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直道比賽的決賽開始。
首先是兩百米。
女子200米年紀小的選手並沒有參加。
這也是為了避免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起來之前,沒有成年之前就過度的消耗身體。
尤其是一天之內要跑200米決賽和100米決賽,這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壓力還是太大。
主要還是先把100米提高起來再說。
類似於陳娟,她自己當年就是這麽做的。
200米一直都隻是添頭。
等一百米到了一個地步之後。
很自然,200米就能提升了。
那個時候再好好練一練。
不會有什麽耽誤。
訓練和開發不能少,但是提前的消耗和透支身體的疲勞對於青少年來說並不可取。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100米預賽和半決賽都大顯身手的小姑娘們,都沒有在200米上露麵。
整個二沙島女子隊這邊參加200米的選手也隻有陳娟和韋勇麗。
基本上她們兩個人就是前二的水平。
這一場陳娟倒是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在這裏找找感覺,練一練自己的某些技術或者實踐實現自己200米的某些新想法。
至於成績,她沒有想過。
雖然去年200米沒有能夠拿下奧運會的獎牌,但是他這個成績已經足夠讓人震驚。
起碼足夠亞洲選手震驚。
她可是拿下了僅次於獎牌的成績。
距離200米的獎牌也隻有一個名次的差距。
雖然和前三名的差距還是比較大。
可這也是亞洲女子運動員第一次在奧運會上跑到距離獎牌隻有一步之遙的地方。
所以她這個成績放到亞洲,放到國內。
那都是無解的成績。
根本就沒有任何人想要和她競爭冠軍。
想也沒用。
競技運動還是要靠實力說話,實力差的太遠,你說大話隻會讓自己變成笑話。
說大話的前提還是要自己也能接近這個成績。
才會有信服力。
不然就是純純的小醜行為。
韋勇麗倒是對於這一槍比較重視。
因為她和陳娟不同。
她還想要在今年去爭取一下莫斯科世錦賽的200米達標線。
當然她說的是a級標準。
b標的話。
她已經能達到了。
去年就已經做到過。
但是a標的話還是有難度。
畢竟現在國內已經不是七八年前的那種蠻荒時代。那個時代能拿個b標,你就能代表國家參加比賽。
可是現在已經不行了,因為已經有了a標的選手。
你再想要拿到參賽的名額。
你就需要同樣達到a標才行。
因為隻有同等級a標的情況下才能出戰三個人。
要是有人在a標的情況下,你達到了b標也不具備參賽資格。
除非那個人根本就不想參加了,直接棄權,那你才可以在沒有a標的情況下,以b標的身份上場。
今年的莫斯科200米a標達標線是——
b標23秒30。
a標23.05。
目前韋勇麗最好的成績就是去年在倫敦奧運會賽場取得的23秒15。
是去年倫敦奧運會半決賽取得。
可現在的國際參賽標準已經是不斷的提高,即便是20秒這15,也不具備直接拿到a標的資格。
韋勇麗想要在200米的賽場上也站上ow級別的舞台。
就必須利用好高原場地衝一槍好成績出來。
不過她對於自己今年的實力進步也有信心。
即便是沒有高原場地。
她也不覺得自己沒機會。
200米她現在練的的確實不多,起碼遠沒有上一世的她練的多。
這是因為那個時候,國內需要有人站出來肩挑這兩個項目。韋勇麗雖然還年輕,可這個時候已經漸漸成為了國內的一姐。
在我們田徑項目,沒有足夠的後備人才的情況下。
你隻要能跑200米。
不兼項都不行。
這一點謝正業深有體會。
也就是蘇神這樣一開始就幹脆沒有去練200米的人,早早就放棄200米的。
才能夠幸免於難。
不用承擔太多。
韋勇麗現在的偶像是陳娟。
再說現在距離200米的a標線也沒有那麽的遙遠。
這都給了韋勇麗試一試的決心。
至於其餘傳統係的選手。
那真的很抱歉。
即便是韋勇麗,也沒多考慮她們幾眼。
因為完全沒必要考慮。
眼下國內女子200米的水平大概是個什麽程度呢?
低到讓人發指。
除了薑蘭,還有個逆風23.31還能看。
其餘人除了韋勇麗,就都是朝著23.50去了。這一年韋勇麗的200米就是亞洲第一的成績,和奧爾加·薩夫羅諾娃同時共享亞洲第一賽季成績。
23.21s。
甚至可以說,你跑個23.80+,就可以進全國年度前十。
因為這個賽季的第八名,正好就是23.81s。
這就是眼下整個國內200米的狀況,也是整個亞洲200米的狀況。
因此除了薑蘭還要注意下,其餘的人,即便是她們已經是現在國內最好的200米運動員。
可在現在的韋勇麗眼裏。
已經是完全沒有了光環效應。
就是沒什麽水平,沒有辦法走上國際,隻能在國內打轉的水準。
沒辦法呀。
韋勇麗跟著二沙島已經見識了太多。
她也在國外跟著一起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見識本來就比原本時間線上這個年紀的她豐富的多。
更不要說去年的奧運會。
讓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的眼光。
現在已經。
不放在國內。
當然也不放在亞洲。
這不是什麽張狂和飄了的意思,隻是對於自己眼下實力的一種精準估計。
一共九個人。
隻有陳娟和韋勇麗才是新體係下成長起來的運動員。
其餘的都是傳統係排培養的。
在她們看起來,陳娟自己的確是幹不過。
這種奧運會都差點拿下獎牌的實力。
想要去擊敗她,不亞於春秋大夢。
說出來也隻能讓人徒增笑料。
“各就位。”
“預備。”
砰——————————
槍聲響了起來。
陳娟無疑是最快的,她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曲臂起跑的女子運動員。
你別說在國內。
就算放在世界級的舞台上。
因為有了這個特殊啟動技術的獨家支持。
除非你是號稱連男運動員前10米都能贏的“袖珍飛人”弗雷澤。
這還能兩個人衝一衝。
其餘的人。
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在這裏和她對抗。
全世界都沒有幾個。
何況放在國內呢。
運動員的強弱是靠對比出來的。
一對比就顯得其餘的國內選手。
那跑的一個慢。
看的很多觀眾都以為,這些傳統係的運動員到底會不會跑?
平常到底有沒有認真訓練?
這的確是冤枉了她們。
作為傳統係的運動員。
尤其是田徑類型的運動員。
即便是走三從一大。
那也是高強度的訓練少不了。
因此國內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飽和度,從來都用不著去操心。
要不蘭迪上一世過來的時候。
為什要讓蘇神減少一些無用的訓練項目,減少無用的訓練負荷和強度。
一過來就要減少訓練。
這在國內以前的教練裏麵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
這也側麵說明了,國內運動員即便是你不太看得上的傳統係……
訓練強度和訓練的密度。
也是超乎你的想象。
在田徑運動員的訓練上,國內關於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這個問題……
從沒妥協過。
即便是傳統係。
那也一樣。
所以這方麵,的確冤枉了她們。
流血流汗這方麵她們也不輸任何人。
隻是很可惜。
這流血流汗,流錯了方向。
沒有科學的係統,科學的體係知識來指導,有時候你越努力……
越會感覺到絕望。
因為這些努力是沒有價值的努力。
或者說是價值的比重太低。
你越想通過訓練提高強度來突破。
到了一定高度之後。
這麽蠻幹越不可能。
為什麽說不可能呢?
因為很有可能你路都走錯了。
甚至可能前麵已經走到了懸崖上。
這種時候,你越是努力,越是能感覺到原地踏步的痛苦。
“陳娟當然是最快的,不愧是奧運會決賽級別的選手,她的身高,就像被抵消了負麵作用,隻剩下了積極。”
“韋勇麗也不錯,雖然啟動能力不如陳娟,但她也很快就衝到了第2位。”
“彎道加速,都很不錯,陳娟繼續擴大優勢,韋勇麗也在不斷蠶食和前麵選手的前伸數。”
“看看彎道途中跑,陳娟速度起來了,極速展開……與所有人的差距都在瞬間拉大!”
“可能唯一能跟住一些不至於被完全甩開的就是韋勇麗。”
李韜也點點頭。
“韋勇麗這槍是有想法的。”
李韜以前是國內第1人,也是亞洲第1人。
作為運動員轉成的教練。
對於運動員本身的一些心理層麵的感受,會比沒有運動員經曆直接做教練的人……
感同身受的多。
但具體是什麽想法呢?
李韜也沒說。
這倒不是因為時間不夠,200米相對100米多出了不少時間。
隻是有些話說出來,要是運動員沒有做到,那反倒是給運動員自己招黑。
08年的劉祥事件後。
大家都很注意這個方麵。
“薑蘭也被拉開了。”
“現在所有人都被陳娟和韋勇麗拉開!”
“兩個人開始了最後的對決。”
“彎道進直道。”
“陳娟好像速度……慢了一些。”
“現在就放水會不會太早了點。”
楊劍正在疑惑。
李韜卻提前看出了端倪。
這可不是失誤。
尤其是彎道進直道後,陳娟往後瞟的那一眼,讓李韜更加確定。
這就是陳娟準備帶一帶後麵的韋勇了。
跑得快的人隻要掌控好速度,其實就能給在後麵追的人更多的刺激。
說是“吃尾流”也沒毛病。
因為的的確確,這樣的情況更容易讓運動員跑得更快。
有事實作為支撐。
你不承認也沒用。
蘇神和趙昊煥,張培猛和勞逸。
不都是這樣嗎。
陳娟現在作為國內的一姐。
亞洲也是絕對的老大。
她在這樣的比賽,選擇帶一帶在後麵的韋勇麗,並不稀奇。
反正她自己。
這種比賽也是過來走個過場。
不可能激發出多好的狀態。
既然自己沒法變得更強,幫一幫自己的小師妹,好像也是合情合理。
“陳娟有些減速了,這個距離也許有點早,韋勇麗趁機靠近。”
“縮小差距。”
陳娟提前減速,就是為了可以讓韋勇麗和自己更靠近。
這樣也可以給追擊的人。
更多的自信心。
“這娟妹子,越來越有大姐風範。”
“還知道主動帶帶自己人了。”
“那可不是嗎,你以為她還是小孩子啊,她可是小大人了呢。”
周兵插話,趙昊煥還想說什麽。
可想想這家夥護犢子的勁。
反而是莞爾。
也許娟妹子跟了他這樣的人,也是好事。
“你看我幹什麽呢,看比賽啊。”
周兵看著趙昊煥這麽注視自己,還真有點不習慣。
“沒什麽,頭一次覺得你比較順眼。”
老趙還是逼格頗高的說著。
氣的旁邊的周兵牙癢癢。
120米130米。
韋勇麗似乎也感覺到了什麽。
陳娟平常不可能隻跑這麽快。
那這隻有一個可能。
她是在等自己。
準備帶著自己突破。
果然一抬眼,正好看到了陳娟扭過頭來看著她的眼神。
二沙島“傳幫帶”傳統。
是必須樹立起來的。
蘇神就是這麽做的。
他希望二沙島其餘人也能這樣。
這樣才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高質量的運動員。
最頂級的天才運動員需要天賦,需要時間去孕育。但是高質量的運動員保持在一個平均的水準線上,卻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量產”。
140米150米。
韋勇麗跟著前麵的陳娟。
是感覺怎麽說呢。
偶像帶著自己跑。
感覺就是不一樣。
人就是一種需要精神驅動的動物。
不然你沒有一個驅動力存在再強的水平也難以發揮,再強的潛力也很難兌現。
尤其是競技運動領域。
平常陳娟當然沒有必要這麽去幫。
因為韋勇麗距離a標的差距很遠。
那樣幫沒意義,還會讓運動員產生依賴精力。可今年陳娟已經看到了她的潛力。
起碼200米是有希望拿到a標了。
不要忘記了,就在一個多月前的冬測上韋勇麗在順豐0.8米每秒的情況下跑出了23秒10的成績。
這距離今年莫斯科世錦賽的a標,已經隻差了0.05。
那麽利用高原地形。
不是沒有機會直接突破。
拿下a標。
和自己一起站在ow級別大賽的200米賽場上。
這也是陳娟願意幫的原因。
大賽經驗,不可錯過。
尤其是明年也沒有大賽,再要等到ow級別的大賽,就得等兩年之後的帝都世錦賽了。
這兩年時間對於運動員來說很寶貴,她希望在帝都世錦賽之前也能讓韋勇麗累積更多的大賽比賽經驗。
尤其是以前從來沒有累積過的兩百米。
170米180米。
這一下,就算是解說員都看出來了端倪。
楊劍開口道:“我怎麽感覺陳娟是在等韋勇麗,帶著她跑啊。”
“就是帶著跑。”對比楊劍,李韜這個前國手更加直接。
一針見血。
“應該是要幫阿麗開a標了。”
a標?
楊劍一聽!
頓時秒懂。
聲音微微提高了一些調門道:
“比賽進入最後的衝刺期。”
“陳娟還是頗有餘力的跑著,韋勇麗正在後麵緊緊跟隨。”
“隻要不掉隊,就有希望。”
“最後10米。”
“衝刺。”
“陳娟輕鬆衝過終點。”
“韋勇麗是第二。”
“她們兩個人斷檔是領先,其餘所有選手。”
再看看成績。
陳娟22.90s。
那真是大放水了。
平原的地帶,現在跑出這個成績都是輕而易舉。
更不要說這還是接近2千米的高原。
不過主要的關注重點還是在韋勇麗身上。
陳娟贏或者不贏都已經不影響進入a標。
再說國內這個水平,你也不要指望能跑出多麽恐怖的成績。
在國內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給她壓力。
練接近一些的都沒有。
次元性的領先。
所以主要是看第二。
尤其是李韜提醒了韋勇麗這一槍要衝擊莫斯科的女子200米a標後。
很快。
就緊跟著陳娟的後麵出現第二的成績。
楊劍盯著直播信號給出的鏡頭。
突然。
眼睛微微一縮。
整個人的麵部表情上聳。
隨著年紀的增大,越來越不明顯的蘋果肌,這一刻都開始浮現。
“23.00s!”
“是23.00s!!!”
“韋勇麗!打開了莫斯科的a標線!”
“不僅僅刷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最好200米成績,也讓自己通過這一槍成功進入了莫斯科200米的競爭!!!”
“這下,在莫斯科,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紅色的靚影了!”
陳娟看著。
看著搞定跑過來的韋勇麗。
嘴角悄悄上走。
終於。
自己200米。
在國際大賽上。
也有個伴了。
十年了。
終於等到了下一個同樣隊服的同伴了。
直道比賽的決賽開始。
首先是兩百米。
女子200米年紀小的選手並沒有參加。
這也是為了避免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起來之前,沒有成年之前就過度的消耗身體。
尤其是一天之內要跑200米決賽和100米決賽,這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壓力還是太大。
主要還是先把100米提高起來再說。
類似於陳娟,她自己當年就是這麽做的。
200米一直都隻是添頭。
等一百米到了一個地步之後。
很自然,200米就能提升了。
那個時候再好好練一練。
不會有什麽耽誤。
訓練和開發不能少,但是提前的消耗和透支身體的疲勞對於青少年來說並不可取。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100米預賽和半決賽都大顯身手的小姑娘們,都沒有在200米上露麵。
整個二沙島女子隊這邊參加200米的選手也隻有陳娟和韋勇麗。
基本上她們兩個人就是前二的水平。
這一場陳娟倒是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在這裏找找感覺,練一練自己的某些技術或者實踐實現自己200米的某些新想法。
至於成績,她沒有想過。
雖然去年200米沒有能夠拿下奧運會的獎牌,但是他這個成績已經足夠讓人震驚。
起碼足夠亞洲選手震驚。
她可是拿下了僅次於獎牌的成績。
距離200米的獎牌也隻有一個名次的差距。
雖然和前三名的差距還是比較大。
可這也是亞洲女子運動員第一次在奧運會上跑到距離獎牌隻有一步之遙的地方。
所以她這個成績放到亞洲,放到國內。
那都是無解的成績。
根本就沒有任何人想要和她競爭冠軍。
想也沒用。
競技運動還是要靠實力說話,實力差的太遠,你說大話隻會讓自己變成笑話。
說大話的前提還是要自己也能接近這個成績。
才會有信服力。
不然就是純純的小醜行為。
韋勇麗倒是對於這一槍比較重視。
因為她和陳娟不同。
她還想要在今年去爭取一下莫斯科世錦賽的200米達標線。
當然她說的是a級標準。
b標的話。
她已經能達到了。
去年就已經做到過。
但是a標的話還是有難度。
畢竟現在國內已經不是七八年前的那種蠻荒時代。那個時代能拿個b標,你就能代表國家參加比賽。
可是現在已經不行了,因為已經有了a標的選手。
你再想要拿到參賽的名額。
你就需要同樣達到a標才行。
因為隻有同等級a標的情況下才能出戰三個人。
要是有人在a標的情況下,你達到了b標也不具備參賽資格。
除非那個人根本就不想參加了,直接棄權,那你才可以在沒有a標的情況下,以b標的身份上場。
今年的莫斯科200米a標達標線是——
b標23秒30。
a標23.05。
目前韋勇麗最好的成績就是去年在倫敦奧運會賽場取得的23秒15。
是去年倫敦奧運會半決賽取得。
可現在的國際參賽標準已經是不斷的提高,即便是20秒這15,也不具備直接拿到a標的資格。
韋勇麗想要在200米的賽場上也站上ow級別的舞台。
就必須利用好高原場地衝一槍好成績出來。
不過她對於自己今年的實力進步也有信心。
即便是沒有高原場地。
她也不覺得自己沒機會。
200米她現在練的的確實不多,起碼遠沒有上一世的她練的多。
這是因為那個時候,國內需要有人站出來肩挑這兩個項目。韋勇麗雖然還年輕,可這個時候已經漸漸成為了國內的一姐。
在我們田徑項目,沒有足夠的後備人才的情況下。
你隻要能跑200米。
不兼項都不行。
這一點謝正業深有體會。
也就是蘇神這樣一開始就幹脆沒有去練200米的人,早早就放棄200米的。
才能夠幸免於難。
不用承擔太多。
韋勇麗現在的偶像是陳娟。
再說現在距離200米的a標線也沒有那麽的遙遠。
這都給了韋勇麗試一試的決心。
至於其餘傳統係的選手。
那真的很抱歉。
即便是韋勇麗,也沒多考慮她們幾眼。
因為完全沒必要考慮。
眼下國內女子200米的水平大概是個什麽程度呢?
低到讓人發指。
除了薑蘭,還有個逆風23.31還能看。
其餘人除了韋勇麗,就都是朝著23.50去了。這一年韋勇麗的200米就是亞洲第一的成績,和奧爾加·薩夫羅諾娃同時共享亞洲第一賽季成績。
23.21s。
甚至可以說,你跑個23.80+,就可以進全國年度前十。
因為這個賽季的第八名,正好就是23.81s。
這就是眼下整個國內200米的狀況,也是整個亞洲200米的狀況。
因此除了薑蘭還要注意下,其餘的人,即便是她們已經是現在國內最好的200米運動員。
可在現在的韋勇麗眼裏。
已經是完全沒有了光環效應。
就是沒什麽水平,沒有辦法走上國際,隻能在國內打轉的水準。
沒辦法呀。
韋勇麗跟著二沙島已經見識了太多。
她也在國外跟著一起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見識本來就比原本時間線上這個年紀的她豐富的多。
更不要說去年的奧運會。
讓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的眼光。
現在已經。
不放在國內。
當然也不放在亞洲。
這不是什麽張狂和飄了的意思,隻是對於自己眼下實力的一種精準估計。
一共九個人。
隻有陳娟和韋勇麗才是新體係下成長起來的運動員。
其餘的都是傳統係排培養的。
在她們看起來,陳娟自己的確是幹不過。
這種奧運會都差點拿下獎牌的實力。
想要去擊敗她,不亞於春秋大夢。
說出來也隻能讓人徒增笑料。
“各就位。”
“預備。”
砰——————————
槍聲響了起來。
陳娟無疑是最快的,她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曲臂起跑的女子運動員。
你別說在國內。
就算放在世界級的舞台上。
因為有了這個特殊啟動技術的獨家支持。
除非你是號稱連男運動員前10米都能贏的“袖珍飛人”弗雷澤。
這還能兩個人衝一衝。
其餘的人。
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在這裏和她對抗。
全世界都沒有幾個。
何況放在國內呢。
運動員的強弱是靠對比出來的。
一對比就顯得其餘的國內選手。
那跑的一個慢。
看的很多觀眾都以為,這些傳統係的運動員到底會不會跑?
平常到底有沒有認真訓練?
這的確是冤枉了她們。
作為傳統係的運動員。
尤其是田徑類型的運動員。
即便是走三從一大。
那也是高強度的訓練少不了。
因此國內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飽和度,從來都用不著去操心。
要不蘭迪上一世過來的時候。
為什要讓蘇神減少一些無用的訓練項目,減少無用的訓練負荷和強度。
一過來就要減少訓練。
這在國內以前的教練裏麵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
這也側麵說明了,國內運動員即便是你不太看得上的傳統係……
訓練強度和訓練的密度。
也是超乎你的想象。
在田徑運動員的訓練上,國內關於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這個問題……
從沒妥協過。
即便是傳統係。
那也一樣。
所以這方麵,的確冤枉了她們。
流血流汗這方麵她們也不輸任何人。
隻是很可惜。
這流血流汗,流錯了方向。
沒有科學的係統,科學的體係知識來指導,有時候你越努力……
越會感覺到絕望。
因為這些努力是沒有價值的努力。
或者說是價值的比重太低。
你越想通過訓練提高強度來突破。
到了一定高度之後。
這麽蠻幹越不可能。
為什麽說不可能呢?
因為很有可能你路都走錯了。
甚至可能前麵已經走到了懸崖上。
這種時候,你越是努力,越是能感覺到原地踏步的痛苦。
“陳娟當然是最快的,不愧是奧運會決賽級別的選手,她的身高,就像被抵消了負麵作用,隻剩下了積極。”
“韋勇麗也不錯,雖然啟動能力不如陳娟,但她也很快就衝到了第2位。”
“彎道加速,都很不錯,陳娟繼續擴大優勢,韋勇麗也在不斷蠶食和前麵選手的前伸數。”
“看看彎道途中跑,陳娟速度起來了,極速展開……與所有人的差距都在瞬間拉大!”
“可能唯一能跟住一些不至於被完全甩開的就是韋勇麗。”
李韜也點點頭。
“韋勇麗這槍是有想法的。”
李韜以前是國內第1人,也是亞洲第1人。
作為運動員轉成的教練。
對於運動員本身的一些心理層麵的感受,會比沒有運動員經曆直接做教練的人……
感同身受的多。
但具體是什麽想法呢?
李韜也沒說。
這倒不是因為時間不夠,200米相對100米多出了不少時間。
隻是有些話說出來,要是運動員沒有做到,那反倒是給運動員自己招黑。
08年的劉祥事件後。
大家都很注意這個方麵。
“薑蘭也被拉開了。”
“現在所有人都被陳娟和韋勇麗拉開!”
“兩個人開始了最後的對決。”
“彎道進直道。”
“陳娟好像速度……慢了一些。”
“現在就放水會不會太早了點。”
楊劍正在疑惑。
李韜卻提前看出了端倪。
這可不是失誤。
尤其是彎道進直道後,陳娟往後瞟的那一眼,讓李韜更加確定。
這就是陳娟準備帶一帶後麵的韋勇了。
跑得快的人隻要掌控好速度,其實就能給在後麵追的人更多的刺激。
說是“吃尾流”也沒毛病。
因為的的確確,這樣的情況更容易讓運動員跑得更快。
有事實作為支撐。
你不承認也沒用。
蘇神和趙昊煥,張培猛和勞逸。
不都是這樣嗎。
陳娟現在作為國內的一姐。
亞洲也是絕對的老大。
她在這樣的比賽,選擇帶一帶在後麵的韋勇麗,並不稀奇。
反正她自己。
這種比賽也是過來走個過場。
不可能激發出多好的狀態。
既然自己沒法變得更強,幫一幫自己的小師妹,好像也是合情合理。
“陳娟有些減速了,這個距離也許有點早,韋勇麗趁機靠近。”
“縮小差距。”
陳娟提前減速,就是為了可以讓韋勇麗和自己更靠近。
這樣也可以給追擊的人。
更多的自信心。
“這娟妹子,越來越有大姐風範。”
“還知道主動帶帶自己人了。”
“那可不是嗎,你以為她還是小孩子啊,她可是小大人了呢。”
周兵插話,趙昊煥還想說什麽。
可想想這家夥護犢子的勁。
反而是莞爾。
也許娟妹子跟了他這樣的人,也是好事。
“你看我幹什麽呢,看比賽啊。”
周兵看著趙昊煥這麽注視自己,還真有點不習慣。
“沒什麽,頭一次覺得你比較順眼。”
老趙還是逼格頗高的說著。
氣的旁邊的周兵牙癢癢。
120米130米。
韋勇麗似乎也感覺到了什麽。
陳娟平常不可能隻跑這麽快。
那這隻有一個可能。
她是在等自己。
準備帶著自己突破。
果然一抬眼,正好看到了陳娟扭過頭來看著她的眼神。
二沙島“傳幫帶”傳統。
是必須樹立起來的。
蘇神就是這麽做的。
他希望二沙島其餘人也能這樣。
這樣才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高質量的運動員。
最頂級的天才運動員需要天賦,需要時間去孕育。但是高質量的運動員保持在一個平均的水準線上,卻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量產”。
140米150米。
韋勇麗跟著前麵的陳娟。
是感覺怎麽說呢。
偶像帶著自己跑。
感覺就是不一樣。
人就是一種需要精神驅動的動物。
不然你沒有一個驅動力存在再強的水平也難以發揮,再強的潛力也很難兌現。
尤其是競技運動領域。
平常陳娟當然沒有必要這麽去幫。
因為韋勇麗距離a標的差距很遠。
那樣幫沒意義,還會讓運動員產生依賴精力。可今年陳娟已經看到了她的潛力。
起碼200米是有希望拿到a標了。
不要忘記了,就在一個多月前的冬測上韋勇麗在順豐0.8米每秒的情況下跑出了23秒10的成績。
這距離今年莫斯科世錦賽的a標,已經隻差了0.05。
那麽利用高原地形。
不是沒有機會直接突破。
拿下a標。
和自己一起站在ow級別大賽的200米賽場上。
這也是陳娟願意幫的原因。
大賽經驗,不可錯過。
尤其是明年也沒有大賽,再要等到ow級別的大賽,就得等兩年之後的帝都世錦賽了。
這兩年時間對於運動員來說很寶貴,她希望在帝都世錦賽之前也能讓韋勇麗累積更多的大賽比賽經驗。
尤其是以前從來沒有累積過的兩百米。
170米180米。
這一下,就算是解說員都看出來了端倪。
楊劍開口道:“我怎麽感覺陳娟是在等韋勇麗,帶著她跑啊。”
“就是帶著跑。”對比楊劍,李韜這個前國手更加直接。
一針見血。
“應該是要幫阿麗開a標了。”
a標?
楊劍一聽!
頓時秒懂。
聲音微微提高了一些調門道:
“比賽進入最後的衝刺期。”
“陳娟還是頗有餘力的跑著,韋勇麗正在後麵緊緊跟隨。”
“隻要不掉隊,就有希望。”
“最後10米。”
“衝刺。”
“陳娟輕鬆衝過終點。”
“韋勇麗是第二。”
“她們兩個人斷檔是領先,其餘所有選手。”
再看看成績。
陳娟22.90s。
那真是大放水了。
平原的地帶,現在跑出這個成績都是輕而易舉。
更不要說這還是接近2千米的高原。
不過主要的關注重點還是在韋勇麗身上。
陳娟贏或者不贏都已經不影響進入a標。
再說國內這個水平,你也不要指望能跑出多麽恐怖的成績。
在國內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給她壓力。
練接近一些的都沒有。
次元性的領先。
所以主要是看第二。
尤其是李韜提醒了韋勇麗這一槍要衝擊莫斯科的女子200米a標後。
很快。
就緊跟著陳娟的後麵出現第二的成績。
楊劍盯著直播信號給出的鏡頭。
突然。
眼睛微微一縮。
整個人的麵部表情上聳。
隨著年紀的增大,越來越不明顯的蘋果肌,這一刻都開始浮現。
“23.00s!”
“是23.00s!!!”
“韋勇麗!打開了莫斯科的a標線!”
“不僅僅刷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最好200米成績,也讓自己通過這一槍成功進入了莫斯科200米的競爭!!!”
“這下,在莫斯科,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紅色的靚影了!”
陳娟看著。
看著搞定跑過來的韋勇麗。
嘴角悄悄上走。
終於。
自己200米。
在國際大賽上。
也有個伴了。
十年了。
終於等到了下一個同樣隊服的同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