼?”


    “還剩一千萬發彈殼。”


    匯報的戰士語氣肯定。


    “我的娘哎···”


    張萬和下巴都快掉了。


    這他娘的才兩個月啊。


    李雲龍就用了一前五百萬發子彈,這是幹了什麽?


    這他娘的,如果把李雲龍開除掉之後,估摸著他們整個一二九師抗戰這麽久以來,打出來的子彈也就和這個數字差不多。


    不過張萬和心裏想了想,發現全部子彈加起來,也才四百五十噸了。也就三架飛機的事情,心裏的驚訝也就消失了很多。


    “哎,任重道遠啊··”


    他歎了一口氣。


    張部長感受到了差距。


    據說,歐美列強一場團級戰鬥,包括炮彈子彈在內,消耗就有四五百噸。


    “奇怪··”


    隨後張萬和陷入了思索。


    雖然獨立團彈藥儲備超大量,但這個數量對獨立團也不少了。而且兩個也的時間,僅僅是對峙鏖戰,這消耗量明顯不對勁。


    除非,是李雲龍故意的。


    “對了。”


    匯報的戰士繼續說道:


    “還有兩萬個75炮彈的銅製藥筒,也要咱們自己運過來。”


    “兩萬發75炮彈藥筒···”


    張萬和這次沒有經驗,反而眨了眨眼睛,微笑了起來。


    安排好運輸隊後,他叫叫來了倉庫負責人:


    “抓緊時間擴充倉庫,越大越好,最低也要照著現在的規模擴大五倍以上,要是人手不夠,去找師長和老總要。”


    “五倍?是。”


    倉庫負責人不解,但還是點點頭。


    ·····


    趙家裕。


    坦克訓練場。


    夜色下,結束了一天忙碌的趙剛來到這裏看一看。


    還沒走進訓練場,他就聽到了嗡嗡嗡的坦克發動機聲音,聲音很雜,最少也得十幾台發動機才能發出這樣的聲音,同時他也聞到了發動機尾氣的味道。


    “政委。”


    入口處,警衛在檢查後,對著趙剛敬禮。


    趙剛回禮,然後走進了訓練場。


    剛進來,他就看到訓練場中,十三輛開著防撞燈的四號坦克正在順著路線行走,一輛輛坦克依次通過壕溝,緩坡,陡坡,然後進入預設的戰鬥位置。


    這些坦克行駛期間不能說是流暢自如,但沒有多少生澀,也沒有出現翻到和履帶出線的情況,完全不像僅僅接觸坦克一個月的新手。


    “看來,這實戰式訓練效果還真不錯。”


    滿意的點點頭,趙政委繼續向前走去,走向坦克修理所的位置。


    為了應對坦克部隊瘋狂的訓練,團裏建設了三個坦克修理所,一千多個後勤人員,以及一個大師傅駐守,還有一個大師傅隨時待命。


    一路走去,窯洞式修理所的門口,能看到周邊堆得滿滿的損壞履帶,甚至可以看一台台發動機和變速箱直接堆在門口等待維修。


    三個修理內,每一個裏麵都有一群人圍在一輛坦克前,借助燈光在換發動機或者變速箱。


    “就是太消耗裝備了。”


    “比實戰損耗都大了。”


    看著這些損壞的零件和發動機,趙政委呲了呲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亮劍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頭像是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頭像是貓並收藏從亮劍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