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lign="ener">


    之所以吳世恭會最後答應下來,是因為吳世恭最後意識到一個問題:吳世恭和他的騎兵已經被河南巡撫和河南監軍點名去勤王,那他和他的騎兵現在已經不得不出征了。


    既然已經逃避不了,那吳世恭隻好退而求其次了。那就是盡量保存自己的實力。說實話,吳世恭根本對明朝和崇禎皇帝沒有一點兒忠義之心。


    這種想法有一部分來源於他的穿越者的身份,對明朝和崇禎皇帝沒有任何的歸屬感;但更大的一部分是因為,吳世恭是個很現實的人。他現在的實力,連保護自己和家人都嫌不夠了,哪兒還有那份閑功夫去救國救民的。說到底,吳世恭現在還是個很自私的人。


    可是,如果這次歸德衛勤王的軍隊中,趙銘這個指揮使或者其他上官領銜的話,無論如何,吳世恭也隻是他們的下屬。當這些上司瞎指揮,甚至不是瞎指揮而隻要讓吳世恭的兵馬啃硬骨頭的話,那吳世恭保存實力的想法就絕對會變成一個夢想。


    可是現在趙銘這些上司卻讓吳世恭領銜出征,那現在吳世恭對這支出征的軍隊,就有了完全的掌握。吳世恭完全可以把其他千戶所的兵丁當成炮灰,來保存自己千戶所的心腹兵丁。當然,這也是萬不得已時的做法,但如果最危險的時刻到來的話,吳世恭也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拋棄那些炮灰的。


    而且,趙銘這些上司不想領銜出征,現在又求著吳世恭領銜,那吳世恭就肯定要把利益做到最大化的。


    於是,吳世恭接著對趙銘說道:“趙指揮,雖然下官答應了下來,不過,下官也也有幾個要求,希望趙指揮能夠答應。”


    “沒問題,你說。”趙銘是眉開眼笑,回答得很是爽快。


    “第一個要求就是:這次勤王的軍隊都要聽從下官的命令,要令行禁止。”見到身邊幾位千戶神色上好象有異議,吳世恭連忙補充道:“當然,下官也會一視同仁的。”


    吳世恭接著說道:“下官估摸著,這次韃子入關,時間也不會太長。再說,不用說京城京營的兵力了,就說各地勤王的軍隊吧,他們都基本上比我們河南的勤王軍隊先到。我們河南離京城是比較遠的,我們歸德衛又是河南離京城最遠的地方之一。等我們歸德衛的勤王軍隊趕到以後,可能韃子早就在京營和各地勤王軍隊的夾擊下出了關。”


    “趙指揮你這裏也幫下官一個忙,把出征的時間盡量往後挪一點兒,做到恰到好處就行。下官在行軍的時候,也會掌握好分寸的,盡量讓我們歸德衛的軍隊晚一些到達京城。說實在話,我們歸德衛的兒郎,保家衛土那是沒話說,可是去和韃子拚命,那麽多拿軍餉的戰兵在前麵頂著呢,犯不著讓我們這些苦哈哈的軍戶去拚命。”


    “最好的結果,那就是我們歸德衛的軍隊到京城就這麽去晃一圈,也算是盡到了我們的責任。不過,下官醜話說在前頭,萬一真的要和韃子打仗,下官也就不想著立什麽功勞了,隻想著盡可能多的把我們歸德衛的兒郎給帶回家,到了那個時候,趙指揮可不要怪罪下官啊!”


    聽了吳世恭的這番話,趙銘和身邊的那幾位武官對看了一眼。吳世恭的那番話說的太透徹了,不過,也確實說到在座的各位武官的心裏去了。


    沉吟了一會兒,趙銘開口說道:“這次讓吳千戶領軍,勤王的兒郎們就是應該聽吳千戶的命令的。不過吳千戶也要遵守承諾,把兒郎們盡可能多的帶回家。在這裏,本指揮就代表在座的各位拜托吳千戶了。”


    見趙銘答應了自己的第一個要求,吳世恭是十分地滿意。至於趙銘沒有回答關於拖延出征日期的問題。吳世恭和趙銘那是心照不宣。趙銘的沉默就是一個回答。


    吳世恭接著說道:“第二個要求就是:趙指揮分配給我們千戶所六百名勤王兵丁的名額。下官保證抽調出來,也絕不含糊。但是,下官還養著些家丁護衛,這次也將一同出征。望趙指揮批準,也要把他們的給養給算進去。”


    “到底有多少人?”趙銘好奇地問道。


    “三、四百人吧。”吳世恭回答道。


    吳世恭的回答,讓在座的這些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些人當然明白,吳世恭口中所說的“家丁護衛”,其實就是吳世恭的親兵。雖然他們都知道吳世恭有錢,吳世恭也花了大價錢養了些親兵。但是他們都沒有想到,吳世恭養了這麽多的親兵。


    而之所以吳世恭向趙銘坦白這些親兵。主要是因為吳世恭感覺到:自己如果隻率領自己千戶所的六百名心腹兵丁的話,可能會壓不住從其他千戶所抽出來的九百名兵丁。


    再說,如果現在的吳世恭有六百名騎兵倒也沒有什麽問題了。萬一有了什麽危險,吳世恭完全可以利用馬匹的速度,拋下那些炮灰,讓所有的騎兵都逃之夭夭就行了。


    可是現在的吳世恭隻有五百名騎兵。所以這次出征,吳世恭必然要抽調出一些步兵。可是步兵的移動速度太慢,二、三百名步兵如果麵對韃子的騎兵的話,那簡直就是一盤菜。


    因此,這次吳世恭就想著帶領五百名以上步兵,讓這些步兵結成方陣以後,至少有了自保的能力。可是吳世恭要帶出的騎兵數量也不能夠少。


    所以,最終吳世恭決定帶出的兵丁數量,就要大大多餘趙銘安排抽調吳世恭這個千戶所的,六百名兵丁的數量了。吳世恭就想著:通過多帶自己的心腹兵丁,來提高自己兵丁在戰場上的生存概率。


    不過這麽一來,吳世恭多養兵丁的行徑,就完全呈現到趙銘以及歸德府官員的眼中了。為了消除一些後患,吳世恭就索性把事情做到明處,把自己多養的兵丁,說成了是自己的家丁護衛。


    對此,吳世恭是盤算著八九不離十,趙銘肯定會答應下來。歸德衛在巡撫大人和監軍大人的要求下,還能夠多出一些兵丁來,對於這種好事,作為歸德衛指揮的趙銘怎麽會願意拒絕呢?


    果然,趙銘很幹脆地同意了吳世恭的要求。不過,趙銘的這個同意正中吳世恭的下懷。因為趙銘的這個同意,其實已經把吳世恭多養的那些兵丁的名義,從程序上給半合法化了。


    吳世恭又接著說道:“第三個要求就是:這次勤王的兵丁,他們的給養,還有萬一他們有什麽傷亡以後,那些燒埋銀,趙指揮也一定要安排好。”


    “這個肯定也沒有問題。本指揮已經和府尊大人商議過了。這次勤王的兵丁,每人都先發給一兩銀子的安家費。如果有什麽傷亡,那燒埋銀,吳千戶也不用擔心。府尊大人已經向歸德府的各位士紳有求捐獻了。至於給養,吳千戶那就更不用擔心了。糧草和運送糧草的騾馬大車,府尊大人也會安排妥貼的。再說,吳千戶這次勤王的行軍路線,是先到濟寧,再沿著大運河到達京城,那運河兩邊都是儲存著漕運的糧食,那些糧食,供應給我們這些勤王的軍隊,也是天經地義的。到時候,府尊大人也會安排好相應的公文,讓吳千戶帶在身邊的。”


    見滿足了自己所有的要求,吳世恭也沒有其它的問題了。於是,所有的人接著商量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最終決定,各位千戶在商議以後,就立刻回自己的千戶所,去集合自己抽調的兵丁到歸德府城集合。而出征的日期,就確定為五天以後,也就是十月十五日。


    趙銘他們還商議妥,安排歸德衛的一位副千戶,作為吳世恭的副手。那位副千戶名叫俞繼。不過選擇俞繼出征的理由也十分地簡單,因為在歸德府的這些世襲的武官中,隻有俞繼的年紀是二十幾歲,稱得上是年富力強。


    而且,俞繼是個副千戶,成為吳世恭這個千戶的副手也是順理成章的。再加上,俞繼這個副千戶也沒有資格參加今天的這個商議會議,所以對今天商議的結果,也由不得他來反對。


    是 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瘋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再次等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再次等候並收藏明末瘋狂最新章節