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頻榜上看到一本好書,定要推薦給同好俊賞。嗯,書名《荼縻》,章尾直通。
這書我看得很有感覺,醞釀寫篇書評中。。。。。。來日奉上吧。
有書友看了也喜歡的,請積極投票支持,該作者女頻PK中;不喜歡的話,個人口味啦,各花入各眼,莫被海棠迷了眼,嘿嘿。
幾人聽了都是一驚,陸謙還沒開口,黨世英便急忙問道:“衙內如此說,難道朝廷將有事於東南?”
高強暗笑,正色道:“實不相瞞,朝廷於西北用兵經年,其中多有利弊得失,樞議早有再變兵製的提案,隻是國家如此之大,各軍無慮百萬,各種關係盤根錯節,這兵製也不是說變就能變的。相公崇寧三年本已有重建新軍之意,卻因前次意外罷相而廢,此番重入宰執……”說的有些口渴了,便端起桌上的茶碗來喝了一口。
黨世英趕緊插話,脅肩諂笑道:“那自然是太尉大人和衙內運籌奔走之功了。”逮著主子得意的事情大拍馬屁,乃是獻媚的不二要訣,黨世英自然深知其中奧妙,這機會抓的正好,既沒有打斷衙內的話,又結結實實地拍了極為熨帖的一記馬屁,就連高強心中都有些飄飄然起來。旁邊陸謙更是暗自捶胸頓足,深覺自己道行不夠,難怪這黨氏兄弟比自己還小了幾歲,卻爬到這般高位,這份馬屁神功可著實了得。
高強呷了口茶,續道:“此番相公重掌宰執,這兵製重整案便又提上日程,隻是下麵情況未明,他老人家謹慎為先不敢輕動,便屬意本衙內先下來了解一番,這事家父也有預聞,因此安排幾位與我一同來這蘇州就任了。”
“哦……”“原來如此……”“相公公忠體國……”“太尉深謀遠慮……”三人連連點頭讚歎不已,陸謙這回聰明了,沒等黨世英說話便搶道:“然則衙內這番整軍,就是要為了這兵製變革做準備了?”
“正是!”高強慨然道:“相公當年隨王荊公變法圖強,深知祖宗之法不可守缺不變,國家冗兵之弊不除則不強。然而兵製變法千頭萬緒,若一味裁撤則恐生變,亦恐不足應萬一之變,相公的意思,是要本衙內在這蘇州城先查探軍力究竟如何,如何變法適當,先提個預案上去再行定奪。”
“是極是極!”黨世英這回再度搶回先機:“相公這般思慮,真是人所難及,小將這便吩咐下去,務必要盡快將軍中各種詳情盡數報於衙內知曉。”
陸謙暗罵黨世英草包,剛才大家都你推我我推你,就是為了軍中關係複雜,這麽把幕布都掀開了大家不好做人,現在高強隻是一席話,這臉立馬就變了,要知道這出頭鳥可不是這麽好當的。
他腦子裏轉了轉,向高強笑道:“衙內,雖說相公此意於國為大義,然而畢竟現下沒有公開行此新政,這般雷厲風行地徹察,軍中將士不知就裏恐怕亂了軍心。”亂了軍心倒是有可能的,隻不過原因大抵是各級軍官少了許多油水,為國所能盡的忠義之心就少了許多。
見高強微微點頭,陸謙精神一振,續道:“小將倒有個計較在此:且暫緩如此徹察,隻說統製大人要練軍,教各指揮按日分頭出城操練,若逢到支領請受(宋時的軍餉叫做請受)之日,就如今日在校軍場現發犒賞一般各領各的,這麽一來再比對以前發放的記錄,其中虛實便可盡知了。”
“妙計!”高強擊節而讚,這條計策雖不起眼,然而卻極為實用,神不知鬼不覺便將實額空額都探了明白,餘外的兵員素質、軍器利鈍等事都可以在平時操練中差人暗中觀察即可。“陸都監此計大妙,黨統製,楊統製,可還有什麽意見?”
倆人都是搖頭,楊誌見有這計策可以不驚軍心,自然歡喜,黨世英一麵答應一麵暗恨“這麽簡單的計策我怎麽就沒先提出來,這陸謙的嘴太快了,下次再找回這場子罷!”
見無異議,高強便著幾人詳細計議個中細節,料想自己已經一頂軍製改革的大帽子扣了下去,明眼人自然知道要趕早的道理,其中又有楊誌這樣的心腹在,不怕這幾人不盡心辦事。
他徑自回了書房,吩咐了親隨看好門,便獨自坐在椅子上整理自己的思緒:此番主動求得來東南的機會,主因之一就是為了幫源銀礦一事,方臘在這件事上的表現令人摸不著頭腦,再聯係到原來曆史上方臘起事的浩大聲勢,不來探個究竟實在是放心不下。
隻是自己手下不是軍官就是文士,一個下裏巴人都沒有,唯一對江湖市井有所了解的石秀也留在了京城,是以現今自己人雖然到了江南,卻一時不知從何處下手了解明教的虛實,這便如何是好?
這問題他本也有所考慮,隻是一時沒有頭緒,再加上初來乍到事務繁雜,便擱下了。今天看到蘇州駐軍的“精彩表現”,才知情勢嚴重,方臘如果選擇這個時機起事,則局勢恐怕比原先曆史上攪擾七州六十二縣更為嚴重,東南半壁不保也有可能。現在自己來的這個年代顯然已經與原先的曆史有了差別,若當真以為方臘必定會在十幾年後起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君不見力行花石綱惡政的朱緬已經被自己給取代了麽?
這回細細思量前後因果,忽地發現自己漏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宗澤!此人深入明教根本重地,銀礦礦脈就是他發現的,又與明教教主方臘這樣的核心人物一夜交涉,再加上多年在此地做縣令,對於明教事務的了解恐怕沒什麽教外人士能比的上,這一個人如何不用?
高強霍然站起,向親隨道:“快請許先生來見我。”那親隨應聲去了。
工夫不大,許貫忠快步來到,高強劈麵就問龍遊縣的情況如何?
許貫忠也是當日大相國寺目睹了高強與明教眾人交涉全過程的,聽到高強這麽問便知他心意,隻是他是大名府人氏,這兩浙路衢州府龍遊縣名字是知道的,路徑是不知道的,出了蘇州城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又怎麽回答衙內?偏偏這事又不好假手他人,隻好又跑出去找了份兩浙路的詳細地圖來與高強一同參詳。
原來這東南水網密布,大凡縣治以上的所在都有舟楫可通,這龍遊縣也不例外,若是乘船沿運河直下杭州,再轉入錢塘江,經富陽、桐廬而至睦州,由此船放蘭溪,溯流而上數十裏就到了,全程順風逆水,輕舟快行,不過六七日便至。
隻是兩個北方人到這地方連話都聽不大懂,又怎出得門?許貫忠去應奉局裏的老人中找了一個老成穩重的小吏跟著,又安排路途應用之物,高強自去屋中跟嬌妻愛妾道了別,又向黨陸楊三人交代了整軍事宜,那小吏背起了包裹,三人出門便直奔運河碼頭。
這次是輕車簡從微服出行,連官船也不用,那小吏在碼頭上一番講價租了一艘快船,三人鑽入艙中便行。
一路無話到了龍遊,高強在船中窩了六七天,悶的一肚子氣,上岸來先在碼頭四周轉了一圈,掃視一下四周情勢。隻見這龍遊縣城與蘇州那種通衢大邑景象又有所不同,城牆高隻兩丈有餘,碼頭建在水門外,一排柳樹隔起百餘丈方圓的空場來,旁邊則是一條青石板路,直通幾個高大糧倉,此時正是初春農忙之時,碼頭沒什麽漕運船隻,本該是有些冷清,這龍遊碼頭卻與路上經過的建德、蘭溪等地不同,碼頭上停靠了數十艘大小船隻,一隊隊腳夫來回忙碌,將各種貨物搬上卸下,官府在這裏建了木屋,船老大、行商坐賈、行會頭目等走碼頭討生活的人在此歇腳談論,衙門的胥吏現場辦公,幾名衙役按著腰刀鐵尺來回巡視,一派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雖然規模比不上蘇州城、杭州城,卻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高強背著手轉了幾圈,不由連連點頭:此間雖是小城,然而見微可知著,這一個小小碼頭就有這等氣象,主政的宗澤胸中著實是有些才學的,不由得對這位曆史上的中興名臣又多了幾分興趣。
等到許貫忠和那小吏收拾好包裹也上岸來,問明了去縣衙的路徑,那小吏當先引路,到縣衙前將高強的帖子遞了進去。
少停便有個押司模樣的出來,滿麵笑容地問:“哪位是高應奉?我家明府後堂有請。”
高強一怔,按說自己現在的官階跟這位正七品縣令比起來還要高了一級,居然隻派了個押司來送一個請字?這宗澤的派頭可不是一般的大啊!無奈這裏是人家的地頭,自己又算是有求而來,小小的禮數也就不放在心上了:“相煩帶路!”
那押司領路,三人直入後堂,轉過一道月亮門,迎麵一個中年便裝男子站立,那押司緊走幾步,微微躬身道:“稟明府,這位便是東南應奉局的高提舉。”
高強閃目觀瞧,隻見此人中等身材,四五十歲年紀,相貌平平,三綹短須垂在頷下,一雙眼睛卻極有神采,顧盼之間不怒自威,當地一站淵停嶽峙穩凝如山,倒象是練過武藝似的,與常見的文官大不相同,心中暗喝一聲采:“好一個宗爺爺!”
(第四部第十二章完)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這書我看得很有感覺,醞釀寫篇書評中。。。。。。來日奉上吧。
有書友看了也喜歡的,請積極投票支持,該作者女頻PK中;不喜歡的話,個人口味啦,各花入各眼,莫被海棠迷了眼,嘿嘿。
幾人聽了都是一驚,陸謙還沒開口,黨世英便急忙問道:“衙內如此說,難道朝廷將有事於東南?”
高強暗笑,正色道:“實不相瞞,朝廷於西北用兵經年,其中多有利弊得失,樞議早有再變兵製的提案,隻是國家如此之大,各軍無慮百萬,各種關係盤根錯節,這兵製也不是說變就能變的。相公崇寧三年本已有重建新軍之意,卻因前次意外罷相而廢,此番重入宰執……”說的有些口渴了,便端起桌上的茶碗來喝了一口。
黨世英趕緊插話,脅肩諂笑道:“那自然是太尉大人和衙內運籌奔走之功了。”逮著主子得意的事情大拍馬屁,乃是獻媚的不二要訣,黨世英自然深知其中奧妙,這機會抓的正好,既沒有打斷衙內的話,又結結實實地拍了極為熨帖的一記馬屁,就連高強心中都有些飄飄然起來。旁邊陸謙更是暗自捶胸頓足,深覺自己道行不夠,難怪這黨氏兄弟比自己還小了幾歲,卻爬到這般高位,這份馬屁神功可著實了得。
高強呷了口茶,續道:“此番相公重掌宰執,這兵製重整案便又提上日程,隻是下麵情況未明,他老人家謹慎為先不敢輕動,便屬意本衙內先下來了解一番,這事家父也有預聞,因此安排幾位與我一同來這蘇州就任了。”
“哦……”“原來如此……”“相公公忠體國……”“太尉深謀遠慮……”三人連連點頭讚歎不已,陸謙這回聰明了,沒等黨世英說話便搶道:“然則衙內這番整軍,就是要為了這兵製變革做準備了?”
“正是!”高強慨然道:“相公當年隨王荊公變法圖強,深知祖宗之法不可守缺不變,國家冗兵之弊不除則不強。然而兵製變法千頭萬緒,若一味裁撤則恐生變,亦恐不足應萬一之變,相公的意思,是要本衙內在這蘇州城先查探軍力究竟如何,如何變法適當,先提個預案上去再行定奪。”
“是極是極!”黨世英這回再度搶回先機:“相公這般思慮,真是人所難及,小將這便吩咐下去,務必要盡快將軍中各種詳情盡數報於衙內知曉。”
陸謙暗罵黨世英草包,剛才大家都你推我我推你,就是為了軍中關係複雜,這麽把幕布都掀開了大家不好做人,現在高強隻是一席話,這臉立馬就變了,要知道這出頭鳥可不是這麽好當的。
他腦子裏轉了轉,向高強笑道:“衙內,雖說相公此意於國為大義,然而畢竟現下沒有公開行此新政,這般雷厲風行地徹察,軍中將士不知就裏恐怕亂了軍心。”亂了軍心倒是有可能的,隻不過原因大抵是各級軍官少了許多油水,為國所能盡的忠義之心就少了許多。
見高強微微點頭,陸謙精神一振,續道:“小將倒有個計較在此:且暫緩如此徹察,隻說統製大人要練軍,教各指揮按日分頭出城操練,若逢到支領請受(宋時的軍餉叫做請受)之日,就如今日在校軍場現發犒賞一般各領各的,這麽一來再比對以前發放的記錄,其中虛實便可盡知了。”
“妙計!”高強擊節而讚,這條計策雖不起眼,然而卻極為實用,神不知鬼不覺便將實額空額都探了明白,餘外的兵員素質、軍器利鈍等事都可以在平時操練中差人暗中觀察即可。“陸都監此計大妙,黨統製,楊統製,可還有什麽意見?”
倆人都是搖頭,楊誌見有這計策可以不驚軍心,自然歡喜,黨世英一麵答應一麵暗恨“這麽簡單的計策我怎麽就沒先提出來,這陸謙的嘴太快了,下次再找回這場子罷!”
見無異議,高強便著幾人詳細計議個中細節,料想自己已經一頂軍製改革的大帽子扣了下去,明眼人自然知道要趕早的道理,其中又有楊誌這樣的心腹在,不怕這幾人不盡心辦事。
他徑自回了書房,吩咐了親隨看好門,便獨自坐在椅子上整理自己的思緒:此番主動求得來東南的機會,主因之一就是為了幫源銀礦一事,方臘在這件事上的表現令人摸不著頭腦,再聯係到原來曆史上方臘起事的浩大聲勢,不來探個究竟實在是放心不下。
隻是自己手下不是軍官就是文士,一個下裏巴人都沒有,唯一對江湖市井有所了解的石秀也留在了京城,是以現今自己人雖然到了江南,卻一時不知從何處下手了解明教的虛實,這便如何是好?
這問題他本也有所考慮,隻是一時沒有頭緒,再加上初來乍到事務繁雜,便擱下了。今天看到蘇州駐軍的“精彩表現”,才知情勢嚴重,方臘如果選擇這個時機起事,則局勢恐怕比原先曆史上攪擾七州六十二縣更為嚴重,東南半壁不保也有可能。現在自己來的這個年代顯然已經與原先的曆史有了差別,若當真以為方臘必定會在十幾年後起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君不見力行花石綱惡政的朱緬已經被自己給取代了麽?
這回細細思量前後因果,忽地發現自己漏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宗澤!此人深入明教根本重地,銀礦礦脈就是他發現的,又與明教教主方臘這樣的核心人物一夜交涉,再加上多年在此地做縣令,對於明教事務的了解恐怕沒什麽教外人士能比的上,這一個人如何不用?
高強霍然站起,向親隨道:“快請許先生來見我。”那親隨應聲去了。
工夫不大,許貫忠快步來到,高強劈麵就問龍遊縣的情況如何?
許貫忠也是當日大相國寺目睹了高強與明教眾人交涉全過程的,聽到高強這麽問便知他心意,隻是他是大名府人氏,這兩浙路衢州府龍遊縣名字是知道的,路徑是不知道的,出了蘇州城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又怎麽回答衙內?偏偏這事又不好假手他人,隻好又跑出去找了份兩浙路的詳細地圖來與高強一同參詳。
原來這東南水網密布,大凡縣治以上的所在都有舟楫可通,這龍遊縣也不例外,若是乘船沿運河直下杭州,再轉入錢塘江,經富陽、桐廬而至睦州,由此船放蘭溪,溯流而上數十裏就到了,全程順風逆水,輕舟快行,不過六七日便至。
隻是兩個北方人到這地方連話都聽不大懂,又怎出得門?許貫忠去應奉局裏的老人中找了一個老成穩重的小吏跟著,又安排路途應用之物,高強自去屋中跟嬌妻愛妾道了別,又向黨陸楊三人交代了整軍事宜,那小吏背起了包裹,三人出門便直奔運河碼頭。
這次是輕車簡從微服出行,連官船也不用,那小吏在碼頭上一番講價租了一艘快船,三人鑽入艙中便行。
一路無話到了龍遊,高強在船中窩了六七天,悶的一肚子氣,上岸來先在碼頭四周轉了一圈,掃視一下四周情勢。隻見這龍遊縣城與蘇州那種通衢大邑景象又有所不同,城牆高隻兩丈有餘,碼頭建在水門外,一排柳樹隔起百餘丈方圓的空場來,旁邊則是一條青石板路,直通幾個高大糧倉,此時正是初春農忙之時,碼頭沒什麽漕運船隻,本該是有些冷清,這龍遊碼頭卻與路上經過的建德、蘭溪等地不同,碼頭上停靠了數十艘大小船隻,一隊隊腳夫來回忙碌,將各種貨物搬上卸下,官府在這裏建了木屋,船老大、行商坐賈、行會頭目等走碼頭討生活的人在此歇腳談論,衙門的胥吏現場辦公,幾名衙役按著腰刀鐵尺來回巡視,一派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雖然規模比不上蘇州城、杭州城,卻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高強背著手轉了幾圈,不由連連點頭:此間雖是小城,然而見微可知著,這一個小小碼頭就有這等氣象,主政的宗澤胸中著實是有些才學的,不由得對這位曆史上的中興名臣又多了幾分興趣。
等到許貫忠和那小吏收拾好包裹也上岸來,問明了去縣衙的路徑,那小吏當先引路,到縣衙前將高強的帖子遞了進去。
少停便有個押司模樣的出來,滿麵笑容地問:“哪位是高應奉?我家明府後堂有請。”
高強一怔,按說自己現在的官階跟這位正七品縣令比起來還要高了一級,居然隻派了個押司來送一個請字?這宗澤的派頭可不是一般的大啊!無奈這裏是人家的地頭,自己又算是有求而來,小小的禮數也就不放在心上了:“相煩帶路!”
那押司領路,三人直入後堂,轉過一道月亮門,迎麵一個中年便裝男子站立,那押司緊走幾步,微微躬身道:“稟明府,這位便是東南應奉局的高提舉。”
高強閃目觀瞧,隻見此人中等身材,四五十歲年紀,相貌平平,三綹短須垂在頷下,一雙眼睛卻極有神采,顧盼之間不怒自威,當地一站淵停嶽峙穩凝如山,倒象是練過武藝似的,與常見的文官大不相同,心中暗喝一聲采:“好一個宗爺爺!”
(第四部第十二章完)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